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头条

    本周三是今年最后一次议息日 普遍预期央行保持利率不变(图)

    本周三是加拿大央行在今年最后一次议息,有经济界人士预测﹐央行将维持当前利率不变。今年7月以来﹐央行一直维持5%的基准利率,而上月经济的表现﹐使央行重新加息的可能性已经下降。央行行长麦克勒姆(Tiff Macklem)上月的一次演讲表示,经济过热需求「现在已经过去」,清晰表明了利率已经到顶。经济数据也显示,在高借贷成本重压下﹐加拿大经济的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在经历今夏的高峰后最终回到正确方向。今春﹐在央行暂停加息后﹐房价再次起飞,经济增长比预期强劲和通胀率重回上升,结果导致央行6月和7月再次加息,通货膨胀转而下行。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回落到3.1%,已接近央行的2%调控目标,使市场投机从央行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转到相信央行开始降低利率。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利率战略部主任Simon Deeley表示﹕「核心通胀率指标正持续稳健地下降,使利率回落到中立区域。考虑到央行负担不起犯另一个错误,我认为比较调控过度,央行更愿意选择谨慎实现通胀目标,维持当前利率不变。」

    省议长动议 发展安省游乐宫计划绕过三读辩论 反对党批不民主(图)

    安省政府推出法案﹐由省府省掌控多伦多市两条高速公路,换取免除安省游乐宫大部分进一步的环境评估和文化遗产保护,并允许基础设施厅长发布部长超越地方法例的规划命令。省议长卡兰德拉(Paul Calandra)现更提议跳过委员会听证及法案的三读﹐而直接立法。通常在法案经过二读后﹐就会进行委员会听证﹐为公众参与提供机会。但安省新民主党党魁斯泰尔斯(Marit Stiles)表示,匆忙通过法案﹐只会让政府避过公众审查。如在再发展安省游乐宫的计划上绕过辩论及公众听证﹐是非常不民主。此举还限制了在省议会中未被正式承认的党派成员的参与,包括自由党和绿党。安省自由党省议员弗雷泽(John Fraser)亦表示,这将今省议会内12%的省议员及他们所代表的两百万名选民被禁声。但卡兰德拉已明确表示,他将利用手头的所有工具来推进安省游乐官的计划。

    菲沙河谷房屋销售连续第5个月下滑(图)

    进入假日季节,菲沙河谷地区(Fraser Valley)的房地产市场继续降温,买卖双方均保持著今年下半年以来的观望模式。菲沙河谷地产局(Fraser Valley Real Estate Board)11月在中央放盘系统(MLS)录得891 笔交易,比10月下降 8%,是十年来成交量倒数第二的11月。新挂牌房屋数量也再次下降,为 2030...

    亚马逊订购2100元手表 运送途中被窃 买家无法取回退款(图)

    住在卑诗省塔西斯(Tahsis)小镇居民切滕伯格(Leo Chteinberg),在亚马逊(Amazon)网站上订购了一只2100元的Garmin手表,但货品在邮寄途中不翼而飞,表没有﹐取回退款都好应该﹐但亚马逊不肯认账﹐找加拿大邮务公司﹐又说事件与他们无关﹐总之切滕伯格惨变人球﹐被人踢来踢去。 切滕伯格因患有糖尿病和高胆固醇,于是在今年10月﹐花2100元在亚马逊订购一只可以监测心率和血氧水平的手表来帮助运动。10天后﹐他去加拿大邮政局取包裹,当时就发现包裹一角似乎被人撕烂过。他都已醒目﹐甫离开邮局就打开包裹,发现包装盒内根本没有手表,只有一条备用的矽胶手表带和使用说明。 他于是向亚马逊查询﹐对方就说﹐根据调查和他的陈述,包裹应该被亚马逊以外的人窃取,叫切滕伯格联系当地警方。 切滕伯格于是按照对方指示报警﹐并将报警资料转发亚马逊﹐但后者一直不肯退款﹐更说爱莫能助。切滕伯格说,他先后6次打电话给亚马逊,每次都要经过20分钟的流程才能与客户服务代表交谈,但每次对方都只想尽快收线﹐根本没心帮他。 亚马逊发言人阿吉雷特(Barbara Agrait)称,亚马逊正与客户合作调查事件。至于亚马逊如何确定物品是被第三方窃取,以及有哪些程序可确保从亚马逊订购的商品,可完好无损地送到买家手中﹐就一律无可奉告。

    加拿大新闻

    应对大气河流 卑诗1号高速公路今晚7时开始关闭(图)

    据预测一股大气河流(atmospheric river)将于周一袭击卑诗省,一条主要高速公路因此关闭。省运输及基础建设厅(Transportation and Infrastructure)表示,由于预计会有强降雨以及高海拔地区的雨雪,穿越菲沙峡谷(Fraser Canyon)的1号高速公路将于周一晚上7时关闭。因为去年夏天该地区受到山火影响,省运输及基础建设厅的岩土工程专家建议关闭该公路,作为预防措施。省府的声明还说,从Boothroyd到Siska即利顿(Lytton)以南约9公里之间的道路,将从周一晚上 7 时开始关闭。评估将从周一持续至周二上午。检查站将设立在合普(Hope)和利顿 外的 1...

    联邦新规:6年内减甲烷排放至少75% 亚省抵制

    2021年10月15日,德克萨斯州莱诺拉的一个石油和天然气设施中,燃烧器燃烧掉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AP/David Goldman/加通社) 【2023年12月05日讯】(记者楚方明多伦多报导)加拿大联邦政府最新宣布,在未来6年内减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甲烷排放量至少75%,但亚省政府表示,这些规定危险且违宪,拒绝执行。 周一(12月4日)上午,环境部长史蒂文·吉尔博特(Steven Guilbeault)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宣布了加拿大新拟议的甲烷排放规定。他表示,环境污染加剧气候变化,而减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甲烷排放量,是减少污染最快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 亚省省长和环境厅长也参加了COP28,但他们抨击联邦政府的决定。 亚省的甲烷排放目标是在2014年的基础上减少45%。亚省能源监管机构的报告显示,亚省已在2022年实现了该目标。 亚省省长戴思敏(Danielle Smith)和环境厅长丽贝卡·舒尔茨(Rebecca Schulz)发表联合声明。声明中说:“渥太华不想以亚省成功的方法为基础,而是想用代价高昂、危险且违宪的新联邦法规来取代它。” 声明还说,渥太华提出的新目标非法且不切实际,“鉴于联邦政府最近干涉我省管辖的范围违宪,我省政府将使用掌握的一切工具,以确保这些荒谬的联邦法规永远不会在我省实施”。 2021年的一项联邦审查发现,加拿大有望实现目前的监管目标,即到2025年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甲烷排放量减少40%至45%,但最近的报告显示,甲烷泄漏和释放情况并未充分记录。 为了达到在2030年将甲烷排放量减少到2012年水平的75%,加拿大政府将投资3,000万元,以改善排放测量和数据。 甲烷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不如二氧化碳长,但它能更好地吸收热量,因此减少甲烷的排放被认为是减少全球变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责任编辑:文芳

    银行信贷额度被盗 加拿大女子需还万元

    图为加拿大满地可银行资料照。(孙泰利/) 【2023年12月05日讯】(记者王兰多伦多报导)一名亚伯塔省女子表示,自己的满地可银行(BMO)账户在未经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信贷额度(Line of credit)被转走一大笔钱,而银行却要求她偿还近10,000元及利息。 据CBC报导,37岁的麦克尼尔(Charlene MacNeil)表示,8月28日晚上,她收到一封信贷额度警报电子邮件,通知她在BMO银行的15,000元信贷额度中仅剩33元可用,这让她非常惊慌。 她查看了自己的账户,发现有大量资金不见了,于是立即将此事报告给银行。 第二天早上,她在位于亚伯塔省托菲尔德(Tofield)当地分行得知,有10,300元从她的信贷额度转到了她的支票账户(chequing account)。然后,9,702元又从她的支票账户转给了一个她不认识的收款人。 满地可银行对这些交易进行了调查,但不会对她被偷走的金额进行补偿。麦克尼尔现在必须偿还这笔钱,外加10.8%的利息。 她告诉CBC新闻:“这对我们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她说,这件事给她造成了很大的精神伤害,动摇了她对银行的信任,尽管她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让她感觉自己像个罪犯。 麦克尼尔住在托菲尔德附近的农场,多年来一直是BMO的客户。她说,她以前从不担心账户里的钱,因为她认为自己对个人信息非常小心谨慎。 BMO的调查 麦克尼尔与CBC分享了10月10日的银行调查信件。信中写道,用于访问她的银行账户的设备触发了一次性密码,该密码通过短信发送到了她的电话号码上,并被成功检索和输入。 银行高级调查员贾斯珀(Gary Jasper)写道:“如果输入银行卡号、网上银行密码和一次性密码的人不是你本人,那么要么是你以某种方式泄露了这些信息,要么就是你的设备(电脑、手机)可能已被入侵,从而让他人获取了这些信息。” 他在信中表示,保护银行卡号、密码和设备是麦克尼尔的责任,而不是银行的责任。 麦克尼尔说,她平时只用手机登录网上银行。她不记得那天收到过两步验证码,也没有与任何人分享过密码,甚至是她的丈夫。 她说,她怀疑自己的手机可能在一次前往拉斯维加斯参加会议的工作途中被入侵。因为她平时都会尽量避免使用公共Wi-Fi网络,但在那次旅行期间可能使用过。 由于对于银行的回应感到不满,麦克尼尔说她又与贾斯珀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电话交谈。 随后,BMO银行分行的经理口头同意返还500元。 麦克尼尔仍希望可以追回全部款项,并已向加拿大银行与投资服务调解专员(OBSI)提出投诉。 专家建议 根据OBSI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至7月期间,有近500起欺诈案件立案。欺诈是向行业监察员报告最多的银行问题。 加拿大反欺诈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因欺诈造成的损失超过2.8亿元。 北亚伯塔理工学院(Northern Alberta Institute...

    网购$2千手表到手却是空盒 亚马逊拒赔原因匪夷所思!

    一名顾客在网购2千多元的手表后,收到的却只是一个空盒。他向网购巨企亚马逊(Amazon)投诉,对方拒绝受理,原因是指报案警署的所在地与收件地址不相符。有专家提醒消费者,尽管在一般情况下,网购客要求退款不会遇上太大困难,但如果进行的交易涉及较大金额,网店的处理手法就会大相迳庭。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奇滕伯格(Leo Chteinberg)四年前从温哥华迁居到人口只有300人的小村落塔西斯(Tahsis),由于地处偏远,他经常使用网购。两个月前,他花2,100元订购了一只Garmin手表。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即时文字新闻

    即时滚动新闻

    应对大气河流 卑诗1号高速公路今晚7时开始关闭(图)

    据预测一股大气河流(atmospheric river)将于周一袭击卑诗省,一条主要高速公路因此关闭。省运输及基础建设厅(Transportation and Infrastructure)表示,由于预计会有强降雨以及高海拔地区的雨雪,穿越菲沙峡谷(Fraser Canyon)的1号高速公路将于周一晚上7时关闭。因为去年夏天该地区受到山火影响,省运输及基础建设厅的岩土工程专家建议关闭该公路,作为预防措施。省府的声明还说,从Boothroyd到Siska即利顿(Lytton)以南约9公里之间的道路,将从周一晚上 7 时开始关闭。评估将从周一持续至周二上午。检查站将设立在合普(Hope)和利顿 外的 1...

    中国无力还贷黑名单人数激增 原因何在?

    英国金融时报周日援引中国法院资料报道,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中国借款人违约率已飙升至历史新高,凸显中国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资料图片/RFA制图在结束了为期三年的新冠疫情封控政策后,中国经济并未如期迅速复苏。与此同时,中国有关无力还贷的人数统计却大幅增加。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英国《金融时报》上周六援引中国地方法院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多达854万中国民众因为无力偿还贷款,而被列入失信黑名单。这些民众的年龄大多在18至59岁之间,比例占中国劳动人口的1%。相比中国2020年的有关数据,当年被列入黑名单的人数为570万人,而在为期三年的新冠清零政策下,无力还贷的人数有快速增加的趋势。报道指出,黑名单人数激增与中国民众在过去十年大幅借款,但如今遇到经济停滞而无力还款有关。而这些失信人群被列入黑名单的最初原因,是因为他们拖延还款后,被银行等债权人告上法院。学者:中国政府此前过度鼓励消费酿苦果针对无力还贷人数迅速增加的问题,美国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民众出现还款危机是因为政府在过去十年过度鼓励消费:“在中国经济上行、膨胀的时候,中国政府一直鼓励大家去消费、超级消费,譬如像信用卡、贷款来刺激消费。作为一个良性、经济上行的社会,这个情况是正常的。但是经济不可能一直保持昂扬向上,总会有高峰有低谷,一旦进入低谷就会产生负面作用。”李恒青表示,随着中国经济整体状况不断下滑,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多。对此,旅美政治经济评论人士秦鹏也告诉本台记者,中国的经济衰退导致欠债民众越来越多:“原因当然有疫情的原因,中共封城;还有中共对民企的打击,导致民营资本的投资下降;再有国际关系恶化导致进出口下降、外资逃跑;还有消费在下滑。”为期三年的中国新冠疫情封控政策已经结束,但中国有关无力还贷的人数统计却大幅增加。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清点的人民币。(法新社图片)学者:中国需比照美国建立破产机制《金融时报》的报道也指出,被列入黑名单后,中国民众在从事诸多经济活动时都会遭遇限制,如无法购买机票、无法报考公职以及无法使用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种种限制都会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不便。同时,由于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后遭遇诸多限制以及如今面临的高失业率问题,都使得这些违约人的还贷过程更为艰辛,有些人也因此逐渐放弃了重建财务信用。针对建立失信黑名单的机制,李恒青认为,中国政府其实面临两难:“进入失信名单后,不能去坐高铁、不能坐飞机。他原来要谈生意,不坐高铁、飞机他去不了,这是一种矛盾。可是如果你让他去坐,这对债权人来说就非常不公平。因为你欠我这么多钱,结果我还在吃糠咽菜,你却高消费。”秦鹏则认为,面对大量民众无法还贷的问题,中国政府需要比照美国,建立更好的破产保护机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其实经历过好几次破产,但破产并没有影响他的发展。而这个破产过程当中,其实涉及到和银行与债权人的债务重组问题。但中国的银行是国有,它会直接把他(负债人)列为失信人,这个其实非常不合理。如果能更好地处理、不把他给弄死,实际上银行(情势)可能会更好,等他(欠贷人)缓过来之后发展更好。”

    联邦新规:6年内减甲烷排放至少75% 亚省抵制

    2021年10月15日,德克萨斯州莱诺拉的一个石油和天然气设施中,燃烧器燃烧掉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AP/David Goldman/加通社) 【2023年12月05日讯】(记者楚方明多伦多报导)加拿大联邦政府最新宣布,在未来6年内减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甲烷排放量至少75%,但亚省政府表示,这些规定危险且违宪,拒绝执行。 周一(12月4日)上午,环境部长史蒂文·吉尔博特(Steven Guilbeault)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宣布了加拿大新拟议的甲烷排放规定。他表示,环境污染加剧气候变化,而减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甲烷排放量,是减少污染最快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 亚省省长和环境厅长也参加了COP28,但他们抨击联邦政府的决定。 亚省的甲烷排放目标是在2014年的基础上减少45%。亚省能源监管机构的报告显示,亚省已在2022年实现了该目标。 亚省省长戴思敏(Danielle Smith)和环境厅长丽贝卡·舒尔茨(Rebecca Schulz)发表联合声明。声明中说:“渥太华不想以亚省成功的方法为基础,而是想用代价高昂、危险且违宪的新联邦法规来取代它。” 声明还说,渥太华提出的新目标非法且不切实际,“鉴于联邦政府最近干涉我省管辖的范围违宪,我省政府将使用掌握的一切工具,以确保这些荒谬的联邦法规永远不会在我省实施”。 2021年的一项联邦审查发现,加拿大有望实现目前的监管目标,即到2025年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甲烷排放量减少40%至45%,但最近的报告显示,甲烷泄漏和释放情况并未充分记录。 为了达到在2030年将甲烷排放量减少到2012年水平的75%,加拿大政府将投资3,000万元,以改善排放测量和数据。 甲烷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不如二氧化碳长,但它能更好地吸收热量,因此减少甲烷的排放被认为是减少全球变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责任编辑:文芳

    银行信贷额度被盗 加拿大女子需还万元

    图为加拿大满地可银行资料照。(孙泰利/) 【2023年12月05日讯】(记者王兰多伦多报导)一名亚伯塔省女子表示,自己的满地可银行(BMO)账户在未经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信贷额度(Line of credit)被转走一大笔钱,而银行却要求她偿还近10,000元及利息。 据CBC报导,37岁的麦克尼尔(Charlene MacNeil)表示,8月28日晚上,她收到一封信贷额度警报电子邮件,通知她在BMO银行的15,000元信贷额度中仅剩33元可用,这让她非常惊慌。 她查看了自己的账户,发现有大量资金不见了,于是立即将此事报告给银行。 第二天早上,她在位于亚伯塔省托菲尔德(Tofield)当地分行得知,有10,300元从她的信贷额度转到了她的支票账户(chequing account)。然后,9,702元又从她的支票账户转给了一个她不认识的收款人。 满地可银行对这些交易进行了调查,但不会对她被偷走的金额进行补偿。麦克尼尔现在必须偿还这笔钱,外加10.8%的利息。 她告诉CBC新闻:“这对我们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她说,这件事给她造成了很大的精神伤害,动摇了她对银行的信任,尽管她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让她感觉自己像个罪犯。 麦克尼尔住在托菲尔德附近的农场,多年来一直是BMO的客户。她说,她以前从不担心账户里的钱,因为她认为自己对个人信息非常小心谨慎。 BMO的调查 麦克尼尔与CBC分享了10月10日的银行调查信件。信中写道,用于访问她的银行账户的设备触发了一次性密码,该密码通过短信发送到了她的电话号码上,并被成功检索和输入。 银行高级调查员贾斯珀(Gary Jasper)写道:“如果输入银行卡号、网上银行密码和一次性密码的人不是你本人,那么要么是你以某种方式泄露了这些信息,要么就是你的设备(电脑、手机)可能已被入侵,从而让他人获取了这些信息。” 他在信中表示,保护银行卡号、密码和设备是麦克尼尔的责任,而不是银行的责任。 麦克尼尔说,她平时只用手机登录网上银行。她不记得那天收到过两步验证码,也没有与任何人分享过密码,甚至是她的丈夫。 她说,她怀疑自己的手机可能在一次前往拉斯维加斯参加会议的工作途中被入侵。因为她平时都会尽量避免使用公共Wi-Fi网络,但在那次旅行期间可能使用过。 由于对于银行的回应感到不满,麦克尼尔说她又与贾斯珀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电话交谈。 随后,BMO银行分行的经理口头同意返还500元。 麦克尼尔仍希望可以追回全部款项,并已向加拿大银行与投资服务调解专员(OBSI)提出投诉。 专家建议 根据OBSI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至7月期间,有近500起欺诈案件立案。欺诈是向行业监察员报告最多的银行问题。 加拿大反欺诈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因欺诈造成的损失超过2.8亿元。 北亚伯塔理工学院(Northern Alberta Institute...

    一司机周日在维多利亚用车撞亲巴勒斯坦抗议者被捕(图)

    一名司机周日在卑诗省议会大楼外举行的亲巴勒斯坦集会上,差点用车撞到一名抗议者,事后该司机被捕。事件发生在维多利亚Belleville街(Belleville St)500号街区周日下午2时刚过,有人拍摄了事发时的视频并上传至社交网络。视频显示,一辆停在路上的灰色四门轿车,突然加速驶向一名举著巴勒斯坦(Palestinian)国旗、穿著反光背心的人。该抗议者立刻跑开,勉强避开了撞击,汽车则开到了人行道上,在立法大楼外的路障附近停下。随后,司机与其他抗议者发生言语争执,最终被警察分开。拍摄这段视频的史密斯 (Donald Smith) 表示,他当时外出散步,注意到了这次集会,于是走过去看。他说,当他看到一名男子对著车窗外的抗议者大喊大叫时,他开始拍摄。史密斯接受CTV访问时表示:「接下来就是你在视频中看到的,他开车过来,猛踩油门,几乎撞到了人。如果没有这些路障,那将会是一个不同的结果。」维多利亚警方表示,这名司机因持武器攻击和危险驾驶而被捕。 警方没有逮捕其他人,抗议活动继续和平进行。维多利亚警方昨日还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已建议对该男子提出指控,目前该男子已被释放,等待未来的开庭日期。」新闻稿中还说道:「警方支持每个人安全、和平和合法抗议的权利,并要求所有公民尊重这项权利。」当日有数百名抗议者在维多利亚市中心游行,呼吁结束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加拿大穆斯林全国议会(National Council of Canadian...

    网购$2千手表到手却是空盒 亚马逊拒赔原因匪夷所思!

    一名顾客在网购2千多元的手表后,收到的却只是一个空盒。他向网购巨企亚马逊(Amazon)投诉,对方拒绝受理,原因是指报案警署的所在地与收件地址不相符。有专家提醒消费者,尽管在一般情况下,网购客要求退款不会遇上太大困难,但如果进行的交易涉及较大金额,网店的处理手法就会大相迳庭。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奇滕伯格(Leo Chteinberg)四年前从温哥华迁居到人口只有300人的小村落塔西斯(Tahsis),由于地处偏远,他经常使用网购。两个月前,他花2,100元订购了一只Garmin手表。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我女儿在非洲上学:与其精细化培养脆弱一代 不如放养…

    周轶君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前些年引发过热切讨论。倘若要再续集,外滩君提议,不如用一集拍拍非洲。有人立刻要问,非洲这么“落后”的地方,有什么好拍的?有此想法,还真不是心血来潮。不久前,我们结识了一位定居南非20年的妈妈Jessica。Jessica性格满是北方人的直爽,拨通她电话时,大洋彼岸传来包饺子的声音:“咱们随便聊,我继续包。”话匣子打开,南非的教育趣闻一个接着一个,充满了画面感。Jessica和先生老家在呼和浩特,皆是年轻时因学业工作,与南非结缘。他们爱情的结晶,女儿“玉米”在南非出生、上学。对于Jessica来说,南非俨然已是第二个家。玉米6岁的小玉米“静若处子”时,是个齐刘海、圆脸、大眼睛的萌娃;当然,多数时候她的状态是“动如脱兔”:几米高的树蹭蹭爬上去,喜欢把自己挂树上,吃三明治、喝下午茶、看风景;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吊杠,玉米可以左右手交替,轻松自如地从左爬到右;跟非洲的各种大小动物做朋友……当很多家长在发愁周末带孩子去哪儿时,小玉米的童年以整个南非为“牧场”,在汗水、泥土以及野生动物的陪伴中,茁壮身体,滋养心灵。非洲的教育,真可谓“生猛”,与如今愈发精细化的养育模式截然相反。不过,这种养育之道也并非凭空而来。Jessica坦言自己其实也是在国内传统的教育体系下长大,如今的很多理念做法,一半是到了南非后“入乡随俗”,一半是为人父母后跟着孩子一起学习,认知一步步提升与改变。如今中国人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教育的场景也许多种多样,但背后所折射的原理却又极相通。不妨,听听生活在南非的这个中国小家庭的心得。*为方便阅读,行文以Jessica妈妈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南非不差,但两极分化我来南非是2003年,高中毕业后。起因是家里有亲戚在南非做生意,说这里还不错。当时其实已经高考完了,考得还可以,但是年轻嘛,想着有机会就到外边看看,所以我决定来南非。到了之后,先读了一年语言学校,接着在比勒陀利亚(行政首都)上的大学。现在则是定居在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比陀和约堡两座城市实则连在一起,看不出有什么分界线。(跟别的国家不太一样,南非是按照三权分立设立了三个首都。行政首都为比陀,立法首都为开普敦,司法首都为布隆方丹。)开车路上随手拍的景色刚来南非的时候,感觉这里确实挺发达。后来南非就一直走下坡路,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底子打得好,城市基础设施还在,像公路、医疗、教育等等这些,其实都还可以;治安没有那么好了,但在这里生活久的人,都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以及出门不要露富。南非的中资企业很多,像OPPO、 Vivo、中钢、中行、建行等等……过来做生意、开店的国人也不少。我和老公就职于南非的某中资企业,目前的工作稳定,也习惯了在南非的生活,所以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至于玉米未来长大了想要去哪里,我们到时候再看吧。也正因为工作、收入还算稳定,我们在这里的生活其实没什么问题——如今的南非,是一个两极分化特别严重的国家。贫穷和富裕之间的鸿沟巨大,从而将医疗、教育、生活、认知等都鲜明地区隔开。就拿学校来说,南非的私立学校得看家庭的医疗保险。什么意思呢,如果平时使用的是免费公立医疗,则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经济水平稍微好一点的人,都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来南非的大部分中国家庭,他们的孩子都不会去公立学校。每年十月的南非南非的货币现在贬值了。刚来的时候,我觉得什么东西都比国内贵。现在私立幼儿园便宜的大概一年四、五万人民币;私立中小学,一年十几万人民币,其实比国内的一线城市价格要低。所谓两极分化,是差的会很差,好的会很好。南非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私立学校不论是硬件、理念还是师资,都延续了英式体系。像玉米马上要入学的那个私立小学,光是英式板球的发球机器就站了一排,游泳池则是室内室外各有一个。去私立小学参观要说南非落后,得看两极的哪一端吧。南非式熏陶抛开南非的衰退和两极分化不谈,我是非常喜欢这儿和这儿的人的。老话讲得不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非人就跟南非的天气一样,炽热,真诚。到超市买东西,不认识的人之间都可能随意聊起来。你吃了么,买的什么,这东西怎么样……当然如果你自己特别保守,别人也不会打扰你。上次我在小区健身房游泳,有教练在教小朋友,看到我了主动过来,说哪个姿势可以再改善一下。包括我老公之前开车撞着了,瞬间马路上四五辆车停下来,围着问哪里受伤了、腿有没有事、需不需要救护车……我见过一些北欧人过来南非。都说北欧的人冷漠,但感觉他们到了非洲也很快被同化了。南非对小孩子的包容度很高,玉米同学的哥哥,见到我们这些大人一样是握手问候,让人忍俊不禁。这边的小朋友一直像大人那样被平等对待,他们懂得尊重自己,也就更懂得尊重其他人。玉米在南非出生长大,性格也天然地特别“南非”,跟谁都能尬聊两句。非洲小朋友的“睡衣派对”来南非后,我自己的认知也在逐步改变。03年刚来时,我报了个旅行团,去克鲁格国家公园(南非最大的野生动物园)。记得很清楚,当时一行共14人,来自8个不同国家,只有我一个是亚洲人,也只有我一个,毫无旅行经验,连睡袋都不会卷,和别的游客形成鲜明对比。和我一个帐篷的叫叶琳娜,东欧的银行职员,她说自己几乎所有的工资都用来周游世界了。我当时看着她,满眼都是不理解,心想旅游有那么重要么,能当饭吃吗。同行的还有个BBC的记者,跟我小时候在央视里看的正经八百的新闻人完全不一样,他到非洲来是因为感兴趣,很好玩,每天不是浴巾丢了,就是拖鞋飞了。曾经没有孩子前,我还有一些老的观念,比如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什么的。可是在南非的“耳濡目染”下,这些传统的观念一件件被丢掉了。玉米有个比她大的朋友,对玉米很好,穿小的衣服全都送给玉米;玉米把这些衣服穿小以后,又送给另一个更小的妹妹。其实那个孩子的爸妈一个是建筑设计师,一个是骨科医生,家庭条件很好。但他们每次都特别感谢,觉得是因为小朋友们之间关系好,另外,旧衣服循环使用也环保。很多大人,包括我家亲戚现在还会觉得,对孩子好就得给她吃好的、穿名牌,但在南非,大家根本不在乎这些东西。前段时间回国,在公园里别的小朋友都穿得很精致,玉米永远是廉价打底裤。看到柱子什么的,她脱了鞋,三两下就爬了上去。和不同的人和家庭接触多了后,我现在愈发能理解叶琳娜,理解BBC的俏皮记者:人活着够辛苦了,就得潇洒一点、随性一点。我和老公越来越常说,真的,人生就是一场体验,而不是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在人生的这场体验里,想要做一个“顶级玩家”,什么学业啦,才华啦,能力啦……所有的技能都是辅助的,而一个孩子一旦没有牢固自己的两个核心,再大的成就都会有随时崩溃的风险。这两个核心,一个是身,一个是心。孩子身心的强大,我觉得是教育真正的地基。顶级玩家能做到情绪稳定现在很多人谈孩子要自律,不过,我觉得自律倒不是说每天早上5点起床,做100道习题。最顶级的自律,应该是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情绪稳定,不容易失控,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崩溃、沉浸在焦虑或忧伤里。否则,学业再优秀到底有什么用呢?现在孩子甚至是成年人,因为一点点挫折就寻死觅活的事例,还见得少了么?她爸爸基本认知也一样,觉得女孩子也要坚强,别太矫情,别太绿茶,别那么脆弱。去游乐园坐过山车,作为大人我只觉得头好晕、腿好酸,当所有人都在尖叫的时候,只有玉米坐在第一排放声大笑。坐漂流项目的时候,玉米还趁我不注意偷偷把雨衣揭开、鞋套脱掉,故意让水溅到身上,脸上仿佛在说“我就愿意淋水,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1.在运动中锤炼身心在南非上学,体育是必修。网球,曲棍球,游泳,对于这边的女孩子来说感觉没有人不会;男孩子则是英式橄榄、板球和游泳。玉米参加曲棍球比赛小学的入学面试要认颜色和数字,但这些很简单,除此之外主要就是考核孩子的身体协调性,比如单腿跳、臂力、跳绳等。在玉米上幼儿园期间,附近的小学就会安排一些运动会,通过类似的活动来观察孩子身体素质。我给小学打电话,校方马上就知道,哦Jessica,玉米的妈妈。包括孩子的综合素质、特点、个性这些信息,学校在她入学前就已经很清楚了。运动不光是锻炼身体,更是磨砺意志。孩子对身体的支配能力,是建立自信的重要过程。玉米经常光着脚到处跑,踩过石头、踩过树枝,脚每天都是脏的,小的瘀青和伤疤也总是好了一块又添一块。但是她自己觉得不是件事,大人就也不必紧张。玉米有时候摔倒了,家里阿姨要扶她,我和她爸爸都说不用管。她站起来后,很快该干嘛干嘛去了。足球课上,玉米的白人小朋友们平时很温柔,一起踢球来就化身狂战士。有次玉米被一个小男孩撞倒,教练把小男孩叫过去训话,玉米反倒觉得奇怪,因为她觉得足球场上发生冲撞很正常,她一点也不认为自己需要被让着。今后孩子的人生会面临很多挑战,甚至是伤害。最可怕的是,别人还没怎么着,自己先抑郁、内耗了。另外,孩子情绪稳定的前提,是家长的稳定。有次,玉米和别的孩子因为抢一根麻绳打了起来,那个白人妈妈看到后,连手里的饮料都没放下来,瞄了一眼就说没事。孩子们没说有事,家长就不用当回事,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规则。果然,她们俩抢了一会儿后,没多久就“硝烟散去”了。玉米回到家,经常整个手心全是黑色的,刷子都刷不掉,我跟她爸爸都觉得,黑就黑吧,也挺好玩的。2.做自然的孩子玉米从小喜欢动物,除了苍蝇、蟑螂之类的,几乎所有的动物、包括蛇她都喜欢。爱动物的女孩,心里全是阳光和温暖。家里养了兔子和狗,她说狗是她姐姐,兔子是她哥哥。得到一块饼干也要分给它们。下雨了第一时间想到它们。非洲是自然野生动物的天堂。这边的自然保护区,不需要开车跑老远,我家小区附近就有好几个,甚至小区本身就栖息着不少动物,比如鼬、珍珠鸡……每天早晨开窗,还能看到非洲羚羊溜达。有次夜里我开车回家,一头鹿立在路上,回头看了两眼,蹭蹭钻进树林里。当地人都非常爱动物,小区有几只孔雀,因为拉太多屎,小区打算把它们给送走。结果业主们不乐意,最后跟小区的委员会沟通,要留下它们,好好照顾它们。玉米超级喜欢和动物做朋友。有次去自然保护区,她跟猴子“Sarah”说哈喽,Sarah像是听懂了一样,一下子搂住她。我和她爸爸下意识紧张,但玉米非常淡定地一动不动,反而咧嘴笑了起来,然后周围的游客陆续都围过来拍照,我和她爸爸只得讪讪对视。顶级玩家有强大的适应力前段时间,带玉米回了趟中国。虽然在国内待得时间不长,但各方面她都挺适应。玉米骨子里还挺要强的,在国内时,一个英文单词都不愿意说,实在不会的中文就偷偷问我。她觉得作为中国人,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讲是一件丢人的事。我给玉米理念也是,你在哪就按哪生活方式好好融入。去哪里就讲哪里的话,在谁家吃谁家的饭。从今年开始,我给她找了一个中文课家教,一对二。怕她自己一个人学没什么意思,刚好有另一个中国的小朋友,两个人一起。在家里,我和她爸爸都是用中文和她交流。在南非的学校里,基本上是说英语。从明年上小学开始,玉米还要学习“南非荷兰语”,这是一种混杂了好多个不同国家的语言;南非黑人的语言也有七八种,玉米需要从中选取一种学习。家里的保姆阿姨是黑人妈妈,经常也会教玉米一些黑人的语言,玉米觉得很有意思。南非的保姆工资不高,但我从来不想让孩子产生人比人低一等的观点。我们跟玉米说,阿姨也是这个家的一分子。保姆和我们的关系很好,她特别喜欢玉米,每次我们回国,都会给玉米发来一长串消息,嘘寒问暖的。和保姆阿姨睡星空帐篷吃饭也是一样,玉米不挑食。她现在到白人朋友家,就吃白人的食物;到黑人朋友家,就吃黑人做的饭;回到国内,就吃中国老家的美食。我们家在吃饭这件事上很不看重,玉米最讨厌的就是花太多时间在吃饭上,所以我们很少去商场的餐厅。对于她来说,有这时间还不如去泳池游两圈。在树上“就餐”有朋友说,我给玉米做的饭太简单,我说做那么复杂,她不吃不也没用,关键我把该有的碳水、蛋白质和纤维给到就行了。而家里老人会觉得,没给孩子大鱼大肉的就是没营养,但玉米的身体素质难道是营养不够的样子么?现代人养孩子太讲究、太细致,已经精致到孩子自己娇惯自己。我和老公都说,吃得再怎么好,都还是在地球范围内。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可能就是差了几个星球了。有一次流感,我和老公一病倒了两个礼拜,玉米呢,流点鼻涕两天就康复了,也不耽误上学。玉米有段时间跟我说,以后想当个厨师,我说真好,如果妈妈有能力,就去送你去好的学校学手艺。玉米有段时间说她将来要给动物治病,我说真好,那样你每天都可以和不同的动物待在一起了。“小厨娘”我现在真心觉得,孩子将来做什么不重要。顶级玩家最核心的,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身体,以及坚韧强大的内心。每次看到女儿在快乐地专注于某件事情,我都很感动。比如她和同学一起去玩水,在泳池里一猛子潜下去,就像条鱼,四五个小时不想出来。我说,这种对快乐全身心的沉浸,才是人生的顶级享受。

    汪文斌大赞迪丽热巴跳新疆舞视频,上热搜了

    北京时间1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汪文斌在社交媒体脸书上发布了一段关于中国女演员迪丽热巴在综艺中跳新疆舞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汪文斌发布的视频显示,迪丽热巴在节目中向主持人介绍了自己身着的新疆少数民族服装,并展示了一段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疆舞蹈,引得现场众人喝彩。视频中字幕称:“迪丽热巴在海外自信介绍新疆服饰——艾德莱斯,让国际友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之美。”汪文斌也在视频上方用英语配文称:“穿着中国新疆服饰、跳着新疆舞的迪丽热巴,光彩夺目。”实际上,汪文斌分享的这段视频来自目前正在热播的一档国内综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公开资料显示,本季节目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邀请7位不同年龄的嘉宾,探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寻觅十年交流合作的累累硕果,解锁“丝路使者们”平凡而鲜活的开拓故事。北京时间12月4日,“#汪文斌分享迪丽热巴新疆舞#”上了微博热搜。截至环球网发稿前,汪文斌脸书这条帖文已得到超1100赞,超100条评论和超百次转发分享,在这条脸书的评论区,有网友留言说,“太棒了!我喜欢迪丽热巴!”“太漂亮了……(中国国旗)”。↓还有网友被新疆“圈粉”,表示“哇,新疆绝对是我的下一个计划。”↓

    年轻和年老加人都受困于住房、退休与债务

    与年长加拿大人相比,年轻人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整体生活负担能力更糟糕。(Fotolia) 【2023年12月05日讯】(记者季薇多伦多报导)步入老年的加拿大人正在延后退休,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加拿大人,似乎也看不到美好的生活前景。专家担忧,高昂的住房成本,使得年轻年长加拿大人很难摆脱退休与债务的困扰。 加拿大律师事务所德勤最近发布报告称,只有14%临近退休的加拿大人可以期待着安度晚年。这项针对55岁至64岁加拿大人的研究发现,那些65岁以后无需依赖加拿大退休金计划(CPP)等福利的人,都拥有90万元以上的金融资产,并且可能没有房贷、完全拥有自己的住宅。 智囊团Generation Squeeze创始人保罗‧克肖(Paul Kershaw)对《The West Block》节目主持人梅塞德斯·史蒂芬森(Mercedes Stephenson)表示,他更担心当前年轻人的退休压力。因为今天的年轻人即使努力工作,也无法获得以前那样的回报。 在克肖看来,与年长加拿大人相比,年轻人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整体生活负担能力更糟糕。 尽管更多的年轻人进入高等学府,为就业支付了更多的钱,但经通胀调整后,他们获得的工作报酬更少。克肖说,更严峻的问题时,房价急剧攀升,年轻人不仅无法拥有自己的住房,还得接受租金暴涨的残酷现实。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年轻人更难为退休攒下钱。 目前,加拿大人通常在65岁退休,预期寿命平均为81岁。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1965年CPP创建的时候,加拿大男性的预期寿命平均为68.73岁,女性为75.25岁。 肖克补充道,目前三名工作年龄的加拿大人供着一名退休的老年加拿大人,这实在让人担忧老年人的退休保障,也让人担忧年轻人的税务负担。 加拿大全国老年人倡导组织CanAge首席执行官劳拉·坦布林·瓦茨(Laura Tamblyn Watts)对《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