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气候变暖病原体向北扩 莱姆病个案10年飙百倍(图)


    黑腿蜱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加新社)

    鉴于气候变暖正推动一系列病原体和危险因素向北方扩张边界,加拿大在过往10年来,莱姆病(Lyme disease)的病例数量已飙升了超过1,000%。

    研究人员指出,外来蚊种的群体已在安省部分地区形成,这些蚊种可能潜在携带诸如登革热和黄热病等疾病。

    科学家还担心,气候变化将增加与食品污染和温暖天气相关的微生物疾病的风险。

    安省居民伍德(Justin Wood)曾在15年前感染莱姆病,他现在安省营运一间私人实验室, 致力于对蜱虫进行疾病检测。

    伍德说,他的工作使他能见到很多因莱姆病而「严重残疾」的人士。他说:「这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徵状可能非常多样化,使人非常衰弱。」

    联邦卫生部指出,莱姆病的徵状包括皮疹、头痛、严重关节疼痛和记忆丧失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因心脏感染而导致死亡。

    伍德指出,他的实验室检测到的伯氏疏螺旋体细菌的数量,在近期每年增加了0.5%至1%。伯氏疏螺旋体是引发莱姆病的细菌。

    他说:「这听起来不是很多,但携带这一细菌的黑腿蜱的范围正在扩大,它们变得更活跃,且寿命更长。这意味著每年都会有更多蜱虫出生,本国的蜱虫数量将继续增加。」

    黑腿蜱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它们随候鸟向北移动。

    伍德说,每年春季,随迁移的候鸟来加的蜱虫数量介乎5,000万至1.75亿只。据联邦政府发表的一份报告,加拿大在2021年录得3,147宗莱姆病个案,比2011年的266宗,数量剧增。

    该报告指:「病例增加的部分原因炮坛L蜱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气候变化,导致黑腿蜱在加拿大中、东部的数量增加和地理分布范围扩大。」加拿大只有约1%的莱姆病病例是在国外感染。

    加拿大的气候过往一直成为抵御很多暖热气候疾病入侵的屏障,诸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疟疾和黄热病,这些疾病均是由某些蚊种携带,但情况正发生变化。

    加拿大公众卫生局的高级科学评估员吴(Victoria Ng)说:「随著气候变化,天气变得更潮湿,极端天气事件也增多,如极端降雨,而蚊子需要水才能生存。」

    吴还指出,在她居住的安省温莎市原只有少量的白纹伊蚊(又称「虎蚊」),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现在科学家不仅看到白纹伊蚊在温莎市全年出现,而且还观察到它们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