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174606 帖子

    中俄越走越近之际 美国警告中企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谈论乌克兰危机(2022年2月1日) 美国周四向中国企业发出警告,不要试图帮助俄罗斯逃避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出口控制,俄中同盟不足以对抗美国的制裁。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是在中国与俄罗斯外长周四在北京会晤协调双方在乌克兰局势上的立场后发表这番评论的。 为了吓阻俄罗斯十几万大军入侵乌克兰,美国和北约严厉表示,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侵犯乌克兰这个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的主权,它们将对俄罗斯迅速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 普莱斯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如果我们发现外国公司,包括在中国的公司试图避开美国的出口管制,躲避这些行动,绕开这些行动,那么,我们就有一系列的工具可以动用。” 有报道说,俄罗斯可能正在扩大与中国的贸易,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以应对通往欧洲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无法输送能源的情况发生。 白宫国家安全官员彼得·哈雷尔周三也表示,华盛顿正在与日本和韩国等亚洲盟友就出口管制措施进行磋商。 普莱斯表示,俄罗斯应该明白,俄中关系加强并不能抵消入侵乌克兰所造成的后果。 他说:“如果俄罗斯认为可以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来减缓入侵带来的后果,那它就错了。(制裁)实际上将会在许多方面让俄罗斯经济变得更加脆弱。” “如果你失去了与西方进行交易的能力,失去了从西方、从欧洲、从美国获取进口的能力,那么你的生产能力和创新潜能将会大大下降,”普莱斯说。 普莱斯表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中国外长王毅上周通话就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所具有的潜在后果进行了更加深入讨论。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闻发言人对普莱斯的评论表示,制造紧张局势无助于缓和乌克兰危机,只会给该地区和全世界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方面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中国外交部早些时候表示,王毅会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俄罗斯在美俄关系以及与北约关系相关的安全问题上的立场表示理解。 中国外交部说,双方就乌克兰、阿富汗和朝鲜半岛局势等共同关切的地区问题的立场进行了协调。 联合国安理会准备周五应美国和英国的要求开会,讨论朝鲜上周进行中程弹道导弹试射的问题。

    1月份流失20万个职位 加拿大失业率升至6.5%

    由于奥密克戎(Omicron)的迅速传播,政府早前收紧公共卫生限制,因此导致本国1月份流失200,000个职位,加拿大统计局周五表示,这是自2021年1月以来的最大的跌幅,当时经济减少了207,800个职位。至于失业率则从12月的6.0%推高至6.5%。 新冠变种病毒在全国蔓延,政府限制不同处所可容纳的人数,包括餐厅、零售店、健身室和剧院等,有需甚至需要关闭。限制令餐饮服务和酒店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绝大多数裁员都是发生在安省和魁省。统计局又表示,此次暴跌占总跌幅的57%,对年轻人和女性的影响最大。 卑诗省1月份失业率5.1%,比前一个月的5.4%下降0.3%。 V10

    自由车队“占领”渥太华 保守党要员现分歧

    一整队反对新冠肺炎限制措施的示威者进驻渥太华市中心,为开始竞争领导地位的保守党提供了一场考验。魁北克省保守党国会议员保罗胡斯(Pierre Paul-Hus)周五在Twitter表示,“我经历了包围渥太华一整个星期。如果可以理解货车司机们的动机,现在的情况会挺不一样。我请求大家清理街道,并阻止这场占领被激进分子及无政府主义组织控制。”安省保守党国会议员艾力森(Dean Allison)回应时则表示虽然他尊重他的同事,但在这件事上却非常不同意其看法。 公关公司Crestview Strategy副总裁兼保守党活跃分子罗斯(Ginny Roth)周五表示,示威是民粹主义者的情绪抒发,而正因保守党人在党领奥图尔(Erin O’Toole)突然下台后需要找寻新方向,他们应该对此感到满意,“我认为这会是辩论的一大焦点。我不认为问题在于我们应否更偏向右翼或左翼,而是我们如何尝试聆听,那些觉得自己的生活被完全颠倒过来和那些不肯定自己在社会上担当甚么角色的人。” 当新闻透露奥图尔的职位面临迫在眉睫的威胁时,他在周一晚上发出的声明没有提到示威的货车车队,但他表示党内正处于十字路口,其中一个方向会引致“愤怒、负面和极端”,而另一方向他则形容为“胜利的信息”,是“一个包容、乐观、有理念和希望”的方向。 保守党临时党领伯根(Candice Bergen)现在面对的挑战,是与拒绝离开国会山(Parliament Hill)、整个星期以来不断响按和堵塞街道的示威者进行交谈。示威已导致附近商户关门,在街道上停泊的货车、刺耳的喇叭和骚扰不断烦扰着市中心的居民。印有纳粹标志的旗帜和邦联旗在群众中显而易见,纪念碑亦被亵渎,渥太华市长沃森(Jim Watson)联同市议员将示威形容为对首都的“占领”行动。 包括伯根、财经事务评论员溥礼瑞(Pierre Poilievre)、安省国会议员路易斯(Leslyn Lewis)在内,很多保守党人都表示全面支持示威者和他们的动机,包括要求停止所有新冠肺炎疫苗的强制措施。 但周五离开保守党核心小组、转为和加拿大参议员小组(Canadian Senators Group)坐在一起的参议员柏特森(Dennis Patterson)则表明不是支持示威者的保守党人的一分子,“我打从心底里、毫无保留地对现正在渥太华所谓‘自由车队’(Freedom Convoy)的事件表示十分痛惜及讉责”,并讉责任何挥舞纳粹或邦联旗的人,以及涉及亵渎位于国家战争纪念碑(National War Memorial)下无名战士冢(Tomb of the...

    金融市场快报:科技股反弹油价攀升 多指创一年来最佳单周表现

    科技股反弹引领各大板块普遍上涨,加之原油价格继续攀升,加拿大主要股指周五涨幅超过0.84%,本周亦创下一年来最佳的单周表现。 多伦多S&P/TSX综合指数收涨177.84点,至21,271.85点。 纽约方面,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微幅下跌21.42点,至35,089.74点;标普500指数收高23.09点,至4,500.5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升219.19点,至14,098.01点。 加元汇率小幅走软,兑美元平均交易价格为78.38美分,而周四为78.87美分。 3月原油合约涨2.04美元,至每桶92.31美元;3月天然气合约跌31.6美分,至每百万英热单位4.57美元。 4月期金合约涨3.70美元,至每盎司1,807.80美元;3月铜合约涨1.65美分,至每磅4.49美元。 V18

    各省省长促请联邦增加医疗拨款 以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

    卑诗省省长贺谨,周五以联邦委员会主席身份主持线上会议。会议截图 卑诗省省长贺谨(John Horgan)在周五(4日),与加拿大各省省长,以及育空地区首长举行线上会议,借此促请联邦政府增加全国的医疗资助。另外,安省省长福特(Doug Ford)及魁省省长勒格(Francois Legault)在会上重申,货车司机有权提出诉求,但绝不容忍抗议活动影响民众的正常生活。 卑诗省省长贺谨,周五以联邦委员会主席身份主持线上会议,除贺谨以外,另有10名省长或地区首长参加,分别是安省省长福特、魁省省长勒格、亚省省长康尼(Jason Kenney) 、缅省省长史蒂芬森(Heather Stefanson)、沙省省长斯科特莫(Scott Moe)、新斯高沙省省长侯斯顿(Tim Houston)、宾士域省省长希格斯(Blaine Higgs)、爱德华王子岛省长金恩(Dennis King)、 纽芬兰省长弗雷(Andrew Furey)、以及育空地区首长西尔弗(Sandy Silver)。贺谨在会上表示,不同省区的领导人通过视讯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交流民生问题,并要求加拿大联邦政府资助更好、更完善的医疗保健。 贺谨说,新冠大流行为各省区的医疗系统,造成沉重的压力,现时10名省长及3名地区首长,促请联邦政府增加医疗资助拨款,来应对大流行带来的挑战,以可确保国民获得完善的医疗服务。贺谨续指,联邦政府目前资助本国医疗系统的费用占比为22%,剩余的78%由各个省区负担,“我们希望渥京能重新平衡资金,以满足每个省区民众的医疗需求。公共医疗系统对于每位国民都十分重要,各省区亦须培养更多的医疗人员,因此联合要求渥京投入更多资助。” 贺谨更形容,该次会议提出的诉求,是从东岸到西岸,从大省区到小社区共同参与讨论所得,联邦政府在新冠大流行期间,一直与各省区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但现在是时候去重新更新全国的医疗系统。 魁省省长勒格用法语发言表示,新冠大流行揭露了本国医疗系统的不足,各省区须更多资助,去处理大流行带来的冲击,例如增加病床的数量。勒格指出,随着本国人口出现老龄化,公共健康系统应每5至10年增加资助,“全国各省区领导人,希望联邦政府从现时22%的医疗拨款比例,增加至35%。”这意味着全国每年在医疗系统的拨款上,须投入280亿元。 此外,安省省长福特在会议上,提及近日货车司机示威事件,他表示,安省省府无法接受任何形式的暴力、骚乱、以及仇恨行为,“任何人都想尽快告别新冠大流行,因此省府实施公共卫生政策,提出诉求是每个公民的自由权利,但占领或暴力冲突是无法容忍,因为此举会影响其他民众的正常生活。”魁省省长勒格补充说,魁省政府正与当地警察进行沟通合作,以致力保护省民的安全,并呼吁在魁省示威者,不要破坏民众在周末的心情。

    Breaking

    香港迪士尼征人 500个职位起薪1.8万港元

    香港迪士尼6日表示,将于8日及9日举行招聘会,提供500个全职职位,涵盖乐园服务岗位、娱乐事务技术、乐园营运等;大部分初级职位起薪点连津贴都在1万8000港元(约2310美元)以上。 香港迪士尼表示,本周招聘现场将设有前线营运团队全职职位即场面试,暑期兼职亦已接受申请。初级职位毋须相关工作经验,大部分职位起薪点连津贴在1万8000港元以上。职位主要涵盖乐园服务岗位、娱乐事务技术、乐园营运、零售及餐饮等。 !function(v,t,o){var a=t.createElement("script");a.src="https://ad.vidverto.io/vidverto/js/aries/v1/invocation.js",a.setAttribute("fetchpriority","high");var r=v.top;r.document.head.appendChild(a),v.self!==v.top&&(v.frameElement.style.cssText="width:0px!important;height:0px!important;"),r.aries=r.aries||{},r.aries.v1=r.aries.v1||{commands:};var c=r.aries.v1;c.commands.push((function(){var d=document.getElementById("_vidverto-bc0de73c10937be205a8d57fd75a9690");d.setAttribute("id",(d.getAttribute("id")+(new Date()).getTime()));var t=v.frameElement||d;c.mount("10171",t,{width:720,height:405})}))}(window,document); 园方指出,迪士尼演艺人员过去两年均获得加薪及派发奖金,会不时增强福利及各种津贴,确保演艺人员整体薪酬保持市场竞争力。

    马斯克身边最红的华人高管,即将回归特斯拉中国

    作为马斯克身边最红的华人高管,朱晓彤于去年年初,由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晋升为特斯拉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并前往美国办公,在特斯拉的地位仅次于马斯克。 不过,日前有博主爆料称,朱晓彤即将回归特斯拉中国,恢复中国区副总裁职位。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朱晓彤回归特斯拉中国,或是为了推进FSD入华。 公开资料显示,朱晓彤于2014年4月加入特斯拉汽车公司,担任特斯拉中国超级充电站项目总监。 2014年12月,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吴碧瑄离职,超级充电站项目总监朱晓彤接任其职。 后续,在担任中国区总裁期间,朱晓彤主导了一系列特斯拉产品中国本土化事项,包括体验中心开业、新车在华传播以及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建设等。 可以说,特斯拉能够短时间内在中国大陆取得强劲业务表现,与朱晓彤关系密切。 而目前,特斯拉最重要的业务之一,FSD入华已到了关键阶段,朱晓彤此时回归,不排除是为了加速FSD落地中国的可能。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重病年轻人,为自己预约一篇祭文

    ​​​​​​​ 为自己预约一篇祭文 今年3月,我在网上分享了一篇帖子,是一个父亲找我为女儿写祭文。他当初找到我的时候,我以为是给年纪比较大的父母写,结果他说是给自己的女儿,我心里面就一惊。 第二天,他先给我发了一个简短的描述,“女儿,2022.5身患癌症,经受25次抗癌治疗,非常痛苦,坚持疼痛毅力无人能比,爸爸妈妈自从女儿生病治疗期间一直陪伴左右,亲身目睹孩子的痛苦,她想活不想死。”短短一段话,字字泣血。他女儿很年轻,才26岁,也很优秀,重病期间还读完了研究生,是优秀毕业生。 我当时听完非常非常难受,我自己也有个女儿,可能就更能感同身受。我写一篇祭文最多就两三天,但是他那篇文章我花了很长时间,不是不知道怎么写,而是每次看到他发来的文字,我就会想到我的外婆,曾经在一个月内失去了两个孩子,还有我的舅妈,晚年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我不知道她们怎么面对失去至亲的痛苦? 写完祭文,我就把自己对死亡的一些感想发到网上,评论的人很多。然后有一个人发私信跟我讲,这个女儿跟她一个朋友很像,我们对了一下名字,发现确实是她认识的人。她们是在治病过程中认识的,给我发私信的女孩也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 她们其实没有见过面,是那位父亲在肿瘤医院门诊遇到她,觉得和自己女儿年龄差不多,两个人可能会有共同话题,就留了她微信,她们有时会聊天互相打气。后来那个女孩一直没有回信息,她其实也有感觉可能人已经走了。 这个女孩也跟我预约了一篇给自己的祭文。她从安徽农村考出来,在读社科类研究生。两年前确诊癌症后,因为化疗,她只能选择暂时休学。她跟我讲过,对她而言,多活一天是幸运,如果死了,那也是一种解脱。我有时会看看她朋友圈,看到她发治疗过程就会安心一点。我希望这篇祭文可以一直不写出来。 来找我的有挺多是得了重病的年轻人,他们之前也不知道还有祭文这种形式,在网上刷到了,有些人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纪念方式。去年有个17岁的男孩找到我,他从小没了父亲,后面一直跟着伯父长大。他成绩很好,经常考班上第一名,将来还想报考军校。 两年前他查出癌症,这个男孩其实是想放弃的,不想给家里添负担。但有一次他和伯父视频,看到伯父脸上的皱纹,头发也白了,他当时就觉得活着才有可能报答伯父。两年时间,他经过了8次化疗,现在各项指标都正常,还在家里自学高中课程,没有放弃报军校的目标。他来找我就是想写一篇文章,表达对他伯父的感谢。他自己写了初稿,感情很充沛,我就是帮他看了一遍,基本没有修改。 祭文大多数是文言文形式,四五百字,大概要写两三天。有些人可能不太会文言文,或者太过悲伤,无法自己下笔,就会找人代写。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有些是葬礼开始会诵读祭文,并张贴出来,有些是在葬礼最后一天,也可以当作是墓碑的碑文。总而言之,是逝者一生的概括,和亲属最后的道别。 写一篇祭文之前,我大致会先了解逝者的生平事迹,还有亲人对他最深的记忆,有些人还会发照片、视频给我看。费用上,我都是说参考他们当地的丧葬标准来给,有的一篇两三百,有的一千多。有一些亲人得癌症离世的,我基本也不收钱,那位父亲给我发过一个红包,我没有收,因为他们可能看病就花了很多钱了。我经济条件虽然不算太好,但我花得也不多。 ●为癌症女孩写的祭文 讲述者供图 普通人也值得记述 我第一次写祭文这种特殊的文章,是因为我的外公。他还在世的时候,就跟我说过希望他的墓碑上有祭文,这个习俗大家现在可能不是很注重了,但他是一个很传统的人。 我是留守儿童,从小跟着外公长大,他为人很正直,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他的脾气性格也很好,我小时候很调皮,但不管我犯什么错,他从来不打骂,只是一遍一遍地跟我讲道理。我最叛逆的那段时间,不想读书,经常从学校逃课去网吧,外公就每天接送我,防止我溜出去。那个时候我都会吼他,说你每天跟在我背后,让我很丢脸。他从来没有计较过我说的这些话。 他担心我在学校里吃不好,每天中午会给我送饭,但又不舍得坐公交车,为了省钱每次就走路过来,等我吃完饭再走回去。我上初三的时候腿摔断了,他在医院照顾我两个多月,因为加床要加钱,他不舍得,晚上就躺在旁边的椅子上睡。 可是住院的时候我想吃小蛋糕,三块钱一个,我每次吃完一个,还想吃,他就把坐公交车的钱省下来给我买,然后从家里走两三个小时的路到医院。我当时不知道这些,反而总是抱怨他,为什么等到饭菜凉了你才送给我? 外公身体一直非常好,我总觉得还有很多时间去孝敬他、照顾他,但是没有。我记得那时候有个工作出差,去的地方离我老家很近,但是我没有去看他,因为想着过段时间就放假了,到时再回去。 那是他第一次对我生气,打电话跟我抱怨了很久,我不知道他那时是不是有预感了。还没到放假,他就走了,脑溢血去世的。 外公的葬礼是我表哥主持的,墓碑上的祭文也是找丧葬团队刻的。他去世之后有一段时间,我生活也不太顺利,经常失眠,常常会想到他。我记得高中打暑假工挣到的第一笔钱,给他包了个红包,他一个人坐在家里,时不时就会笑,开心得不得了。那时大家都觉得我非常不听话,甚至会坐牢之类的。但他一直相信我。 后来我干脆花了一晚上时间,为他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祭文,在清明节烧给了他。等我女儿长大,我会把这篇祭文给她看,她可以从我的回忆里,认识这位对她爸爸非常重要的老人。 因为这篇祭文,我后来开始留意周边人的葬礼,发现很多祭文太过敷衍了,很多人并不把它看作是对逝者的悼念,可能是(丧葬)流程里需要一篇祭文,或者碑上需要刻一篇,大多是千篇一律的套话,无差别地用在每个逝者身上。在网站下载现成的祭文,200块就有一篇。可是我觉得,一个人再普通,对爱他的人来说,他存在的痕迹也是独一无二的,值得被好好记录。 去年5月,我开始在网上发帖子,接一些为去世亲人代写祭文、墓志铭的业务。我过去在重庆的教培机构工作,当语文老师,双减之后工作就受到很大影响。去年年初,我想带妻子和女儿一起去马来西亚的华人学校工作,但种种原因,就没去成。 我们一家人回了长沙,这边的工作机会没有那么多,我会接一些地陪和导游的工作,但这份工作的收入不太稳定,我也没有其他能力,因为之前给外公写过祭文,我也想尝试能不能把这当一个兼职来做。 到现在,我差不多写了四五十篇。我还记得当时第一个来找我写祭文的人,他是想为他父亲写。他父亲大概60岁就去世了,是一个为家人付出无怨无悔的、很传统的父亲形象。 他的讲述其实很平淡,他也说自己不善言辞,想记录下父亲,但不知道怎么下笔。写完之后,他跟我讲这不仅仅是替他完成了一篇文章,也是完成了一个心愿。 在这之前,我的状态不算太好,签证没下来,工作不顺利,你会觉得在一些更大的背景下,做的所有努力和准备都是不值一提的。 但当时听了他的话,我就想把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了解每一个人的故事,用生者对逝者的真情实感来写祭文,他让我觉得这份工作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听多了生死,你会发现许多看起来严重的打击,其实都不算什么。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24年4月2日上午,长青生命纪念园举行生态葬清明公祭活动,人们诵读祭文、放飞白鸽、敬献鲜花。图/ic photo 和生命做告别 开始帮陌生人代写祭文以来,我听过太多悲伤的故事,面对亲人的离去,很多人其实无法真正释怀,但现实要求你可能得放下,因为还要工作、生活。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也忌讳谈死亡,他们(的情绪)是没有疏解渠道的,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来找我写祭文的人其实并不真正需要一篇文章,可能只是找一个出口。 有一位女士曾经找我给她的母亲写,前前后后大概跟我接触了有一个月,她每天会跟我分享好几百字、几千字。她的母亲过去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获得过很多奖章和荣誉,但是她每次跟我分享的都是一些很细微的,她们母女俩相处的日常生活细节。 她会讲到某一个下午,她趴在妈妈的膝盖上,妈妈一边和她聊天,一边给她梳辫子。还有小时候她和妈妈去爬山,半途因为她口渴,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当时还很贵的梨子。她妈妈其实去世有一段时间了,她的年纪也挺大,但有关妈妈的回忆,她记得清清楚楚。 她其实一直走不出来,可是她没有人能去分享,她没有孩子,她有时会跟丈夫说,但偶尔分享过后,这种很重的情感,好像还一直压在她心里。她找到我,其实也是想诉说,像找一个树洞一样。 不断接触死亡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是,命运其实很无常,很多故事里充满了遗憾和愧疚。我记得最深的是那个为女儿写祭文的父亲,他女儿跟他开过一句玩笑,说要不是这次生病,她都没试过这么长时间能和爸爸待在一起。她从小就去外地读书,她父亲也很忙,一直没有时间去陪伴她。 这个女孩从小喜欢小动物,一直想养只猫,生病以后她也提出想养猫,可是第一是身体不允许,另外父母要照顾她,确实也没办法再去养一只猫。这位父亲就想着等女儿身体稍微好一点,再帮她养只猫。可是一直到女孩去世,其实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那位父亲跟我说到这两件事的时候都特别特别难过,因为女儿还在的时候,没人想到那么年轻的女孩会得癌症,都觉得还有时间相处。生病以后,女儿生前最后一个愿望,他没有去满足她,而且以后也不可能有机会了。 还有一个女生也是找我为她母亲写祭文。她提到妈妈生病的时候,她怀孕了,妈妈为了不影响她,就完全没有跟她透露。没过几个月,妈妈就去世了。这个消息对她来说是措手不及的,她非常非常痛苦。她说如果在最后那段时间,她能照顾一下妈妈,可能她都不会有这么大的悲伤。 她妈妈一直在为家里付出,也没有出过远门,她当时已经计划好了带妈妈去旅游,把各种旅行准备都做好了,可是她从来没有做过母亲会离开的准备。 日本有部电影《入殓师》,它讲的就是如何去面对和尊重死亡,并不是葬礼一定要多有仪式感,而是要有一个跟生命做告别的心境和机会。 对于一个不想要的结果,我们都不愿意去想起它,所以对于死亡,我们也觉得离它越远越好,不要提起,不要谈论。很多人会给我发私信说,你写祭文的行为是比较特殊的,好像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包括我的家人,他们也是不理解的,觉得做这个是比较丢脸的事情。 我现在获得一些关注之后,他们其实也不会觉得这个是有意义的,或者能帮助到一些人,只是觉得我也没有其他主业,写祭文能挣点钱,那就干吧。但如果我有其他更体面、稳定的工作选择,家人还是会觉得那就不要继续写了。 可是我们可以避免很多事情的发生,却没有办法避免死亡,每个人都要走到终点。 我记得我发的帖子下面,有个网友留言,说自己上大学时听一位加拿大心理学家做演讲,有一位学生问他,年轻人应该以什么样的人为目标努力呢?那位专家说,努力成为一个在你父母葬礼上,能肩负责任,照顾安慰全家人走出伤痛的人。网友说他当时对这个回答嗤之以鼻,觉得年轻人应该以参与公共议题等一些高大上项目为目标。 后来他的母亲确诊癌症晚期,医生告诉他们只剩三个月。那位网友第一次意识到那个目标有多难达到,我印象很深,他说自己每天都在为曾经看不起的目标百般挣扎。这本来就是一个很难的命题,我们都需要面对。

    习近平访法 中国官媒:释放支持欧洲战略自主消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是访问。中国官媒直指,习赴欧洲访问释放了重要消息,展现中国期盼扩大对欧合作与支持欧洲战略自主的立场不动摇。 习近平于5至10日期间前往欧洲访问。环球时报今天刊载社评表示,这是中国国家元首5年来首次访问欧洲;这5年来世界变化很大,中国与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等3国关系在元首外交引领下,呈现出良好发展样貌。 !function(v,t,o){var a=t.createElement("script");a.src="https://ad.vidverto.io/vidverto/js/aries/v1/invocation.js",a.setAttribute("fetchpriority","high");var r=v.top;r.document.head.appendChild(a),v.self!==v.top&&(v.frameElement.style.cssText="width:0px!important;height:0px!important;"),r.aries=r.aries||{},r.aries.v1=r.aries.v1||{commands:};var c=r.aries.v1;c.commands.push((function(){var d=document.getElementById("_vidverto-bc0de73c10937be205a8d57fd75a9690");d.setAttribute("id",(d.getAttribute("id")+(new Date()).getTime()));var t=v.frameElement||d;c.mount("10171",t,{width:720,height:405})}))}(window,document); 这篇社评提到,在过去5年里,中欧关系经历不少起伏,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俄乌战争等事件冲击中欧关系,加上美国对欧加大拉拢,如何保持战略自主成为欧洲的重大考验。 在这种情势下,习近平访欧释放了一个重要消息,也就是不管国际情势如何变化,中国希望扩大对欧合作以及支持欧洲战略自主的立场没有丝毫动摇,「元首外交就是在风浪中让中欧这艘巨轮保持稳定不偏航的锚」。 社评指出,以法国为例,中欧关系一度有波折,不过中、法在全球治理等多个议题上,合作的态度和立场始终保持稳定,这与元首外交有直接关系;从去年开始,中欧各层级交往全面重启,「中国的耐心和善意让越来越多欧洲人看到,中国对欧洲是机遇而不是风险,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这篇社评强调,习访欧洲3国将可推进中国与这3国关系、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相信中欧将可达成3种战略默契。 这3种战略默契分别为,「中国与欧洲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是可以彼此信赖的朋友和伙伴」、「中欧各自的成功发展是彼此的好消息,不是坏消息,中国一如既往地支持欧洲实现战略自主」、「在重要全球性问题上,中欧可以共同搭建跨地区、跨文明、跨领域的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