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174050 帖子

    金正恩10日乘专列从平壤启程出访俄罗斯

    据朝中社12日报道,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10日下午乘专列从平壤启程出访俄罗斯,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内阁总理金德训等朝鲜劳动党、政府和武力机关的领导干部欢送。报道中还配有金正恩10日乘专列从平壤启程前往俄罗斯的现场图。 朝中社12日关于“金正恩10日乘专列从平壤启程出访俄罗斯”报道中所配图片 朝中社12日关于“金正恩10日乘专列从平壤启程出访俄罗斯”报道中所配图片 报道还称,金正恩与前来欢送的劳动党、政府和武力机关的干部亲切话别,后者祝愿金正恩一路平安、出访成功,金正恩则祝愿首都市民和全国人民平安无事、工作有成效,并谨致亲切问候。 朝中社12日关于“金正恩10日乘专列从平壤启程出访俄罗斯”报道中所配图片 报道补充称,金正恩所乘专列在朝鲜劳动党、政府和武力机关领导干部以及一些朝鲜民众的热烈欢送下启程。报道还称,朝鲜政府、劳动党和武力机关主要干部陪同金正恩出访。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朝中社12日关于“金正恩10日乘专列从平壤启程出访俄罗斯”报道中所配图片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和朝中社11日下午宣布,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金正恩近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与普京举行会谈。这证实了外界连日来的猜测: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将继2019年4月后再次访问俄罗斯。此访正值俄罗斯举行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期间。9月10日至13日,该论坛在位于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远东联邦大学校园内举办。根据日程,普京12日将在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不过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1日表示,普京和金正恩没有在东方经济论坛期间举行会晤的计划,他们将在论坛后会面。

    中国最后一代农民将退出土地,以后谁还在种田?

    在湖北省S县农村调研,发现当地的农业仍然比较发达,表现在四方面: 无土地抛荒,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在被种植利用,且两季轮种再加上适合种植经济作物,农业产值并不低; 弱土地治理,除了部分农田被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外,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农民自发经营维护,即便是存在70%的小农户之间、小农户与大农户之间的流转、托管、代耕等,也都是以私下协商、口头契约来实现; 无地租经济,很多土地的流转是低于市场价或者免费的,村集体不介入,也没有以此来推动反租倒包,不在农业分利秩序中扮演重要角色; 小农资销售体系,当地的农资种子、机械等都还是通过在乡镇开办农资店的小老板来提供的,是一种小农户销售对接服务链条,资本并没有规模性延伸到此。 整体表现为一种相对传统的农业型村庄,即便是在城镇化的压力下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依托农业来运转的农业型村庄相对保持了其完整性和独立性。 一个农业型村庄是如何可能的,其意义如何理解?成为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充满希望的绿色稻田 一、谁在种田? 当地政府在统计土地从业劳动力的时候也是用实际从业者,取消了60岁的限制。从调研来看,村庄种地的人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人,主力是60多岁的人。当地农民认为六十多岁的人还是年轻人,是村庄的壮劳力。对农业从业人员,依据年龄和种植规模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50-60岁的人,极个别低于50岁,他们一般种植规模在100以上,不超过300亩,极个别种植经济作物规模达到七八百亩,属于种田大户。这一部分人被我们称之为中坚农民,他们除了种地之外,很多人还是村干部。当地的村干部说,不搞副业当干部是当不下去的,而搞副业在本地缺乏工业经济,也只能多包一些地。以J村为例,书记兼主任出生于1989年,在村里和邻村包800多亩土地种植白菜,主要由妻子和岳父管理。副主任1961年出生,种植200多亩土地。妇女主任出生于1968年,承包200多亩土地。由此观之,村干部的经济收入,一部分是来自种田的农业收入,另一部分是来自当村干部的补贴。 参观爷爷屋后种植的玉米和水稻 二是60-70岁的低龄老人,他们的种植规模在30—50亩,属于低龄小农户。很多人还有劳动能力,也有劳动意愿,他们会积极捕捉本地的非正规就业机会从事打零工或者农机服务。一部分人虽然种地规模不大,但是有成套的农机,在农忙时以农机手的方式在本地或者外地从事服务,赚取一部分收入。一部分人会在本地从事建筑、服装、农业等行业的临时性雇工,他们是本地劳动力市场保持活跃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家里有堰塘搞养殖,或者到公共水域捕捞,每年捞鱼摸虾也能有部分收入。 三是70-80多岁的身体健康可以自理有行动能力的高龄老人,他们一般都会种植自家的户均10亩左右的土地。收入来源主要是种地和捕捞。种地比较方便的原因是他们的土地一般都在房前屋后分为两大块,水利灌溉比较方便。机械化普及后,农业种植只需去打药、补苗或者间苗,需要的劳动力强度不大。捕捞则是在自家堰塘或者公共水域去下网,早上去把网里的鱼虾取了再下进去,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再去取。大家表示“每次鱼虾弄个20-30块钱问题不大”。很多人从事鱼虾捕捞,到处广撒网,以至于有个叔叔下了二十个网不记得放到哪一块了。很多老人也将院子的土地利用好发展庭院种植,吃不了的蔬菜就在早上拿到市场去卖。 正准备下网捕捞的爷爷与打理庭院种植的奶奶 二、农业秩序的自平衡 在当地的农业秩序方面,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不参与土地种植,也就形成了农业分利秩序的老人优先。在村的大户,小大户和小农户之间也形成了比较好的分利与合作秩序,能够维持本地农业秩序的自平衡。 傍晚,晚霞、池塘与房屋 一是本地化的农机社会服务。 当地国家级的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手们几乎没有去外省市服务的经历,主要在本县内及周边展开业务。有农机的一般是小大户,上规模种植的大户经营土地的人力就已经略显不足,他们不愿意购买农机再自己耕种,一般都会请专业的农业手来服务,这是相对能够降低成本的。规模小的小农户一般也不愿意采购,一来年龄大操作不方便,二来土地规模小,买农机不划算。所以,这两个群体对农机服务有需求。 提供服务的是本地的小大户们,一来他们的种植规模不大,农忙期间很快忙完自己的事,能够抽身出来从事农机服务。二来正值家庭进城阶段,有内在的经济压力促使他们寻找本地的经济机会。三来农机现在的更新迭代很快,如果仅仅服务自己家里的种植,三到四年就需要换农机,成本过高。因此,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提供农机服务。本地的需求市场规模与本地的农机手可提供的服务相匹配,所以,本地化的农机服务得以形成。 二是本地化的农业熟人用工。 本地种植土地为轮种,一般为水稻和油菜或者白菜。在收割和播种期间,大户们仅仅靠自己家的劳动力是难以满足紧张的收割和播种期的,这时就会产生农业雇工需要。同时,对于规模大的农户来说,日常农业种植中的管护也是需要请部分人工的。这种用工需求的产生,也能够得到来自小大户和小农户们的响应。对于小大户和小农户们来说,对子代输出资源的压力,自我养老积累经济资源的压力,农忙一阵不影响农闲九个月的休闲的生活安排,多种因素作用下,给大户打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地化的农业熟人用工,省去了监督成本。有一点值得重视的是,这里客观上形成了小大户为大户和小农户农机服务,小农户为小大户和大户提供劳动力的交换关系。由于存在本地化长久合作的预期,所以农机服务和农业雇工的成本都是低于市场价格的,这又为老人们省去了一部分农业成本,激发了种植积极性。一个老人说,一亩地哪怕全过程请机械请人工,自己都能赚200元及以上,种地是有利可图的。 三是本地化的村组统筹水利。 S县地处江汉平原,水系水利发达,大集体时期修建的沟渠水利都还能起到作用,充分的水源条件下农业灌溉问题不大。作为例证的是,某村书记说山区的农村之间会因为种地抢水打架,但是他们不会,哪怕排到最后一个,也都有稳定的预期:“水流足够大,灌溉来得及。”还有一个种田大户说,他们历年来需要做的工作是防涝而不是防旱。再加上,不少村庄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指导下也成立了用水协会,由村干部担任。能够对村民之间的争水用水问题发生进行抑制。 总体来看,本地提供了优渥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资源。农业层面,土地平整且容易连块,细碎化的问题不明显,所以农业经济的机会比较充足;社会层面,产生了较多的非正规就业机会,可以让老人捕捉到;自然经济资源方面,自然水利提供的捞鱼摸虾的可实现也成为农民家庭的一笔重要收入。从人群占据机会来看,中坚农民即大户们主要在规模农业层面捕捉经济利益;小大户们则一方面从事农业,一方面也在捕捉社会经济机会;小农户们则主要捕捉农业就业和自然经济资源的机会变现,形成了比较有秩序的分利格局。 三、农业稳则农村稳 当地的农业没有完全走向规模化,主要还是小农户和小大户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换句话说,小农户生产在本地这种土地相对平整、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还有一定的效率和现实意义。即农业性村庄的社会秩序整体还比较稳定。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大二学生郭鼎元绘图:传统与现代功能杂糅的农民房屋布局 一是老人有交往,这一批正在从事农业的农民主要为50、60、70后,他们过去有大集体时期共同生产生活的记忆,加上长期在村,相互之间还是比较熟悉的。又因为种地需要的农机服务、农业雇工、水利协调等,都能够提供一些交往的事件。老人在村庄有交往的动力和意愿,熟人社会就还能够维持住。 二是老人有土地。虽然从三代家庭的家庭收入结构来看,农业收入的占比变得比较低。但是对于老人们来说,离开土地,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机会赚钱,反而是当地的农业发达,还能让老人有一笔收入,用作自我养老中的经济资源提供。粮油蔬菜也可以补贴到进城的子女,体现出老人的价值。在土地上耕作,已经是很多人的习惯,可以用来消遣时间、锻炼身体,也是亲近自然的机会。 三是老人有收入。在城镇化压力下,老人作为被溢出的个体是不争的事实,自养秩序也在逐步形成。以S县老人为例,当地盛行喝早酒,老人有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习惯,很多老人有消费的习惯,访谈中遇到的一位农民一年挣4万,他们夫妻俩自己一年就花3万,剩下的1万才会给子女或者孙辈补贴。但是他们比较自立,不愿意要子女增加负担,也不愿意成为子女的负担,所以有经济收入是维持他们体面生活的必备条件。 四是老人有空间。土地在房前屋后,老人对于环境是比较熟悉的,是能够看到自己种植的农作物或者经济作物在逐步成长的,能够产生心理寄托。由于还有土地,家里就还需要有粮仓、有农机,而不至于完全将家居布局改为现代的,和城市一样的,毫无农村元素的。这样的话,生活在现代元素的家中,即使是在农村,也会觉得不适应。同时,老人是生活在村庄,是一个比较让人觉得自由又很舒服的环境,是心情愉悦的。 老人农业在本地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也有现实的需要。反过来说,当前很多地方以及政策要求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这是发展的必然。即便是在本地,规模化经营也即将成为政策发展方向。问题是,当前还在种植土地的这一批人还需要土地,当前的城乡发展还需要农村保持稳定。 需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最后一代农民,农业确实存在后继无人的问题,众多的80后90后们不愿意回乡种地,即便种地,也是个别人回乡规模化经营。所以,70后成为最后一代农民在本地是不争的事实。这批人有种地的现实需要,也还需要在农村完成养老,度过老年生活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他们还需要种植十到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本地优渥的农业机会,完全能够与他们的需求匹配起来,土地不会荒,生产也还会比较有效率。所以,改变土地耕作模式的关键是还要兼顾好最后一代农民的现实诉求和利益。如果推行规模化流转经营,耕作对于他们而言的经济需要和养老功能是否还有别的可替代途径?或者失去土地的他们只能等死? 二是城乡关系中的稳定的城镇化发展和作为后方的农村建设。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那么在未来,即便是很多进城的农民遭遇了失败,不得不退回农村的时候,他们也无路可退了。只有宅基地没有土地的他们回村何以生活,那么他们就只能在城市的边角地带待着,一般为城中村。在城市经济上升时,城中村作为很多人进城的中转站或者跳板,较差的生活环境和较小的生活空间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如果无法在城市获得就业机会,又不能回到农村,意味着城中村可能就失去活力成为穷人的聚居区,成为贫民窟,为城市治理增加负担,也成为城市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未来的十到十五年,国家的发展在城市,国家的稳定则要依托农村,也就是城乡关系要遵循的标准为农民可进可退。 最后一代农民退出土地的时候,差不多也到了2035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所以,最后一代农民具有维持农村,守护村庄的重要意义。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角度看,维护最后一代农民种植权益与推进“人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高度同频的。

    北京海淀学区房指导价取消,热门小区高单价近18万

    9月12日,根据财新报道,北京市海淀区29个小区的二手房交易指导参考价已取消,在中介平台恢复挂牌。 腾讯新闻《一线》从多位中介处了解到,此前因受限于指导价,多个热门学区的房源都无法外显,目前这些超过指导价的房源都可查询。一位中介表示,“最近上架了很多小户型的占坑房,我们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重点推荐。” 根据贝壳平台的数据,以海淀区最热门的小区蜂鸟社区为例,对口划片中关村三小的这一小区单价引领整个海淀,在目前恢复外显挂牌的房源中,最高单价为17.98万/平,总面积43平米,总价为779万元。 此前为了抑制过快过热的学区房涨幅,海淀区房地产经纪协会发布了29个热门小区的二手房交易指导参考价,超过指导价1%不允许任何中介挂牌,否则吊销中介执照。 随后包括链家、我爱我家等中介均将超过指导价的房源下架,但多位中介表示,因为学区房比较抢手,虽然没有在网站中外显出来,但内网仍然可以看到,因此在意向客户私下询问后,最终依然能够成交。 根据海淀区房地产经纪协会给出的名单,其中包括了海淀区最热门的中关村一小、二小和三小等小学片区,例如对口划片中关村一小的黄庄小区、科育小区,对口划片中关村二小的华清嘉园,以及对口划片中关村三小的蜂鸟社区等。 29个小区分小户型(60平方米以下)、中户型(60-90平方米)和大户型(90平方米以上)设定挂牌指导价,实际成交价相比达到了8折左右。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阿里再无逍遥子:马云接班人闪电退休内幕

    在阿里巴巴集团打碎重组后,守业8年的逍遥子张勇告别阿里,和旧阿里一同谢幕。 9月10日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发布全员信宣布,阿里巴巴董事会接受了张勇卸任阿里云董事长与CEO职务的请求,阿里云董事长与CEO即日起将由集团CEO吴泳铭兼任。同日,张勇已和蔡崇信、吴泳铭完成董事会主席及CEO职务交接。 三个月前准备全身心投入阿里云的张勇,突然选择彻底放手,从职业经理人转型为投资人。 回顾阿里的发展,有几个重要的业务诞生节点:淘宝、支付宝、淘宝商城、以及阿里云和菜鸟,而张勇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参与了天猫的崛起,创造了双11购物节,完成了淘宝天猫的移动化转型。 阿里给足了这位战功赫赫的老将体面:向张勇颁发阿里史上首个“功勋阿里人”荣誉称号,并向张勇设立的科技基金投资10亿美元。 全员信中并未提及张勇卸任的原因,张勇本人也未在新任命公布后留下只言片语。 一位阿里内部人士告诉《深网》,张勇离职比较突然,阿里云在分拆后的战略转变、人事变化、业绩面临的挑战等,或是张勇决定彻底放手的重要原因。 今年3月阿里开启史上最大组织变革,从分拆到分权,张勇一步步淡出权力中心。时至今日,张勇事了拂身去,阿里巴巴集团权力中心彻底回归马云时代的阿里老臣。 阿里云巨变:老将回归,云钉分家 6月20日,张勇最后一次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的身份发布集团全员信,他在信中写道,云智能的拆分正处于关键时刻,必须全身心投入其中,同时考虑到规范化治理的要求,他日后只担任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卸任集团业务。 “这次的变化不仅对公司、对我个人都是另一个新阶段、新旅程的开始。” 张勇称,他将会和云智能一起站在一个全新的舞台上,“对此我充满憧憬和期待”。 彼时,外界一致认为云智能将是张勇继天猫、阿里集团后为自己在阿里开辟的第三块战场。 在阿里巴巴集团还未分拆之时,张勇就已将云业务放在战略核心,他在去年7月的股东信中直言,阿里云是阿里面向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各行各业都需要转型升级,云的机会不是周期性的机会而是结构性的机会,我们把云定做核心的战略。” 云业务从马云时代开始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战略业务。阿里云是中国云计算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早在15年前(2008年),阿里就确定了云计算和数据战略,并开始自主研发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操作系统“飞天”。2012年马云更是曾直言:阿里不做云计算可能会死。 2015年5月,张勇接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2019年就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阿里云2013年开始进入快车道,2015财年至2019财年年营收约100%增长,在中国云计算市场可谓一骑绝尘。然而从2020年开始,因为华为云等厂商获得了大量政企青睐,阿里云份额受到严重挤压,营收增速断崖式下跌,2023年一季度阿里云增速已降至-2%。 在2022年12月阿里云香港宕机事件发生后,一号位行癫(张建锋)卸任,张勇接管阿里云和钉钉。改革行动密集,但整体战略并没有变化,仍坚持“云钉一体”的“被集成”路线。 今年4月,张勇在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重申,阿里云是一家云计算产品公司,根基是生态,核心是要坚定走向“产品被集成”,建立“1+3+1”的产品被集成结构,即:MaaS(模型即服务)+三个PaaS(平台即服务,钉钉、瓴羊、阿里云平台)+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对于张勇而言,阿里云智能集团无疑是继阿里巴巴集团后的再创业,他在5月的阿里云全员信中写道,阿里云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将阿里云从阿里巴巴集团完全分拆独立走向上市。 然而到了8月,阿里云智能集团战略突变。 首先是钉钉从阿里云智能集团中独立拆分,从原隶属于6大业务的阿里云智能集团旗下独立业务,成为“1+6+N”架构中的N公司之一。宣布拆分两天后,钉钉开启个人版内测,像是吹响了重回toC业务模式的号角。 钉钉的分拆独立动摇了张勇定下的阿里云生态战略。分拆后钉钉更是在其生态大会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请回前钉钉创始人无招(陈航)开场演讲,借“外人”之口阐明自己的态度:“钉钉要做小,要回归初心。”钉钉虽未明确与阿里云割席,但“云钉一体”战略已失去落脚点。 钉钉宣布分拆独立后,张勇作为阿里云智能集团一号位并未对此进行表态。除此之外,阿里云和钉钉还在不断召回老将。 在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正式回归阿里云后,据雷峰网报道,前阿里云首席架构师唐洪将重返阿里云,担任阿里云首席架构师。唐洪是阿里云初创团队成员,曾在时任阿里云总裁王坚麾下工作。另据上述媒体报道,阿里正在与两氢一氧进行收购谈判,意在收编无招及其核心团队。 战略变化、老将回归,阿里云智能集团的诸多变化,或是让张勇最终决定放手的关键原因。 166天,张勇淡出权力中心,阿里创始人团队归位 在今年3月28日,阿里开启24年以来最大的组织变革之前,阿里最大的话事人非张勇莫属。一位阿里内部人士告诉《深网》,从阿里近两年的人事变化可以看出,张勇大权在握,成为真正的阿里掌舵人。 张勇2019年全盘接手阿里后进行多次组织架构动刀,阿里的权力体系被集中,拥有向张勇直接汇报权限的高管减少。曾经被称作“阿里巴巴最有权力的13个人”,在多次人事变动后,据《深网》不完全统计,业务及管辖内容未变的仅有张勇一人。 “曾经在阿里巴巴,不能动的是马云和蔡崇信,现在的阿里巴巴,不能动的是张勇。或许在这次调整过后,张勇会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中供铁军。”一位阿里人士曾对《深网》表示。 而在阿里创始人马云归国第二天,阿里开启24年以来最大的组织变革后,张勇开始逐渐淡出集团权力中心。 业务分拆相当于放权于子业务部门,阿里从超级集团向一家控股集团发展,集团董事会主席及CEO难有对业务直接干预与管理的权限。 业务拆分52天后,张勇权力进一步收缩,多位淡出阿里业务一线的合伙人进入子业务一线,彼时《深网》曾判断,某种意义上,所有阿里合伙人将成为新时代阿里背后真正的掌舵人。 6月20日,张勇彻底淡出阿里巴巴集团权力中心,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只对云智能集团进行直接管理。相当于从“周天子”变成了“诸侯王”。 张勇经历了阿里上行与下行的完整曲线。他主导了天猫的崛起,创造了双11购物节,富有前瞻意识的提出了“数据中台”。但也被外界诟病“张勇时代”并没能开拓出属于阿里的下一个时代。 他任期内阿里被拼多多围追堵截、“二选一”重罚、“性侵事件”风波等多个事件重创。淘宝、天猫两大阿里支柱营收与利润同时走弱,阿里“动物园的小动物”们开始自食其力。 此前,媒体把马云和张勇的关系称为,马云负责“仰望星空”,张勇负责“脚踩大地”。如今行业风云巨变,相比稳中有升,大胆创新的创业精神或许在马云看来更适合阿里。 就在阿里六大子集团董事会名单确认不久,据《晚点LatePost》报道,马云直接召集淘天集团各业务负责人,开了一场小范围内的沟通会。参会人员不包括张勇。马云指点淘宝天猫,“创新”也是这场高管沟通会中的高频词。 166天,张勇从阿里巴巴权力中心一步步淡出。表面上看,这是阿里最高管理者的第二次交接棒,但实际上,整体变革可以归纳为阿里创始人团队的集体回归。 创业老将归位,阿里能否重拾创业精神?

    “工资没找自己原因”李佳琦为何忘记来时的路

    日前,李佳琦在直播活动中介绍79元一支的花西子眉笔时,看到有网友留言说越来越贵了,他反问:“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的……哪里贵了?有的时候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这段话让李佳琦翻了个车,一夜之间微博掉粉六十多万(当然,还有接近三千万)。网友们一片批评声,认为这话太刺耳,普通人挣钱确实不容易,工资不涨很可能不是因为个人不努力。网上获得最高赞的一句评论,是这样质问李佳琦的:“你爸妈当年拿不出你的学费时,也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吗?”还有一句高赞评论是:“一群穷人将一个穷人喂养成一个富人,现在这个富人嫌弃这群穷人了。” 李佳琦这话当然很让人反感,但更让人们刺痛的也许是他的身份。在过往的现实中,说出类似言论的个人、媒体和机构其实很多,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能力和空间去怼这些人和机构。即使在中国家庭里,类似场景也不会少见,比如你跟爹妈讨论事情,对方一句“你挣几个钱?吃我的住我的,你凭什么跟我讲道理”就能把你怼回去,这话是不是跟李佳琦的言论有共通之处? 当然有,因为它呈现的是中国社会很常见的价值观:赚钱最重要,谁钱多谁声音大,道理可以靠边站。一个“成功者”可以将各种荒谬言论当成真理传播,这一点在底层逆袭者身上体现特别明显,比如许多底层打拼上来的企业家总是鼓吹苦难的意义,认为人不吃苦就不可能成才,却完全不提能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凤毛麟角,多少人被苦难所耽误的事实。这样的言论,又和李佳琦的“不够努力”有什么区别呢? 只是对于李佳琦的粉丝来说,李佳琦的言论会让他们更加刺痛。十年前的李佳琦还是个穷学生,几年前还是一个彩妆柜员,可能说到嘴都干了也没卖出一支口红,属于这个社会的最底层。但在直播带货的风潮下,他成为时代的宠儿,获得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财富,还有随之而来的各种名誉与地位。这样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获得成功的人,却失去与底层共情的能力,当然会让许多人失望——在此之前,他们误认为李佳琦是“自己人”。 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在中国社会,一个人想获取世俗意义上的巨大成功,需要抛弃许多东西,与底层的共情能力可能是最早被抛弃的东西之一,逆袭的底层尤为如此。因为不这样做,他们就不会成功。有人将李佳琦们视为暴发户,但他们绝非暴发户这般简单。他们身上固然会有暴发户的贪婪、自大、爱显摆,但更重要的特质是无情。 我是个特别保守的人,消费欲望也很低,除了吃、买书和旅行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开销。像我这种人,自然也不是直播的受众群。老实说,我从来没有看过一场购物直播,也从来没有通过直播买过一分钱东西。我从不否认直播带货的价值,它实现了另一种商业渠道,对商家和消费者都构成了便利,同时创造了一个新的行业。但从一开始,它就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宗教化。 所谓宗教化,就是头部主播所依靠的是受众数量,受众所要做的就是信赖甚至盲从。一夜之间带货百亿元的惊人数据,固然可以视为个人努力和资本运作的成功,但它更像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越来越多信众的宗教。 数据显示,仅仅2021年,在中国网络主播年度净收入百强榜中,李佳琦以年度净收入18.553亿元高居榜首。而当时的5274家A股上市公司中,2021年归母净利润低于18.553亿元的公司有4897家,占比达93%。这意味着,李佳琦年净收入超过93%的上市公司净利润。若以营业总收入与之对比,有2728家A股公司的2021年营业总收入低于李佳琦年度收入,占比达到所有上市公司的52%。也就是说,超一半的上市公司经营一年的总收入,不敌李佳琦一个人一年的净收入。这所有一切,其实都是受众所赐予。但在宗教化的机制下,可以这么说,李佳琦以及其他头部主播越成功,赚的钱越多,他们对受众就会越轻视,“你们这么蠢,不赚你们的钱赚谁的”绝不是诛心之论。 宗教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随着信众的增多,“教义”可以摇摆。信众喜欢什么,“教义”就会偏向什么,但外部条件如果不允许“教义”跟随信众,“教义”也会随之变化。 最初的李佳琦,在形象输出上主打的是为了消费者的利益,跟商家拼命砍价,即使品牌方是金主,他也不惜得罪。这种操作当然会让人很有好感,甚至让许多小女生感动,但因为它只是策略,所以一旦情况有变,砍价大战也会变成过去时。随着行业的发展,头部主播的议价权和话语权有所下降,价格牌已经行不通,“砍价”的戏码也明显减少。对于国货的强调,对于这些主播来说同样是一种形象输出和策略,这里无需多言。 我不否认李佳琦的努力,一个能从底层柜员一步步走到身家可能已经超过百亿的成功者,即使是碰上了巨大的行业机遇,不付出个人努力也是不可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头部主播的钱确实挣得太容易,他的底层逆袭之路也太容易。 大多数人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机遇,一份几千块钱月薪的工作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人生,而且还是极尽努力才能获得的结果。 相比之下,70后和80后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几率要大得多。多少人从小山村里走出来,考上大学,找到一份足以改变人生的工作,就此实现阶层跨越。但在当下,同样寒窗苦读十二年,考上不错的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可以实现跨越,投胎才是最大的玄学。 与其说李佳琦忘记了来时的路,不如说社会本身就在嫌弃底层。当李佳琦们通过底层的“集资”实现自身的阶层跨越后,被鄙薄的不仅仅是自己曾经的底层经历,还有仍身处底层的受众。与自己的过去切割,也包括了与自己过去的阶层切割,无非是有些人不会说出来,李佳琦说漏了嘴而已。 只是,李佳琦们没有想过:如果一个时代,许多人都能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阶层跨越,成为时代的宠儿,那么意味着这个时代更能容纳梦想,成功的个体也更安全;相反,如果一个时代,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在机缘巧合下以暴发户的模式实现阶层跨越,那么这些时代宠儿的根基与命运,也是极其脆弱的。

    Breaking

    AI热消退,财务压力使多家硅谷明星初创退出

    腾讯科技讯5月4日消息,国外媒体日前撰文指出,人工智能的热潮已开始逐渐褪去。初创公司想要同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决高下,门槛已经提高至数十亿美元。而且即便是账户中拥有了这么多的资金,也可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同科技巨头们抗衡。 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数家曾风光无限的硅谷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已因财务压力遭受重创。募集到15亿美元、但几乎没有获得任何收入的InflectionAI,已经放弃了原有的业务。因推出开源大模型平台Stable Diffusion而风光无限的StabilityAI,不仅进行了裁员,还辞退了首席执行官。得到亚马逊和谷歌巨额投资的Anthropic,则一直在努力缩小营收与巨额支出之间高达近18亿美元的差距。 01 支出与收入差距明显 硅谷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革命将付出巨大代价。押注这场革命的科技公司,正努力寻找如何缩小巨额支出与未来利润之间的差距。对一些为开发通用人工智能合计募集到数百亿美元的明星初创企业而言,这个问题尤为严重。一些初创企业已经意识到,与谷歌、微软和Meta这样的巨头死磕可能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支出。即便是如此,这样的资金规模仍有可能是杯水车薪。 “你已经可以看到不祥之兆了,”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合作的数据仓库和分析公司Databricks的首席执行官阿里·古德西(AliGhodsi)说,“你做的事情有多酷并不重要,这件事有商业可行性吗?” 虽然其他科技热潮同样烧掉了大量的资金,但构建人工智能系统的费用仍让科技行业的资深人士感到震惊。与拉开上一次技术转型序幕的iPhone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创建和维护成本高达数十亿美元。相比之下,iPhone掀起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有配件,只需要数亿美元便能够进行开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需要的尖端芯片价格昂贵且供不应求,而且人工智能系统的每次查询都比简单的谷歌搜索成本更高。 根据数据库分析平台Pitchbook提供的数据显示,投资人在过去三年中向大约2.6万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初创公司投入了3300亿美元,比他们在2018年到2020年期间资助2.035万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金额高出三分之二。 02 OpenAI依旧风光无限 许多新兴人工智能公司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与得到微软130亿美元资金支持的OpenAI的早期业务成果形成了鲜明对比。ChatGPT获得的巨大成功,让OpenAI能够对这款高端聊天机器人服务收取20美元/月的费用。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去年的营收达到约16亿美元,但该公司的支出数据仍不得而知。截至目前,OpenAI对此报道未予置评。 即使是像OpenAI这样的初创公司也面临着如何扩大营收的挑战。该公司的企业用户担心,人工智能系统会产生不准确的答案。此外,OpenAI还受到支持模型的数据是否侵犯版权的困扰。 许多投资者指出,微软营收的快速增长证明了人工智能的商业潜力。投资银行Stifel的分析师布拉德·雷贝克(BradReback)就此表示,在最近一个季度,微软公布的云计算人工智能服务营收估计为10亿美元,而一年前基本上为零。 另一方面,尽管Meta仅在今年就增加了高达1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支出,但该公司预计多年内不会从其人工智能产品中赚钱。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上周在与分析师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我们正在进行投资,从而保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 03 Anthropic年支出超20亿美元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一直面临着支出和营收之间差距太大的困扰。两名熟悉Anthropic财务状况的人士透露,该公司在亚马逊和谷歌的支持下筹集了超过70亿美元的资金。虽然该公司当前的年营收已达到1.5亿美元至2亿美元,但每年的支出高达20亿美元。 像OpenAI一样,Anthropic已转向与大型老牌科技公司合作。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代伊(DarioAmodei)一直在向华尔街的客户示好。最近,该公司宣布与全球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合作,为企业和政府机构开发定制聊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系统。Anthropic的发言人莎莉·奥尔德斯(SallyAldous)表示,已有数千家企业在使用该公司的技术,并有数百万消费者正在使用该公司开发的聊天机器人Claude。 04 Stability AI重组削减业务规模 图像生成人工智能初创公司Stability AI在上月宣布,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玛德·莫斯塔克(EmadMostaque)已从公司辞职。就在一周前,构建该公司原始技术的五人团队中的三名研究人员选择了辞职。据熟悉StabilityAI业务的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今年有望实现约6000万美元的营收,而其图像生成系统的成本约为9600万美元。 人工智能投资者表示,StabilityAI的财务状况看起来比Anthropic等语言模型开发商要好,因为开发图像生成系统的成本较低。但与此同时,随着购买图片的需求逐步减少,StabilityAI的销售前景更加不确定。 StabilityAI一直在没有科技巨头支持的情况下运行。该公司的两名前员工表示,在2022年从风险资本家那里筹集了1.01亿美元后,StabilityAI去年秋天曾需要更多资金,但难以向投资者证明它可以向企业出售其技术。最终,StabilityAI去年年底获得了来自英特尔的5000万美元投资。即便是如此,该公司仍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 该消息还称,随着StabilityAI业务的发展,它的销售策略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它每月在算力上的投入高达数百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投资者向莫斯塔克施压,要求他辞职。在莫斯塔克辞职后,StabilityAI进行了裁员和业务重组,让公司走上“一条更可持续的道路。”截至目前,莫斯塔克本人和StabilityAI均对此报道未予置评。 05 Inflection...

    中国发布海警巡查画面 入「禁止水域」、清晰可见金门大桥

    中国海警局昨(3日)公布,福建海警再度于金门附近海域展开执法巡查,这是2月14日渔船案后,陆方第六次公布在金门附近执法巡查或者执法演练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媒央视旗下帐号「玉渊谭天」3日深夜进一步发布海警巡查画面,指中国海警船进入台湾所谓的「禁止水域」、且过程中金门大桥「清晰可见」。 据「玉渊谭天」发布影片,陆方至少出动四艘大小不一的海警船进行执法巡查,并附上两岸船舰大小对比。 影片中称,中国海警船距离大、小金门分别都是3.8海里,进入台湾所谓「禁止水域」。 玉渊谭天发文配文还说,现场画面显示,连接大小金门的金门大桥清晰可见。 中国海警局昨公布,3日,福建海警位于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并强调「中国海警将坚决维护管辖海域作业秩序和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经济遇冷:大龄司机,为了生活走进“网约车江湖”

    对59岁的网约车司机李明德而言,2024年这四个多月的生活,可以浓缩为两个字——穷忙。 换成年轻人的说法,那叫内卷。 这是李明德去年在一家小饭店里听到的词——后桌几个年轻人在抱怨平台司机太多,跑不到钱,接到的客人也多是小单;其中一个说,自己在车里放嗨歌被投诉,平台把他降级了,直接影响接单。 “太卷了”,几个年轻人都提到这个词。 李明德想上前搭话。不过,他们吃饭的速度很快,李明德还在喝骨头汤,几个人就散了。 “内卷”,这个陌生词汇在已近六旬的李明德看来,是模糊的概念。 他自嘲自己是个老家伙,跟那些新世代的年轻人不一样。可实际上,他常年带着三个智能手机,两个用来接单,一个和家人、朋友联系——因为开网约车,他跟那些年轻人一样,不得不成为互联网浪潮下的一员。 正在开车的网约车司机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傅一波 今年伊始,李明德的收入折了一半。车斗里原本放着300元一斤的龙井,现在换成了实惠的春茶。 不过,他心态很稳。车是自己的,没有租房压力,一年后就能退休,每个月拿到6千块左右的退休金。他说,这一年就算是最后冲刺,至于啥时候退出,是否退出,全看自己。开了近10年网约车,他尝过了甜头,现在只要不亏,他便心满意足了。 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显示,和李明德一样50岁以上的大龄网约车司机有多少。年轻的司机有时候对他们会生出敌意,认为“本来就难做,他们还来抢生意”。 但“老家伙们”想的是,作为社会一员,他们还是得做些什么——不论年轻,还是年长。 老家伙步履不停 李明德是一个60后,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头发是染黑的,胡子刮得干净,白色的衬衫套在棕色毛衣里头,露出领子,深色的直筒牛仔裤,脚下踩着的是一双美津浓的旅游鞋。 他出生在苏州的县城,80年代高中毕业,考进职业技校学开车,一度成了家中骄子。在技校待了三年后,他先是去开县里的公交车,后来做教练,觉得太累,因缘际会进了县里的外贸公司。没几年,体制改革来了,李明德成了私人老板的专职司机,跟着全国跑。 千禧年,李明德说自己瞅准了机会,借钱在上海和家人买房落户,做了出租车司机,一干就是15年。 到了2015年,50岁的李明德觉得,新的机会又来了。彼时,网约车企扛着“共享经济”的大旗进入国内市场。 那是一段好光景。Uber和滴滴两大平台忙着攻城掠池,客单价高,司机端还有几十至上百的补贴。那两年的上海高架桥上,满是比亚迪秦和荣威550,一到晚高峰,秦的连体尾灯成片地照亮高架路。 红色的尾灯照亮了李明德的致富梦。 那年暑假,李明德参加了Uber的司机培训。在上海虹桥的一家五星酒店里,有免费的自助餐,还有周到的服务。从酒店巨大的落地窗向外看去,李明德好像看到了未来的日子:高薪、自由。 于是,他转头开上了网约车。 李明德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行业发端的前5年里,靠着补贴和勤奋跑车,一个月净赚上1.5万,让他感觉非常不错。那会,在他常去的菜饭骨头汤店里,同龄的司机们一边抱怨过去的工作,一边感慨“总算从办公室里的闲职、保安亭里解放了出来”。 这一段“最美的时光”让他提高了不少生活质量——2017年,他从老破小搬进了上海中环的电梯楼。 不过,他已经有点跑不动了。首先是腰,一久坐,腰肌劳损就得犯。妻子给他定了规矩,跟上班一样,一共跑8个小时,每3小时,就要歇一会儿;一周安排一天休息;就算是节假日,也只跑1-2天。 这条严明的纪律,李明德坚持了三年。 2020年,也就是李明德成为网约车司机的第5年,河南新乡的林春树被一纸招聘吸引到广州来跑车。 那会,林春树在大学附近开的餐馆,因市容整治被拆;儿子在东莞的厂里打工,还没结婚;父母年事已高,也需要用钱;而他自己,还得攒养老钱。 看着招聘上写着:“轻松月入过万、前200名享受半价购车。”他没犹豫,就签下年约,带着老伴来到广州。 那年,林春树47岁。为了赚钱,他和年轻的司机一样,在路上跑十几个小时。区别在于,林春树的车是用积蓄买下的,节约了不少成本。 休息中的网约车司机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傅一波 四年下来,林春树虽然步履不停,但收入却在逐年下跌。也有涨的,是体重从原来的140斤到了170多斤——这是因为久坐,疏于锻炼带来的。他的身体也变得比以往差了不少,腰肌劳损、高血压都前后出现。 和他们一样坚守的还有在山东青岛的张清。他说自己不太适应退休的生活,孩子在北京工作,一年见面次数不多,房子里就他和妻子干瞪眼。 开网约车是个好办法。他说既能打捞自己的余热,还能赚点钱。 在2022年秋天,张清花了20万左右买了辆大众车用来跑专车:每位上车的乘客走近时,车身侧边的门把手会自动弹出;进了车里,还能在后座上看到两瓶全新的矿泉水。 他想的是,用更高的成本,换取更高的客单价,而不是用时间换流水——他每月还有退休金入账,做四休一,每天能跑个200多元的净收入,就满足了。 话虽如此,张清的身体还是表现出强烈的惯性。 清明假期的早上五点多,他的手机响了,那是一张从他家楼下到机场的特惠单。他蹭地就从床上弹起来,拿起车钥匙奔出家门三十多公里,他能挣八十多块钱。 减少的百元订单 八十块钱,算是现在司机收入的分水岭。 因为“卷”,越来越多的司机加入进来。超过80块钱的单子,在李明德跑车的上海,一周也不会超过2次。 网约车司机的订单结算页面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傅一波 原本并非如此。几年前,跑车的司机们有不少每天都能抢到超过100元的订单。李明德记得,百元订单从2021年开始消失。 2021年6月,滴滴停止新用户注册、从应用商店下架。在此后的18个月里,高德、美团相继入局,并迅速整合了司机资源。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网约车的单价下调——平台烧钱补贴用户以此来争夺客源,与之对应的是,平台对司机端的抽成悄然提高。 入局的人也越来越多。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很多人把网约车当作兼职工作,亦或是工作的一种过渡。 换句话说,有限的百元订单,落到每个司机头上的机会,逐渐变少了。 林春树说,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只要熟悉路况,时间、地点踩得准,隔两天会有一单到手超过百元的。 到2023年,他发现,变少的不仅是百元订单,还有到手收入。他以机场单为例,同样是40公里路程订单,之前到手还能有110元左右,现在只有80元。 他仔细研究了账单发现,平台的抽成比例也变了,多了3%-6%。折算下来,每天会被抽掉一顿中饭钱。 也是这一年,特惠车、一口价进入市场,又将原本的司机的收益拉低。以半小时车程的价格来看,特惠、一口价的车差不多只需要18-20元,而普通网约车的价格则集中在25-32元。 林春树说自己不愿意跑特惠,可有时候又没办法。“大单现在是撞大运,只能先薄利多销。”他只好和年轻的司机一起投进漩涡。 平台的规则也悄然转变。比如,有些平台会要求早9点到晚12点,司机要连续跑满30单,且在线时间、乘客评分、成单率均在一定标准之上,才有可能保持等级,等级通常与派单的金额绑定。 网约车平台争斗的硝烟逐渐散去,司机被任性补贴的美好时光也在减少,有的人选择埋头苦干,有的人选择性价比。 李明德把更多驾驶时间放在夜间。他说,凌晨叫车的一般都往机场跑,运气好的情况下,一个单子就能有个六七十块。司机们每天在群里贴出自己跑单的收入。李明德说自己在很多时候都是垫底的——每天200-300元的净收入,够日用开销。 林春树越来越灰心,他发现自己的生活渐渐被绑在这辆车上。他仔细一算:一天跑上十几个小时,除去油钱和损耗,到手也就6000块左右。 源源不断的入局 不过,市场就这么大,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337家网约车平台,这一数字在2年前只有200家左右。 平台多了,司机的数量也激增。 格隆汇数据显示,2023年末网约车司机的数量为633.4万人,而2020年才只有289.1万人。但打车的乘客数量却没有增长,网约车的日均接单量从2020年末的23单暴跌至不到10单。 2023年5月,海南三亚发出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暂停受理发放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同年7月,上海市道路运输局也发布类似的公告,将暂停受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业务。此后,多地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向司机发出了越来越难接单的信号。 李明德的感受特别明显:有时候绕来绕去一个小时,换来的只是一个不到5公里的订单——到手不到20元。他说,一个红灯路口,前前后后五六辆都是网约车。 “内卷”的现实摆在眼前,入局的人还是源源不断。 贵州的徐家力今年27岁,在广州跑车2年。他高中毕业,20岁不到就进了厂,他觉得,开车怎么样都比在厂里强。也有年轻的司机说,自己是看到招聘启事上写着的“月薪过万”才租车入行的。没想到,不仅没有月薪过万,想要退车时押金拿不回来,还要付几万违约金。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曾在2023年出席中国网约出行产业峰会上介绍说,在接受访谈调研的司机中,从业一年以下的新手司机占比达到35%。90%的司机日均在线时长超过12小时,63%的司机月均流水在8000元以下。 为了维持生计,有的司机把时长再拉长,比如把家安在车上,昼夜不停。 没有补贴的时候,跑车的生存法则是:跑得越多,挣得才不那么少。用张清的话来说,那是拿命换钱。 4月15日,网约车司机的群里在说着郑州三个司机猝死的消息。张清没来得及细看,只能匆匆和边上的乘客感慨一下,一打方向,重新汇入车流中。 犹豫进退 出行的生意就像是一面镜子,阅历丰富的大龄司机更能窥见当中的道道。 比如,过去网约车的定价相对便宜,颇受年轻的白领用户欢迎。李明德成日绕着南京路、人民广场、陆家嘴等写字楼云集的地方转悠,在那上车的乘客年轻、体面、有活力,他们聊着天南海北,目的地通常是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现在,他发现用户的习惯变了:打车前会比价,找最便宜的平台;路程远的,找顺风车。他经常跑的CBD写字楼打车的人也少了,更多的单子出现在咖啡馆和酒吧聚集的老城区——那里的人对价格不敏感,也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当下。 林春树也会有类似的感受。 今年的春节,他留在广州。原以为城里的打工人会向从前般回到家乡,却没想到很多人都留了下来,花市周边的路都会变得拥堵,恍惚间和平常工作日没区别。仔细一聊,有乘客告诉他,回家一趟少说要花掉一万多,想了下还是决定就地过年。 这些变化李明德都看在眼里,他和车子打了一辈子交道,是车也让他从一个县城的青年来到上海过上富足的生活。不过,他自己也说,现在时代不一样了。“那时候开一个月出租的收入,可以在上海买一平方的房子。” 可现在,“能够吃用开销就满足了。” 林春树有些惶恐。他担心无法适应新的规则,担心收入锐减,担心自己或是自己的车会内卷中被淘汰。他只能安慰自己说,比起那些刚入行的新人,好歹还是赚到了点钱。 去年底,在老家开厂的朋友想拉他回家帮忙开小货车,每月不低于五千的工资。他正在在考虑。 徐家力短时间内还是得绑在车上。跑车对他来说,是目前唯一的生计。他担子不轻,得负担租车钱、房租,还有生活开销。 李明德也犹豫过要不要离开。早先的同事劝他一起出来跑单帮,也就是“黑车”。 停靠在路边的网约车与出租车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 傅一波 他的同事在2022年前后陆续从网约车退出,组成一个10多人的车队,专跑江浙沪。和李明德相熟的是车队队长,两年下来买了辆GL8的商务车。他拒绝的原因听起来略显古板,网约车至少也是一份相对有“保障”的工作。可“黑车”一干,总感觉自己像个无业游民。 < p...

    21岁王者代练“胖猫”跳江自杀后续:死者已火化

    近日,网传21岁湖南男生(游戏id名字“胖猫”)网恋被“女友”榨干51万积蓄后,在重庆大桥跳江结束生命。亲属称,男生疑似被pua,一天工作十几小时,最后跳江了。跳江前,他还给“女友”转账了最后的6.6万元,并备注“自愿赠予”。姐姐称,男生出事后,“女友”归还了最后2笔大额13.6万。男生的姐姐现在准备打官司,希望能追回弟弟所有被骗的钱款。 此次事件曝光并引发全网热议后,很多爱心人士前往长江大桥送外卖以及鲜花祭奠。 据了解,网友之所以送这些东西,主要是因为“胖猫”的头像,以及他为了省钱给女友,每次只点10多元,甚至不到10元的外卖,毕竟麦当劳太贵,所以他不舍得花钱。随后,细心的网友发现,一些商家所送的外卖有一些是空袋子。 多品牌紧急致歉赔偿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 3日,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已经接到多个电话反映此事,建议消费者提供单号以及拆开空包的证据,向12315反映,然后分配给辖区的各个市场监督管理所进行核查。这个事我们也会继续跟进。 华莱士:10倍赔偿长江大桥订单 当事员工开除 店长降职降级 朱小小螺蛳粉:发空包门店被永久闭店 尊敬的顾客朋友们: 重庆长江大桥空包事件严重伤害了消费者感情,对于此原则性问题,总部加急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 经核查,我司朱小小螺蛳粉熊猫广场店(解放碑店)在此次事件中存在发放空包的行为,门店严重违反加盟合同和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罔顾消费者权益和人民朴素真挚的情感。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深表歉意。 针对涉事门店,我们第一时间做了闭店处理,10倍退还所有空包订单;并已紧急成立专项工作组持续调查。 在今后的经营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把消费者放在首位,用最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回馈广大消费者。最后,也请大家继续监督我们! 茶百道:开除涉事员工,门店闭店,以胖猫之名捐款100万 5月3日,@茶百道ChaPanda 针对茶百道白开水事件发布声明。声明中提到:得知“胖猫”的遭遇后,我们深感痛心和遗憾。对于大家所反馈给我们的“给胖猫点的外卖送来却是白水”的问题,我们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经查:5月3日凌晨1点左右,重庆鲁祖庙门店密集接到若干外卖订单,收餐地址信息均为“长江大桥”。当时店内唯一的夜班店员,听信个别取餐者“必须快速出餐……其他品牌都是装的白水或空包……”等表述,擅自使用纯净水出餐,共涉及订单约40个。 @茶百道ChaPanda还表示,目前,已要求门店开除涉事员工,并按照公司门店管理制度扣除门店保证金,依法依规与其闭店解约。所涉及订单,我们已要求涉事门店全部退款、逐一致歉,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给予每笔订单金额10倍的现金补偿。 同时,茶百道也决定谨以“胖猫”之名,向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茶百道爱心基金”追加捐款100万元,用于关爱青少年类公益项目。 牛约堡:取消与涉事门店一切合作,涉事门店闭店解约 5月3日,牛约堡官方发声明称,得知“胖猫”的遭遇后,我们深感痛心和遗憾。对于大家所反馈给我们的“给胖猫点的外卖送来却是空包”的问题,我们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并安排重庆的督导经理到达门店进行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经查:门店人手不足未及时操作闭店,导致订单积压严重,通过监控查看,有人说大桥上好多外卖,现场都在处理送过去的外卖,放下就被收掉了。1点左右订单积压较大,在此过程中因为没有严格按照订单打包流程检查出现了20余单漏装、少装商品就被取走,后续便出现了空包事件。经查实后,我们已经取消与重庆解放碑店一切合作,依法依规与其闭店解约。相关所有订单进行退款处理,并承诺将近一步强化对其余门店的出餐管控,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3日,“胖猫”的姐姐发布了弟弟的火化证照,证实弟弟已被火化。愿胖猫一路走好!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来源:新闻晨报、搜狐千里眼、茶百道官微、华莱士官微、朱小小螺蛳粉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