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台湾小学生被老师更正「别用中国用语」 「估计」是谁的用词?

    中华文化总会集合了两岸文本学者合编了中华语文知识库,并且上网提供查找。(取自中华语文知识库网页)

    最近有一位小学生在联系簿上写鞋子破了洞会进水,「不换估计是不行的了」,被老师批注「别用中国用语比较好」,还评了个不太理想的B+。媒体揭露后,引发正反两面论战,到底写所谓中国用语好不好,也有不同观点。

    教育部国语辞典解释「估计」有两种意思,一个是估量价值或数量,另一个是推测,如:「我估计他今天不会来。」这个孩子用的显然是第二个意思,可见它并非中国专用。那么,为什么老师会认定是「中国用语」呢?

    很有可能这位老师是位陆剧迷,经常追陆剧,发现人物对话习惯与台湾不尽相同,其中必然包括常用的「估计」。确实,字典归字典,实际情形又是另一回事。同样是「估计」,中国大陆普遍用来做推测,台湾反而几乎都用来「计」,也就是估量价值或数量。

    个人平常也极力避免用「估计」来表示推测,而是用「研判」、「恐怕」、「大概」等词。这并非仇中,而是为了顾及听者或读者的习惯。犹记得多年前到大陆拜访一位朋友,由于担心对方不懂,就入境随俗地说:「我发短信给你」,想不到对方竟然回答:「好,我们用短信联系」,哑然失笑之余,却也有一丝感动,那是缘自彼此尊重、为对方设想的善意。

    两岸交流,语言彼此渗透在所难免,也早已成为不可逆之势。尤其网络发达,即使从未到过对岸,通过短片、戏剧、网络小说等管道,也会互相影响。早期常听人批评大陆受到文革破坏后,用词粗鄙,譬如「搞」事业要「抓紧」时间。有位学者还骂大陆人没有水准,因为他们只讲「水平」。

    平心而论,大陆用词未必都欠文雅,像生活过得「滋润」,解释很「到位」,「体现」了儒家思想,神情「淡定」地「立马」解决问题等等,都相当传神,也逐渐被台湾采用。反之,台湾用词渗入大陆的情形也不遑多让,从早期的「电脑」,到近期的「抓狂」、「老神在在」等,早已成了小说的常客。

    语言是活的,每天都在变,更会因地域、族群、世代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即使在台湾,闽南语的泉州与漳州腔就不太一样,满清时期双方人马还发生过激烈的械斗;至于弱势的客家族群,也有「四海大平安」不同的方言,光是致谢,就有「恁仔细」、「承蒙您」、「多谢」、「劳力」等说法。

    无论是语言的差异、互相渗透或不断改变,都属自然现象,不足为奇,与其徒劳地刻意阻挡,不如顺其自然,唯一怕的是误会。典型的例子,是台湾翻译为「奶精」的coffee mate,大陆直译为「咖啡伴侣」。就有台湾旅客困扰,为什么喝个咖啡还提供伴侣?几年前去南京玩,点餐时为了尝鲜,专挑没听过的青菜名,不料上菜时,竟全是小白菜、空心菜之类熟悉的家常菜。原来,越是生活的东西,各地名称差异越大。

    十几年前,中华文化总会集合了两岸文本学者合编了中华语文知识库,并且上网提供查找,就是希望搜罗、比对不同的用词,扫除沟通障碍。像台湾的「番茄」,大陆叫「西红杮」,台湾的「马铃薯」相当于大陆的「土豆」等等,都可以搜索到。只是,这个知识库似乎很久没有更新。长此以往,恐怕功能会越来越弱。

    话说回来,那位建议「别用中国用语」的老师,或许是怕孩子与别人沟通困难吧?比较令人担心的反而是,如果这孩子的母亲是陆配,那么本来出乎善意的柔性劝导,恐将变质为歧视。倘若孩子因此不断地自我否定,恶化与母亲的关系,甚至在心中留下阴影,影响未来的发展,恐怕也不是施教者所乐见吧?何况大陆戏剧、小说看多了,「估计」哪天自己也不经意「淡定」地把「中国用语」脱口而出呢!

    (本文取自联合新闻网【专家之眼】专栏文章)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