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173732 帖子

    北京冬奥会越来越精彩 外国媒体都咋说的?

    在4日晚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多国媒体对这场盛大表演不吝赞美之词。 别致、惊艳、璀璨、展现更强大中国——在4日晚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多国媒体对这场盛大表演不吝赞美之词。有德媒表示,体育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俄新社5日则直言,2022年冬奥会证明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发展为更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 俄罗斯《欧亚日报》网站5日以《搭建沟通的桥梁,永不筑墙》为题报道称,北京冬奥会别致、惊艳、璀璨的开幕式已成为世界体育史的一部分。西班牙《马卡报》网站表示,“鸟巢”因为一场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开幕式再次被铭刻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看过冬奥会开幕式后,日本不少网民也发出赞叹的声音。在日本雅虎新闻网站举办的调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满分10分,你给几分”中,将近60%的网友打了满分10分。 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奥委会主席波兹尼亚科夫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简洁而精彩,东道主非常热情地向所有前来参加这场盛大庆典的运动员表示欢迎,相信出席开幕式以及在电视上收看开幕式的所有人都感到振奋。俄罗斯“体育”网4日发文称,冬奥会对世界来说是一个盛大节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每个国家代表队似乎都从一个大门中走出,中国以此向世界发出“北京对所有人都开放”的信号。英国路透社认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繁荣、强大和自信的中国。 “团结与和平,北京冬奥会带来什么?”俄新社5日发文称,如果说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展示了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成功,那么2022年冬奥会证明中国在14年内已经从“世界工厂”发展为更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在过去十多年中,世界与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对冬奥会的期待中,中国人对冬季运动越来越感兴趣。2022年冬奥会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与奥运会相关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今天,当世界正在努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时,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将再次提醒人们,团结与合作对于应对挑战的重要性。 据德国《时代周报》5日报道,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球体育赛事中,已成为中国的“民间大使”,不断增强中国软实力。德意志广播电台5日则引述政治学家的话报道称,中国模式的吸引力在于其经济以及社会政策的成功,西方国家可以从中国身上学到东西。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表示,中国希望以冬奥会为契机展示力量,增强国际声誉。 各国运动员“享受”冬奥时光 侧手翻、后空翻,然后身体笔直地顺着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雪道一路滑下去,西班牙滑雪运动员马格宁享受着在北京冬奥遇到的一切,他将这些快乐时光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之后,很多中国网友说他“开心得像个孩子”。 获奖运动员庆祝胜利 马格宁是众多外国运动员的缩影,他们在北京冬奥会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4日,首钢滑雪大跳台首次正式向各国运动员开放官方训练,这次训练很快就成为马格宁与其他运动员“撒欢儿”的机会。来自瑞士、挪威等国的运动员现场“组队”玩起“骑人滑雪”比赛,一名运动员骑在另一名全身挺直的运动员身上,从赛道高处滑下。 虽然美国和加拿大宣布不派政府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但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日报道,在各国代表队中,美国和加拿大的运动员人数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美国为224人,加拿大为217人。除美加之外,俄罗斯奥委会队有214名运动员参加冬奥会,人数规模位列第三位;中国派出173名运动员参赛,位列第四位;之后为瑞士代表队,拥有166名运动员。美国雪车运动员、北京冬奥会美国代表团成员瓦尔德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奥运会是为了让世界团结起来,让所有人搁置分歧,为同一件事情欢呼。瓦尔德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受比赛,对于运动员而言,这是一个四年努力训练后检验成果、努力获得奖牌的机会。 这个日本记者叫“义墩墩” 因为太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日本电视台记者辻冈义堂在中外社交媒体上意外走红,被网友戏称为“义墩墩”。5日,辻冈义堂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真没想到,35岁还能有个新名字,现在‘义墩墩’就是我本名。”这是辻冈义堂首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他说,如果因为他的存在大家可以更关注冬奥会,那就再好不过了。 (图为日本电视台记者辻冈义堂接受《环球时报》独家专访。摄影/汪涛) 辻冈义堂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邂逅“冰墩墩”的故事。原来,来京第一天,辻冈义堂不小心把外套忘在飞机上。正郁闷的时候,他看到了可爱的“冰墩墩”,瞬间被治愈。辻冈义堂开始展示起自己的“冰墩墩”,除了记者证挂牌上的“八墩墩”、T恤上的“九墩墩”,以及“冰墩墩”围巾、衣服等周边产品,加上寄给日本演播室的,辻冈义堂最少买了15个“冰墩墩”。 辻冈义堂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初把“冰墩墩”寄回日本,是想让日本民众也能感受到“冰墩墩”的魅力。不过他似乎低估了“冰墩墩”在日本的火爆程度,“冰墩墩”的周边产品在日本二手网站上早已高价售罄,“这几天我手机快‘爆炸’了,都让我买‘冰墩墩’带回日本……回去的时候我要把衣服都扔掉,把‘冰墩墩’塞满行李箱”。 《自然》杂志:北京冬奥实现碳中和 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英国《自然》杂志4日刊文,称赞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文章指出,虽然严格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在客观上限制了观众规模,有利于减少冬奥会的碳足迹,但北京冬奥会所采取的减排措施大大超过往届冬奥会,原有场馆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绿色装备采购等方面的措施在实现碳中和问题上取得良好效果。 北京冬奥会对多座原有场馆进行改造,这些场馆曾用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及其他体育赛事。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被改造为“冰立方”,将举办冰壶比赛。此外,北京冬奥会全部新建场馆达到最高等级的国家绿色三星标准。此次冬奥会首次使用天然二氧化碳而非HFC制冷剂用于滑冰场制冰,能减少多达2.6吨碳排放。 北京冬奥会有一大首创,就是全部25个场馆均使用清洁电力。北京冬奥会还致力于“绿色采购”,配备氢动力和电动车辆。当然,冬奥会相关的建设工程必然会产生碳排放。为抵消碳排放,中国新种植树木约6000万棵,这将抵消大约119万吨碳排放。 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邓布里维拉强调,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在最初的赛事筹备阶段就全面考虑减排问题的冬奥会。她表示,国际奥委会在今后赛事中将继续鼓励这种做法。 《环球时报》版面截图

    暂时忘了羽生结弦吧 花滑赛场俄的仨”娃”火了

    大家可以暂时忘了姗姗来迟的日本花样滑冰名将羽生结弦了!2月6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女单短节目展开比拼,来自俄罗斯奥运代表队的瓦利耶娃拿下全场最高分90.18分,惊艳全场。 “她,终于来了!”资深花滑迷的一句感叹算是正式开启了这位年仅15岁的小将的疯狂圈粉之路。2020年之前一直都是参加的青少年比赛,首秀成人赛就狂破两项世界纪录……瓦利耶娃令人惊叹的实力仅仅一个上午就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刷出了5个热搜,就连她尚未亮相的另两位队友都跟着沾了光。 两年前还在参加青少年比赛 年龄,以及和年龄完全不的超强实力,是卡米拉·瓦利耶娃圈粉的关键——这名小将在两个多月后才会迎来自己16岁的生日,但她代表俄罗斯参加花样滑冰的国际比赛已有两年多了;其间,冠军和刷新世界(电视剧)纪录几乎成了她身上最亮眼的标签。 卡米拉·瓦利耶娃 CFP 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而被父母送去进行体育锻炼,哪知意外促成了女儿走上专业道路。这样的经历对于体育明星来说其实不算稀奇,在瓦利耶娃身上令人惊讶的是她从小就表现出来的天赋。 大家如果去翻开她此前的参赛经历,会发现如今已经在冬奥会上实现“横扫”的小女孩在2020年之前一直都还在参加青少年花样滑冰比赛。而如果从2019年算起,一直到本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前的3年内,瓦利耶娃已经斩获了8个冠军。要知道,2020年才是她参加成人比赛的第一年。 纵观她一路走来的比赛成绩,只看在比赛中夺冠成绩都是肉眼可见的一条上扬红线:2019年青少年花样滑冰大奖赛法国站,她夺冠成绩为短节目62.31分、自由滑138.40分;到2020年世界青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夺冠,成绩就已经提升为74.92分、152.38分。 2021年和2022年的俄罗斯花样滑冰锦标赛、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两大赛中,她的短节目得分都突破了90分。截至北京冬奥会之前,瓦利耶娃已经先后9次刷新了短节目、自由滑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6日上午冲上热搜的#瓦利耶娃太强了#绝非浪得虚名,早已有网友形容她是花滑赛场上的“六边形战士”。 尚未亮相的“两娃”同样强大 在北京冬奥会的女子花样滑冰比赛中,俄罗斯奥运代表队派出的3名选手因为名字都带有一个娃字,而被中国网友戏称为俄罗斯“套娃”。6日上午瓦利耶娃的惊艳表现,也让“俄罗斯三娃”火上了微博热搜。 除去已经惊艳众人的瓦利耶娃,“三娃”中的大姐安娜·谢尔巴科娃(2004年3月28日生)也是实力超凡。其代表动作就是花样滑冰跳跃中最难的一种四周跳:勾手四周跳。 谢尔巴科娃 CFP 和很多杰出运动员都是出生在运动世家不同,谢尔巴科娃其实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她的父母都毕业于俄罗斯享誉世界的名校:莫斯科国立大学。她的母亲曾是地质学家,父亲也是程序物理学家。 谢尔巴科娃和花样滑冰结缘始于2007年,起初只是作为兴趣爱好。接受专业训练后,谢尔巴科娃于2015年开始参加各类比赛,并由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其中,她的第一个高光时刻出现在2018年的8月25日。在当时举行的国际冰联青年花滑大奖赛首站中她斩获女单自由滑的冠军,更为重要的是她在这次比赛中首次完成了两次勾手四周跳,成为女子单人滑史上第一人。 此后,勾手四周跳就成了谢尔巴科娃的招牌动作。以至于2019-2020赛季,谢尔巴科娃和特鲁索娃进入成年组比赛,业内普遍认为这标志着女子单人滑正式进入四周跳时代。 作为花样滑冰跳跃中最难的一种四周跳,勾手四周跳即便是像陈巍、羽生结弦这样拥有超高难度的名将,也不能保证每次都完美完成。但谢尔巴科娃作为女子选手,已经可以在一套节目中成功完成两个勾手四周跳,足以看出她的天赋、能力都超出常人。 特鲁索娃 CFP 特鲁索娃比谢尔巴科娃稍小,出生于2004年6月23日。从技术上看,她和谢尔巴科娃更像姊妹花:勾手四周跳这种超高难度动作,同样也是她的招牌动作。 在此前的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青少年组、青年组比赛中,她拿冠军和刷新得分也几乎可以用“砍菜切瓜”来形容。其中,2018年3月11日,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自由滑中,特鲁索娃成功完成了后内结环四周跳和后外点冰四周跳。这一举让她成为了首位在正式比赛中完成两个四周跳的选手。 接下来花滑比赛剩下的悬念,几乎就只剩下她们3人究竟谁能完成自我再超越。

    “冰墩墩”大受追捧”一墩难求” 北京冬奥组委回应

    2月6日,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举行,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不少媒体关注的焦点。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有朋友在问我,‘冰墩墩’去哪里买?这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冬奥会的热度,也反映了中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 关于“一墩难求”问题,赵卫东回应称,北京冬奥组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因为春节假期一些工厂工人回家休假等原因,导致一时间难以应对“冰墩墩”瞬间爆发的热度。他表示,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大协调力度增加“冰墩墩”供应量。 “活泼、好玩、有趣、机智、充满正能量”,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主任克里斯托夫·杜比在会上以一系列形容词表达了其对“冰墩墩”的喜爱。他说,“‘冰墩墩’必须是我的收藏品,也将是全世界所有孩子都要拥有的收藏品”。 发布会上,赵卫东还向记者朋友们发出了呼吁,“在做相关报道的时候,除了关注‘冰墩墩’,还要关注‘雪容融’噢”! 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此前报道称,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不仅网上发售秒光,线下门店更是排了几百米长队。更有#如何拥有一只专属冰墩墩##冬奥官方店冰墩墩卖光了#等多个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此外,冰墩墩挂饰、摆件已经售罄下架,事实上不仅仅是冰墩墩,冬奥会的毛绒玩具、纪念徽章、手办、挂架等冬奥周边大受欢迎,部分周边已经抢不到了。 “一墩难求”引得不少网友发表感慨 此时排队人们↓ 线下门店“一墩难求”,线上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昨晚,超百万网友涌入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然而,一进入店铺就只能看到一个“缺货”提醒。 冰墩墩为啥那么火? 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拥有熊猫形象和冰晶外壳,并酷似航天员。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冰墩墩”带舞狮队登场,瞬间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吉祥物冰墩墩参加预热表演 不少人高呼可爱,想要拥有一个。

    为什么北京冬奥圣火这么小?低碳环保如此清晰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传达的低碳环保的理念是如此清晰。 ——张艺谋 2月4日,我们发布了一篇《两届北京奥运会,两个不同的中国》,其中说到: 我们不需要再给世界呈现高楼广厦,辉煌煊赫,更有底气在细微处见真章,做一些大巧若拙的事。比如,努力办一届“碳中和”的奥运会。 没想到当晚的冬奥会开幕式,就为这句话提供了最好的例证。 当所有人都在期待主火炬将以何种方式点燃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是“不点”,用“微火”代替熊熊烈焰。 从网上评论来看,大家先是惊讶,再是琢磨,最后赞叹。有人说这是见微知著的文化传统;有人说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人说人类文明就是寒夜里的微弱火种,需要各国共同守护。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敢于选择这样的点火方式本身,以及国民对于这种选择的普遍认同,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文化自信。换作14年前,我们未必能够。 一天之后,相关访谈和纪录片播出,我们得以获知更多的幕后细节。 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想要表达的首要理念,还是低碳环保。 CCTV《面对面》访谈截图 因为主创团队回顾2008年技术资料时发现,当年的圣火,每小时要消耗5000立方米燃气。虽然烈火是百年奥运传统,但未免不够环保。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将火焰变小。 甚至点火仪式还有另一套方案,没有火焰,用光代替,从鸟巢射向延庆、张家口,彻底实现零排放。 纪录片《盛会》截图 但国际奥委会难以接受“无火方案”,他们的态度是:不能用电,不能用光,不能用任何东西代替(火)。 即便是现在的“微火方案”,也几经周折,险些被毙。为了说服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还派专人前往瑞士洛桑,沟通阐释。 中国青年报《温暖的BaoBao》访谈截图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传达的低碳环保的理念是如此清晰。”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为什么这么在意“低碳环保”? 因为北京冬奥会的目标,就是举办首届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 北京冬奥组委宣传片截图 为此,他们做了许多“工夫在诗外”的事。 02 碳中和如何实现?主要通过四种途径: 清洁能源 北京冬奥会将是史上首届100%使用绿色电力的奥运会,赛时全部场馆100%的常规电力需求均来自可再生能源。 冬奥组委表示:“根据测算,从2019年6月第1笔绿电交易开始,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场馆预计使用绿电4亿千瓦时,可减少燃烧(电视剧)12.8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这依托于世界上第一个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种能源互补的直流电网工程——±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将张家口的风能、太阳能和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的储能输送到北京。 张北柔直电网跨越北京石峡关长城 这些项目不仅是为了冬奥,也是希望今后为北京提供清洁能源。张北柔性直流电网每年可输送141亿千瓦时的绿电,约占北京年用电量的1/10。 目前,张家口地区至少还有3/4的风能、太阳能潜力尚未开发,而主要限制在于输送能力。张北柔直工程是一项试验示范工程,实现了多项首创与突破,未来复制推广,将推动全国的能源技术变革。 交通方面,在赛时车辆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的占比超过85%(小客车100%)。按照“平地用电,山地用车”的原则,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将投入700多辆氢燃料大巴,配备30多个加氢站。 京张高铁同时上线了新型奥运版复兴号动车组,综合能耗降低超过1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冬奥列车上有5G超高清直播演播室,能够实现超高清信号长时间稳定传输——希望尽快推广全国。 “瑞雪迎春”涂装的冬奥列车,驶过居庸关 赛事期间,所有车辆预计减排1.1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5万多亩森林一年的碳汇蓄积量。 低碳场馆 冬奥会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冰上项目全部在北京赛区,雪上项目主要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 所有新建场馆都达到了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原有场馆改造也达到了绿建二星标准。 新场馆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节能问题。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例,索网屋顶——全称是“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顶”,由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每根都有几吨重)正交编织而成,再铺设1080块4×4米的屋面板,长跨198米,短跨124米。 如同一个巨大的马鞍形羽毛球拍盖在屋顶,建筑团队称之为“天幕”。 不难看出,“天幕”的空间形态极其复杂,技术含量极高,国家速滑馆也由此斩获了“2019年度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在“基建狂魔”中国拿下这一奖项,实属不易。 这样 “全球最扁”的设计,使得“冰丝带”的屋顶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顶的1/4,减少玻璃幕墙面积4800平方米,减少室内空间以及能源消耗5%。 又如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冰菱花”,通过外墙保温层、合理布局门窗、高效利用太阳能,不用空调,不用暖气,就可以维持舒适的室内温度。 这种无需主动供应能源就能满足冷热需求的房屋名为“被动房”。只不过一般的“被动房”很小,而“冰菱花”建成面积38400平方米,是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 “冰菱花” 此外,冬奥组委将办公地选在了首钢工业园区,既改造利用了废旧厂房,又有助于未来这片园区的转型新生。 节能行动 每一个环节,都在追求简约与节能,而支撑目标实现的是14年前没有的新技术。 冬奥会开幕式的参演人员约3000人,仅为2008年的1/5,烟花燃放量仅为2008年的1/10。 如何不用“人海战术”,还能呈现出同样饱满的视觉效果,就要靠实时捕捉、AI交互、裸眼3D等等技术加持。 四个冰上场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比传统制冷方式节能30%以上,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1、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为0——这是冬奥史上首次大规模应用该项技术。 同时,场馆的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将制冷余热回收利用,用于采暖、冰面维护等,能效提升30%—40%。 这些细腻用心不止为了冬奥,更为了将来向全社会开放。“冰丝带”采用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设计——比赛只需要400米外圈跑道——赛后可以容纳2000人同时上冰。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本届赛事的另一个目标。 根据《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测算,筹办初期预计北京冬奥会温室气体基准线排放量约为163.7万吨CO2当量,而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后,约为130.6万吨CO2当量。 植树造林与企业捐赠 对于避无可避的碳排放,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分别计划完成71万亩“造林绿化增汇工程”和50万亩的“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将前3年—5年的碳汇量捐赠给北京冬奥组委用于碳中和,核证碳汇量分别为53万吨CO2当量和57万吨CO2当量。 此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分别向北京冬奥组委赞助20万吨CO2当量的碳汇量。 《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预计,“举办一届碳中和的冬奥会”的目标将如约实现。 03 “碳中和”的奥运会,仅仅是我们的小目标。更大的目标在于2060年,全国实现“碳中和”。冬奥会只是一次契机,一场试验。 北京冬奥组委宣传片截图 可能你至今不能理解“碳中和”的意义,容我引用卡尔·萨根在《暗淡蓝点》中的一些文字: 地球,只是浩瀚宇宙竞技场上一个小小的舞台。……想想有些永无止境的残暴,竟然就发生在这个小点上某个角落里的一群人、与几乎分不出任何区别的同样这一个小点上的另一个角落的另一群人之间。他们之间的误解能有多频繁,他们之间想灭掉对方的愿望能有多迫切,他们之间互相的仇恨能有多炙烈。 ……也许没有什么能比从遥远太空拍摄到的我们微小世界的这张照片,更能展示人类的自负有多愚蠢。对我而言,这也是在提醒我们的责任所在:更和善的对待彼此,并维护和珍惜这颗暗蓝色的小点——这个我们目前所知唯一的家园。 “暗淡蓝点”,旅行者一号在64亿公里外拍下的地球 暗淡的蓝点,微弱的圣火,都在提醒我们人类文明的渺小与脆弱。

    男子为奥运藏品花光50万 拥有最多冰墩墩?

    在北京西城区的一条胡同里 藏着一个微型“奥运博物馆” 一间只有30多平米的平房 却满满当当摆了5000多件奥运藏品 这些藏品的“主人”名叫张文全 一名建筑公司的普通职员 而许多熟悉他的人更愿意称他为 “奥运小王子” 这不但是他的微信名字 更昭示着他的特殊身份: 奥运收藏达人 昨天下午 新民晚报记者 走进张文全这间小小的“奥运博物馆” 在琳琅满目的各种奥运藏品中间 听他讲述自己 走上奥运收藏之路的种种故事 因奥运爱上收藏 张文全最初关注到奥运,还要追溯到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当时14岁的他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也开始对奥运纪念品感兴趣,“当时并没有什么目标,只是零零散散地买了一些奥运纪念品,像奥运吉祥物、奥运手表、景观旗等。” 2001年7月13日,对张文全而言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这天是北京申奥成功之日,“我对于奥运会的情结,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为了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还在念大学的张文全报名成为一名奥运会志愿者。那时,他在北京五棵松棒球场担任成绩打印分发助理,负责把成绩报告打印出来送给各个业务口和平台,后来他还荣获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 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张文全 受访者供图 奥运会志愿者的经历,让张文全对奥运收藏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有计划地收集藏品。志愿者服装、吉祥物玩偶、奥运徽章……为了收集奥运会的餐券水券,他有时甚至饭也不吃水也不喝,“那时打印室的空调温度开得很低,而室内室外温差很大,我被冻感冒了,再加上不怎么喝水吃饭,整个人的身体状态很差,有同事知道我是为了奥运收藏,经常把自己的饭分给我吃。”张文全说,那时他就是用这种几乎不吃不喝的特殊办法,集齐了一整套奥运餐券水券,“现在想想,当时自己对自己也够狠的,不过也值得。” 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之后,张文全又开始大量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届冬奥会纪念品。如今他所有的藏品加起来已经超过5000件,其中包括大约一千个奥运吉祥物、40余把火炬模型、十几个冬奥会冰球比赛用球……这5000多件奥运藏品凝结了张文全十几年的心血,几乎每一个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例如火炬,他收藏了30多把,仅北京奥运会火炬就有11把。“我收藏的最贵的火炬是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火炬,当时是1.2万元一把入的,我收藏了两把。” 对这些藏品,张文全的喜爱程度不分伯仲,不过有一件给他的印象很深,那就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吉祥物,“它本来是一个深棕色小狗,外形很像沙包,但推出后不受欢迎,就只生产了十几个。之后吉祥物被换成了腊肠犬瓦尔迪,它是第一个官方的奥运会吉祥物,也是第一个夏季奥运会吉祥物。这两款吉祥物我都收藏到了。” 用收藏助力奥运 如今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张文全的“奥运博物馆”里最醒目的,自然是北京冬奥会的相关藏品——在他专门为本次冬奥会周边产品搭设的架子上,仅“冰墩墩”和“雪容融”就有百余款,其中还包括不少限量款。张文全不无得意地说,在如今“冰墩墩”大火而“一墩难求”的情况下,自己或许是拥有“冰墩墩”最多的人,“幸亏当时下手买得早。” 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前,张文全就收藏了许多吉祥物冰墩墩盲盒,其中包括6个基本款和一个特别款,其中特别款还给他带了一份友谊:一个卖家意外抽中特别款,但为了给父亲看病而将特别款卖给了张文全。后来两人还成了朋友,相约一起收藏奥运纪念品,并还相约一起看冬奥会直播。 张文全搞奥运收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他也一直想着,能够用自己的藏品为北京冬奥会做点什么。自2020年起,张文全通过各种方式为北京冬奥加油:带着奥运藏品走进中小学,举办冬奥藏品展;通过社交媒体展示藏品,传播奥运知识;参加奥运社团活动,为冬奥加油;在冬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的MV也有他的身影……他用自己的收藏和一言一行,不遗余力在为2022北京冬奥会助力。 2021年,张文全遗憾落选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但这并没有打消他继续为冬奥助力的念头,他选择报名加入城市志愿者,在场外为北京冬奥出一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北京冬奥会餐券以及开闭幕式礼包的设计,张文全还贡献了一份力量,他把自己收藏的以往奥运会餐券以及礼包拍照,提供给组委会做参考。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奥会口号,这个口号自发布之日起,就成了张文全的微信封面,而他的微信朋友圈也几乎都是冬奥会的相关资讯。而随着冬奥会的临近,张文全和他的奥运藏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法新社和BBC已经采访过我,还有另外两家通讯社也和我联系过,他们也是在找中国元素来宣传报道冬奥会,我很高兴自己能通过这个机会向世界介绍北京冬奥会。” 愿一直宣传奥运 从2022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开始,张文全几乎每天都会去设置于北京王府井步行街的冬奥会倒计时牌前打卡。除此之外,他还会去探访各个奥运场馆,例如在倒计时30天那天晚上,他就来到奥林匹克公园远远“打卡”鸟巢,一直待到了凌晨两点,“鸟巢的奥运彩排烟花我看过好多次。”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张文全更为北京成为双奥之城而感到自豪。这些天,他几乎每天都在往奥运特许商店跑,就是为了在第一时间买到心仪的收藏品,“这次北京冬奥会,我最想收藏的就是一套鸟巢造型的徽章,这些天一直在关注着何时开始出售。”张文全不无感慨地说,只有亲身经历过奥运会的人,才会了解奥运会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存在,这是一种情结,“而且,我收藏奥运纪念品不光是因为个人喜欢,也是想普及奥运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奥运会。” 这么多年,这么多藏品,张文全真金白银投入不少,他大致算了一下,这些年花在藏品上的钱至少有50万,不但将几乎所有积蓄都投了进去,如今每月的薪水除了一千元左右的日常开销,其他都用在购买奥运收藏品上了。不过哪怕手头并不宽裕,哪怕这些年有些藏品已经升值不少,但每次当有人想找他购买藏品时,他都不舍得出手,“从我将它们带回家时,就没有准备再把它们送出去了,这些藏品都像我的孩子一样。” 以前,张文全的行为一度不被家人和朋友理解,“之前他们认为我对奥运纪念品的收集太过投入,毕竟花的钱数目也不小。”但如今,张文全表示身边支持自己的人越来越多,像父亲就为了他的奥运藏品亲手组装了八个置物架,他如今也会收到一些奥运相关人士赠送的纪念品,“大家对我的支持,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也想通过自己的收藏,让更多的人了解奥运,每个人的参与就是对奥运最大的支持!”

    Breaking

    “国家来养老”跳票,中国失能老人面临老无所养

    2024年2月17日,河南洛阳一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被推着经过街道上的龙形装饰。 中国每六位六十岁以上老人就有一人的生活起居需要他人协助。对许多受薪阶层来说,每个月聘用护工或送老人到养老机构的经费,往往是当地基层白领的一个月收入。在中国医保、长护险给付金额不足的情况下,下一代为了照护失能老人,很可能意味牺牲个人的未来。 “说白了,最可怕的是没钱看病。” 王巍说,“每个月医保到帐户的钱,我听他说过好像就几十块钱,但像他父亲一个人每个月吃药的费用就差不多一千多。至于她母亲(没有医保)则是要完全自己负担”。 现旅居英国伦敦的王巍谈到他好朋友的父母时,十分感叹。他们住在中国江苏省徐州市,父亲曾是央企铁路部门的员工,晚年因为脑中风半身不遂,语言功能出现障碍;担任全职家庭主妇的母亲则是罹患许多基础疾病,需要吃很多药,也曾一年住过好几次院。而他朋友除了上班赚钱还要照顾孩子,实在分身乏术。 王巍说,当地24小时护工的月薪大约四、五千元。如果送进养老院,每个月也要至少五千元。他朋友父母“只有一人有退休金,可能每个月就三、四千块钱(以下币值皆为人民币)……。这一点要吃饭、吃药,没有多余的钱。然后他们的子女也没这么多钱去请护工,只能平时晚上过去看看。”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约4400万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属于半失能、失能和失智状态,相当于每六位就有一位生活无法自理。而王巍口中没有足够退休金和医保的家庭,并非少数族群。 一名患糖尿病的老人坐着轮椅在北京中医院的走廊里等待专科医生门诊 关注中国人口发展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系教授邓钢以书面方式回复本台采访时表示,政府雇员(尤其是官僚)享有相当不错的养老金。但这仅是最多20%的工作人口,“对于其余80%的劳动人口来说,需要依靠个人的私人储蓄或兄弟姐妹来过活。 60至70后出生的壮年人通常有兄弟姊妹互相帮忙。但一胎化政策施行后,80后出生乃至千禧一代将面临421的家庭结构,既没有人一起分担照护父母,又付不起护工或养老院的话,往往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夫妻一方选择兼差维持家计而放弃个人本来的职涯发展。 在成都的GodardLiu,就是70末出生的独生子女。他的父亲因为各种心脏病缠身,使用鼻插管输氧,出门走一点距离就会喘,也无法手提一公升的牛奶。尽管退休金够生活,但还是不足以每个月花五、六千元请看护,因此这早前时间的支出就落在了Liu的肩上。 幸运的是Liu经商有成,可以负担的起,但并非广大的独生子女都能像Liu一样。当年轻人的养老负担越来越沉重时,中国政府能否满足如此庞大的社会福利需求?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系教授邓钢认为,从中国常常慷慨解囊、对外提供援助来看,北京当局其实是有能力提供的。之所以不想,是因为中共最高领导层对“现代文明”的组成欠缺了解,以为实施或效仿七国集国式的社会福利政策就会“鼓励懒人”。原先宣传“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的承诺也因此成了空头支票。 2023年1月3日,一名老人在北京医院急诊室的走廊上接受静脉输液。 医药、养老护理费用高昂 医保、长护险给付有限 为了向失能老年人口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中国2016年起试点推行长护险,迄今覆盖全国49个城市。根据国家医保局,截至2023年6月底,长护险的参保人数达到1.7亿,累计200多万人受惠。 以四川省为例,目前仅成都市推行长护险,拥有社保而且失能超过半年的人可获政府补助,有的养老院甚至能帮忙申请。一名负责客户入住的周经理说,按不同失能等级,“等级越重,补贴就越高。不同城镇城乡也不一样,不是一个定额,可能从几百块到四、五千元都有”。 而成都养老院的收费标准也随房型、护理需求的客制化和地理位置差别有所不同。目前,都还有空床可以入住。周经理说:“便宜的有两、三千,贵的到三万都有。只是硬件、设施或是吃这一块会差一些,但照护模式都是一样的。” 本台咨询的结果发现,如果是在成都市中心的青羊区,比较正规、由集团经营的双人房型至少要7,500元,如果想要比较好或多的服务则可能高达10,000至18,000元。但即便入住客户被评估为失能最高等级,能够向地方政府申请到的基础照护待遇却不到2,000元。 而在医保方面,中国分两种,一是职工医保,涵盖国有企业和一些民营企业员工;二是针对农民(工)及儿童的城乡居民医保。根据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统计快报,截至2023年底,全国14亿人口当中,职工医保的人数占比不到3成(3.7亿人),城乡居民医保的人数则接近7成(9.6亿人)。 2022年12月29日,老年患者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一个村庄的诊所接受静脉注射治疗。 虽然中国医保覆盖率高达95%以上,但实际承保范围却很窄,而且自付金额高昂。尽管高达七成以上的住院费用能够报销,但医保能给付药品、手术等费用的程度却很低。近来,越来越多低薪及中等收入阶层对庞大的医疗支出感到力不从心。 本台此前报道,2022年有2,500多万人退出城乡居民医保,主因除了缴纳费用过高,还有感受不到参保的好处。据《转角国际》报道,2023年2月,中国地方政府为了应付三年清零政策以来的财政危机,还减少了划入个人医保帐户的金额。举例来说,武汉市职工的医保帐户金额,从原先每个月260元减少至不到80元,等同变向削减医保给付额。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00-2020年间,中国居民自掏腰包看病的负担比重从大约六成(59.5%)减少一半到大约三成(27.7%),但这相比英、美、加、日本、瑞士、新加坡等医疗发达的国家只有大约百分之十几来说,还是高出一大截。 这意味即便政府推出医疗保险和长护险,目的是为了减轻民众的财务负担,但对许多人来说,依旧是“ 可有可无的状态”。 美国密西根大学公卫学教授峰村铃木(RieSuzuki,音译)表示,尽管中美两国由政府推出的医保实际能帮病患支付的额度都不高,但在中国,照护失能老人的家庭负担可能比美国还重,这是因为中国欠缺其他相应的福利政策。她举美国为例,在佐治亚、密苏里、蒙大拿、新泽西、北达科他和南卡罗来纳等六个州,民众可以把赡养失能老人的费用纳入至高5,000美元的薪资扣除额。 而在中国,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额最高只到3,000元人民币。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一位在北京街头打电话的老人 农村失能老人照护问题更严重 中国城市居民尽孝道、照护失能老人的负担沉重,农村的情况恐怕更糟。 海外时事评论人蔡慎坤说,他母亲高龄80多岁,疑似罹患阿兹海默症,近两年脾气古怪、记忆时好时好坏。虽然母亲平时有护工照料,其他三个兄弟姐妹每周也会几次到广东农村看望母亲。但这在农村属于特例,因为普遍的情况是“非常多老人失能之后,基本上就自生自灭的状态”,“地方政府没有想过要真正去为老人提供一些长久的服务”。他说,能每个月花费三千元请24小时护工的,“要么是家境条件好一点的,要么是特别有孝心的”。 蔡慎坤说:“现在(农村)家庭除了有低保之外,很多实际上连养老金都没有。他们完全要后代养,也从来没想过要去找政府,因为找也知道没用。”许多人就在如此孤立无缘,子女也因为在外地打工而无法照料的情况下死去。 本台此前报道,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教授范佩贞的团队发现,2015年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杀率几乎是城市的两倍。每十万6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约22人自杀,且这个数字随着年龄增加而继续扩大,80岁以上的自杀数字达52人,85岁以上高达66人。相较之下,城市老人的数字分别约为13人、26人、41人。 蔡慎坤对此建议,政府应积极向民众推广各种可能导致失能的疾病,提供引导、预防性的指导意见。密西根大学公卫学教授峰村铃木也认为,如果能早一点学习晚年生活的可能样貌,就能越早做好准备,像是进行住家改造,讓环境变得更友善老人,例如减少住家内外的阶梯,同时培养老人独立生活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法国大学生也示威,巴黎政治学院学生开始绝食

    法国著名大学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Paris)大学生声援巴勒斯坦行动升级,周四,少数大学生开始绝食抗议,大部分学生采取静坐方式声援。与此同时,警方疏散了在另外一所著名学院索邦大学安置帐篷声援加沙的300多名大学生,与此同时,支援巴勒斯坦运动正在向法国其他院校蔓延。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图为2024 年 4 月 26日,法国巴黎,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的青年学生占领了巴黎政治学院的大楼。在经过几天平静后,该校部分学生5月2日决定在校园采取静坐、绝食行动“与加沙受难者共患难” 巴黎政治学院管理层决定于周五关闭其主要校舍及通道。周四上午,高等教育部长西尔维-勒泰罗(SylvieRetailleau)通过视频会议向法国大学董事会发表讲话,要求各大学校长 "尽其所能 "维护公共秩序。 巴黎政治学院示威学生上周末在校方答应公开辩论后暂停占领行动,周四,学生组织“巴黎政治学院巴勒斯坦委员会”认为“辩论让人失望,但不出意外”。据指,校方拒绝了学生提出的成立一个专门调查巴黎政治学院与以色列大学的关系的小组后,学生团体对此表示愤怒。 “巴黎政治学院巴勒斯坦委员会”告诉法新社记者道,周四晚上,一百多名大学生投票支持占领校园,同时,一些学生发起绝食行动,以表示“与加沙走廊遇害的巴勒斯坦人共患难”。据指出,目前投入绝食行动的学生有六人。 巴勒斯坦委员会一名成员说,绝食将持续到...

    外媒记者谈中国报道:“他们现在不需要外媒”

    一名警察挡住记者的镜头阻止拍摄审讯公民记者张展的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外景。 “1989年的春天,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你能在街上跟路人交谈,没人拦着你。那时候报道中国是很自由的一件事,直到几个星期之后被彻底压制。” 中国报道的“黄金时代” 2024年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31周年到来之际,67岁的英国记者亚德里安·布朗(AdrianBrown)这样追忆起他1989年5月3日第一次前往北京报道中国的经历。布朗告诉美国之音:“和现在的媒体环境相比,我们那个时候简直是黄金年代。” 1993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5月3日设立为“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Day),亦称“世界新闻日”,旨在提高人们对新闻自由重要性的认识。 布朗后来报道了当年震惊世界的中国学生运动和“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来的三十年间,布朗为数家英国和澳大利亚媒体驻北京和香港分社工作,最后担任半岛电视台驻京记者,直至2019年离开中国。 布朗回忆说,报道中国的另一个相对自由的“黄金年代”是2000年前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时候。他说:“那时候的中国确实敞开了大门,而且门开得很广,感觉中国不光经济上开放,甚至政治上也在开放。那是中国的高光时刻,整个世界都在关注。那时候担任驻华记者也是个特别令人兴奋的工作。你可以到处走动和探索,甚至包括西藏。” 布朗说,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的时候,也令他激动。“我天真的想,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虽然我没觉得中国能变成一个彻底的民主国家,但还是能感觉到很多地方都在朝正确的方向开放。甚至到了2012年习近平上台的时候,我还想,哇,来了个新的年轻领导人,中国正在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外媒记者的“自我审查” 但是,与布朗想象的不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上台后实施了严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控政策。习近平自己也不接受任何外国媒体的采访。 布朗用“开倒车”来形容越来越困难的工作环境。外出采访时,被当地政府的外事办公室和警察盘问、盯梢,甚至阻挠成了家常便饭。除了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外,中国的所有其他城市都对当地酒店、宾馆设立规定,一旦有外国媒体记者入住(酒店会查看记者护照是否印有记者签证),必须立刻报告公安局。 作为记者,他还面临一个问题:报道往往会对受访者产生“负面影响”,迫使他不得不开始“自我审查”。 布朗说,在一次采访中,一位因为豆腐渣工程失去孩子的母亲愤怒的告诉布朗“我恨共产党”。采访结束后,布朗犹豫了很久,要不要采用这位母亲的发言,因为他担心这会给她带来麻烦。最后,他还是决定为了她的安全,不在报道中提及这位母亲。 “我在工作中开始了‘自我审查’,”布朗说。“我在英国、德国或者美国,都不会有这种自我审查,因为在那些国家,批评政府很正常。但是中国不是。哪怕被采访人自己说不在乎后果,我都还是会思虑再三。这是在中国做记者面临的一大困境。” 布朗说,在中国工作的最后几年里,也就是习近平的第二任期开始之后,被采访人在答应受访之后突然变卦的情况变得越来越频繁,甚至有受访人在采访结束之后要求删除采访内容。“这也是我最终离开的原因之一。后来在香港采访也变得越来越难,几乎没人愿意接受媒体采访。随着国安法的通过,大家都不知道红线在哪里,所以干脆不说话。”他说。 布朗认为,当下的中国,新闻自由显然正在遭受更大的威胁。他说:“比方说我们做个经济报道,现在有个财政部门的政府官员私下里跟记者说,中国的GDP其实是1%而不是官方所说的4%。那这个官员完全可能会因为‘泄露国家机密’被捕。” “悲哀的是,对于很多依然想在实地报道中国的外国记者来说,中国政府直接把门关了。他们现在不需要外国媒体。外国记者见证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已经过去,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他们的使命完成了。”他说。 外媒在中国“苟延残喘” 2024年4月,驻华外国记者协会(FCCC)发布了2023年年度调查。调查发现,81%的受访者表示报道条件“有所改善”,但几乎所有记者都表示,许多关键问题依然存在,包括难以获得长期签证,导致外国新闻机构人手不足;记者在执行任务时受到警察或其他官员的阻挠,在新疆和边境地区进行报道时受到高强度骚扰;几乎所有外媒的中方雇员都经历了警方的“喝茶”待遇,等等。截至2023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媒体已经四年没有常驻中国记者。 “新闻自由日可能只会让这个行业的人感到感伤和无可挽回吧,”曾经在某外国驻华媒体工作了近十年的记者迈克·赵(此处应本人要求不使用真名)告诉美国之音。 迈克·赵说,随着记者人数的减少和对他们的限制,外国驻华媒体的现状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他说,疫情前,外媒记者出去采访的时候会遭遇来自地方政府的直接干扰,比如跟踪或者阻挠,但是疫情之后这种现象似乎变少了。“也可能是因为更智能了,他知道你在做什么,所以不需要跟着你了,”迈克说。 来自普通中国人的敌视 不过,他依然认为做新闻采访还是比以前更困难:“倒不是说来自直接的干扰,而是社会氛围对外媒的观感是非常差的,尤其是宣传国家安全教育啊,抓间谍啊这些。外媒在寻找采访对象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来自普通人的敌视。比方在上海人民公园做相亲角之类的非政治类的新闻,保安都不让拍摄。而且在保安之前,首先周围很多的老百姓就会过来阻止。” 另外一位也在外国驻华媒体工作了很多年,但不愿意透露全名的章先生也认为整个中国都在用敌视的眼光看待外国媒体:“即使不算敌视,那也是对立的。中国一直也没有真正的民间态度,民间态度就是跟风官方的。以前还说要和谐社会,现在就是斗争、斗争、斗争。” 2021年,中国河南郑州发生水灾时,德国之声(DW)驻北京特派记者马蒂亚斯∙比灵格(MathiasBolinger)在郑州街头进行报道时,突然遭到不明身份的几位中国男女的围攻和阻拦。有人高声指责这些外国记者借郑州灾情抹黑中国,还有人要他滚出中国。 2023年7月1日生效的中国《反间谍法》修正案给在中国境内进行报道的外国记者带来更多挑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媒驻北京记者曾告诉美国之音:“我们很多人都担心那是什么以及它可能意味着什么。目前很难说,因为还不完全清楚它意味着什么或将如何实施。” “任何形式的新闻采访似乎都可能被解释为违反这项法律,”这位记者补充道。 “媒体黑洞”和媒体的“历史垃圾时间” “新闻越来越不被需要了,”迈克·赵总结说。“我觉得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但是大家没有这个认知。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居民不在乎新闻自由,不认为新闻自由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不认为大家需要去维护,政府也不愿意有这个东西。” 在外媒工作的章先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用一个最近很盛行的网络词汇“历史垃圾时间”来形容当下媒体人的无力感。“现在哪怕一个汽车着火都不能去报道,公司都会去威胁媒体,可见整个媒体环境有多差,”章先生说。 “垃圾时间”指的是篮球、足球比赛中,如果比赛结果已成定局,在剩下的时间里,不论球员多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历史的垃圾时间”则用它来形容中国历史上各王朝在结束之前的倒计时阶段。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人能够逆转历史进程,老百姓能做的只是陪伴或者说“熬日子”,这与中国社会流行的“躺平”这个词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章先生提起疫情初期李文亮医生所说的“这个世界不能只有一种声音”时感到无可奈何:“李文亮不幸言中了。在中国改革开放被逆转的整体大环境下,叠加大数据的技术手段,中国已然成为一个巨大的媒体黑洞。”

    佛州民主党人望善用堕胎和大麻问题,吸引年轻人

    ​​​​​​​ 乔丹·瓦萨洛(Jordan Vassallo)对于在11月将她的第一张总统选票投给乔·拜登(JoeBiden)总统一事并不热衷。但当这位佛罗里达州朱庇特高中18岁的高中四年级学生思考她关心的事情时,她说她把票投给民主党现任总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 瓦萨洛将投票支持一项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将阻止佛罗里达州在胎儿能够独立生存之前禁止堕胎,—这基本上是美国最高法院撤销了对堕胎的宪法保护并将此事留给各州自行决定之前的标准。 该修正案的通过将废除佛罗里达州的六周堕胎法,瓦萨洛表示该法毫无意义。 她说:“大多数人在六周时并不知道自己怀孕了。” 尽管她缺乏热情,但仍会投票给拜登。 在佛罗里达州和全美各地,与瓦萨洛同龄的选民可能会在2024年大选中起到关键作用,从总统选举到对修宪进行投票,以及决定谁将控制国会。根据塔夫茨大学公民学习和参与信息与研究中心(TuftsUniversity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on Ci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