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服用中草药、止痛药等尿液出现「这颜色」可能是肝损伤

    肝胆疾患药害救济案件疑似药品包括抗结核药、抗霉菌药、抗生素和抗癫痫药等。(本报数据照片)

    不少人在出现头痛等症状时,会先到药局购买普拿疼等止痛药,专家提醒,服用抗结核药、中草药或含乙酰胺酚成分药品的病人,需留意追踪肝功能,如出现茶色尿、全身疲乏、食欲减退、右上腹疼痛不适等症状,需留意追踪肝功能,专家指出,药品性肝损伤最可能发生在高龄、长时间常服用多种药品、慢性酗酒者等6类人。

    台湾食药署药品组简任技正杨博文提到,中高龄者为药品肝损伤的高危险族群,大多罹患多重慢性疾病,服用药品繁杂,容易发生药品交互作用,造成肝损伤,分析小于10岁至超过80岁的民众,发现超过6成的肝胆疾患救济案件,年龄在50岁以上,以60至69岁最多、50至59岁次之、70至79岁第三。

    杨博文表示,肝胆疾患药害救济案件疑似药品前5名如下:

    第1名:抗结核药

    第2名:抗霉菌药

    第3名:抗生素

    第4名:抗癫痫药

    第5名:降尿酸药、降血脂药、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抗甲状腺药物和抗发炎和抗风湿药物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药剂部主任谢右文说,中草药、西药及保健类食品等营养补充品,造成肝的伤害都可被称为「肝损伤」,成因包括对药品过敏及代谢异常等「体质因素」,或是药品本身及药品代谢产物具有肝毒性、药品剂量、常见的止痛药如普拿疼主成分乙酰胺酚等「药品因素」,如服用抗结核药、中草药、抗细菌药、抗霉菌药、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或乙酰胺酚的病人,需留意追踪肝功能。

    谢右文指出,药品性肝损伤可能发生在高龄、长时间常服用多种药品、肝功能不佳者、慢性B型或C型肝炎带原者、慢性酗酒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等族群,常见症状包括全身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不适(肝区疼痛)、茶色尿、灰便、黄胆、搔痒症狀、淋巴腺病、脾脏肿大或关节炎等。

    有些民众担心,这样是否会造成肝硬化,谢右文引用好心肝基金会卫教资讯指出,肝纤维化或是肝硬化是慢性肝炎经年累月造成的,如果用药后发现问题立刻停药,不至于造成肝纤维化或硬化;如定期服用含乙酰胺酚的止痛药,一般人建议每日不超过8颗、肝硬化病患或饮酒过量病患不超过4颗,「如果吃足建议剂量仍然头痛,应询问医师是否搭配其他药品,不要自己贸然增加药品剂量」。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