No menu items!

    剃光头、不化妆:年轻中国女性拒绝 “服美役”

    Thing 和 Legend Zhu 近年成为女性主义者。

    照片:Xiahongshu/Thing et Legend Zhu

    RCI

    越来越多中国年轻女性敢于挑战美容标准,认为它们都是对女性压迫而且不公,并称之为服美役,即被迫追求美。这种女权主义,在压制任何社会抗议的中国显得份外耀眼。

    2022年春天,当上海仍在封城之际,正在撰写本科论文的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艾琳(Erin)开始关注女性在这种隔离状态下的命运和权利。

    几个月后,她加入中国社交网络豆瓣的女权小组,并彻底改变外貌。在闷热的炎夏中,她不再戴胸罩,并剪掉头发。

    我对自己说,这么做是因为我真的很讨厌那种对自己的决定无能为力的感觉。我想是时候做些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短发的感觉非常好,艾琳在视频采访时说。

    但我的父母并不明白女性可以做自己。我的家人会笑著说,你看来像个男孩。

    引自中国女权主义者艾琳(Erin)

    长发、紧身衣和短裙,在中国社会中往往与女性气质和美丽挂钩。艾琳的决定,却反映中国年轻女性中日益增长的一种趋势。

    豆瓣群组受关注

    豆瓣上一个群组过去三年渐受关注,目前已有超过6000名成员,它叫女生寸头超爽小组。

    有些成员是因为要打破社会规范、为争取性别平等而加入小组;但也有些成员也是出于实际原因而这样做–因为留短发、不化妆每天可省掉不少时间。

    脱美役后感觉压力小了。寸头后,我越来越觉得发型这些东西,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男还是女。即使剃光了头,她仍然是个女人。在社交网络小红书上自称Thing的女h生解释道。

    成为女性主义者前和后Thing。

    照片:Xiahongshu/Thing

    Thing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这些想法,并鼓励更多女孩仿傚束短发、不化妆、穿宽松的衣服或不穿裙子的生活。

    她说,已有许多女孩跟她表示不再化妆。她们意识到不化妆是可以的,我们求职或交友,并不取决于外表,而是看个人能力。

    23 岁的Thing,是在去年受性骚扰后求助于女权主义网站和书籍而作出改变的。

    模特也加入女性主义大军

    Legend Zhu高挑苗条,两年前在北京上大学时,她还是一名模特,长发飘飘。

    Legend Zhu说,实践女权主义带来了许多挑战。

    照片:Xiahongshu/Legend Zhu

    但自从被认为太胖而无法继续当模特后,她剃光头发,希望展现女权主义信念。

    她现在在卑诗省研究气候变化对妇女的影响等课题,希望进一步为妇女争取社会正义。

    在加入女权主义前,Legend Zhu曾是”标准”的美丽代言人。

    照片:Xiahongshu/Legend Zhu

    希望未来中国女性至少能够实现同工同酬。比如,不会因为女性可能会结婚生子就不雇用她。

    中国女权主义者Legend Zhu

    引自中国女权主义者Legend Zhu

    受官方意识形态束缚的女性

    从1989年参与八九六四学运,到2015年流亡美国,吕频从未停止过为中国妇女争取权利的运动。

    2009年,她创立中国首个女权主义网络平台。在任何抗议都会受压制的社会下,仍有女性敢于对服美役说不、敢于反抗中国社会和国家,吕频指她们勇气可嘉。

    倡议反抗服美役并非剑指国家。相反,它呼吁人们改变从自己开始,吕频说。

    吕频认为,中国需要在社会和心态上作重大变革,才能实现国家和政权转型。

    女权运动的直接目的是反抗父权。然而,中国的父权制受国家保护。中国的女权运动能否改变国家的制度吗?我认为不太可能。然而,这场运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把那些不承认现行体制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引自女权主义者吕频

    虽已渐成潮流,但Thing认为,女权主义在中国仍然是一场少数人的运动。艾琳则认为,年轻人女性必须在社交网络上公开挑战中国的社会规范。

    她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声音,尤其是少女进大学、终于发现美貌并不那么重要前的声音。目前在青春期初期,她们还是会被灌输以”美丽会带来良好社会关系’的想法。

    法语报道(新窗口)

    Philippe Leblanc de Radio – Canada, 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Donna Chan.

    文章来源于RCI:剃光头、不化妆:年轻中国女性拒绝 “服美役”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