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不要逼我丢宝贝」咨商心理师教你一键清理囤积症

    (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你要是敢丢我的电视试试看」,一位高龄伯伯长年在家中囤积物品,尤其一台骨董大电视霸占家中地盘,子女欲清洁整理却闹出家庭革命。咨商心理师林士杰表示,囤积症与心理因素相关,可通过善意沟通循序渐进整理。伯伯坦言电视对他而言意义深厚,「这是我们家刚搬来这边住时买的,不是垃圾。」全家最后将电视收进仓库妥善保存,既不用丢掉伯伯的人生纪念品,也可维持居家环境。

    囤货捡拾变成病 美国定义6大特征

    过年扫除迎新年,但面对如山的宝物实在舍不得丢!囤积症(Hoarding Disorder)是一种心理障碍,当患者过度囤积或保存大量的物品,会对个人和家庭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健康与家庭关系。

    新闻曾报导淡水一位7旬「爱妈」养了30几只狗,私人狗场充斥排泄物、长蛆的饲料甚至数十只犬只尸体,造成邻里莫大困扰,2018年遭检举不当饲养,本人却称自己「太过喜爱动物」。

    囤积症过去被列为强迫症范畴,2013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正式新増囤积症的诊断项目,根据最新版的诊断手册第5版(DSM-5)指出,如有以下特征,应尽早就医。

    1持续性的丢弃困难

    不管东西实际价值为何,都难以分离。

    2保存物品的需求

    觉得总有一天会用到,对于丢弃感到苦恼。会过度取得不需要或没有可用空间的物品。大约80至90%的囤积症患者都表现上述2项特征。

    3居住环境拥挤或凌乱

    大量囤积物品,使得居住场所堆积如山。如果生活区域能维持整洁,通常有第三人介入,例如家庭成员、清洁人员等强制整理。

    4重要功能受损

    储物症状引起明显痛苦,影响到社交、职业及环境安全等。

    5无法归因于其他疾病

    非身体病痛引起,例如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等。

    6其他精神障碍症状难以解释患者行为

    例如强迫症中的强迫观念、重度忧郁症的精力下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妄想、重度神经认知障碍中的认知缺陷、自闭症等。

    ▲网友最常断舍离的6大方式。(Social Lab社群实验室提供)

    善意沟通 囤积症治疗3大面向

    林士杰表示,囤积症跟生活、人际关系、金钱损失等因素相关,脑内处理「获得」跟「失去」的反应情绪较一般人更剧烈,关键在于会造成生活、人际关系或者工作之类的损害。年轻人可以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但不少长辈退休步入老年,生活没重心,便会开始囤积物品。然而,囤积症当事人通常不太愿意求援,几乎都是家人备受困扰而向外求援。

    1治疗心理疾病

    若患者的囤积状况跟心理疾病有关,建议先治疗疾病。例如,躁郁症患者的躁症发作时,长时间感到亢奋,容易大爆买,造成物品堆积,自己也不知如何处理;另一种是忧郁症患者,生活没有动力也容易囤积物品。上述行为看似都是过度囤积物品,但细究原因不同,建议先针对疾病治疗。

    2处理内在焦虑

    只要想请囤积症当事人整理,就容易触发警报「你又要怪我,又要叫我丢。」林士杰表示,当事人自己也知道家人不喜欢堆积如山的物品,便会将物品或行为合理化,来应对外部压力。

    通过心理治疗可处理内在焦虑,林士杰建议,在当事人感到安心的环境下,好好讨论物品的意义是什么,「那些东西对别人来说是垃圾,但可能他内心觉得生活很空洞,或者他小时候穷怕了,担心失去东西。」

    单就囤积症当事人进行心理治疗效率有限,最好需要关系跟环境共同配合,家人若能从批评责怪转为理解支持,当事人看见意义的时候,较有机会改变。例如最常见的是囤积酱料包,当事人总认为「有一天会用到」,可沟通过期就处理掉,较不会影响健康。

    3循序渐进整理环境

    囤积症当事人对物品特别敏感,若家人突然间丢弃众多物品,会造成当事人痛苦不悦,有些人甚至需要获得更多物品来弥补失去的痛,恐适得其反。建议别激烈丢弃,可循序渐进整理,并沟通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整理原则,在当事人不会感到不舒服的范围内,适度的清理。

    例如,有的家长会保留孩子小时候的奖状或成绩单,可留下有纪念意义、象征性的部分,其它琐碎的过旧数据处理掉。还可出奇招「裱框起来挂在墙壁上,变成纪念性的存在,有时候说不定你裱起来,他就愿意丢其它的东西了。」林士杰说,对当事人而言,这是亲子共同的回忆,他未必非留下全部的东西不可,只是希望能获得认可。

    林士杰补充,当事人不一定清楚自己的想法,沟通重点在于不带攻击的谈心,「不是只有保留或者丢弃二选一,了解物品或行为的意义,才有处理事情可能性,双方的情绪也比较不会冲突。」应对囤积症需要爱心,区分囤积之对错无益于家庭关系和整理环境,建议家人以支持的态度,理解当事人的想法,较有机会成功维持居家环境。

    数据源:健康医疗网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0488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