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欧美对中策略有差异 关键在俄乌战争美国大选

    美、欧对中政策有共同性,也有差异处,酿成分歧的关键在于俄乌战争与美国总统大选。路透

    美国对中国祭出多个经贸制裁措施,欧盟对中国发起电动车等反补贴调查;中国学者表示,美、欧对中政策有共同性,也有差异处,酿成分歧的关键在于俄乌战争与美国总统大选

    澎湃新闻29日专栏「中欧观察」刊载多名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专长学者意见,提出上述看法。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严少华表示,欧盟、美国的对中政策走向受到俄乌战争、美国总统大选等因素影响。欧盟在俄乌问题上偏于理性,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美国则是态度强硬,经常拿中俄贸易作文章,也试图施压欧盟对于中俄贸易有强硬回应。

    严少华指出,美国大选不确定性也导致欧盟与美国的对中政策差异。对于美国共和党川普(Donald Trump)选举竞争,拜登(Joe Biden)政府希望稳定中美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有打击中国的政策工具。

    严少华提到,拜登政府建构针对中国来的小多边联盟,试图设置大选结束后的对中政策轨道;川普的可能回归,则让欧盟产生许多疑虑,使得欧盟在与拜登政府协调对中政策时,态度有所保留。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简军波直言,欧盟与美国在俄乌战争上态度有所差别,很大原因在于,彻底闹僵与中国的关系,这个后果不是欧盟可以承受的,所以欧盟必须在指责中国和拉拢中国间寻求平衡。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指出,在俄乌冲突、中东地区冲突等背景下,拜登政府不希望中美关系陷入不稳定,这将使其外交成绩单失分;对于欧盟来说,川普可能再次入主白宫,这使欧洲国家非常担心,于是先稳定好中欧关系,这无疑是应对美国政局不确定性的明智之举。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张亚宁认为,欧盟、美国对中政策有差异,不过现有差异主要是在政策工具选择上的不同,中国对于这一点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只要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成长,任何「脱钩断链」、「去风险」都将不攻自破。

    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斌表示,欧盟、美国的对中政策有差异,这确实可以提供中国一些政策空间;不过这种政策空间是有限的,不足以支持完全地扭转局面。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