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纽约法拉盛走线客庇护所 多元宗教港湾

    在每周五的「主麻日聚礼」,庇护所居民都会各自出钱出力筹办丰盛的大餐,并欢聚一堂共享盛宴。(马聚提供)

    纽约市为了应对无证客,在过去一年已多次宣布财政告急。不过在这批无证客群体中,走线赴美的华人却较少进入政府的安置设施,而是多选择投靠亲友或寻求一些民间力量的帮助。在法拉盛附近的社区中,就有一处这样的民间庇护所。

    这处名为「希望之伞」的庇护所,由回族人权倡导者马聚主持筹办,现已创建近一年时间,可供大约20人居住。马聚介绍,庇护所成立之初,主要接待他的故交及通过社群平台相识的友人,他们多数都是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穆斯林族群。

    而此后随着消息流传渐广,拥有不同信仰的非穆斯林人士也前来寻求帮助,甚至还有到了纽约后无处可去、露宿街头的汉族走线者。曾经在这里临时落脚的走线客,包括回、汉、萨拉、东乡、保安、维吾尔、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族人,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的人,以及无神论者都在这里拥有一席之地。

    目前,「希望之伞」约定成俗的规则是只接待初来乍到者,为他们搭建一个临时落脚的港湾,居民在拿到工卡后就要自觉搬走、独立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早年来美的Joe目前住在庇护所并负责主理日常事务。他介绍,这里的居民通常白天会各自出门办事或找工作,晚上大家便聚在客厅中聊天,交换实用的招工信息,也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而在每周五的伊斯兰教「主麻日」,大家通常会暂时放下手里的工作前往清真寺礼拜,之后再回到庇护所大聚餐,「拥有各种信仰的人共聚一堂,像个和睦的大家庭。」

    带着一家四口去年年底刚刚抵达的吾麦尔表示,伊斯兰教的信仰空间在中国当下受到压缩,带孩子去清真寺更是被严厉禁止。他原本在山东经营拉面馆,但为了追求信仰的自由而走线,当他第一次进入纽约的清真寺,才一吐心中郁积了多年的压力和愤懑。

    马聚表示,伊斯兰教讲究四海一家,要求信众尽己所能为需要者提供帮助,最初租赁这处房屋其实是为了与纽约的穆斯林有个聚会的地方,没想到正赶上走线客大潮,而他平时在援助遭受迫害的维吾尔人时,也常感到寻找安置场所是一大困难,因而决定开设这间庇护所。

    平日每晚下班后,庇护所居民都会聚集在不大的客厅中吃喝闲聊,分享实用信息,氛围像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记者许君达/摄影)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