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赖清德静悄悄过境美国 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墙内自媒体亚欧视点文章:台湾当局副领导人赖清德按照计划25日启程出访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并出席该国新任总统卡斯特罗的就职典礼。

    美国拜登当局罕见地派出了副总统贺锦丽专程参加卡斯特罗的就职礼。

    不出意外,赖清德这次也会“过境”美国,在美国实施“大国竞争”战略而拜登当局首次准许台湾地区最高层领导人“过境”的背景下,所谓“过境外交”引发普遍关注。

    然而与前任川普政府后期甚至奥巴马政府任期相比,拜登当局对赖清德此行的处理出奇地审慎和低调,几乎可以用“静悄悄”对其进行描述。

    不仅此次“过境”避免了美国东海岸的敏感城市,仅许可赖清德往返驻留美西的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市,而且在赖清德“过境”期间没有任何公开活动,全部行程都在酒店之内,表面上是出于疫情考量,实则反映了拜登当局“妥处”赖清德此访之用意。

    在非公开活动中,“公开”报道的只有赖清德及其随从与美方17名国会议员的“线上”会谈,且此次会谈内容是保密的,仅以公布影像方式呈现,而对美政府官员是否参与,却是讳莫如深。

    在相关媒体询问赖清德会晤人士是否包括美国务院官员时,台湾地区“驻美代表”萧美琴在会后含蓄地称,不方便做任何评论,只能说行程非常丰富。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莫健则对此回应夸赞说,“你说得很好”。

    可见美方与台湾当局以默契的方式处理了赖清德与拜登当局高级官员私下会晤的议题。

    而贺锦丽同访洪都拉斯,按照川普政府晚期的风格,本是与赖清德会晤,并大肆宣扬的“好机会”,然而据白宫官员所说,此行并无此计划。

    美国务院的一名发言人在电邮回复记者提问时强调了赖清德过境美国是“私人且非官方的”,美方为台湾地区的“政府代表”提供过境美国的便利,及莫健接机的“安排”,均符合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

    拜登当局的安排刻意淡化赖清德“过境”美国的政治和外交效应,降低其在舆论中的“温度”,看上去与当前美中关系的冷战态势不甚协调,但却是与拜登当局处理美中战略竞争的方式及当前美国的战略优先重点紧密相关的。

    首先我们认为,拜登当局重建美中竞争关系的决心是真实的,它在成立之后大力推动美中关系的某种战略缓和,重启建设性接触,并试图管控日趋激烈而全面的竞争,将其规范在可控轨道上,避免逾界为“冲突”,并致力构建危机管理机制。

    为达成此目标,美方持续推进美中高级对话直至最高会谈,甚至专为新时代的美中关系创造了“持久共存论”,而在台海问题上则是重新祭出传统的“维持现状”策略。

    在拜登当局的美中关系总体态势及“维持现状”的台海基调下,美方对赖清德此行的处理,是合乎其外交和政治逻辑的。

    其次我们看到,当前拜登当局的突出重点是应对俄罗斯“进犯”乌克兰的问题、俄方突然提高的谋求战略安全条约保障问题及维护欧洲“大后方”的稳定,与中国此时在台海产生冲突,甚至扩大和强化美中对抗,不符合拜登当局的眼前利益。

    俄乌边境问题解决,美俄就俄方提出的“安全保障条约草案”的外交博弈,都已到了至关重要的阶段,拜登当局需要集中精力于此,不愿意“两头作战”。

    俄乌边境紧张可能进入局部冲突,而普京当局也已收到美国对安全保障条约草案的正式回应,美俄双方正就新年度的元首第一次正式谈判展开协调。

    在此时刻,两岸关系紧张会对美国在欧洲方向的努力产生干扰,绝不是其所乐见。

    第三我们注意到,在既往的基础上,随着从川普到拜登任期美国会的持续努力,美国对台策略已趋于系统化和固化,按照既定方针办成为新时期美国应对台海形势的新特点,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靠一时一事来大肆炒作。

    在此情况下,美方在一系列涉及其与台方的互动问题上都采取了默契甚至神秘的方式,比如此次赖清德之行以及美国全政府过去一年来的系列互动,特别是有军方背景的互动。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台海及美国与台方的互动的“风平浪静”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一旦危机爆发,可能就是“惊涛骇浪”。(作者:丁咚)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