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最新】【服务银行40年华裔妇人著了道】1.7万元打水漂(图)

    诈骗分子的作案伎俩似乎又有新招数,假扮所谓的「银行调查员」,竟然从一名已经工作了数十载的银行界员工身上,骗到1.7万元。

    多市士嘉堡区的冯(Angela Feng,音译)女士,是满地可银行(BMO)一位有数十年工作经历的老员工。去年4月时,她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满地可银行的安保部门。

    由于对方能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冯女士的戒心也就减轻许多,所以当对方声称冯女士的银行账户里有可疑的交易正在进行,银行安保部门会予以阻止,但需要确认她的银行卡号时,冯女士也没有细查,就把卡号告诉了对方。

    但仅仅过了一个小时,冯女士的账户就发生了3笔小额的电子转帐和一笔1.4万元的电汇,总共1万7382元就此不翼而飞。

    冯女士又接到了电话被告知「账户有可疑的活动」,但这一回是真的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的通知了。冯女士立即亲身前往分行,花了大约3个小时时间向银行说明情况。

    冯女士满以为自己是本行超过40年的员工,BMO银行方面怎么都要照顾一下自己,但最终满地可银行还是拒绝将钱退还,认为是冯女士未能保护好自己的银行讯息,而且还向骗子提供了密码。

    BMO的发言人表示,「当客户要求一次性的确认码(One-time Passcode,OTP) 时,都会伴随有一条警告:『警告:此确认码授予您帐户的存取权限。打电话索取此密码可能是诈骗活动。如果接到电话,请挂断电话并拨打BMO银行卡上的电话号码。』」

    冯女士向「加拿大银行服务及投资申诉专员办事处」(Ombudsman for Banking Services and Investments,OBSI)进行投诉,但申诉专员审核结束之后还是站在银行一边,也认为冯女士不应获得赔偿,因为是她自己泄露了银行帐户资料。

    网路安全专家波帕(Claudiu Popa)表示,银行因其处理诈骗受害者客户的方式而声誉受损,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客户。

    「如果客户在遭骗的同一天就及时报告诈欺行为,他们应该有权获得自动退款。」

    冯女士说,她接到诈骗电话后一小时内就去了她的分行,以为还能追回款项。她说她的丈夫有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钱来照顾他。「我不会放弃,因为钱太多了。 我不想坐以待毙,希望他们把钱还给我。」

    波帕强调说,「如果有人自称是你的银行的职员、是警察或是税务部门的官员,那你第一时间就要提高警惕,切勿透露自己的个人讯息,最好是立即挂断电话,并拨打您自己找到的号码。」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