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安全规定、节省成本 民航旅客吃得愈来愈差

    飞机上的餐点。Image by Alexis_S from Pixabay

    与享受铺著白色壁纸及空姐现做炒蛋的美好时代相比,在飞机上用餐可说是今非昔比。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机上大餐的消失,已成为旅客现在得忍受一长串失望、不便与服务缩水的一部分。但节省成本并非机上大餐消失的唯一原因,让许多人意外的是,它的终结竟源于政府监管、飞机设计、机上电影、税收减免等巨大变化,以及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关。

    自911事件以来,航空公司的安全协议与规定已改变机组人员在空中可以使用的烹饪刀具类型。飞机上的厨房变小,以便容纳更多乘客座位;为保护过敏症者,不提供花生之类的食物。飞机上的餐食变得更少、更乏味或完全不提供。

    旅游专家哈德维特(Henry Harteveldt)指出,餐饮服务曾是航空公司自豪的亮点;但现在品质实在太差,让人不得不怀疑管理阶层的味蕾是否有问题。

    长期以来,航空公司一直设法降低餐食成本、减少空服人员备餐时间。一个知名的例子,是1980年代美国航空总裁克兰德尔(Robert Crandall)曾吹嘘说,每份沙拉只需去掉一颗橄榄,每年就能为公司省下4万元。

    对航空公司来说,成本与速度比食物的味道更重要。新加坡航空或达美航空等会与米其林星级主厨合作,但多数公司都将餐食外包给餐饮服务业者,他们仅提前数小时准备这些食物。

    佛罗里达州Embry-Riddle航空大学教授瓦格斯派克(Blaise Waguespack)表示,人们愿意牺牲食物来换取低票价;机票提供的是座位,座位以外的任何东西都要付费。

    机上食物收费,哪怕是几块钱的三明治、零食包或起司拼盘,也是航空公司赚钱且节税的方法之一。国内机票需缴纳7.5%联邦消费税,但该税不适用于行李费与机上食物,而这两项费用都越来越高。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