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王心凌火了,但“姐姐们”凉了

    最近全网又陷入了哥哥们的魅力。

    苏有朋、张震岳、任贤齐……带回来一波又一波“死去的童年记忆”。

    正值《披荆斩棘的哥哥》热播之际,她姐想不合时宜地问一句:

    或许,还有人记得大明湖畔的浪姐吗?

    8月5日,《浪姐》第三季收官。

    一个热知识是,总冠军是第一波火爆全网的王心凌。

    但其余哪位姐姐出道了?

    嗯……大家倒也不是很关心。

    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姐姐们穿了清一色的芭比粉礼服,好似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此之外,水花寥寥无几。

    姐姐们已经乘风破浪三季了。

    但从2020年的第一季,喊着“三十而骊,青春归位”的口号横空出世。

    到如今的第三季,落寞收场。

    即便是不怎么关注娱乐圈的路人都能发现:

    我们的女性综艺,似乎逐渐失效了。

    如果说,前两年姐姐带火的这波“她经济”,将女性话题带到了风口。

    女性脱口秀、女性对谈、女性短片……一股脑儿全涌上来。

    如今,风停雨歇,一切似乎又回归了原点。

    可是,女性综艺注定只能是一个转瞬即逝的风口吗?

    我们当下的女性综艺里,呈现的真的是女性形象的全部吗?

    从妻子、妈妈、婆婆

    到乘风破浪的姐姐

    要说我们国内综艺中的女性形象变迁,大体分为《浪姐》前和《浪姐》后。

    《浪姐》前,用四个字足以概括:贤妻良母。

    综艺中的女性,大多要负责家庭相关的情节叙述。

    从相亲、结婚,到带娃,和婆婆相处,每一个环节,都能在综艺中找到对应。

    《我家那闺女》《婆婆和妈妈》《妈妈是超人》……

    这和我们从小在电视机上看到的女性形象并无二致。

    女性永远以妻子、妈妈、婆婆的形象出现,也永远都在围绕着男人、家庭、婚姻、爱情打转。

    有以女性成员为主的旅行综艺。

    但在这类综艺里,旅行不是重点,抓马才是。

    三个女人一台戏,撕得越精彩,大家越爱看。

    《花儿与少年》甚至创造了至今吃瓜群众都津津乐道的“花学”。

    搞笑综艺里可以有女性吗?

    可以,但女性不负责搞笑。

    比如,《Running Man》中的智孝,和相对应的《奔跑吧兄弟》系列中的杨颖。

    她们是综艺里唯一的女性角色,是核心成员,更是花瓶。

    虽然也会素颜、会被抛下水中、被扔进泥里……

    但总体上来说,她们仍然是整个团队的颜值担当,负责素颜也会美美哒那一趴。

    或温柔贤惠,或者斤斤计较、咄咄逼人。

    这样的特质,基本可以覆盖《浪姐》之前绝大多数综艺凸显的女性形象。

    当然,她们无一例外都很美。

    而2020年《浪姐》的横空出世,可以说夺回了属于女性的一部分话语权。

    我们难得在综艺中看到了一些跳脱出传统的叙事,但依然被描述为正面的女性形象。

    比如,过去会被定位为“张扬”“强势”的特质,现在我们会说:姐姐好飒。

    然而节目播至后期,弊病也显露出来。

    一如播客「随机波动」在评价《浪姐》时总结得那般——《浪姐》是一场不彻底的改良,时而是大观园,时而是斗兽场。

    因为姐姐们虽然脱离了综艺对于女性母职的限制,但仍然没能逃脱不了另一套既定叙事:

    那就是要美。

    要少女感,要冻龄。

    于是我们看到,这些早已名声在外的姐姐,都纷纷陷入做传统女团的怪圈。

    一边是三十而骊的口号和姐姐们丰富的人生阅历。

    一边是练习整齐划一的刀群舞,梳上双马尾、穿回超短裙的舞台。

    姐姐们卷生卷死,动辄在节目里瘦个几十斤,只为了将自己重新嵌入少女的标准。

    从《披哥1》播出的时候,弹幕里就不止一次提到:

    跟《浪姐》相比,《披哥》可轻松快乐太多了。

    是啊,即便是公然躺平,像马頔一样开会躺到睡着,都照样被夸可爱。

    姐姐练舞的时候,哥哥们在打游戏、看足球、玩音乐。

    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男人至死是少年。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区别。

    松弛、愉快、和谐,变成了哥哥专属。

    而姐姐们,则时刻紧绷着一根弦,直到最后一刻。

    以往她们被套进了或「贤妻良母」或「蛇蝎美人」的壳子里。

    如今女性风潮一起,她们又被套进或「姐力十足」或「女性互助」的叙事里。

    姐姐们的面相,总是如此套路化。

    而这种套路,跟姐姐们的个人特质无关,只跟舆论的风向有关。

    当女孩变成了捣蛋鬼

    但,我们当下的女性综艺里,呈现的真的是女性形象的全部吗?或者,这是真实的女性形象吗?

    如果不进行横向比较,答案或许是的。

    但看完隔壁新出的一部全女综艺,这个问题她姐可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Biong Biong地球游戏厅》,是韩国今年新上线的一档全女阵容的综艺。

    出自著名PD罗英锡之手(就是那位推出了《新西游记》《三时三餐》等诸多爆款,并以一己之力“盘活”了内娱综艺的著名综艺制作人老罗)。

    图源:豆瓣

    这部综艺沿袭了以往罗PD「全男性综艺」设定,但以往的套路在几位女性角色面前全部失效。

    “罪魁祸首”,就是四位女嘉宾。

    最大的30岁,最小的刚成年不久,是相当年轻的团队。

    也正因为年轻,她们爱玩、敢玩,并且迅速结成了捣蛋鬼联盟。

    这是以往的综艺节目里,不曾出现的设定。

    当女孩变成了捣蛋鬼,会发生什么?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些无厘头,因为“捣蛋鬼”这个形象,往往出现在男性身上。

    就像《淘气包马小跳》里,负责淘气那部分的总是马小跳那帮男孩子。

    女孩呢?要么是安静淑女夏林果,要么是争强好胜路曼曼。

    女孩总是代表着一种,不够好玩的特质。

    唯有一个疯丫头杜真子,她和男孩一样调皮,所以被叫成“疯丫头”。

    而这档综艺里,集齐了四个疯丫头。

    当内娱还在夸女明星在综艺里展示素颜的时候,这部综艺呢?

    虽然四人里面有两个都是偶像组合成员,但美貌成了次要的东西。

    享受游戏最重要,哪有那么多包袱要顾及。

    大部分的时间,女孩们搞怪到毫无形象可言,笑成八字眉,嗓门大如钟。

    放下对形象的执念只是第一步。

    四个女孩在一起的氛围,更是突破想象的热闹。

    从既有的经验中不难发现,一档成功的综艺中,有一群熟识的嘉宾有多重要,比如0713男团。

    然而这四个女孩第一次见面,就已经熟络到仿佛大学四年同过寝一般。

    都是K-pop达人,无需多说,以舞会友就足够。

    只要音乐一响起,分分钟变打歌现场。

    而且从早跳到晚,四个人仿佛被充满了电的皮卡丘,永远活力满满。

    因为精力过于旺盛,她们还成功玩垮了节目组。

    原定的游戏玩完,本该各回各屋,休整后迎接第二天的拍摄。

    她们却表示,根本就不够玩啊。

    别人一坐车就赶紧补觉、玩手机,她们却自己开发游戏。

    节目组第一次面临这种挑战,不得不像被追赶着一般,连夜爆肝想新游戏。

    就连在综艺界摸爬滚打22年的老罗也败下阵,不得已“卖起惨来”。

    甚至罗PD累到,在女孩子们玩游戏赢了300泰铢后,额外加了一部分奖金“求饶”:

    我给你们350泰铢

    在去到(目的地)之前

    就安静地去吧

    图源:豆瓣

    本以为会很无趣的综艺,却是从打开那一刻,耳朵就不曾停歇。

    我不止一次地感慨,她们太快乐了。

    吵吵闹闹和欢声笑语中,就诞生了这样一档全女综艺。

    没有喊口号,也不需要上价值。

    一切都是那么鲜活,那么轻巧,那么治愈。

    让你不得不感叹,其实女孩只要能充分展现她们自身,就已经足够有趣了。

    但看到这样的女性形象在综艺中出现,那么多我们不曾发掘的特质。

    她姐不得不开始思考——

    所以到底是女性不具备一些好玩的特质?

    还是我们的综艺对于女性的想象力,过于狭隘?

    不需要套进任何壳子

    这是姐姐们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

    女性综艺的困境,折射出的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

    我们不允许她们太过松弛,不然就是肥腻、不够自律、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我们不允许她们太搞笑,否则就是没内涵、不自爱、疯疯癫癫。

    我们更不可能允许她们不够美、不够瘦、不够精致,审视的放大镜从头发丝到脚趾盖。

    图源:新浪微博

    这一切,都让人太疲惫了。

    那么,卸下这些固有的外壳呢?

    就像《地球游戏厅》里四个永远不知疲惫的女孩。

    管你说我是疯丫头还是捣蛋鬼,外界所有声音都消停点,我们只想做自己。

    每看到这四个捣蛋鬼的时候,我联想到之前在网上看的一则学校对两个学生的通报批评——

    两个调皮捣蛋、经常恶作剧老师的学生。但因为成绩拔尖,学校没有严厉处罚,只是公开批评了一番。

    看到罗列的诸多“罪行”,两个学霸大魔王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直到看到批评中写“学生躲到了女厕所”,才反应过来,这是两个女孩子。

    你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所有人的潜意识里,“调皮捣蛋”这四个字,在无意识中跟男性划上了等号。

    即便她姐身为女性,也很难第一时间将这些特质放在女性身上。

    但女孩可以捣蛋吗?女孩可以搞怪吗?女孩可以精力充沛到让人招架不住吗?女孩可以突破现有的规则吗?

    当然可以。

    只是过去,我们没有呈现女孩这些特质的土壤,甚至不具备发现女孩这些特质的眼睛和耐心。

    《地球游戏厅》里有一个细节,她姐印象深刻。

    其中一个女孩,是03年的女团成员安宥真。

    本以为她不过是在节目里的乖巧听话的花瓶,谁知道刚刚第一期,安宥真就彻底放飞。

    完全没有预料到这种场面的罗PD当场傻眼:

    “你可不是这种人啊,我不是为了这种感觉(效果)才联系你的啊,我期待的画面可不是这个啊。”

    图源:豆瓣

    你看,即便敏锐如罗PD,在这档全女性的综艺开始之前,也是带着一些刻板印象的。

    年轻貌美的女孩们,就是乖巧的、得体的、甜美的、无害的。

    但这些女孩们,她们彻底甩掉了过去的凝视和规训。

    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挑战传统的那一套叙事下女性形象,也都在打破固有的女性综艺的叙事。

    也带领我们突破一道道过去不曾意识到的偏见之墙。

    温柔、善良、柔软可以是女性;

    冒险、调皮、不羁也可以是女性。

    褪去母职叙事、温良贤淑那些老旧的外壳吧,这些传统的标签,早已无法展现女性的全部面相了。

    最近同样带给我治愈的综艺还有一档——尹汝贞的《意外的旅程》。

    图源:豆瓣

    虽然没有打着女性综艺的旗号,只是记录尹汝贞去奥斯卡颁奖前后的生活。

    但意料之外的,镜头之下出现了越来越多尹汝贞的朋友。

    从动画总监、经纪人、造型师、闺蜜……构成了一幅不可思议的中老年女性生活图景。

    尹汝贞已经75岁,依然在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

    她会早起做瑜伽、逐字逐句准备英文采访稿、不厌其烦地练习英语发音……

    全然没有觉得75岁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年纪。

    她的好姐妹静子,67岁。

    静子从32岁时到美国做动画,现在已经是一名动画总监,但依然在工作时保有热情。

    被问到为什么现在还在努力工作,她说因为喜欢。

    静子是姐妹中最淘气的那一个,67岁依然喜欢玩一些小孩子的把戏捉弄姐姐。

    你瞧,这些女性的存在,就是打破传统形象的最佳范本。

    或许是我们的多元性,早已跑在了大众媒体之前。

    或许是我们的综艺,还未真正探索传统定义之外的女性。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现有的叙事,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综艺节目,对女性形象的展现都是不够的,且失真的。

    都是扁平的、单一的、乏味的、无趣的……

    而《地球游戏厅》的有趣和成功告诉我们——

    关于女性,除了精致的头发丝,我们能讨论的还有很多很多。

    就像一棵树的横截面,是记录岁月的年轮。

    每个女性也有这样的年轮,蕴含着她全部的生命哲学。

    我们要做的不是框定她,掩盖她。

    而是发现她,读懂她。

    而当更多的女性面相得以呈现在大众面前时,才会有更多的女性得以解绑。

    不是所有人都被嵌在一个固定的、老套的模板里,而是看到更多的女性特质,发现更多的可能。

    有人看了欢脱的全女性综艺,忍不住感慨道:“原来女性还可以这样!”

    这感慨背后,是解放,更是委屈。

    太多女性以被捆绑着的姿态生活了太久,以至于很多女性脱口而出的问题总是:“这样是不是不行?”“那样是不是不可以?”

    一如她姐之前采访心理咨询师张春时,她总结的那般——

    女性世界的叙事是:我什么都不可以,直到我被允许,且是再三的、明确的允许。

    这样的叙事背后的代价,是所有框架之外的女性形象、情绪、特质,都失去了正当性。

    但你要知道,不是“女性还可以这样”。

    而是“女性就是这样!”

    希望所有女性都能坦然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活成社会期待的模样。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