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特拉斯译名特不靠谱 台媒大呼跟原发音差十万八千里

    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中文译名很不靠谱。(图/路透)

    特拉斯译名不靠谱 台媒大呼“被大陆统一了”?

    英国保守党最新一任党魁、同时也是英国史上第三位女首相,5日诞生。赢得大位的是Mary Elizabeth “Liz”Truss,大陆、台湾媒体“有志一同”,给她的中文译名都是“特拉斯”。

    笔者个人对这个译名很有意见。原因之一,它跟英文原来发音差了十万八千里。原因之二,它跟国际知名的电动车公司“特斯拉”(Tesla)太过相似,容易让人产生混淆。不少主播、新闻节目主持人、来宾谈到她时,屡屡发生口误,徒增许多困扰。问题是:这个十分不靠谱的译名,为什么两岸却犯下“有志一同”的错误呢?

    说起来很无奈。自从网络、电子媒体大爆发后,各家竞争激烈、新闻需求量大。但由于成本考量,人力非但没有增加,反而缩减。因此,台媒许多外国新闻(包含大陆新闻),都是“参考”是陆媒的。但陆媒译名有“结构上的问题”,往往译出很不靠谱的译名(特朗普就是一例)。台媒“参考”之余,一下小心就会跟着错。“特拉斯”这个译名无疑也是只中之一。


    中文名字被大陆译为很不靠谱的特朗普,川普自己也很无奈。(图/路透社)

    我猜可能是台湾某家或数家大媒体(很可能是纸媒)率先“参考”了。由于它们有“指标”作用,各家媒体也就不假思索的跟着用。然而让我大惑不解的是,台湾官媒“中央社”的译名也是“特拉斯”!于是这又产生了另一种可能性:是“中央社”率先“参考”了陆媒,然后台湾各媒体为了表达对政府的支持,于是乎“一体适用”?可是这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难道政府的官方宣传机器在翻译外国人名方面“被统一了吗”?

    我敢怀疑“特拉斯”这个译名是“台媒参考陆媒”,而非“陆媒参考台媒”,原因是这种“结构上的错误”,只有陆媒才会犯。为什么说它是“结构上的错误”呢?之前我在《从甲壳虫到特朗普:谈大陆的不靠谱翻译》一文里谈过,针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中共官方的“新华社”曾成立译名组(后来更名为译名室)、并出版《英语姓名译名手册》,供政府及媒体统一使用。

    它被中共官方捧为“最具权威性的英语姓名翻译工具书”。但该手册的译名是有瑕庛的。最着名的例子当然就是美国前总统DonaldTrump。他在该手册以及对外出版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里,都被译成了极不靠谱的“特朗普”。恕我怀疑,当初负责这个译名的译者,很可能是广东人。

    约翰屈伏塔,香港的译名是“尊特拉华达”。(图/达志影像)

    原因是在粤语发音里,每当碰到Tru、Tro、Tra这类要弹舌头的发音时,几乎都是束手无策:找不到相对应的中文字。所以本来是“川普”比较贴近原来发音的,结果却变成了很不贴切的“特朗普”。相似的例子是美国影星约翰屈伏塔(JohnTravolta),香港的译名是“尊特拉华达”。上述两例显示了粤语发音在碰到弹舌头的英文人名发音时,往往会出现“特”不靠谱的译名。

    “楚勒斯”、“卓慧思”,你觉得哪个名字好听呢?

    大陆会把Truss译成“特拉斯”,是在僵化思维下的产物。因为在上述《英语姓名译名手册》里,Tru的中文音译就是“特”。政府永远是对的(官方出版品也是),所以陆媒就无权置喙了。

    Truss的发音并不难(就算不会念,上YouTube找新闻听一下就会了)。它跟Trust(信任)这个字的发音很接近。根据英语发音规则,Truss比较贴切的中文译名应该是“楚勒斯”,不然逊一点的“楚拉斯”也可以。至于“特拉斯”,套一句以前某位名人的话,是“太超过了”。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美国副总统贺锦丽的中文名字,是台湾人替她取的。(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关于这位新首相的译名,港媒倒是给了她一个别出心裁的中文名字:“卓慧思”。这是英国驻港总领事馆翻译提供给港媒使用的,从她担任司法大臣时即沿用至今。跟美国副总统贺锦丽、澳洲前总理陆克文的case一样,这种经过特别斟酌汉名化中文取名,尽管不完全贴近原来发音,但因为典雅、吉祥、好记,仍不失为一个好译名。

    其实,大陆媒体只要弹性一点,不要一味紧追随着有瑕疵的官方手册,适时修正,上述的错误应该都可以避免,更别说让台媒、甚至“中央社”跟着闹笑话了。

    很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一个译名嘛,哪来这么多废话?我并不这样看。因为要传达准确的讯息,翻译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准确,包括最贴近原音的音译。否则,会对没接触到或不谙原文的人造成误导。更何况,特朗普、特拉斯这些人的名字是会被写进历史的。你要让“笑话”被写进历史吗?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