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英王加冕礼 一场忧心忡忡的盛会

    5月6日,英国的街道上飘扬着旗帜和横幅,商铺中挂满了查尔斯国王的画像,数十万游客聚集在英国首都,看起来好不热闹。

    这正是查尔斯国王和妻子卡米拉等待了70年的加冕礼,代号为“金球行动”。

    上一次英国君主加冕还是在1953年,当时国王的母亲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如今查尔斯三世和卡米拉坐上宏伟的马车,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走向英国历史上的第40次加冕礼,看似风光无限。

    但天公不作美,加冕日当天乌云布满了伦敦的天空,不知是不是夹着一些民众和前殖民地的怨气,也预示着这场盛大仪式的背后暗流涌动。

    果然,在活动当天,与加冕同时吸引眼球的,还有警方前所未有的安保力度和此起彼伏的示威活动。

    为确保加冕日活动现场安全,英国警方高调宣布调配了数万名警察、情报人员,采用了最先进的监控摄像头对现场进行跟进,还部署了无人机和狙击手,着重强调“绝不会容忍在庆祝活动当天发生违反安全程序或‘协议’的任何事件”。

    当天从现场直播中可以看到,在接近白金汉宫或威斯敏斯特教堂附近之前,就已经有大量的警察、情报人员和私人安保人员严阵以待迎接抵达者。

    为什么一场本应是举国欢庆的盛大仪式,却使英国如临大敌?

    原来,早在加冕日之前,一场名为“你不是我的国王”抗议运动已经在英国多地铺开,抗议者们反对君主立宪制,认为这一制度造成了大量浪费等等。

    尽管英国政府弄得森严壁垒,但由于加冕礼不得民心,反君主制组织抗议者仍在特拉法加广场附近举行抗议活动。

    人群高呼“不是我的国王”等口号,还有抗议者手举“唯一好国王是汉堡王”的标语,构成了现场一道“别样风景”。

    对此,英警方动用武力进行了疯狂镇压,反王室运动组织“共和国” (Republic)的6名成员和“禁用石油”(Just StopOil)组织的19名环保活动人士在伦敦市中心被大都会警察局拘留。据悉,当天共有52人被拘捕。

    回顾过往,当初英国不是在香港“修例风波”时,大声呼吁“民主自由”吗?大力倡导支持游行示威吗?为何在自己国家却要严禁呢?

    由此看来,英国所谓的双标“民主”也不过是“满是破洞的华丽袍子”。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英国部署这么多安保力量,除了阻止本国民众抗议外,心里到底还在害怕什么呢?有理哥梳理了一下,感觉起码有四个方面:

    一是可能怕其他国家索要英国掠夺的那些本属于人家的文物。

    在英国查尔斯国王的加冕仪式中,人们的目光再次转向英国王室的“加冕五件套”及王冠上美丽的珠宝,钻石争议也随即发酵。

    王后卡米拉的王冠佩戴装饰有印度Koh-i-Noor钻石,印度一直要求英国归还,南非Cullinan钻石贵为仪式上最耀眼的权力象征,也被南非人索要归还。

    这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吐槽:英国王室常年以一副最为高贵优雅的姿态,炫耀用最为罪恶丑陋手段得到的财物。

    还有网友义愤填膺地喊道:快把偷走的中国文物也一起还回来。

    网友们的主张不无道理,从金色的球和镶有宝石的剑,到拿着世界上最大的无色切割钻石的权杖,历史上都不属于英国所有。

    南非索要的钻石可以追溯到1905年,当时从比勒陀利亚附近的托马斯-库里南矿开采出了世界上最大的毛坯钻石,重量超过3106克拉。

    英国治下的南非殖民政府将这颗原石进贡给了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随后,英国将这颗巨大的原石切割为9颗大钻石和96颗小钻石,其中最大的那颗被命名为“库里南1号”,也被称为“非洲之星”。

    目前,“非洲之星”被镶嵌在英国皇室权杖上,而切割后第二大的钻石“库里南2号”则被镶嵌在英国君主的皇冠上,而皇冠和权杖是查尔斯三世加冕礼上不可或缺的用品。

    在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南非曾发起过要求归还“非洲之星”和“库里南2号”的抗议,抗议者指出“非洲之星”被掠夺是帝国主义对非洲人民的历史罪行。

    针对查尔斯三世加冕,约翰内斯堡的一名律师和活动家卡曼加在网上发起了一个请愿活动,要求英国归还“属于我们的骄傲、我们的遗产和我们的文化标志”,目前请愿已经征集了8000多人的联署。

    除了来自南非的钻石外,这次加冕礼上王后卡米拉将佩戴的王冠上,原本镶嵌着来自印度的钻石“光明之山”。

    事前为了平息印度的抗议,再加上印度裔里希·苏纳克(RishiSunak)出任英国新首相,卡米拉只得于2月要求卸掉王冠上的主钻“光明之山”。

    二是可能怕皇室铺张浪费问题再次惹起民怨。

    在欧洲主要经济体中,英国经济已陷入最严重衰退。

    根据英国政府上月12日公布的数据,英国第二季度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20.4%,这是自1955年以来最糟糕的纪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英国将陷入经济衰退,高利率和财政紧缩政策将加剧生活成本危机。从目前情况看,这一预测是准确的。

    当然了,英国经济陷入困境,是一系列问题造成的,“脱欧”是其中一个重大因素。

    同时,地缘政治引发供应链受阻、俄乌冲突导致通胀飙升,以及英国国内政治不稳更是加剧了英国的经济衰退。

    然而就在此时,查尔斯为了自己的加冕礼,却罔顾民生大手笔操办。毕竟加冕仪式不是由富有的新王查理三世自掏腰包,而是由纳税人负担,多少让英国人摇头。

    媒体报道称,加冕日的费用超过1亿英镑,要知道,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费用大约是150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5000万英镑。

    显而易见,奢华的加冕礼势必会让更多生活在底层的英国民众感到愤怒。

    三是可能怕掀起新一轮反殖民情绪。

    作为英国君主,其在曾经的英国殖民地组成的大英圣公会的50个州中的15个州拥有同等头衔,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牙买加。

    在上个世纪,当大阴帝国走向崩溃之际,有14个国家在获得独立后保留了君主作为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一些专家和倡导者认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去世将会加速前英国殖民地抛弃英国王室的步伐,预计未来数年内将会有多个国家选择与白金汉宫断交,并转向不承认君主制度,背景是当前英联邦国家内的反殖民情绪日益高涨。

    “倡导网络”(The AdvocacyNetwork)的协调员罗莎莉娅·汉密尔顿认为,“罢免君主国家元首的决定是为了完成去殖民化进程。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期间,英国将成千上万的非洲奴隶带到处于英国控制下的加勒比岛屿。

    为了大阴帝国的利益,加勒比地区被奴役的人被强制劳动,而当奴隶制被废除时,英国却把钱交给了奴隶主,而不是受害者。英国政府直到2015年才还清了为“补偿”奴隶主而发放的贷款。

    今年6月,当时还是王储的查尔斯在卢旺达举行的英联邦国家峰会上,对“奴隶制的持久影响”表达了“个人的悲哀”,但他却没有为此道歉,这种令人吃惊的“优越感”令人大跌眼镜。

    外界呼吁查理三世打破他母亲的传统,并努力弥补大阴帝国留下的伤害和痛苦,包括对持续数百年的奴隶制度进行赔偿。

    但腐朽制度已经延续上千年,不是说打破就能打破。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以慈祥长者的形象影响了差不多两代人,随着她的离世,人们对君主制度的感情依恋也减少了很多,而对查理三世的感情依恋就更少了。

    如果加勒比地区都推动脱离英联邦,极有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带着殖民血腥味的君主制度恐怕不会长久。

    四是可能怕制造出政治对立引发国民对英国民主制度的质疑。

    在本次加冕礼中,邀请函发给了大约2000人,关键的政治人物和全球领导人也将出现在2000名与会者中。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国事场合,政府却牢牢控制着嘉宾名单。

    据了解,英联邦各国的宗教领袖和代表也将出席,但俄罗斯、白俄罗斯、缅甸、阿富汗、叙利亚、委内瑞拉和伊朗的世界领导人却没有邀请名单中。朝鲜和尼加拉瓜也只得到了以外交级别出席的机会。

    这很明显,英王加冕礼也成了一场搞政治对立阵营的游戏。但仪式却强调多样性和包容性,这不是很可笑吗?

    一个衰败的旧帝国,用一场华丽的加冕仪式,炫耀着从全世界掠夺而来的带血的珍宝,沉迷在日不落的荣耀中,玩着“君权神授”的把戏,到处散发着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腐朽气息!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英王加冕礼虽然看似繁华气派,但背后却掩盖不住凄凉和恐惧,从“日不落帝国”到“落日余晖”恐怕是大势所趋。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