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头条

    美国政府又要停摆了 加拿大影响有多大?

    美国政府又有停摆危机了!国会必须在9月30日午夜之前达成协议,否则联邦政府资金将告罄被迫关门。美国政府又要停摆了 加拿大影响有多大? 美国参议院的共和党和民主党谈判代表,将就一项短期支出措施的权宜法案内容达成协议,此一短期支出措施旨在让政府在10月1日后得以继续运作。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国际信用评等公司穆迪(Moody’s)提前警告,美国若因国会政治僵局导致政府停摆,恐对美国最高信评等级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纽约时报”及CNBC新闻网指出,美国自1976年以来经历22次联邦资金卡关,10次导致不同程度的运作中断。 目前白宫最担心的是这回重蹈最近一次即2018年的关门,当时掌握国会的民主党力阻时任总统特朗普想在美墨边界筑墙,导致联邦政府断炊、210万雇员大军约80万人被迫“休假”近35天,是历来最长的政府停摆。 对加拿大影响如何? 加拿大央行尚未公开评论美国政府关闭是否会对加拿大产生连锁反应。经济学家表示,可能需要真正的停摆才会引发恐慌。 卑诗大学经济学教授安特韦勒...

    医生性侵13女病人 11月判刑(图)

    居住在烈治文山一名医生被控16项性侵犯罪成,法官11月宣判。 这名前医生是52岁阿蒂亚(Wameed Ate- yah,图),曾在皇帝镇的Schom- berg Medical Clinic驻诊。 他于2018年至2017年在诊所内应诊。 在安省高等法院上周的一项裁决中,法官卡梅伦(Jill Cameron) 裁定52岁的阿提亚(Wameed Ateyah)犯有16项性侵犯罪和一项对年轻人进行性剥削罪。 这次性侵共有13名受害者,全部是女性,也是Ateyah的病人。 警方表示,阿蒂亚涉及的性侵案,全部在Schomberg医疗诊所内发生。 2020年,警方表示2名女病人提出指控后,他最初受到28项指控。 据警方称,在随后的调查中,又有11名受害人挺身而出。法官卡梅伦已定于11月6日宣判。

    【加人自己评分】民调结果排名第1的大型杂货店是这一间(图)

    据一项全国性调查指出,加人对各大杂货公司的满意程度,货仓连锁店Costco排名第1、第2是Metro、第3位Walmart、 之后是Food Basics和No Frills。龙头超市Loblaws仅排第13位。 该调查由Maru Blue小组和数据管理专家负责管理。Maru Voice Canada 线上小组成员中随机访问2,932名加拿大成年人2023年6月26日至27日。此方法可确保不成比例的样本量在 总结果。数据已按魁北克省的教育、年龄、性别、地区和语言加权,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匹配总体,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由于评分公式的原因,评分中没有使用百分比的报告,也不存在误差范围。

    1/2卑诗省民自认今年财务比去年差 一年不如一年(图)

    卑诗省在消除贫穷的道路上,仍有一大段要走。加拿大食物賙济库今天公布的「贫穷成续单」报告,给予卑诗省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报告指出,卑诗省民有4成省民每个月支超过3成收入在住房支出,在改善住房条件一项,卑诗省拿了F,即不及格。 报告亦发现,有1/2的卑省民觉得财务状况比去年差,有近6成的省民认为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补助赶不上生活支出,无法糊口。 全加贫穷情况其实都接近,加拿大食物賙济库指出,4成5 的加拿大人都觉得今年财务比去年差,有20%的加拿大人说无钱买食物,3成的人表示无法维持应有的生活标准。

    加拿大新闻

    加拿大生育率下降而人口增长创1957年以来最高记录

    RCI发布日期:23:16 加拿大统计局星期三(9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这一年里,加拿大的人口增加了115万,为七国集团之冠。年增长率为2.9%,是加拿大自1957年以来的人口年增长率最高记录。 1957年,婴儿潮和匈牙利难民潮使加拿大的人口增长率达到3.3%。但是这一次的高增长率却没有婴儿潮的功劳。实际上,加拿大在过去一年的生育率仅有1.33,为历史新低。98%的人口增长来自移民,包括永久居民和留学生、外劳等非永久居民。 在各省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阿尔伯塔省,增长率达到4%。该省的人口增长不仅得益于外国移民,也得益于省际人口迁移。过去一年里,搬到阿尔伯塔省的人数比离开该省的多56245人,是加拿大统计局自1971-72统计此类数据以来最多的。 另外有七个省的人口年增长率也创下最高记录: (CBC News, Peter Zimonjic, 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Wei...

    皇家骑警第三次公开呼吁 请民众协助寻找列治文失踪男青年(图)

    列治文皇家骑警昨日第三次公开呼吁,请求民众协助寻找失踪的列治文居民Ryan Liu。列治文皇家骑警请求公众协助寻找一名失踪的 22 岁列治文居民。根据警方通报,Ryan Ruining Liu,于今年7月9日晚上8时左右离开位于Dayton Court 8400号街区的家。警方已经追踪了许多线索,但迄今仍无法找到他。 调查人员通过查询监控视频发现,7月9日晚10时左右,Ryan在西温缅街(Main...

    温市「点亮华埠」刺伤案 被告出庭受审(图)

    温哥华华埠本月中举行的「点亮华埠」活动发生刺伤案,共有3人遇袭,涉案男子今日出庭受审。64岁男子唐纳利(Blair Evan Donnelly)被控于9月10日犯下3项严重袭击罪,当时他正在高贵林一间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但获准在日间外出且毋须监管。事发后数天,民众才得知疑犯被卑诗审查局(BC Review Board)视为「重大威胁」。唐纳利于2006年杀害女儿,但在2008年被裁定因其精神障碍毋须负刑事责任,其后高贵林港一间机构允许他可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外出。审查局指唐纳利于2009年在日间外出期间刺伤另一人,最终被认定须为此案负上刑事责任。

    安省本财政年度赤字大减 料源于税收增加

    【都市网】安省上财政年度的预算较2022年少,但较两个月前的预估高出数十亿加元。 安省库务厅长Caroline Mulroney及财政厅长Peter Bethlenfalvy今日公布安省2022-23 年度的公共账目,显示安省2023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59亿,较2022年估计的199亿为低。 ...

    即时文字新闻

    即时滚动新闻

    劳东燕:对于自己的家园,总忍不住有一份关心

    劳东燕,清华大学法学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等,代表作品有:《刑法基础的理论展开》《罪刑法定本土化的法治叙事》等。 2022年2月,劳东燕教授开通了微博,常从专业立场出发对社会事件发布自己的观点。近期,在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中,劳东燕教授多次发表公开意见,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2023年9月15日,劳东燕教授更新了一条微博推文,IP地址显示在加拿大,引起不少网友猜测其是否移居国外。对网友的评论,劳东燕教授回复解释道,她只是前往加拿大进行访学。 本文摘编了劳东燕教授近期在微博上,对访学生活的介绍和期间的感悟: 由于微博会显示IP地址,这几个小时内接到不少朋友的问询,还是在此说明一下。我走的是正常的访学,不是一去不复返。之前就有过几段在国外访学的经历,这次也是如此。在我心底,至少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觉得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对于自己的家园,总是忍不住会有一份特殊的关心,这份关心是在客居他国时所没有的。 (微博@劳东燕2004,2023-9-15,22:23) 昨天下午见到了邀请方的合作教授。与十几年前在北京遇到时相比,他胖了很多,也肉眼可见地老了不少,但眼神依旧清澈,有一种与年龄不合的天真。我喜欢天真的人,尤其是成年人身上的天真,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单纯的美好,就像水晶那样。回想起来,在2016年之前,我也曾经拥有这样的天真,因为一直待在自己构建的象牙塔内,没有见识过世事的险恶,也没有体历过人心的幽暗。 (微博@劳东燕2004,2023-9-16 19:24) 上周一直在忙各种手续,今天第一次来研究中心的办公室。期望这一年能静下心来,在学术上多做投入,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微博@劳东燕2004,2023-9-20 03:22) 劳东燕教授访学办公室 今天上午去研究所时,发现附近有很多人聚集,主要是年轻人,原来是为争取少数群体的权利而在集会。参加集会的这些年轻人中,很多人自己未必属于这个少数群体,但仍愿意为他人的权利而呐喊。少数人的权利仍是权利,不应动辄以多数为名而不予尊重。每个人都有很多的面向与属性,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属于多数的阵营。从这个意义上说,愿意为保护少数而挺身而出,其实也是在保护将来可能成为少数的自己。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微博@劳东燕2004,2023-9-21 06:33)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有一段话,大意是:“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每每想起都颇为感慨。参与囚禁自我的,不只是有形的高墙,还有自己那被高墙改变的内在心理。正是基于此,我从来不认为,人要一味地去适应外部环境。适应应该适应的,改变不该适应的。如果改变不了,至少确保自己不被外部环境所改变。 (微博@劳东燕2004,2023-9-22 19:18) 有一个好的搜索引擎真是重要,可以有效提升在陌生环境中的行为能力。从上周过来到今天,自己独立处理了不少事务:1.当地电信卡与手机号;2. 医保卡申请;3. 银行账户申请;4. 社会保障号申请;5.是否需要以及如何给小费;6.如何填写支票等。出行则依靠手机中自带的地图或谷歌地图,无论是去见合作教授还是第一次独自来研究所,都未走任何冤枉路。 中学时代读到的一句诗,到现在都挺喜欢: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曾经比较文青的我,最后选择的竟是“刑者兵也”的专业,想想也是挺有意思。记得毕业后刚来清华时,有师长曾经调侃:你一个女孩子,学什么不好,干嘛学刑法?老实说,从学生时代开始,从未想过要以刑法为业,读研期间甚至还有过改专业的念头。所谓“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安排”,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偶然性吧。 (微博@劳东燕2004,2023-9-23 04:18) 之前《罗刹海市》大火,最近《大梦》大火。这些歌曲的大火,折射出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情绪,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绝好的研究课题。在一个不知何去何从的时代里,很多人都有那种彷徨与无助,还有痛苦与呻吟,而这些歌曲准确地表达了人们难以言说的内心感受。 人生无常,生命在某一刻或许就会戛然而止,一路陪伴走来的人,可能从此就离你而去,让人不由地想起《千与千寻》中,那列始终单向奔驰的列车。个体的脆弱性在于,你难以对抗人生的无常,也很难对抗时代的风浪。但无论如何,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时段中,都可以努力捍卫与保有一些自己所珍视的东西。那样的话,即便是作为一片飘零的树叶,也能拥有自己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是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与证据。 (微博@劳东燕2004,2023-9-24...

    扎克伯格深夜放大招:Quest 3挑战苹果

    扎克伯格终于填上了他挖了四个月的坑。 在今年6月初,扎克伯格为了让自家的头显不被苹果Vision Pro的声浪完全压制,提前几天公布了Quest3的消息,而在等待了四个月之后,这款对于Meta来说意义重大的虚拟现实设备得以正式亮相。 在今天凌晨举行的Meta Conncet大会上,小扎带着Quest3正式亮相,而一并到来的,还有Meta面向消费者推出的生成式AI机器人,它拥有一个简单粗暴的名字——Meta AI。 Quest 3发布:硬件设计大改,加入彩色透视功能 作为Conncet大会上最为重要的产品,Quest 3的亮相备受关注。扎克伯格在6月初公布这款头显设备的时候已经确认,Quest3相比上一代的Quest 2在整体的机身重量上更薄。 这一代Quest 3在机身整体设计上进行了全面的改进,采用了新的Pancake镜片结构设计,使得Quest3的机身厚度整体薄了接近40%。从顶部向下看,今年的Quest 3确实长得很像苹果的Vision...

    美股收盘:标普惊险收涨,道指四个月最低

    美国8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增长0.2%,好于预期的降幅0.5%和前值的下跌5.6%,主要归功于国防飞机和机械订单增长,也显示经济前景不确定时期的投资仍具有韧性。 今年FOMC票委、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称,对或需再加息超过一次的前景持开放态度,不确定利率是否已经足够高到遏制通胀,但也谈及可能“手下留情”的场景,即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等风险冲击到经济,预测2024年基本上维持利率在高位不变。 美国参议院周二通过两党支持的短期措施,以期避免美国政府在10月1日因预算不到位而关门。但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称不会允许众议院表决上述临时开支立法草案。原标普主权信用评级委员会主席警告称,美国经济形势弱于2011年标普撤销美国3A主权信用评级时的状态。 日本央行7月会议纪要显示,政策制定者一致认为有必要维持超宽松货币环境,但对央行何时能够结束负利率存在分歧,有鹰派票委建议明年1月至3月评估是否能持续实现2%的通胀目标。 标普纳指尾盘转涨,道指近四个月最低,欧股六个月最低,AI股涨幅显著,Meta一度跌4% 9月27日周三,随着美债收益率止跌转涨、重返十多年高位,以及美国油价再创一年最高,盘初集体高开的美股在午盘时全线转跌。道指抹去逾110点的涨幅在开盘近一小时便率先转跌。 道指全天最深跌超310点或跌0.9%,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均最深跌0.8%,尽管能源板块伴随油价而涨超2%并领跑大盘,纳指一度失守1.3万点整数位。罗素2000小盘股几乎抹去1.4%的涨幅。 尾盘时美股跌幅显著收窄,标普和纳指重新转涨,最终,道指仍在七个交易日里第六天下跌,创6月1日以来的近四个月最低,昨日曾跌近400点,创3月份以来最大跌幅和自5月以来首次收盘不足200日均线。标普大盘仍接近6月7日来最低,昨日曾自6月份以来首次跌穿4300点;纳指和罗素小盘股仍徘徊5月31日来低位: 标普500指数收涨0.98点,涨幅0.02%,报4274.51点。道指收跌68.61点,跌幅0.20%,报33550.27点。纳指收涨29.24点,涨幅0.22%,报13092.85点。纳指100涨0.2%,罗素2000小盘股指数涨约1%,“恐慌指数”VIX小幅回落并下逼18,昨日曾升破20。 标普纳指尾盘转涨,道指近四个月最低 有分析称,美股正在经历的“传统的9月份季节性疲软”,月内累跌超4%和跌超6%的标普和纳指均将创去年12月以来最差表现,美联储鹰派利率前景令风险情绪承压。若10月中旬开启的财报季好于预期,可能是结束本次市场回调的催化剂,标普已连续三个季度企业盈利同比下滑。 明星科技股尾盘跌幅收窄。元宇宙”Meta跌4%后收跌0.4%,特斯拉跌1.5%,谷歌A涨1.5%,均徘徊一个月最低;苹果跌近1%,奈飞跌0.4%,均刷新四个多月最低;微软尾盘转涨0.2%,仍离四个多月最低不远;亚马抹去1.5%的跌幅至平盘,维持三个月新低。 芯片股集体反弹,费城半导体指数转涨约1%脱离四个月最低。英特尔涨超2%脱离一个月低位,AMD涨超2%脱离四个半月最低,英伟达涨1.3%,进一步远离六周低位;Arm跌1%,但连跌两日并逼近上周五所创的上市以来最低,周一曾止步六日连跌。 AI概念股涨幅显著。C3.ai涨超3%脱离四个半月最低,PalantirTechnologies涨超6%脱离三个月低位,SoundHound.ai涨超12%脱离六个月最低,BigBear.ai涨近15%脱离近九个月最低。 消息面上,Meta发布新款Quest 3VR头显,起售价499美元,将由高通提供一款性能更强大的芯片。OpenAI称,ChatGPT现在可以浏览互联网,不再局限于2021年之前的数据。跨时代“AI硬件”酝酿中,报道称OpenAI创始人Altman与前苹果首席设计师重磅携手。桥水达利欧预言,一年内AI就会颠覆我们的生活。 热门中概尾盘追随美股上涨。ETFKWEB转涨0.5%,CQQQ接近抹去0.4%的跌幅,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HXC)转涨0.8%,远离上周所创的两个半月低位。 纳斯达克100成份股中,京东跌幅显著收窄至0.3%,百度转涨0.4%,拼多多转涨超1%。其他个股中,阿里巴巴转涨0.3%,B站转涨超1%,腾讯ADR转涨0.7%,蔚来汽车涨0.6%进一步脱离近四个月低位,宣布终止美股ATM(按市价发行)增发的理想汽车转涨0.4%脱离三个月最低,小鹏汽车涨近3%。法拉第未来跌超44%至上市后新低,将通过ATM增发最多9千万美元A类普通股。 银行股指在九日里第八日下跌。行业基准费城证交所KBW银行指数(BKX)跌0.3%至四个月最低,5月4日曾创2020年10月以来最低。KBW纳斯达克地区银行指数(KRX)跌0.5%至近三个月最低,5月11日创2020年11月来最低;SPDR标普地区银行ETF(KRE)跌0.5%,5月4日创2020年10月来最低。瑞银欧股和美股均跌近3%,美国加大对其违反制裁行为的调查力度。 其他变动较大的个股包括: 芯片股美光科技二季度运营亏损超12亿美元,对三季度业绩指引逊于预期,盘后一度跌超2%。 加拿大第一瑜伽服品牌露露柠檬与互动健身平台Peloton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宣布为期五年的全球数字内容战略合作协议,Peloton在美股盘后一度飙涨超32%。 细胞编程领先平台GinkgoBioworks涨近20%后收涨不足3%,其与辉瑞制药达成协议,将重点围绕基于RNA的候选药探索进行合作。辉瑞转跌近1%。 好莱坞编剧工会结束近150天的罢工,媒体类股普涨,派拉蒙一度涨3.6%,华纳兄弟探索涨超3%,康卡斯特一度涨1%,但午盘后迪士尼小幅转跌。除了涨薪之外,协议还规定,人工智能将无法编写或重写文学材料,人工智能生成的材料将不被视为源材料。 大型仓储超市好市多(Costco)涨近2%,第四财季营收和盈利超预期,但全球平均交易额下滑4%,最大市场美国的同店可比销售额仅增长0.2%,警告较昂贵的非必需品销售趋势疲软。 西方石油公司涨近4%至一周新高,美国银行将其列为首选并认为股价再涨30%,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今年继续逢低买入西方石油,目前已持有四分之一的股份。 欧股齐跌。泛欧Stoxx600指数收跌0.18%,连续五日下跌、期间累跌约3%,创3月28日以来的半年新低。德国股指连跌三日;在议会首轮投票未能批准费霍出任首相之际,西班牙股指跌0.4%。 美债收益率先跌后涨,10年期收益率再创十六年最高,30年期收益率刷新十二年半最高 美债收益率在美股盘中止跌转涨。对货币政策更敏感的两年期收益率全天保持涨势,最高上行8个基点并上逼5.16%,进一步接近上周突破5.20%所创的2006年以来最高。 10年期基债收益率从日低反弹超15个基点并上逼4.65%,是2007年10月17日以来首次涨穿4.60%关口,本周每日都刷新十六年最高。30年期长债收益率较上日收盘涨4个基点至4.74%,多日连创2011年2月以来最高。 美债收益率先跌后涨,10年期收益率再创十六年最高 七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0个基点至4.70%,是1993年6月30日以来首次涨穿4.70%关口。20年期收益率涨8个基点至4.94%,再创2020年5月下旬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衡量实际利率的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收益率最高涨8个基点上逼2.30%,接近2009年1月来最高。 欧元区基准的10年期德债收益率尾盘涨4个基点、上逼2.85%,也再度刷新2011年下旬以来的十二年最高。两年期收益率涨近2个基点至3.25%,接近上周四触及3.36%创下的3月9日以来半年高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基债收益率齐涨4至7个基点不等。 有分析称,石油和欧洲天然气价格再次攀升,加剧人们对新一轮通胀压力的担忧。欧央行更加注重减少过剩流动性等因素,都将增加外围市场的债市压力。 美油盘中涨4%,一度升破94美元创一年最高,布油涨近3%至一周高位 市场聚焦冬季供暖需求高峰来临之际的供应收紧,油价再涨2%。WTI11月期货收涨3.29美元,涨幅3.64%,报93.68美元/桶。布伦特11月期货涨2.59美元,涨幅2.75%,报96.55美元/桶。 美油WTI最高涨3.77美元或涨4.2%,一度升破94美元,创去年8月末以来的13个月最高。交投更活跃的布伦特12月期货最高涨2.35美元或涨2.5%,尝试上逼95美元至一周最高。 上周美国EIA原油库存减少217万桶,大于市场预期的减少90万桶和前值减少214万桶,尽管汽油库存不降反升103万桶,但美油期货交割地库欣地区的库存再降逾90万桶,总量跌至不足2200万桶的去年7月来最低,并接近最低运营水平。 由于市场持续担心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存储中心的美国原油库存跌破最低运营水平,即月WTI的期货溢价升至2美元、创去年7月来最高,反映出现货供应紧张的现状,参与推高油价。 欧洲基准的TTF荷兰天然气期货尾盘跌0.5%,昨日曾跌超7%并失守40欧元/兆瓦时整数位,脱离一个月最高。ICE英国天然气跌约2%,昨日曾跌超11%徘徊100便士/千卡关口。 美元多日连创十个月最高,欧元近九个月最低,日元近一年低位,离岸人民币失守7.32元 衡量兑六种主要货币的一篮子美元指数DXY涨0.6%并升破106.80,连涨五日,本周连续多日刷新去年11月底以来的十个月最高。 美元指数已连涨十周,9月累涨2.6%,将创5月份以来最佳单月表现;三季度累涨3.3%,迈向去年三季度以来最大季度涨幅。 美元多日连创十个月最高 欧元兑美元跌0.7%并失守1.05关口,连跌七日至去年12月初以来的近九个月最低。英镑跌0.3%并下逼1.21,连跌六日至3月中旬以来的六个半月最低。有分析称,英国和欧洲央行看起来已经完成加息,但美联储仍可能在年底前加息一次,政策前景分野导致货币汇率走势不同。 日元兑美元最深跌0.5%至149.73,连跌四日至去年10月中旬以来的近一年最低,华尔街预测日元跌至150将引发央行救汇。离岸人民币在美股盘中失守7.32元,较上日收盘最深跌165点,刷新9月11日以来的逾两周低位。美元/瑞郎半年来首次升破0.92关口。 主流加密货币多数下跌。市值最大的龙头比特币交投2.62万美元,第二大的以太坊升破1590美元,但仍徘徊两周低位,三季度分别累跌14%和18%。 比特币交投2.62万美元,与以太坊均徘徊两周低位 黄金跌穿1880美元,连跌三日至半年多最低,伦铜徘徊四个月低位,镍触及14个月最低 美元和美债收益率携手走强连续三日打压金价,COMEX12月黄金期货收跌1.50%,报1890.90美元/盎司,失守1900美元心理整数位,创3月中旬以来的半年多新低,期银跌2%。 现货黄金最深跌28美元或跌1.5%,自3月13日以来首次跌穿1880美元整数位,日低还下逼1870美元关口,同样连跌三日至半年多新低,昨日盘中曾在五周来首次跌穿1900美元。 有分析称,黄金尚未被定位为避险资产,近期变动逻辑仍与加息紧密相关。若周五PCE通胀高于预期将带来进一步下行压力,只有市场担心美联储过度紧缩导致经济大幅恶化,才对金价利好。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黄金跌穿1880美元,连跌三日至半年多最低 伦敦工业基本金属多数下跌: 经济风向标“铜博士”小幅收涨并重返8100美元上方,仍徘徊6月初以来的近四个月最低,受限于库存增加和对全球利率长期走高抑制需求的担忧。 伦铝小幅下跌,仍离一个半月高位不远。伦锌跌1.4%失守2500美元,连跌三日至两周最低。伦铅跌1.6%至一个月低位。伦锡转跌1.4%失守2.6万美元,重返近一周新低。 伦镍涨0.7%至1.9万美元,但盘中触及去年7月以来的14个月最低,今年累跌38%是跌幅最大的LME金属。有分析称,去年遭遇史诗级逼空大战后,亚洲新建工厂供应上升,令镍价不断下降。 此外,内盘的焦炭期货夜盘收涨近6%,焦煤涨约4%,铁矿石涨超1%。

    十一机票涨疯了?去年航司却日亏一亿

    抢不到的火车票、涨价的机票和酒店,并没有妨碍网友在“超级黄金周”出游的决心。 据去哪儿大数据显示,去哪儿平台上十一假期国内热门城市机票提前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两成,热门城市酒店十一提前预订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5倍,2023年十一或将成为近五年最火十一。 与最火十一相伴的是买不到的火车票、涨价的机票及热门旅游地的“一房难求”。 首先,在机票价格方面,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首日(9月29日),国内机票均价约为1293元(不含税费),较暑期上涨近四成;国际机票均价约为6696元,较暑期均价高出约72%。 第二,在酒店价格方面,据《深网》前期查阅,一些热门城市的豪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价格普遍上涨,热门景区的民宿价格甚至翻了2-3倍。 受市场供需变化影响,“逢节必涨”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魔咒。《深网》对话多位民宿创业者、OTA从业者,梳理了旅游相关行业“旺季必涨”的背后原因: 1、淡季用户买的机票多是折扣票,节假日买到的高价机票反而是正价票。和火车票类似,飞机票也有公布票价和执行票价。为保证航线在淡季收支平衡、在旺季有钱可赚,各大航空公司在定价时就会考虑淡旺季票价的平衡。 假日热门旅游城市机票价格大涨,主要受供需关系的影响。旅游线路的航班基本固定,随着出行需求在假期大幅增加,机票价格的折扣也会减少。 2、酒店价格变动直接受市场供需端变化的影响,越临近假期,酒店价格越贵。“一般而言,假期前三天价格最贵,因为顾客一般会提前订前三天,后几天行程可能有变。”多位民宿从业者对《深网》透露。 淡季亏损靠旺季平衡 部分航司曾日亏亿元 火车票、机票等交通费用成为影响消费者出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临近假期,热门城市的动车和高铁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以北京到深圳的D927卧铺为例。平台信息显示,9月25日的价格为1150元,9曰29日的价格为1860元,价格甚至高于从北京到深圳的机票。 对此,12306客服人员解释称,节假日期间,由于旅游需求旺盛,火车票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波动较为明显。 事实上,火车票分为公布票价和执行票价。如果车票在发售时存在一定的折扣优惠,那么这个价格就是执行票价。而如果没有折扣优惠,那么该车次当天就会按照公布票价进行销售,所以同一车次在不同的日期,执行票价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机票定价方面,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票价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800公里以下航线、800公里以上与高铁动车组形成竞争航线旅客运输票价交由航空公司依法自主制定。 有行业人士对《深网》透露,“机票的定价相对复杂,涉及航线、里程、飞机机型、和机场的议价等多重因素。总体来说,飞机的票价也可分为折扣票价和正价票。当某航班快要满仓时,票价就会恢复公布票价,例如显示全价经济舱或者全价公务舱。” 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12日,中秋国庆假期出行的机票均价较“五一”假期上涨13%,除了票价上浮外,出行半径变长也是机票均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机票价格也受供需影响。平时淡季时,为了保证航司航线的收支平衡及同业竞争,航空公司会有一定的折扣,顾客购买的机票大部分是打折机票。到节假日或者旺季时,出行需求猛增,但航班和线路基本没变化,所以各大航司会根据供需调高机票价格。”上述行业人士解释。 从航空公司本身来看,受3年疫情的影响,大部分航空公司还未走出亏损的泥潭。以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海航控股这四大航空公司为例。 2022年这一年,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海航控股分别亏损386.19亿元、326.82亿元、373.86亿元,202.47亿元。粗略计算,国航和东航一天就亏损约一亿元。 2023年上半年,四大航空公司的亏损虽然收窄,但还未走出亏损的泥潭。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海航控股2023年上半年分别亏损34.51亿元、28.75亿元、62.49亿元、16.09亿元。 据界面新闻报道,为减少航司亏损,网传今年2月份,国航、东航、南航、厦航、川航、深航、山航等航司曾被要求停止低价投放。具体要求内容为,上述承运人所占份额超65%的航线,不得低于正价最高承运人四折同等价格;份额高于75%的航线,不得低于承运人中正价最高者五折(联程不在管控范围)。 热门景区酒店价格翻2-3倍 酒店价格变动直接受市场供需端变化的影响。在需求端,十一期间是旅游旺季,酒店价格会随着出游人次的增加上涨。据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旅游预测报告》显示,国内旅游产品“十一”预订量环比前一周增长88%,同比去年增长超4倍。 从供给端看,疫情三年,一些酒店因经营不善而被淘汰,导致短期内酒店供给不足。 据《2022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地区一共拥有住宿设施总数为36.1万家,较2020年减少了8.6万家,其中酒店住宿业较2020年减少了2.7万家,其他住宿业较2020年减少了5.9万家。 黄金周旅游住宿需求大幅上涨,供给端酒店总数却在下滑,这直接导致酒店价格的上涨。据《深网》观察,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热门旅游城市的豪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价格普遍翻倍。 豪华型酒店以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为例,9月22日入驻海景双床房价格为2070元/晚,9月29日入住的价格为4027元/晚,且放量紧张。经济型酒店以三亚湾凤凰机场附近的锦江之星酒店为例,9月22日入驻盲盒房(房型随机)价格110元/晚,9月29日入住的价格为266元起。 对于酒店预售情况,首旅酒店9月2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国庆期间酒店预售情况良好,未来实现营业收入取决于酒店住宿客人订单实际履约情况。 出行和旅游需求在十一黄金周的集中释放不仅利好首旅等连锁酒店,一些热门景区附近的民宿也迎来了涨价潮。 “我经营的民宿3室3床的套房平时价格在300元/晚左右,28日开始价格在1000元以上, 套房价格是平时的2-3倍。因为民宿附近有多个4A、5A级景区,假期前5天的房间已经售罄。”有民宿创业者对《深网》透露。 国际机票较暑期均价高出约72% 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三批恢复出境游团队游的国家和地区,全球各大出境游目的地的旅游热度迅速上涨。由于旅游规划、签证办理等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出境游市场直到暑期阶段才快速升温,同程旅行预计出境游市场将在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迎来客流小高峰。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中国香港、泰国、韩国是目前旅游搜索热度最高的出境游目的地。其中,中国香港通过多轮免费机票发放吸引内地游客,9月以来中国香港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69%。 泰国一直是中国游客比较关注的出境游目的地之一。为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泰国新首相赛塔接受采访时曾指出,将在旅游旺季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据央视新闻报道,泰国政府日前决定,2023年9月25日至2024年2月29日期间,中国游客持护照及旅行证入境泰国,无需申请旅游签证,免签停留不超过30天。 受旺盛需求拉动,“十一”期间的国际航班均价呈上涨趋势。同程研究院分析,从9月25日开始,国际航班票价将明显上涨。国庆假期首日(9月29日)国际机票的均价约为6696元(不含税费),较暑期均价高出约72%。 “国庆期间的国际机票比暑期贵,一方面是因为国庆期间机票确实在涨价,另一方面是因为泰国亚航、新加坡酷航等很多航司在暑期推出一批低价票做活动,所以给用户造成了国庆国际机票大涨的错觉。”有行业人士对《深网》解释。

    热搜视频背后:一位健身达人的意外死亡

    两个月前,河南镇平县小有名气的健身爱好者侯望生(化名)在某健身房锻炼时,因力竭被120公斤的杠铃压住了脖子,痛苦挣扎几秒后窒息而亡。 侯望生有拍摄训练过程的习惯,所以死亡过程也被记录下来。9月中旬,这段视频在网络被热传。 事发后的几个月内,涉事健身房老板刘健(化名)的人生轨迹也被改变。 刘健说,侯望生曾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他3岁女儿的义父。事发后,侯望生的亲属向刘健索赔120万元,刘健表示难以接受。 刘健说,意外发生时,侯望生既不是健身房会员也不是健身房员工,当时“还不是营业时间”。“侯望生在我这儿做过三个月健身教练,所以留有健身房钥匙,经常趁非营业时间来训练。此前我向他索要过钥匙,但他以‘方便训练’为由婉拒了我,作为好朋友我也没再提这事。” 目前,侯望生家属状告健身房的民事诉讼案已进入二审程序。 有资深健身人士表示,一直以来,健身圈里的一些人盲目推崇大重量和极限重量。侯望生是健身高手,但在某些疯狂的健身文化裹挟下,“对重量缺乏敬畏感。” 意外身亡 7月3日中午,侯望生像往常一样用备用钥匙打开了涉事健身房的大门。 健身房内的监控视频显示,侯望生先是玩了会儿手机。13点57分,健身房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双方打了个招呼。刘健说,健身房的营业时间为14点半,此时还不到营业时间,该工作人员还处于午休中。 几分钟后,侯望生开始训练。视频显示,他携带的装备十分专业:力量护腕、护腰、速干短裤。甚至连几十斤重的杠铃杆,都是自己从家中扛过去的。 经过一系列热身之后,侯望生在杠铃的两头挂上杠铃片。此时杠铃重达120公斤——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重量,北京硬核健身工作室教练常亚龙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重量)许多健身爱好者终其一生都难以推起”。 常亚龙说,他本以为侯望生的死是一个意外,后来通过反复看视频,“从专业健身的角度来看,他(侯望生)怎么会连续犯那么多低级错误”。 视频显示,侯望生先是摆好手机,准备拍摄自己的训练过程。随后,他躺在了卧推架前的长椅上,并做了一个非常专业,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准备动作——起桥。 所谓“起桥”,形似“拱腰”,就是双手握杠,将腰部和臀部从长椅上抬起,与舞蹈动作中的“下腰”有几分相似。常亚龙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动作一般出现在大重量卧推训练中,可以有效地减少肩部受伤几率、提高稳定性。 但不知为何,侯望生起桥的高度比一般人高出许多。视频显示,事发前他从胸部到脖子已呈一个角度较大的斜面。这是危险的信号,也是第一个失误。 “练习卧推因力竭被压在健身房并不罕见,但因为多数人不起桥或者起桥高度不高,杠铃会慢慢地压在训练者的胸部,此时训练者可以呼救,也可以将杠铃手动滚到下腹部再起身卸掉杠铃。”常亚龙说。如果起桥太高,那么训练者力竭后,杠铃就会从胸部滚向脖颈。 后来,侯望生在卧推过程中力竭,杠铃落在胸部后向脖颈滚去。此时,他又犯下第二个失误。 根据以往视频显示,侯望生在卧推过程中若感到将要力竭,会拼尽全力将杠铃向斜上方甩去。一般情况下,这可以使杠铃瞬间架在保护架上。“但意外发生时,侯望生低估了自己力竭的程度,本能地将杠铃向斜上方甩去,却因力量太小,让杠铃加速压向脖子。” 然而,即便被杠铃压住脖子,侯望生仍有一线生机。 若训练者将杠铃偏一下,会让杠铃呈现一头高一头低的斜杠姿态,此时低处的杠铃片会迅速脱落,然后杠铃瞬间弹起。 常亚龙认为,侯望生作为健身教练,“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技巧”。但他之所以没有逃脱成功,是因为第三个失误——训练前给杠铃片加了卡扣,杠铃片被牢牢地固定在了杠铃上。 杠铃片加了卡扣,杠铃片被牢牢地固定在了杠铃上。新京报记者 隋坤 摄 说起这个失误,刘健至今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就在事发前一个月,侯望生曾专门向刘健强调“做卧推时千万不要用卡扣固定杠铃片”。然而就在半个月前,侯望生开始在卧推时加卡扣。 意外发生后,刘健调取了侯望生往日的训练视频,发现侯望生曾多次连续几天练同一个肌群。“一个肌群练完后往往需要三到四天才能恢复本来的状态,所以一般人会将胸、肩、背、腿等几个肌群分成几天训练,每个肌群每周练一次。”常亚龙说。 侯望生曾连续4天用卧推动作练胸,每天的训练重量都维持在120公斤左右。虽然这个重量不是他的“极限重量”,但这种训练方式在常亚龙看来还是“堪称疯狂”。 健身狂人 侯望生今年27岁,但已健身多年。据朋友回忆,至少从大学开始,侯望生就已经开始进行系统的健身训练。 大学毕业后,侯望生做起了专职健身教练。在朋友眼中,侯望生是个痴迷于健身的“狂人”,他几乎将工作和生活都献给了健身,就是“上班时教别人训练,下班时自己训练”。 据涉事健身房的一位前同事介绍,侯望生的工作业绩属于“中等偏上”,每个月收入5000元。这在南阳当地已属于不错的收入水平。 刘健与侯望生相识也是因为健身。刘健回忆,2020年,他经朋友介绍,第一次见到侯望生。当时侯望生的身材就给刘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将近1米8的个头,160斤左右的体重,身上全是肌肉线条,一看就是健身高手。” 后来通过接触,刘健愈发佩服侯望生的健身水平。2021年,侯望生曾兴奋地对刘健表示,自己卧推的极限重量已达140公斤。 中国健美协会CBBA成员徐达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普通健身房里卧推重量达100公斤的就已寥寥无几,若能推起140公斤的重量,那么他在健身房里将“没有名字只有代号”。 徐达说,在健身圈里,重量就相当于酒桌上的酒量,许多人都推崇大重量。“能驾驭的重量越大,面子越大,恭维你的人越多,越能满足虚荣心。” 在朋友眼中,侯望生的水平已在当地“排名前三”。但侯望生并不满足,他痴迷于大重量训练,普通健身爱好者那套“胸、肩、背、腿”轮流训练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他。侯望生近几年在练的健身项目叫“三大项”。 徐达告诉记者,“三大项”是专业的健身名词,即“卧推、硬拉、深蹲”,这几个项目是力量训练的核心,也是评估健身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提升训练水平,侯望生还花费万元聘请了一位比他更专业的健身老师。据刘健介绍,这位老师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也是一位健身网红。“侯望生经常跟我们说在教练那儿又学到了什么技巧,并且侯望生还会定期拍摄自己的训练过程,然后拿着视频去向教练讨教。” 9月25日,新京报记者联系到了这位教练。提及侯望生,他表示:“事情当时发生得很突然,我知道这个事的时候也很难受,想起来一次难受一次,不想再讨论。” 2020年,侯望生到刘健的健身房工作了3个月,后到当地消防队工作。其间,侯望生曾对刘健炫耀自己买的杠铃杆。“一般人健身都是用健身房配的杠铃杆,但他追求大重量和极限重量,买了一根‘奥赛级别’的杠铃杆。” 这根杠铃杆能更好地保持大重量下的平衡,售价千元以上。刘健曾打趣道“这钱你还不如拿出来去追女孩,早点谈恋爱”,当时侯望生并未接话,只是哈哈大笑。“在他看来,健身可能比谈恋爱更有意思。” 对簿公堂 除了健身水平高,朋友们对侯望生最统一的评价就是“有眼力见儿”。有一次,刘健与侯望生一起参加朋友的聚会,其间看到刘健抱着女儿有些累,于是顺势抱过他的女儿哄了起来。 在朋友当中,侯望生的人缘相当不错。“大家都愿意照顾他,平时出去玩基本只让他出个自己的门票钱,剩下的费用都是朋友们自愿帮他掏。”刘健说。 此前逢年过节,刘健会去侯望生的家中走动。侯望生是单亲家庭,与母亲住在一起。刘健说,有时候,侯望生家中遇到什么困难,朋友们也是能帮就帮。 就在侯望生出事前半个月,他的外公因病去世。刘健与一群朋友凑了份子钱,并为葬礼忙前忙后。 然而,刘健与侯望生家的交情,在侯望生意外身亡后戛然而止。 双方因为赔偿问题一直谈不拢。侯家亲属坚持索要120万元赔偿。 侯家亲属认为,健身房作为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经营场所,对训练者的人身安全负有责任,出现如此重大安全事故必然需要赔偿。至于120万元的赔偿金额,是“咨询过律师后定下的”。 刘健并不认同该说法。他认为,事发时,侯望生既不是健身房会员也不是健身房员工,当时还不是营业时间。“侯先生在我这做过三个月健身教练,所以留有健身房钥匙,经常趁非营业时间来训练。此前我向他索要过钥匙,但他以‘方便训练’为由婉拒了我,作为好朋友我也没再提这事。” 最终双方对簿公堂。8月11日,当地法院一审宣判,健身房需承担90%的责任,赔偿80万元。刘健和合伙人不认同一审的责任划分,选择继续上诉。9月12日,该案在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目前尚未宣判。 该案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为刘健抱不平:“死者作为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死者又不给钱,怎么算顾客呢?” 也有网友认为,健身房老板知道死者有钥匙,其实是默认了死者在此健身的行为,所以肯定要负有一定责任。 上海市浩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波告诉新京报记者,健身房作为经营场所应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杨波说,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结合本案来看,健身是具有一定人身危险性的体育运动,健身房应当确保在非营业时间,非工作人员不能进入,而其在与前员工解除合同时没有收回钥匙显然是有过错的,也是悲剧发生的原因,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北京春林律师事务所主任庞九林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表示,健身房承担90%的责任的判定值得商榷,“因为当事人自身也有很大责任,当事人并非一般的消费者,曾当过健身教练,他应该懂得在旁边没有人保护的情况下不能够进行这类健身,也应该懂得器材怎么使用。” 健身圈“乱象” 侯望生意外身亡,也让人们开始注意到目前健身圈内的种种乱象。徐达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健身圈里有些人盲目推崇大重量和极限重量,夸张、出格、极不负责的健身行为比比皆是。 在徐达关注的健身网红当中,某健身网红的名言就是:“起不来就死!”常亚龙也注意到,许多健身网红不仅推崇“大重量”训练,还十分推崇“力竭”,不停测试身体极限。 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还能看到这样的视频:某健身网红喜欢在训练前先用头将铁门撞得“哐哐”作响,再开始训练;更有甚者,在杠铃上绑一把朝下的尖刀练习卧推,若不慎力竭致使杠铃压胸,这把尖刀可能直插他的胸膛。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能看到这样的视频:某健身网红在杠铃上绑一把朝下的尖刀练习卧推。视频截图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这些视频底下的评论区充斥着‘厉害’‘牛’‘太燃了’‘你是我的偶像’等声音。若粉丝跟着网红视频进行训练并受伤甚至死亡,不知道他们需不需要负责。”常亚龙说。 徐达曾在南京江宁区某健身房内目睹过一次健身事故。当时有人在练习将重物从地上抬起的“硬拉”动作,因为重量过大,训练人弯腰借力,最终随着一声清脆的骨头异响,他的腰椎向内凹进去一块。“一个本来健康的人就这样在我面前忽然腰椎间盘出问题了,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 近年来,健身圈的惨烈安全事故不断。据新民周刊报道,今年7月,某33岁健身网红进行大重量训练时被沉重的杠铃直接砸断了脖子,不幸去世。 徐达说,除了盲目追求大重量,健身圈还有一个群体被称为“科技流”。所谓科技,就是用药。“有的人为了更低的体脂率,会服用一种名叫克伦特罗的药。”这种药还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瘦肉精,搜索显示,我国已于2000年提出禁止使用“瘦肉精”类药物。 也有人选择走捷径,直接注射药物。徐达说,美睾酮、氧雄龙、屈那雄酮等药物被许多健身人士推崇。这些药物有的本用来治疗不孕不育,有的本用于绝经后的妇女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但因为能提高肌肉耐力、促进脂肪分解,许多健身人士选择私自服用。 今年7月,健身圈女网红壮壮去世的消息曾刷屏。坊间传闻其去世与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麻黄碱的静脉注射有关。专家表示,两种药物都具有“提升运动表现、提高耐力等方面的作用”,但也都有副作用,使用不当会有死亡的风险。 面对当下健身圈中的乱象,徐达表示无奈。“按理说,喜欢健身的人本应该是最懂得珍惜身体的人,然而在某些疯狂的健身文化裹挟下,他们最终沦为了肌肉的奴隶。”

    美证实被朝鲜驱逐越界美军士兵“在回家路上”

    朝中社27日报道称,朝鲜决定驱逐因越界入境被拘押的美国士兵特拉维斯·金。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也证实此事,并表示金“非常高兴”能回家,他期待回国并见到家人。 “我们可以证实,二等兵金非常高兴能回家,”该官员对记者称,“他非常期待见到他的家人。”法新社介绍,金在瑞典外交官的帮助下通过中朝边境进入中国,并于27日被移交给美国驻华大使和一名高级军官。随后,他被送往美国军事基地。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此前因越界入境被朝鲜拘押的美国士兵特拉维斯·金 资料图 报道称,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一份声明中确认了上述美军士兵“被释放”的消息,并对中国等提供帮助的国家表示感谢。“美国官员已确保二等兵特拉维斯·金从朝鲜返回……我们感谢瑞典政府发挥的外交作用...... 并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二等兵金的过境提供便利。” 关于这名美军士兵的未来,法新社继续称,返回美国后,金将被送往得克萨斯州的布鲁克陆军医疗中心,美国篮球明星布兰妮·格里纳在被俄罗斯释放后也在这里接受了检查。 “我们将引导他完成重新融入社会的过程,以解决任何医疗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并确保他能在一个好地方与家人团聚,”报道称,另一名美国官员这样说道。该官员还表示,任何纪律处分,包括可能的军事法庭审判,都将在之后进行。 据朝中社此前报道,7月18日在板门店共同警备区发生驻韩美军二等兵特拉维斯·金非法侵入朝鲜事件。特拉维斯·金当天混入游客中,在参观板门店共同警备区时故意侵入朝方区域,后被朝鲜人民军值勤军人控制。调查期间,特拉维斯·金表示希望向朝鲜或第三国寻求庇护。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7月18日证实,驻韩美军一名现役军人当天未经批准,穿越板门店共同警备区军事分界线,进入朝鲜。9月27日,朝中社称,朝鲜决定驱逐因越界入境被拘押的美国士兵特拉维斯·金。报道援引朝方调查结果说,特拉维斯·金承认非法侵入朝鲜,并坦白他对美军内部非人虐待和种族歧视抱有反感,对不平等的美国社会感到极度失望。

    武汉各大商场处境艰难,部分商场纷纷闭店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配套的落地,医疗资源、教育资源、交通资源、公园资源、产业资源、路网的便利性、住宅和商业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过去这些年,武汉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拓展了各个区域的边界,造了很多新区,诸多配套的落地,让武汉的城市界面变得更新,武汉可利用的土地减少,武汉将周边的人口吸引到武汉,让武汉的容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各种基建热火朝天的兑现,让武汉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武汉的各种配套资源中,绝大部分都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唯独商业除外,特别是商场以及商业综合体。 电商的产生,让实体店的生意不好做,特别是直播火爆以来,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导致实体店的生意举步维艰。 疫情以来,经济处于下行期,武汉的经济疲软显现得特别明显,体现最为直接的是武汉的招聘需求在缩减,随着武汉每年大量廉价劳动力进入市场,很多优质的企业招聘明显在缩减,增效降本非常明显,一方面诸多民企降低招聘需求,另一方面,诸多民企对老员工进行降薪,以让企业更好的存活,要知道,武汉民企开出的薪资本来就没有多少,降薪后对于部分员工的生活质量是极大的降低。 还有一部分企业对公司的构架进行优化,35岁以后,或者35岁左右的中年人逐步被优化退出职场,让中年人将更好的就业机会让位给年轻人,有房贷有车贷,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抗风险能力是最低的。 求职者和就业者面临被降薪,或者被裁员的风险,本来微薄的工资,面临潜在更加雪上加霜的窘境,诸多民企面临生存危机,开始降本增效,小部分国企和事业单位,在给供应商付款,以及给员工发工资的情况下,已经有拖欠的行为了,整个大环境处于低度低迷的情况,大家都不敢消费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诸多外企的大卖场逐步退场,零售具体沃尔玛,今年5月份关闭菱角湖万达的店面,随后在8月份首先钟家村的店面;大洋百货关闭了营业14年的王家湾店,目前在武汉还剩2家店面;今年年初,中百集团关闭了5家中百仓储;武商集团也关闭了岳家嘴和汉南两家店;新世界百货的武汉店(位于街道口)也在今年处于关闭的状态。 武汉的传统实体商场和卖场,遭遇到极寒时刻,基本都处于断臂求援的处境。 武汉诸多卖场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武昌江边的绿地缤纷城的商场,平时基本没有什么人,作为武昌沿江的绝佳地块,能在附近买房的清一色的都是有钱人,但是这样的商场也显得极其衰败。 当代国际城搞得商场,已经彻底沦为底商性质了,脏乱差,谈不上什么人气和环境。 珞狮南路的泛悦·城市奥特莱斯,基本没有什么人流,整个商场非常冷清,有整层的商家集体退场,极其衰败和没落,整层空荡荡的,即使有些商家入驻的楼层,也显得冷冷清清。 位于珞喻路的光谷国际广场,面临倒闭的近况,曾经是转盘的网红打卡地,人流量和车流量巨大,当光谷步行者还没有交付的时候,光谷国际广场是光谷最C位的存在,地铁2号线光谷广场站,都在这个商场附近,附近有多所高校的加持,也挨不过时代的尘埃。 如果说武汉市内商圈附近的商场倒闭,是竞争激烈所致,那么在武昌火车站综合体的诸多门面,以及汉口火车站附近的诸多门店,也面临很多闭店和转让的情况,武汉经济的寒冷变得尤为明显。 武汉近些年发展,大搞房地产,住宅无限扩容,随着配套的商业用地诞生,诸多商业用地规划成商场甚至是商圈,导致武汉的商场和商圈泛滥,遍地都是商场,导致现在去哪里都是大型的商业综合体。 而武汉的商业竞争是存量的竞争,武汉的人口就这么多,购买力就这么强,这个商场起来了,必然会有另一个商场没落。 在大城市大面积高密度的做商场,是赌城市未来的增量人口增长,目前武汉的增量也放缓,甚至未来没有增量的可能性,那么这些商场的配置一定会是过剩的。 随着电商的兴起,直播带货的火热,电商平台的价格和竞争力,明显要强于实体店,毕竟实体店承担了城市发展门面的租金,而这样的租金最终会传导到商品的价格中。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下行,老百姓都没什么钱了,基本生活最基本的物质消费还凑合,但是非刚需的产品,以及高端的产品,甚至奢侈品的销量下滑,已经是必然。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从武汉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高度内卷化,跟城市人口的增量有关,跟居民的消费能力有关,更多的跟商业的规划有关,未来做实体店只会越来越难。

    重磅:Costco进军医疗领域 推$29线上看诊 $72体检…

    就是说,Costco这会员卡,办的是真值啊!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配镜,旅游,换轮胎,买车险等等等,Costco会员卡又现在多了一个新用途,看医生!图片来自sesame,版权属于原作者本周Costco宣布,将和医疗保健市场Sesame合作,为持卡会员们争取了门诊医疗服务的“特别折扣”。Costco会员可以获得哪些福利?据Sesame称,此次合作将为Costco会员提供跨50个州的一系列医疗服务最优价格,会员需要验证自己的Costco会员资格,才能获得折扣。Costco会员福利包括:初级保健线上问诊 $29通过标准实验室进行体检,并与提供商进行后续线上咨询 $72线上心理健康治疗$79其他Sesame服务(包括线下就诊)可享受10%的折扣以上服务均不接受医保卡,选择Sesame服务的顾客将直接向医疗服务提供者付款。图片来自sesame,版权属于原作者Sesame公司是做什么的?总部位于纽约的初创公司Seasame成立于2019年。该公司建立平台,以低成本,将医疗服务提供商与消费者直接连接起来,建立了双边市场。Sesame平台现在由初级保健医生,执业护士,以及40多个健康专业、实验室、影像中心组成,提供线上和线下的护理。图片来自costco,版权属于原作者消费者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接触到超过10000家医疗服务提供者,直接支付现金,不接受医保。该公司报告称,使用现金支付医疗市场的患者,可以节省20%-67%的医疗服务成本。图片来自sesame,版权属于原作者现金支付不但能把价格打下来,还可以消除门诊护理中不必要的中间商。截至2023年,通过Sesame平台找到的医生已经治疗超过100000名患者。从官网可以看到,Sesame目前线下合作的医生包括皮肤科,产科,基础家庭护理,儿科,大多集中在德州、加州、纽约三个地区。多家大型公司进军医疗保健领域在Costco进军医疗保健领域时,其他零售商也正在扩大医保产品范围。Walmart一直在建设初级保健诊所网络,已在阿肯色州、弗洛里达州、佐治亚州、伊利诺伊州、德克萨斯州设有30多个分支机构,并计划在Oklahomacity地区开设4家新健康中心。并在2024年迁入密苏里州和亚利桑那州。此前,亚马逊以39亿美元收购了初级保健公司One Medical,而CVSHealth则以106亿美元收购了Oak Street Health。Walgreens旗下的VillageMD斥资近90亿美元收购紧急护理诊所连锁店CityMD母公司SummitHealth医疗机构。从目前趋势来看,比起需要提前多周预约等待的家庭医生,这些大型零售商推出的初级医疗保健服务越来越便利,未来人们看病就医的习惯很可能出现巨大变化。Costco的新服务,大家会考虑使用吗?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加拿大生育率下降而人口增长创1957年以来最高记录

    RCI发布日期:23:16 加拿大统计局星期三(9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这一年里,加拿大的人口增加了115万,为七国集团之冠。年增长率为2.9%,是加拿大自1957年以来的人口年增长率最高记录。 1957年,婴儿潮和匈牙利难民潮使加拿大的人口增长率达到3.3%。但是这一次的高增长率却没有婴儿潮的功劳。实际上,加拿大在过去一年的生育率仅有1.33,为历史新低。98%的人口增长来自移民,包括永久居民和留学生、外劳等非永久居民。 在各省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阿尔伯塔省,增长率达到4%。该省的人口增长不仅得益于外国移民,也得益于省际人口迁移。过去一年里,搬到阿尔伯塔省的人数比离开该省的多56245人,是加拿大统计局自1971-72统计此类数据以来最多的。 另外有七个省的人口年增长率也创下最高记录: (CBC News, Peter Zimonjic, 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