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拜登访乌和普京演讲 在暗示同一个现实…

    备受瞩目的俄军“周年攻势”,可能也就这么着了,

    俄乌战争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有几天没写俄乌局势了,这几天连着发生了几个新闻,比较重要的两个,一是20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事先未经预告情况下,突然访问了乌克兰,二是22日俄罗斯普京发布的国情咨文演讲。

    1

    先说说拜登突访乌克兰的事情。

    当地时间20日上午8时,拜登突然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访问,这是自去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拜登首次访问乌克兰,他是1991年苏联解体之际老布什访问基辅后,“后冷战时代”这几十年来第一个到访这里的美国总统。

    我看了一些相关报道,感觉虽然从拜登到达到离开,整个行程拜登说了一些非常硬的话,比如承诺美国会对乌克兰正在进行的抵抗“支持到底”。再比如在对外发布的声明中对普京几乎毫不顾忌的“骑脸输出”,开篇就直言:“在俄罗斯‘野蛮入侵’乌克兰一周年之际,我在基辅会见了泽连斯基总统,将近一年前,当普京发动入侵时,他认为乌克兰很弱,认为西方处在分裂状态,认为他可以比我们坚持更久,但他大错特错。”

    在拜登与其阁僚握手时,泽连斯基抹了一把眼泪,对这位总统来说,这一年过得确实不容易。

    这里面有个背景,那就是在拜登此前对外公布访问波兰时,俄罗斯方面明显已经嗅到了他此行的目的。白俄罗斯的卢卡申科曾发出邀请,要拜登顺便去明斯克坐坐——考虑到俄白之间的关系,这可以被俄罗斯试图通过白俄罗斯向拜登摇橄榄枝,如果拜登去了,他很可能在明斯克见到普京。俄美双方直接谈谈。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分析过,对俄罗斯来说,目前最主要的外交努力还是试图绕开乌克兰,与美国和整个西方进行一种全局性的“总妥协”。

    这种总妥协一旦可以谈,俄罗斯毕竟是个大国,其博弈点遍及全球,就能在其他方向上进行让利或威慑,换得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让步。让这场“特殊军事行动”结束的比较体面。而不用直面与乌方谈判时对方坚持“还我河山”迫使俄退出其所有领土的尴尬。

    所以普京是很想和拜登谈谈的,可惜拜登让他白等的了。

    拜登用这次突访传达的信号是——至少在他的任内,美国不会放弃乌克兰,而要选择在这个单点博弈与俄较劲到底。

    在拜登此访之前,中文互联网上曾经存在大量嘲笑其“只敢躲在幕后怂恿,不敢去基辅”的言论,还有人煞有其事的说什么一旦拜登进入乌克兰,俄军就有能力对他搞什么“斩首行动”,所以胆小的老拜压根不敢去云云……

    这当然也就是个村口老爷爷给你分析国家大事的水平——还是一袋烟就能听七段那种。

    但拜登此访确实有些特殊性,乌克兰不是伊拉克或阿富汗,当地没有美国驻军,拜登突访这个战区国家,意味着他要把自己安全托付给据说“战斗力很差、士气低落、且被俄特工组织渗透的千疮百孔”的乌克兰武装力量。

    考虑到老美的高傲,这个信任度其实是不太容易达成的。再想想俄罗斯,虽然没有胆量对拜登真的搞什么“斩首”,但如果真有能力,搞一点示威性的“意外事件”,让老拜闻到点硝烟味,让其此行丢丑,还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这是冷战时代美苏抗衡时常常上演的斗法戏码。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

    可是,最终,拜登此访还是成行了,且就目前的公布消息来看,行间没出什么大问题。

    这说明了三件事:

    第一,美国人对乌军的战力和士气有一定程度的信任,至少可以让突然访问成行。

    第二,俄军目前对基辅等乌克兰纵深要害城市的威胁度其实有限,别说精确打击了,甚至都没有办法让这个80岁的糟老头子感到芒刺在背。

    第三,也有可能是俄罗斯在有意给拜登留面子,以便“日后好相见”。

    另外,拜登此次访问基辅,只有短短5个小时。但我算了一下,因为是坐火车来去,他在路上辗转耗费了22个小时。

    花这么长时间,冒一定的风险跑这一趟,当然不是很多分析者说的单纯是为了去“打卡”那么简单。实际上拜登此访透露的最关键信息是,他把自己和其所属的民主党的在明年大选的前途作为赌注押注到了乌克兰赢下这场战争这件事上。

    因为不同于之前邀请泽连斯基访美并在国会演讲是美国国家层面作出的决定,此次突访带有相当程度的拜登个人色彩,这种突访在美国决策体系中本就属于总统个人色彩浓厚的“自选动作”。

    而拜登此访说的那些要挺乌克兰到底、怼普京的话,也是他个人的外交许诺。万一俄乌战争最终局势不如其预期,美国是否下的来台另说,但拜登这届政府恐怕要用下台来付这个判断失误的责任。

    所以此访过后,俄乌战争无论结局如何,都会让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没什么悬念——

    乌克兰赢了拜登很可能连任,那川普就没戏了。

    其实说来挺有意思的,国情咨文这个玩意儿,是个非常“美国式”的东西。这个传统来源于美式政治设计的一个漏洞:联邦给总统本人的赋权太大了,所以美国宪法才在其第二条第三款加了一条语意模糊的“软约束”:“总统应随时向国会报告联邦情况。”——给你这么大的权力,干啥事儿你得随时跟东家(国会)说一声。

    但这毕竟只是个软约束,具体怎么执行,美国宪法没说。最初是开国总统华盛顿自作主张以每年打个报告的方式创设了“国情咨文”这个传统。

    所以美国以外,全世界只有菲律宾、利比里亚等少数全盘抄了美国政治传统的国家才承袭了“国情咨文”这个玩意儿。俄罗斯这一传统则是冷战末期苏联搞“新思维”时搞出来的,连“苏联总统”都出来了,当然也就把“国情咨文”搬了过来。

    所以国情咨文这个东西,之前在俄罗斯地位蛮鸡肋的,尤其是对普京这样的强势总统来说,它其实没有什么刚性的约束能力。

    但今年普京的国情咨文却做的非常认真——此次演讲全程1小时45分钟,是其在联邦议会演讲时间最长的一次,而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透露,此次国情咨文是由普京亲自撰写的。

    演讲内容也非常“硬”,普京开篇就说:“今天的国情咨文,是在世界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之时,在发生决定人民未来的最重要历史事件之时发表。”

    在文章的前半段,他向国会解释了俄乌战争的原因和进程,并认为:“是他们发动的战争,我们动用力量,为的是阻止战争”。

    而谈到战争的结局时,普京则说“在战场上打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

    我看了演讲全文后觉得有两个点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相比一年前刚刚开战时,普京在措辞上更密集的使用了“战争”等词汇。与一年前其更多的使用“特殊军事行动”,甚至劝告乌克兰士兵“回家去,一切很快就会结束”已经不同了。

    这意味着俄罗斯高层终于被迫接受了战争的长期化与规模化。

    其次,请注意他的一些微妙措辞:“俄罗斯将一步一步、认真慎重而有始有终地完成面临的任务。”“在战场上打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

    普京确实是演讲大师,他在保证文辞足够提振士气的同时,谨慎的避开了“赢得胜利”这样的说法。

    这其实非常微妙,但想想也难怪,战争打到现在这份儿上,还相信俄罗斯能在此战中获得全胜的人,可能也就中文互联网上被营销号忽悠的那帮人了——连普京都不敢这么跟议员们这么许诺,人家的话说的是非常有水平的,建议营销号们学着点。

    当然,此次演讲最重磅的消息,还是普京代表俄罗斯宣布:将暂停《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这被认为是俄罗斯将启动“最后的杀招”核武器的前奏。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美俄之间目前硕果仅存的核军控条约了,该条约的最重要意义将双方的远程核弹头数量限制在1500枚以内。去年,普京和拜登还刚刚达成过一致,将该条约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

    但与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控核是俄罗斯自废武功、暂停条约相当于神功解禁不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类军控条约其实对俄罗斯总体上是有利的,要不然人家也不会去年还要续签。

    以俄罗斯目前的经济体量而言,保有1500枚以上的远程核弹头数量是一件非常费钱的事情,它会挤占俄罗斯常规民生和军事发展的开支,尤其是目前俄罗斯在乌克兰打常规战,每天消耗十亿美元的时候。你放开1500枚这个生产上限让俄军工敞开了造,也未必能多造出这么多核弹头,但美国那边却真的造的出,养得起。

    而且,与其把核弹搞的那么多,作出一副一言不合要毁灭全世界的架势,让欧洲更加为之侧目,还不如把自身的核威慑力量搞的少而精、能打得出去、打得准,作出“逼急了我真咬你一口”的架势,这样对西方更有威慑力。

    既然如此,俄罗斯为什么还是高调宣布要暂停《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呢?

    目的之一可能是给国内打气,“不怕,实在不行,我们还有核弹。”

    以后我会写文章阐述一个观点:虽然喊的很凶,但俄罗斯目前的核按钮还处在“保险盖都没打开”的状态。

    因为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如果真的开始核威慑,它最需要退出的不是《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样的双边军控协定,而是联合国《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样的公约。再搞几场核试验,告诉大家我真敢干,这样外界才能对其警告认真起来。

    记住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是一个成立后自己尚未核试验过的有核国家。

    可是我们看到,普京在此次演讲中,恰恰提到了核试验的问题:“已经有了美国在考虑进行核武器实际试验的消息,如果美国进行试验,俄罗斯也将进行。”。

    这是一个看似非常严厉实则非常谨慎的表态,等于宣布俄罗斯不打算率先搞核试验,更别说核打击了——当然如果你非认为这是在故布疑阵,明面上说不打,转头就按核按钮……那也行吧……

    只是俄罗斯目前的核力量,可能更像你打“手把一”时最后手里摁着的那一张三——只有在没打出去之前,才最有威慑力。

    联系到普京所说《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暂停”而不是“退出”,再联系到这项条约是俄美之间的。我的判断是这样的——目前俄罗斯还是想将“核威慑”当做一种外交工具,将美国拉到谈判桌上,以便与美而不是与乌达成对俄更体面的妥协。以“阻止战争”,以“完成任务”,以让“俄罗斯不会在战场上被击败”。

    如果用这个思路去理解整个国情咨文发言,你会发现普京的这些措辞是一以贯之、思路清晰且目的明确的。

    3

    其实,无论是拜登的访乌,还是普京的演讲,都存在一个共同前提——双方都默认,之前曾备受瞩目,被很多人设想的天花乱坠、俄军借此取得重大突破的“周年攻势”,很可能也就这样了。

    拜登显然是在确定乌克兰有能力维持其局面、保证访问安全,并且在之后一段时间内至少维持战线的情况下,才会做此访的。不然如果他前脚刚走,乌军就在正面战场上被俄军的“周年攻势”打的大败亏输,那可就太打老拜的脸了,访问效果将是负的。

    而普京如果对周年攻势有信心、有预期,甚至俄军在战场上已经(如很多中文营销号所言)取得了绝对优势,那么他在国情咨文当中一定会更多的提及战场态势,甚至作出一些乐观展望和承诺,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充满危机感,并试图通过打核军控牌来撬动对美博弈。

    战争进行了整整一年,俄军在常规战场上“技止此耳”,已经是美俄双方的一个共识了。

    我知道中文互联网上很多亲俄军迷正热切期盼的俄军在周年攻势中发动真正的“钢铁大绞杀”,并终于用常规战争解决了常规战争的问题。但这很可能不会发生——这个月不会发生,下个月、明年、永远,都不会发生。

    因为就像机关枪不再给怯薛骑兵回马弯弓、镫里藏身的机会一样。现代信息化战争,也不会再给一支装备和思维都停留在工业时代的军队这样的机会。

    这一点在巴赫穆特战场上体现非常明显。

    目前巴赫穆特对乌克兰来说确实非常危及,俄军经过近半年的攻坚,总算完成了对该城的半包围,目前乌军通往城内的补给线仅剩一条了。

    但乌军还是拒绝了美方撤走的建议,在该城死战不退。原因就在于巴赫穆特之战对传说中的“周年攻势”很可能具有“前哨战”的意味,俄军在通过这场战役投石问路,看看自己能否利用尚存的军力优势啃下这块骨头。

    如果打的下来,那就复制此模式一把梭哈——这也是目前担当俄军总指挥的格拉西莫夫上将喜欢采用的战法。乌克兰人看的也很清楚,他们试图挫败俄军的这个图谋。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巴赫穆特的攻势进展缓慢,所有人都发现,这种模式难以被套用到“周年攻势”当中。

    有亲俄军迷高情商的说:俄军在巴赫穆特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战法——那就是“结硬寨,打呆仗”!

    可问题在于,如果一个小小的巴赫穆特都需要耗时半年,损兵数千,这么费劲的“结硬寨”。把这个“打呆仗”模式套用在“周年攻势”中,又要耗费多少时间和兵力,才能磨到让乌克兰屈服呢?

    更何况时间真的不多了,再过一个月,乌克兰平原就将进入其著名的“春季泥泞期”,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噩梦。

    等这个泥泞期结束,俄乌战场优势在谁手中,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备受期待的俄军“周年攻势”基本就这样了,常规战基本也就这样了。拜登和普京,都因为看清了这一点,才作出了他们各自近期的最重大表态。

    而在这些表态之后,俄乌战争将进入一个游戏逻辑完全不同的新阶段:

    美国和整个西方将更加鲜明的支持乌克兰,通过提供尽可能多支持的方式,在这个“单点”上试图击败俄罗斯以破局。

    而俄罗斯的策略则将刚好相反,常规战争只能维系俄乌战争这个“单点”不要崩溃,再通过打核军控牌等所剩不多的“盘外招”,看看能否迫使美欧进行妥协——或者干脆,一直拖到2024年美国大选,如果为乌克兰提供强背书的拜登能下台、美国政坛变天,那事情也许还有转机。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博弈逻辑,和一年前俄军发动“闪电战”,试图以常规战争造成既成事实,逼迫美欧在其他方向上进行妥协的局面刚好相反了。

    攻守之势异也,此之所谓。

    最后,愿战争尽早结束,这不仅是战火中受煎熬的乌克兰人民的愿望,更应该是我们——毕竟,俄乌战争中加速分裂的世界,对我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开国际局面是最不利的。这场战争每多持续一天,我们都要代为承担看不见但却巨大的隐性代价。

    我们可以不管他人,但为了我们自己,也应愿这战争尽早结束。善良是种远见

    本文6000字,感谢读完,长文不易,喜欢请三连,多谢。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