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清代人怎么过端午?台北故宫揭密 皇帝送臣子清凉衣物

    故宫「端阳时节」大展展出一款乾隆珍藏的「铜胎画珐瑯花草五毒盒」,粉蓝色的盖面上绘有蝎、蛇、蜈蚣、蟾蜍、蜘蛛五毒图案,呼应端午驱五毒的习俗。(故宫提供)

    端午节即将到来,你知道清代的台湾怎么过端午?故宫北院本月开展的「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端阳时节」,展出故宫典藏的「台湾府志」中,关于民间互赠粽子与划龙舟等端午习俗的最早记载。此展也展出多种清宫文献与器物,揭密端午节和屈原的传说起源,以及清宫中君臣之间如何互赠端午节礼物。

    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他因小人谗言不为楚王重用、愤而投汨罗江而死。楚人为了不让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在江中投下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竞相划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便是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的起源。但根据考证,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联系起来的是南朝文人吴均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但此时屈原已去世近八百年,推断是后人的穿凿附会。故宫在展中展出「清乾隆年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的「续齐谐记」,让观众好好研究端午节的起源。

    清代台湾人怎么过端午节?台湾知府余文仪于乾隆27年主修的「台湾府志」,在「岁时」篇中记述,五月五日当天,民众于清晨燃稻梗一束、门楣间插上艾叶菖蒲,「彼此以西瓜、肉粽相馈遗」。关于划龙舟的部分则是「好事者于海口浅处,用钱或布为标,杉板鱼船争相夺取,胜者鸣锣为『得采』,亦号为斗龙舟」。当时的端午节放假一天,学生会赠送老师端午礼金,亲朋好友也互赠肉粽与西瓜。

    清宫又是怎么过端午节的?端午节是君臣间连络情感的时刻,皇帝会对臣子颁赐炎热夏季所需要的药锭、香囊、香珠、绣扇与清凉衣料。而最受臣子欢迎的当属清宫特制避暑药「锭子药」—把药物磨成粉末,然后添加适当粘结剂制成规定形状,具有防暑辟邪、活血消肿、清热安神等作用,既可外用,亦可内服。

    「端阳时节」展出江苏巡抚何天培写给雍正的奏折「奏谢恩赐五色绒符香袋等物」,奏折中洋洋洒洒罗列雍正的端午大礼,包括四包「蟾酥锭」与四包「盐水锭」,让何天培感到「圣恩高厚,悚惕难安」。但各地也必须向皇帝进贡具地方特色的应景礼品,御制的官瓷也必须在端午节前交货送到皇宫。

    端午节有「避五毒」与「驱五毒」的习俗。古人认为,五月天气炎热,加上梅雨造成的湿气,瘟疫疾病往往在此时流窜。「端阳时节」展出一款乾隆珍藏的「铜胎画珐瑯花草五毒盒」,粉蓝色的盖面上,绘的却是蝎、蛇、蜈蚣、蟾蜍、蜘蛛等「五毒」图案,呼应端午驱五毒的习俗。

    故宫「端阳时节」大展展出江苏巡抚何天培写给雍正的奏折「奏谢恩赐五色绒符香袋等物」,奏折中洋洋洒洒罗列雍正的端午大礼。(故宫提供)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