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产后乳腺发炎痛不欲生? 中医传授妙招助缓解不适

    (取材自NOW健康)

    新手妈妈们迎接宝宝后关卡不少,现今社会大多鼓励女性哺喂母乳,然而,喂母乳并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若是乳腺阻塞、乳头因为宝宝含乳不正确有破皮导致细菌入侵,或者是错误的乳房按摩,都可能会造成乳腺炎。乳腺炎常见症状包含单侧乳房可触及硬块、按压疼痛、肤表红肿发热,甚至进一步会发烧或造成乳房附近的淋巴结肿大,若不赶紧治疗还可能会形成脓疡。

    乳腺炎在中医典籍中称之为「乳痈」,以经络走向来说,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病因通常和肝气郁结、胃热雍盛有关。产后许多妇女因为身体变化很大,同时睡眠也无法充足,导致心情郁闷形成肝气郁结,若又加上亲喂不顺利或挤出排空不畅,就可能会使得乳汁淤积成块。

    此外,部分产后妇女可能未注意饮食,吃到比较多高油高脂的食物或吃得太补,形成胃热壅盛,乳汁就会变得较为浓稠,也容易形成硬块导致阻塞。康涵菁中医师说明,中医治疗上多用疏肝理气或是清理胃热,搭配通乳散结的方法,若为轻度阻塞,可使用柴胡疏肝汤加以治疗,而如为已阻塞化脓者,则可使用托里消毒散或是十味败毒散,另外,可视情况加上蒲公英、瓜篓实、牛蒡子、路路通和王不留行等单位药,或是搭配芒硝外敷帮助消肿。西医治疗方面针对轻微的乳腺炎可用抗生素治疗,严重的话需要开刀将脓引流出来,而中医针对患者初起乳房出现小硬块,则会通过按摩穴位或服用茶饮,帮助乳腺保持畅通,康涵菁中医师建议民众可自行按压太冲穴、膻中穴跟少泽穴这3大穴位。太冲穴属肝经穴位,位于第1、2脚趾骨交接的凹陷处,具有疏肝理气、消除乳房郁结的功效;膻中穴属任脉穴位,位于身体正中线两乳中间,可缓解胸闷胸痛与疏通乳腺;少泽穴属小肠经的井穴,位于小指指甲角尺侧1分处,可快速减轻乳房胀痛与发炎。

    除了可通过服用中药与按摩穴道,缓解乳房胀痛与发炎等症状外,各位妈妈们不妨也可通过饮用通乳散结茶,改善相关症状,以下为其所需材料、作法、常见功效与禁忌:

    通乳散结茶

    1.材料:蒲公英30g、青皮12g、浙贝母12g。

    2.作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以清水煎煮后放温凉服用。

    3.功效:蒲公英入肝经及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配合青皮和浙贝母可达疏郁通乳的作用。

    4.禁忌:若后续仍需哺乳不可久服,否则容易退奶。

    要预防乳腺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止乳腺阻塞,除了应定时排空乳汁外,平常不要穿太紧绷的内衣,哺乳前可先稍微活动肩颈,不仅可放松肌肉,也能够缓和情绪,并且可聆听轻巧的音乐,有助保持心情的愉悦。此外,开始亲喂前需注意乳房及手部的清洁,同时也要留意宝宝的口腔卫生,以及其含乳是否正确避免拉扯或啃咬,以防细菌侵入。

    当乳房出现小硬块时,可先以手挤奶排出前缘乳汁后,再轻轻推按硬块,采取由外往中心的方向。若是皮肤胀痛明显时,则可在哺乳或挤奶后冷敷乳房,不过,要小心避开乳头乳晕处,以免降低喷乳反射,另可请教医师如何以正确的方式亲喂宝宝,也能快速疏通阻塞的乳腺。

    饮食方面除了应避开高油脂食物外,倘若已出现硬块塞奶,还需先减少像是黑麦汁、花生猪脚、豆浆等发奶食物的摄取量,另外,也可适当补充卵磷脂,并且多喝水,帮助乳化脂肪酸,降低母乳浓稠度,若乳腺发炎较为厉害,也须避免吃得过于滋补,以及避开辛辣物和酒类。康涵菁中医师提醒,假使乳房肿块仍持续不消,甚至扩大范围,并且出现疼痛难耐及发烧,建议应及早就医为佳。

    NOW健康报导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