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打工仔在多伦多置业愈来愈遥不可及。加拿大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 (NBC))一份住房可负担性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多伦多人要购买一处房产需要花费25年,才储够23.5万元,支付买屋首期。在多伦多,置业人士要购买一处「可代表性住房」,即市场均价116.3万元房产,需要节省首期23.6万元,如果按照家庭年收入26.5万元计算,为此要连续储蓄304个月即25年才能实现,如果是购买一个均价69.5万元的柏文单位,需要连续储蓄58个月即不少于5年才能储够首期款。在咸美顿,人们要购买一处均价93.3万元「可代表性住房」,如果按照家庭年收入26万元计算,需要连续储蓄93个月即7.5年才能储够首期,而购买一个均价67.1万元的柏文单位,需要连续储蓄57个月才能储够首期款。国家银行的报告考察了全国10个主要房市的住房可负担性,按照5年固定利率25年还款期限作为基数,以一个家庭拿出税前收入最少10%作为参数,计算需要储蓄多少个月才能储够购房所需的首期款,结果发现温哥华、多伦多、咸美顿这三个大城市的可负担性在最近四年有最大提高,虽然都高于全国平均线。其中多伦多的房贷按揭占家庭收入比(MPPI)高达83%,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大多区一季度住房可负担性在过去9个季度看到第二次提高,得益于房价综合指数有2.6%下降和家庭收入平均增长了1.4%,以及按揭利率轻微下降。Alex Wu,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电讯公司客服指,「停机保号」或者换用目的地电话卡是防止天价漫游费最保险的方案。(文莉莎摄)如何杜绝巨额漫游费?有用户指,必须将手机设置「飞行模式」之外加当地电话卡;业者则建议,要么「停机保号」,要么就「拔卡」。从加拿大离境,如何才能避免产生计划外的通讯费用?每年都从温哥华前往台湾探亲的张女士分享指,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出发登机前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落地后使用目的地电话卡,「双管齐下」最为保险。张女士说,起初一些年回台湾时,只是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在台湾期间与温哥华朋友的联络就藉助Wi-Fi网路。她说:「有时难免『手残』,操作手机的过程中会不小心关闭飞行模式,当看到熟悉的加拿大运营商的符号出现或正在搜寻网路,就吓得心惊肉跳。」今年返台,张女士则选择了更为保险的方案,购买了一张台湾本地手机卡,需要使用手机时则在「飞行模式」下插上使用。如此在台湾一个月没有产生任何漫游费用。多间电讯公司客服人员指,有用户尤其是一些长者会认为每日定额的漫游费很贵,想改为另一种收费方式:「Pay-Per-Use」,即根据实际产生的漫游服务收费,其实这一方式更难控制,且没有上限。以Fido为例,如果选择「Pay-Per-Use」,漫游至中国一条短信0.75元,电话一分钟3元,50MG数据即10元。不打电话,不发短信,可以控制,但人们往往很难控制数据产生,最终账单更吓人。电讯公司客服建议,要保证完全不产生漫游费有两种方法:一种即停机保号,在此期间运营商停止所有服务,但保留用户的电话号码,用户按月缴纳「停机保号」费,再无其他费用。以Fido为例,停机保号费为每月7元。待用户返回加拿大,还可以用回之前的套餐计划。另一种即「拔卡」。有电讯公司店面销售人士表示,他自己每年回香港均会「拔卡」。他说,有的运营商没有「停机保号」的服务,那么通常的做法是将套餐计划调低至最便宜的那一款,如此手机仍然处于「Active」状态,所以最好出发前就「拔卡」,落地后换用当地手机卡。该销售人士又说,有的人在出发机场仍需使用手机,落地后再将手机设置为「飞行模式」或者关闭蜂窝数据(cellular data ),但在落地开机的一瞬间,手机会自动寻找网路,短至几秒就会产生漫游费。还有的用户出境之后将手机关机,但在充电过程中手机有时会自动开机;有时Wi-Fi信号不好,手机也会自动切换为漫游,所以,『拔卡』最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