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国出口增势迅猛为经济补血 纽时:恐冲击欧亚就业与经济

    图为江苏南京龙潭港。(示意图/中新社)

    当前西方媒体聚焦于中国经济低迷。然而纽约时报指出,中制货品出口成长速度超出预期,外销激增为中国经济补血并创造就业,也恐冲击从欧洲到南亚各国的就业与经济。

    纽时指若以美元计价,中国今年1、2月的出口同比增长7%,因中国产品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跌,实际出口量与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的增速可能更快。

    从钢铁、汽车到消费性电子产品和太阳能板,中国厂家都在寻求更多海外买主下单。昔日拉动经济增长的营建与公寓套房出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祸首之一,世界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此时正对中方胃口;他国则开始益发担心中国复苏会损及部分他们自身利益,开始采取应对。

    欧盟上周宣布准备对所有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祭出进口关税,称找到中国政府非法补贴的「大量证据」。虽然关税金额要到今夏才会定案,但适用于欧盟从今年3月7日起进口的所有电动汽车。

    欧盟还一直考虑对中国的风力涡轮机与太阳能板设置进口限制;印度则已于去年9月宣布对来自中国的钢铁征收全面性关税。

    欧洲领袖们去年12月访问北京期间就警告,中国正兴建远高于实际所需数量的工厂,以弥补房市危机的失血。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数据显示,中国生产全世界1/3的制造品,比美、德、日、韩加总还多。

    中国已找出诸如「洗产地」等方式避开一些关税。中制零组件涌入像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的量在攀升,商品在这些国家加工后被当成在地国生产而非中国制造,然后这些商品就变成加工地的制品销往美欧,享受低关税甚至免关税。

    中国出口的爆炸性成长从制成品贸易顺差可见一斑,是二战以来世界上最大顺差,这些顺差造就他国的逆差累及经济成长。

    外销顺差扩大不仅与出口增加有关,中国更已减少或停止从西方购买许多制成品,作为过去20年来一系列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措施的一环。

    据纽约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FR)专家塞瑟(Brad Setser)与魏兰(Michael Weilandt)的计算,相对全球经济而言,中国制造业产品现在的出超约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最大出超的两倍。

    欧美与开发中国家的长期经济关系,也因后者越来越爱购买更廉价的中国制品而面临威胁。在拉美和非洲大部分地区,各国现在从中国购买的商品数量,比向邻近工业化民主国家都多,而美、欧束手无策。

    然而在中国这端,则担忧他们认为的不公平保护主义浪潮兴起。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在两会期间引用国际货币基金(IMF)最近的研究指出,2023年全球实施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远高于2019年的1100项,当中大部分是针对中国,出现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擡头趋势。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