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全网求下架!大尺度献身戏、物化女性 怎么过的审?(组图)

    近日,网友因一部公演10年的沉浸式体验舞台剧《又见平遥》吵翻了天。

    有人批评:两百块的门票,被喂了一嘴封建糟粕。沉浸式体验中式恐怖。

    也有人反驳:现代人思想看古代人?毫无可比性。

    争议点基本集中在两个场景“选妻”和“镖师洗浴”,剧情里疑似“充满男凝”、“消费女性”。

    真的如此吗?

    看完后,乌鸦终于明白了这部作品算是精准踩在了广大网友的雷点上。

    今天,就来细聊这件事。

    《又见平遥》,一个旨在宣扬晋商“信义”的山西地方特色剧。

    清朝末年,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为救分号王掌柜几代单传的儿子,不惜散尽家产,带着232名镖师远赴沙俄…

    然而几经波折,王家的孩子是被救了回来,但赵东家和其余人全部牺牲了。

    故事听上去充满悲壮色彩,再加上是沉浸式体验,一直广受好评。

    乌鸦的同事曾看过现场,都忍不住感叹它的舞台效果太震撼了。

    至于网友批评“消费女色”的问题上,似乎同样存在“消费男色”。

    乌鸦一直认为,在舞台剧上适当展现演员身体是可行的。但更需要了解的是,它存在的作用。

    就像是那场香艳选妻的桥段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为的是不让东家赵易硕断了香火。

    平遥城父老乡亲感佩他的义举,纷纷将自家的嫡女、妹妹推举给赵易硕当老婆。

    大户人家找老婆,你猜他们最看重什么?

    在台上,这群女子身着肚兜,排成一列,或摇手,或摆腰…看她是否好生养。

    更可笑的是,赵东家对中选女子冠以“知书达理”的评价。

    知书达理=好生养?

    用的是香艳挑逗的声效光影,内里却是不堪的封建糟粕。

    明面选妻,实则找生育工具。

    不知道还以为误入了窑子…

    当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在“呈现历史,批判历史”。

    但在这个选节上,有多少人感受到其中的“批判性”?

    并不是乌鸦偏见,而是网上真的有人以“男性福利”的名号定义这场“选妻”。

    再用男演员的“镖师洗浴”,对比来看看。

    数十位男演员袒露胸腹,让在场的观众阵阵尖叫。

    紧接着进场的是一个个帮他们揉脚的女子,她们又是全城精选出来的女子。

    镖师将女子拦腰抱起…

    这时的画外音响起,“让这样的女人沾了身,就算是死在路上,也有了最后的安慰”。

    其中所谓的安慰,不言而喻。

    哪怕在这段男色中,女性作为陪衬,同样让人浮想联翩。

    众人称赞镖师们以及赵氏当家的英勇就义,却坦然接受了女性献祭。

    有网友是如此评价:“那不是中式恐怖,那是挑选最好的女子给英雄上战场前留个后。这些女人都是自愿的呀。”

    让人不得不思考,它的教育意义是何在?

    想要讲述中国人的道义、责任感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但作品中的家与根的情怀都落脚于了陈旧的传宗接代观念上。

    想要体现其中的“信义”,又建立在了女性自我牺牲的基础上。

    在某个程度上,《又见平遥》是充满了男权视角的作品。

    它将生育视作了女性价值的全部体现。

    仿佛女性的价值只剩下子宫,还是生男丁的子宫。

    在那场选妻秀中,一位年仅16岁的徐氏成了新娘“当晚留种”。

    面对丈夫的一番感激,她自认为夫为妻纲,使不得。

    “少东家你选中我,是我的福分。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争气的女人,我要给你生个儿子。”

    更残忍的是,这千挑万选的“好女人”,最后却难产而死。

    赵家人因她繁衍有功,特别“恩准”她的灵位进祠堂。

    她感到荣幸至极:“我生都生了,死就死了吧。赵家这么多代唯有我这个女子被允许牌位进祠堂。”

    值得玩味的是,在这个祠堂里,所有祖先各个正襟危坐,周围却围绕着尽显妖娆的女子。

    唯有那位被选中,为生孩子而死的新娘依然穿着一身大红的嫁衣…

    如此大力赞颂为夫家传宗接代的女人,还是要数当年的《娘道》。

    她生了数个女儿仍不罢休,即便开膛剖肚,牺牲自己的性命,都要为男人生儿子。

    甚至自轻自贱地说道:“我这条贱命算什么,只要能给二少爷生儿子。”

    同样地,这部作品也曾被被人用“映射历史”作为挽尊。

    不可否认,有些东西是旧时代特有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我们需要呈现出来。

    但作为一个叙述性的艺术创作,它应该有选择的呈现。

    用什么角度去观察和反映现实,要给观众提供哪种价值…

    贵州大学有个火出圈的毕业设计,同样被打上“中式恐怖”的标签。

    祭台上新娘虽身披凤冠霞帔,但又系满了红绳。

    每一根都对应着一处面相,用的却是所谓父权话语进行注解。

    黑色的字是“克夫”、“克父”,红色不是“贵父”,就是“敬父”。

    一个古代女子的命运总被摆弄的,迎来的是被囚禁的一生。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一种具象化的恐惧,让看过的人都感到震撼与压抑。

    还原,什么叫还原?

    《又见平遥》之所以让人感到不适,正是因为它的视角本身已经存在不公平。

    那些被“献”上去的女人,如此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她们没有过挣扎,也没有困惑。

    而那些镖师和东家少爷的行为动机至少还有“平遥人的道义感”。

    牺牲女性成就男性的小把戏,真的不行了。

    其实像《又见平遥》这样重新被审判的作品,并不少。

    前阵子,一档2014年真人秀《明星到我家》被重新考古,遭到全网声讨,被骂出了圈。

    当年,李金铭、张柏芝、黄圣依、秋瓷炫等人,将以“媳妇”身份“嫁入”农家,与她们的“婆婆们”同吃同住。

    节目组号称,女明星下嫁农村体验生活,真实还原中国式的婆媳关系。

    有一说一,是很真实地还原了一些当地的婚嫁风俗。

    例如,当李金铭“嫁入”这个家,婆家人让她捡起火钳、扁担和扫帚。

    画面的花字毫不掩饰地写着:“捡起火钳,专业煮饭一万年;扛起扁担,从此挑起家庭重担;拿起扫帚,承包家务无怨言。”

    这些工具背后所代表的劳役是被那一抹红色包装过的,看似祝福,实则诅咒。

    再比如说,秋瓷炫“嫁”给了大户人家。

    就算有大摆宴席的风光,也有不体面的“婚闹”。

    亲朋好友会在那天故意为难她,往婆婆脚上抹灰,然后让她洗脚,一遍又一遍。

    幸好对方是个善良的人,立刻喊停了周围人的“玩笑”。

    另外,秋瓷炫那天是不能吃婆家的饭,宴席结束后还要独自一人收拾一百多号人的剩饭和碗碟。

    美其名曰:磨性子。

    当年的观众真情实感认可节目组的初衷:这个节目给我感觉很幸福,有家真的很幸福。

    完播后更是收获了“催泪”“温馨”等关键词,收视率赶超《奔跑吧兄弟》。

    让几位女性吃苦受罪的桥段,节目组的出发点是宣传女性自我奉献的“美好品德”。

    如今,大多数人重看这部综艺,只会感到不适:这种封建糟粕节目是什么大聪明想出来的啊。

    从网友态度的变化中,就能感受到观念和思想的转变。

    千百年来,父权制度下,女性的妥协和牺牲被看作理所当然。

    是的,在这样的规训下,人人都习以为常,无论是《又见平遥》还是《明星到我家》都不会翻车。

    从这里看,两者背后的创作团队对其中女性困境无所察觉,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自身观念的滞后性。

    诚然,对他们而言,无论选妻还是迎娶的风俗都只是一种噱头,一种营销手段。

    这就像是长期生活在父权制度下,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当然,像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作家贾平凹看待“妇女被拐卖”这件事上,会有这样离谱的回应:“如果不买媳妇,这个村子就消亡了……”

    他甚至还埋怨被拐卖妇女:“你不需要怪她吗?你为什么这么容易上当受骗?”

    某航扔出聊天截图,证明自己没有性骚扰,还自信满满地说:“我和几个当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往。”

    但也正是他自证的截图,亲手将自己给实锤了。

    他“调情”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相似的人:涉世未深、或无权无势的年轻女性。

    那些自以为是的“撩”,不过是利用他在关系中上位者的身份去让对方敢怒不敢言。

    老实说,直到今天,类似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情依然发生在我们身边。

    但同时,近十年来,许多人逐渐意识到“女性是一种处境,而不只是作为一种性别”,女性主义迅速进入了公共讨论,激起无数人的关注和反思。

    就现在而言,比起看着女性围绕厨房、家庭忙碌中,许多年轻观众更愿意看到一位女性重新探索自己,向外寻找新天地。

    由此可见,《又见平遥》的翻车是迟早的事情。

    10年前,我们或许还会感动于晋商之间的“信义”,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10年后,那些吃人的教义,无法再隐藏起来。

    这一出女人工具化,“男人救男人”的旧脚本故事终究要淘汰。

    越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越容易带有欺骗性。

    敏感一些又何妨?

    那些躲藏在阴暗角落的陋习,才会有可能被摒弃;

    那些无法言说的痛楚,才有可能被看见;

    那些被奉献的女性,才有逆天改命的机会。

    好的创作者,本应该对这个世界有更敏锐的察觉,带领着观众去思考、去反省。

    但现在看来,观众走在了导演的前面。

    如果没有合适的表达,导演们其实可以选择闭嘴。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