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头条

    54%加人支持恢复死刑 民调认为可震慑凶杀犯罪(图)

    过半数加拿大人支持恢复对杀人犯的死刑惩罚。 民调公司Reserch Co.今年3月中旬进行的一份网上民调显示,过半数加拿大人支持恢复对杀人犯的死刑惩罚。 民调显示,54%受访加人支持恢复死刑,这一比例较2022年2月民调上升了3个百分点。如果按地区分,62%阿尔伯达省人支持恢复死刑,其次是沙省(Saskatchewan)和缅省(Manitoba),支持比例均为60%,安省和卑诗省则分别有59%省民表示支持。 按年龄划分,55岁及以上加人中59%支持恢复死刑,比去年2月民调上升了4个百分点;35岁到54岁年龄段中这个比例为54%,上升了3个百分点;18岁到34岁年龄段这个比例为50%,上升了3个百分点。按党派立场划分,71%的联邦保守党支持者支持恢复死刑,这个比例在联邦新民主党支持者中为49%,在联邦自由党支持者中为48%。 当被提问惩罚类型时,53%受访加人支持凶犯应该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37%支持被判死刑。只有25%受访加人表示死刑「从来」不合适,而9%受访者表示死刑「总是」合适,另有58%受访加人认为死刑「有时」合适。 民调还显示,反对恢复死刑的受访加人中66%担忧一个人可能被错误执行死刑,而大部分支持恢复死刑的受访加人(57%)相信,恢复死刑对潜在的凶杀犯罪有震慑作用,55%认为凶犯剥夺了别人的生命理应付出代价,46%则认为恢复死刑将阻止凶犯对受害者其他家庭成员的威胁,另有30%支持恢复死刑加人认为凶犯不应该被恢复原状。 加拿大政府于1976年放弃了死刑惩罚,但实际上在此之前许多被判死刑的罪犯常规情况下减刑到终身监禁,最后一个执行死刑的罪案是在1962年。 Alex Wu,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

    劳工极其短缺 安省经济类移民人数将翻倍

    安省和联邦政府签订加强安省移民提名计划(the Ontario Immigrant Nominee Program)的协议,计划将安省接收经济类移民(economic immigrants)的人数翻倍。 据加通社报道,联邦移民部长和安省移民厅长于今日宣布,到2025年,安省在省移民提名计划下的移民名额将超过18,000个。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外国干涉是加拿大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战略威胁

    2023年3月6日,总理特鲁多在渥太华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特鲁多正面临着沉重的压力,要求他对有关外国干预加拿大选举的报道进行公开调查。 照片:La Presse canadienne / Sean Kilpatrick RCI发布日期:14:24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称中国政府的外国干预活动是对加拿大 "国家安全的最大战略威胁"。 在本周五向加拿大广播公司 CBC/Radio-Canada 提供的一份法语声明中,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的发言人说,上述威胁不是来自中国民众,而是来自中国共产党(CCP),中共的这一渗透战略旨在获得经济、技术、政治和军事上的地缘政治利益。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CSIS发言人说,CSIS非常认真地对待外国干涉,并使用所有可用的法律工具来调查上述威胁,向联邦政府提供建议,以减少这一威胁。 与此同时,向《环球邮报》透露有关中国选举干预信息的匿名CSIS官员周五也在《环球邮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写道:外国干涉对我们享有自由和公正的政治程序的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不可否认的。 这位官员在这篇文章中说,CSIS希望提供有关选举干预的信息将...

    多伦多社区公寓平均价倒数排名 最低也要44.5万

    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是一个昂贵的居住地,因为对住房的需求增长,而供应仍然有限,足以使平均房价远远超过100万元。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一家名为The Canadian...

    加拿大新闻

    温市中心东端帐篷起火 现场发现8个丙烷罐(图)

    温哥华市中心东端昨晚有帐篷起火,火势一度蔓延至附近建筑物,消防员接报到场将火势扑灭,并在现场发现8个丙烷罐。火警昨日晚上约6时45分于缅街(Main St.)夹喜士定东街(E. Hastings St.)发生,多个帐篷被烧毁,火势更蔓延至邻近已关闭的表演场地The Imperial。温市消防及救援服务处(VFRS)人员接报到场扑救,助理消防局长格雷(Jarret Gray)表示,大火触发The Imperial入口处的自动洒水系统,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事件中没有人受伤。消防人员其后进入建筑物关闭洒水装置,防止造成进一步损坏,此外建筑物前方及遮阳篷也被烧毁。格雷指起火原因仍有待调查,但现场发现7个25磅以及1个100磅的丙烷罐,其中100磅丙烷罐的减压阀因极度高温而松开。消防局长弗赖伊(Karen Fry)在推特指出现场丙烷罐的危险性,「对于该区居民、住在帐篷里的人和救援人员来说,这不是一个安全的环境。」

    紧急!加拿大建筑大火7人失踪!一名中国留学生失联!

    根据推特消息,在美国读博后的中国留学生An Wu于3月9日-3月15日在蒙特利尔参加一场神经科学系统的研讨会。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渥太华长者被啤虫叮咬感染致命病毒 事隔年半仍全身瘫痪(图)

    渥太华一名老妇因在2021年9月感染了致命的波瓦桑病毒(Powassan virus)而患上了脑炎,被送入深切治疗病房抢救,依赖于呼吸器维持生命。时隔一年半,该名老妇现仍住在医院内与呼吸器为伴,她的身体几乎处于全身瘫痪的状态。该名老妇名叫哈里斯(MaryAnn Harris),现年70岁,她在2021年9月的劳工日告诉她的丈夫,她感觉疲倦,需要上楼躺下休息。短短几个小时后,哈里斯感到恶心,出现重影。她的丈夫立即致电安省健康热线,接听电话的护士告诉他们应直接前往医院急症室求诊。哈里斯在当晚就确诊患上脑炎,她在次日清晨被送入深切治疗病房抢救,通过呼吸器来维持生命。超过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哈里斯现依然住在医院内,依赖于呼吸器来维持生命,她几乎全身瘫痪。导致哈里斯患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罕见的病毒,名叫波瓦桑病毒,该种致命的病毒是通过蜱虫叮咬来传播的,可引发脑膜炎。波瓦桑病毒早在1958年被首次发现,当时,安省波瓦桑镇的一名男童因感染了该病毒而死亡。不过,直至1998年,整个北美仅有27宗波瓦桑病毒的感染病例。但自1998年以来,这种病毒的感染病例开始逐渐增加,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美国每年有5至10宗病例。自2015年以来,美国每年有25至30宗病例。加拿大自2017年以来总共有21宗病例。绝大多数的波瓦桑病毒感染病例出现在美国东北部、加拿大东部和大湖地区。美国北卡州的参议员黑根(Kay Hagan)在被蜱虫叮咬的数年后,在2019年死于波瓦桑病毒。人体在被蜱虫叮咬后出现波瓦桑病毒的感染徵状,通常需要1至5周的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感染的人士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感染,如同患上了轻微的流感。但对于少数人而言,感染波瓦桑病毒后可能出现严重的疾病,其中有半数出现脑炎或脑膜炎,导致终身的神经系统紊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病媒传染病中心的总监Saravanan Thangamani说:「波瓦桑病毒的感染病例数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增加,这是一种罕见的病毒,也是一种危险的病毒,可以是致命的,那些幸存者将终身承受长期的神经系统紊乱的后果。」

    200多人在CBC Plaza外抗议 要求杜鲁多大赦所有无身分人士(图)

    200多名无移民身分人士及倡权者今天中午在CBC Plaza外抗议,要求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必须兑现杜鲁多于2021年12月作出的承诺,确保所有人在加拿大的无身分外国人及难民,取得永久居民资格。照片:张伶铢摄

    即时文字新闻

    即时滚动新闻

    男教师被举报猥亵后指认现场时坠亡 死者女儿发声

    2022年,本端独家报道了“四川乐山男教师被举报猥亵女生后坠亡”一事。近日,此事再度引发全网关注——一方面是因为有多名当事女生,面对媒体时讲述了遭猥亵细节;第二方面,是因为网传家属向涉案民辅警提出了300万的赔偿金。对此,3月18日,涉事教师山某某(此前稿件中化姓“单”)的女儿,就舆论关注焦点独家回应了潮新闻。山某某女儿:未曾索赔300万并已多次提出放弃民事赔偿据此前报道,2022年3月31日,四川乐山某中学一名高二女生报警称,被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山某某实施了猥亵,同时多名同班女生也反映有过类似遭遇。随后,当地警方介入调查取证,但山某某被带至学校辨认现场时突然坠楼身亡。由于嫌疑人山某某死亡,当地警方对此案终止调查,并撤销了其涉嫌强制猥亵一案。而当时押解山某某辨认现场的两名民辅警,因在指认现场时先后离开山某某身边,最终造成山某某坠楼死亡,因而涉嫌玩忽职守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目前尚未开庭审理。最近,有媒体报道引用知情人陈述称,涉事民警林某一直尝试补偿,并称山某某家属提出300万赔偿要求,林某仅能赔偿100万,因而遭山某某家属拒绝。此外,有多名女生接受采访称确曾遭山某某猥亵。3月18日,山某某女儿山女士(此前稿件中化名“晓云”)就父亲涉嫌猥亵女生一案独家回应潮新闻记者称,她也非常想要知道真相,想要维护父亲的声誉,“但这个案件现已撤案,作为家属,我们也不清楚内情。”而就“索赔300万”一事,山女士回应称:“我不知道300万赔偿一说从何而来,我和代理律师向法官明确表达过,要求放弃民事赔偿,只求公正的判决。”自2022年3月31日山某某坠亡至今已近一年,山女士表示家属从未直接与涉事警务人员或其家属有过任何沟通或协商,也从未提出过300万赔偿的要求,“我们是知道有100万这个事,对方律师曾辗转联系到我们的律师表示,想通过100万取得家属的谅解书,好在量刑上定罪免处,但我们拒绝了。”山女士表示,父亲离世后,他们从未收到涉事警务人员或其家属的道歉。随着上述报道的发表,山女士表示,他们连日来承受着来自网上的舆论压力,“文章里称我不予回应,但是我没有说拒绝采访,只是想先让他把问题沟通清楚。”根据山女士提供的与该文章记者聊天截图显示,2023年1月9日,山女士发短信确认对方身份及询问信源获取方式,并在最后表示“我们很乐意与合法合规且具有职业操守的良心记者沟通。以上请悉知与回应。”但山女士表示,至今都没有收到该记者的回复。文章发出后,山女士才再度联系该记者了解情况,但截至发稿前,均未收到回复。对父亲坠亡仍有疑问正等待一审开庭2022年底,此案本应一审开庭,但因故延期。3月20日,山女士致电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法院了解开庭时间,但得到的回应是:“现在还没有定开庭时间,定了会提前通知”。目前,山女士正等待两名民辅警林某、李某涉嫌玩忽职守罪一案法院的一审开庭,“我们家属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重点都在‘父亲到底是怎么死的’。”山女士称,自己现在对该案仍有许多疑问,希望能等到相关部门的解答,其中就包括“脱开的手铐”。据红星新闻报道,此案知情人分析称,手铐有可能是山某某奔跑跳跃过程中挣开的。山女士称,因学校的监控并不完整,且在涉事民警没有打开执法记录仪的情况下,家属只能通过警方提供的零散视频,了解事发经过,“关于一只手的手铐为何会脱落?脱落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直无法得知。”山女士称,通过视频监控,可以看到父亲山某某在进入教室前双手是被手铐束缚的,但拍摄到部分坠楼过程的监控视频中,能清楚地看到他其中一只手铐脱落。一个中老年男子是否能够挣脱手铐?就此,山女士表示自己曾请教过公安干警,也在网络上搜索过此类情况,“靠人为在跳跃或者奔跑过程中,把手铐甩开的概率是极其低的,如果是这样都能挣脱的话,那手铐的意义在哪里?”此外,根据山女士提供的山某某尸检报告显示,其右腕部损伤,手铐与右腕部皮肤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但左手无伤,若左手从手铐中挣开,为何没有一点伤痕?”山某某尸检报告 受访者提供山女士坦言,除了上述疑问外,家属其实多次向公安、检察院、法院提出多个事件疑点,但这些疑问都暂未得到正面的答复:“父亲离世后,留下一堆疑问,我和母亲也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和重度焦虑症,希望尽快开庭,了解父亲死亡真相。”3月20日,潮新闻记者致电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法院负责林某、李某涉嫌玩忽职守罪一案的办案法官办公室电话,了解该案开庭时间,接线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对外回应,需要联系办公室。随后,记者拨通法院办公室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

    偶像教父喜多川长年性侵少男:日本人为何沉默?

    早前,日本娱乐圈迎来一场蓄力已久的地震。 BBC发布了一部名为《猎食者:J-Pop的秘密丑闻》(Predator: TheSecret Scandal ofJ-Pop)的纪录片,揭露了尊尼事务所(Johnny's事务所/杰尼斯事务所)创始人,尊尼喜多川对旗下艺人们长达30年的性虐待。(编按:令人心寒齿冷的是,即使丑闻多年前已曝过光,却没造成舆论压力,也没导致坏人得到应有惩罚。此外有些受害人,更是被父母一手推入火坑。)喜多川是日本娱乐圈的”神”、偶像文化的教父,一手创立了最为知名的造星工厂尊尼,在日本有着”只手遮天”的声望。数十年间,他一手打造了SMAP、KinkiKids、KAT-TUN、Hey! Say! JUMP、Arashi、V6等知名偶像组合。SMAP的成员之一木村拓哉,更是风靡全亚洲的第一偶像;Arashi的专辑销量曾位列全球第一。亚洲的80、90后,谁没有爱过几个尊尼出身的美少年呢?所以粉丝们心甘情愿地信奉喜多川,因为”如果没有喜多川先生,日本偶像文化就不存在了。”正因此,虽然日本媒体《周刊文春》早在1999年就报道过喜多川对男艺人们尤其是未成年艺人下手的罪行,却没有一家日本主流媒体响应,事情很快就被压了下来。喜多川已经在4年前去世。他生前几乎没有被任何人声讨,这些丑闻甚至丝毫没影响到他的声誉和地位。但他对这些男孩造成的伤害、留下的阴影,将延续终身。即便被这样对待 ”他们还是爱他”在东京街头、在各大电视台的节目里,尊尼艺人随处可见,他们包围着日本人的生活。而喜多川是尊尼唯一的国王。尊尼每年都有数百个练习生进社,他们的年纪在8岁到15岁左右。进入公司后,他们会接受免费的跳舞、唱歌培训,优秀者成为当红男团的伴舞,获得一定的曝光机会。男孩的站位、出道资格、出道时间,都由国王一人决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喜多川在很长一段时间决定了日本人追什么星、听什么音乐、看什么演唱会、迷恋什么电视剧、捧什么流行、买什么牌子的明星同款。这种影响力一度扩大到全亚洲,乃至世界。但即便如此,喜多川本人却鲜少得到曝光。人们听到他的名字、他的功绩、他的传说,得益于他发明的亚洲偶像圈的多数玩法,可这个人在公众前是隐身的。别说上节目,就连照片都很少。这种隐身是他天然的低调性格使然,还是为了隐藏自身的黑暗之处,很难有准确的定论。大多数见过他的人,尤其是被他培养出来的艺人,都一致表示喜多川是个温柔、和蔼的人。大概是权势和温柔复杂地结合在一起,让这些受到伤害的少年们,对他的情感相当复杂。有人痛苦至今。一位已经已是中年的前练习生在接受采访时忍不住流下泪来,他讲述了自己在进入尊尼后不久,身体就像玩具一样被喜多川对待,包括性器官。“在这之后,别人告诉我,如果不忍受的话就没办法出名。”也有人不觉得这是伤害,而是爱。1996年,尊尼前练习生平木淳也出版了《尊尼的所有:少年爱之馆》,他详细描述了尊尼的少年们与喜多川同住集体宿舍,喜多川给大家洗澡搓背的往事。这个集体宿舍其实就是喜多川的家,家中只住着他一个成年人和一群未成年男孩。近30年后,平木淳也再次接受采访,他依然把喜多川称为”对孩子有强烈关爱的人”,他会抚弄男孩的身体、隐私部位,自己也接受过过度的”按摩”。这不是秘密,大家口口相传,甚至彼此开玩笑”第一次给了喜多川先生”。他认为有的孩子并不因此受到伤害,很多人为了得到喜多川的关注而争宠。所以在那个集体宿舍,”真的就是一个大家庭”。还有在尊尼担任了数年练习生的龙。当喜多川要求以工作太累要为他按摩时,他脑子里意识到,”坏了,轮到我了。”但龙并不因此讨厌这位国王,甚至可以对这段经历谈笑风生。“我到现在也喜欢他,我觉得我们被好好地关爱着。”甚至有练习生因为没有被潜规则感到遗憾。因为大家知道,这意味着拿到了”红”的出场券。而对想要成大明星的练习生、以及这些练习生的父母来说,喜多川喜欢小男孩的取向同样不是秘密。有的家长甚至会主动把孩子”送”到喜多川身边,甚至让孩子主动讨好喜多川。在这样的制度和情形下,孩子们可能都难以判断喜多川对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伤害。早有指控 却无声无息喜多川对旗下男孩们的所作所为,早在80年就出现了零星的传闻。但真正被关注,是因为1999年《周刊文春》的长篇报道。《周刊文春》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常年曝光日本政界、娱乐界的各种黑幕。文春采访了十多位尊尼旗下的未成年男孩,其中有的曾被喜多川性骚扰,有的则是强奸,年纪最小的只有12岁。他们并不愿意和喜多川先生发生这样的事,但如果拒绝,星途便会变得黯淡,甚至无望出道。即便当时文春打响了第一枪,全日本的主流媒体依然选择缄默。日本娱乐记者MasaruNashimoto认为理由很简单:”如果你是电视台,不听喜多川的,那所有当红明星都将退出你的节目,你的综艺节目请不到任何明星接受采访,收视率将直线下降。对于杂志来说也是如此。”的确。在文春报道之后,尊尼不仅起诉文春诽谤,文春和同公司的刊物都被严禁使用尊尼艺人的任何照片和采访内容。文春虽然在最高法院打赢了诽谤喜多川性侵儿童的官司,最后却不了了之。因为当事人和当事人监护人没有提出刑事调查的需求,且喜多川不属于父母或监护人,这不符合日本法律定义的虐待儿童,所以警察不会指控喜多川。除了文春,也有当事人亲口承认这件事。...

    温市中心东端帐篷起火 现场发现8个丙烷罐(图)

    温哥华市中心东端昨晚有帐篷起火,火势一度蔓延至附近建筑物,消防员接报到场将火势扑灭,并在现场发现8个丙烷罐。火警昨日晚上约6时45分于缅街(Main St.)夹喜士定东街(E. Hastings St.)发生,多个帐篷被烧毁,火势更蔓延至邻近已关闭的表演场地The Imperial。温市消防及救援服务处(VFRS)人员接报到场扑救,助理消防局长格雷(Jarret Gray)表示,大火触发The Imperial入口处的自动洒水系统,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事件中没有人受伤。消防人员其后进入建筑物关闭洒水装置,防止造成进一步损坏,此外建筑物前方及遮阳篷也被烧毁。格雷指起火原因仍有待调查,但现场发现7个25磅以及1个100磅的丙烷罐,其中100磅丙烷罐的减压阀因极度高温而松开。消防局长弗赖伊(Karen Fry)在推特指出现场丙烷罐的危险性,「对于该区居民、住在帐篷里的人和救援人员来说,这不是一个安全的环境。」

    中非共和国中资矿场遭突袭! 9名中国公民遇害

    矿场示意图。 图:翻摄自ArcelorMittal网站昨( 19 )日中非共和国一处由中国企业经营的矿场突遭武装份子袭击,事件造成 9名中国公民死亡以及两人受伤,中国驻当地大使馆随即紧急呼吁公民撤首都以外的地区。据《美国之音》报导,事发的矿场是由中国矿业公司黄金海岸集团拥有及经营,距离中非南部瓦卡省首府班巴里约 25 公里。矿场在 19 日清晨...

    “全球最大危机之一”!“中东小巴黎”发生了什么?

    2023年3月14日,黎巴嫩本币黎镑对美元平行市场(黑市)汇率跌破100000。短短一句话折射出这个国家三年多来的整体变化。金融系统崩溃、贝鲁特港大爆炸、游行、罢工、黎镑快速贬值、物价飙升、停电等关键词逐渐成为黎巴嫩在国际新闻里的代名词。曾经繁华富庶的“中东小巴黎”快速演变为如今的模样,而一切都要从汇率开始说起。△超市付款柜台放置的汇率标牌从1507.5到100000:黎镑汇率的狂飙之旅1997年,黎巴嫩政府采取黎镑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黎镑对美元的官方汇率维持在1507.5:1。2019年秋天,黎金融系统崩溃引发经济危机,最终演变为该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危机。作为危机的一大表象,黎镑的黑市汇率如刹车失灵一般,一路狂飙。2023年2月1日,黎巴嫩央行将黎镑对美元官方固定汇率从1507.5一次性调整为15000,然而15000距离黑市汇率的64000仍相去甚远。一个月后的3月1日,黎镑对美元黑市汇率跌破90000。黎央行随即出手干预汇市,黎镑汇率短暂回升至80000。△街头货币兑换点高高堆积的黎巴嫩镑这不是央行第一次出手干预汇市,但政府采取的所有措施均未能阻止黎镑下跌的势头,因为黎巴嫩各行各业对黎镑都已失去信心。黎镑最终在3月14日跌破颇具象征意义的100000。从1507.5到100000,黎镑在短短三年内的跌幅超过98%。2019年秋天之前,黎巴嫩面额最大的纸钞10万黎镑可以兑换66美元,如今,不到1美元。△3月中旬,10万黎镑可以买两包(1公斤装)大饼汇率大幅贬值给黎巴嫩这样一个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带来的影响无疑是灾难性的。物价飙升,居民购买力大幅下降。2022年,黎巴嫩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71.2%,连续三年出现超过三位数的物价涨幅。本币贬值,居民收入严重缩水。2022年,黎巴嫩在世界银行的评级中从中高收入国家滑落为中低收入国家,尽管人均国民收入仍有3450美元(约合人民币23937元),但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有近80%的黎巴嫩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电费致贫新年伊始,黎巴嫩唯一的国营电力公司宣布了一个消息——每天市政供电延长至4小时。既不是24小时,也不是14小时,而是4小时。4小时仍是理想状态,在大部分地区,市政供电每天仅有1到2小时。△黎巴嫩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秉烛夜读”黎巴嫩的电力基础设施在1975年至1990年的内战中损毁严重。90年代起,私人发电机成为黎巴嫩街头随处可见的设备。每个社区或居民楼都配备私人柴油发电机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居民或平摊电费,或根据各自用电量缴纳费用。随着黎巴嫩经济危机加剧,市政供电时间不断缩短,柴油价格持续上涨,电费也越交越多。黎巴嫩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电费占家庭支出的比例不到5%。而到了2022年,90%的黎巴嫩家庭会使用私人发电机,平均每月支出的44%用在了电费上。如果是低收入家庭,电费支出占比最高能到88%。工作一个月,收入几乎全部用于交电费,这是在黎巴嫩真实发生的事情。△夜晚时分贝鲁特一处居民区,亮起的灯光寥寥无几一场全面的危机黎巴嫩护士协会在今年3月迎来成立20周年的庆祝活动。协会主席萨辛女士却在为不断流失的人才忧心忡忡。黎巴嫩国内的护士总数曾经超过18600人,但在过去三年多,有接近两成护士已经离职,余下仍坚守岗位的人群里,也有超过一半的护士打算在未来两年出国。原因只有一个——收入。经济危机之前,一位资深的护士往往能拿到2000美元以上的月薪,现在的月薪仅为数十美元。△新冠疫情期间穿戴防护服的护士护士行业的困境也是黎巴嫩各行各业的真实写照。企业界和劳工代表于去年12月达成协议,建议将每月最低工资调高至450万黎镑,但协议未获政府批准,至今没有付诸实施。在达成协议的12月中旬,450万黎镑约合105美元,现在,不到43美元。黎巴嫩国立高等音乐学院资深教师的月薪折算成美元后,仅相当于60美元。迫于经济压力,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名校自2022年10月起采用新的教学课程表,教师每周仅到校工作一天,余下时间只能网络授课。在持续性经济萎缩之下,黎巴嫩的专业人才正在不断流失,而中等和低收入阶层更难以逃脱危机。△贝鲁特街头的拾荒老人这样的现象有其深层次原因。1943年黎巴嫩独立建国后,由于资源贫乏和工业基础薄弱,金融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农业、制造业产品需要大量进口,黎巴嫩经济对外依赖严重。内生外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之下,银行业最终在2019年秋天轰然倒塌。在接连遭受政府倒台、贝鲁特港大爆炸、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局势的冲击之下,黎巴嫩最终陷入该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危机。△燃烧中的贝鲁特港谷仓遗存世界银行甚至将这场危机列为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危机之一。黎巴嫩本国人口约450万,海外侨民达上千万之多。2022年,黎巴嫩侨汇超过6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正是这些不断汇回的美元维持着黎巴嫩人的日常生活,国家溃而不崩,侨汇可谓功不可没,但也仅仅是维持而已。该如何让黎巴嫩走出困境,世界银行给出的建议是对财政、金融、社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可现实是自2022年11月1日起,黎巴嫩议会历经11次投票仍未能选出新的总统,现任政府首脑纳吉布·米卡提仅有候任总理的身份,换言之,黎巴嫩已处于双行政首长空缺的情况。黎巴嫩实现复苏的前提是找到一条可靠的路,但寻找的过程谈何容易。△贝鲁特清晨3月18日,黎镑对美元平行市场(黑市)汇率跌破110000,再创历史新低。

    巴菲特大权在握 能代表波克夏快速谈成交易救银行

    巴隆周刊(Barron’s)根据波克夏周五晚公布的委托书报导,高龄92岁的波克夏执行长巴菲特仍然大权在握。事实上,他可能比任何一家美国大企业的执行长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如果他决定出手投资地区性银行,或在当前银行业恐慌氛围中达成任何交易,这种自主权至关重要。彭博资讯报导,巴菲特已针对银行业危机向拜登政府提出建言。他过去一周多次与美国高阶官员进行电话会谈,聚焦于他以某种方式投资于美国地区银行的可能性。如果巴菲特想进行任何投资,波克夏董事会赋予他的权力,将允许快速做成决策,如同巴菲特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代表波克夏投资高盛集团。巴菲特喜欢这种方式。他在去年股东会上说:“唯一要做的事是在机会来临时已做好准备,然后下手。”巴菲特补充说,董事会如果要求成立委员会来审查每笔收购案就太疯狂了,他会为自己的“余生”找点别的事做。委托书重申巴菲特除董事长和执行长,也兼任风险长,这项新任命显然是为了回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去年要求波克夏“扩大董事会的风险监督职能”。各家公司都有来自公司治理顾问和咨询专家的压力,要求切分执行长和董事长的角色,不要将太多权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巴菲特不同意,认为作为积极参与业务的控股股东(持有15%股权和31%投票权),他应该同时担任这两个职务。董事会同意。波克夏的首席独董SusanDecker则权力有限。证券交易委员会曾要求波克夏“扩大”首席独董的作用,询问她能否代表董事会“与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沟通”,但答案是不。根据委托书,进行上述沟通时,Decker不代表董事会,通常局限于股东年会上巴菲特和孟格的六小时问答。波克夏将仍由巴菲特挑大梁,大多数股东并不想要改变方式。

    通膨严重苦不堪言!埃及政府竟建议吃这个引众怒

    埃及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其人民正在努力养家糊口之际,政府给民众最新的建议竟是“吃鸡爪来补充蛋白质”,引发大众愤怒并加剧对政府的批评。BBC报导,埃及已成为与通货膨胀对抗中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3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超过30%。对该国许多人民来说,食用油和奶酪等过往作为主食的食材已成为负担不起的奢侈品,其中部分产品的价格甚至在几个月内翻了整整1倍或3倍之多。埃及苦苦挣扎的部分原因是严重依赖进口食品而非国内农业来养活超过1亿的庞大人口,过去超过12个月的时间里埃及镑贬值了一半,这推高粮食等进口商品的成本。没想到在人民水深火热之际,埃及当局还提出“吃鸡爪”的建议,由于鸡爪在该国通常是宰杀鸡后丢弃给猫或狗吃的,此举直接点燃民众怒火育有3个小孩的60多岁母亲韦达(Wedad)表示“我现在每个月只能吃一次肉、或者根本不买”,并透露1年前他还能依靠每月5000埃及镑的养老金过着还算舒适的生活,如今却只能努力维持生计。此外,韦达指出“一位商家告诉我现在一公斤鸡柳的价格是160埃及镑(约5.18美元),甚至有人卖到175、190甚至200埃及镑的价格,鸡腿则卖到90埃及镑,而鸡爪只要20埃及镑”。去年3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埃及是世界第二大小麦进口国,而上述2国恰好是其主要供应国,因此当战争中断出口时,小麦以及面包的价格随之飙升。

    马斯克是如何把特斯拉全自动驾驶“带进沟里”的?

    马斯克北京时间3月20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把全自动驾驶系统(FSD)视为证明公司价值的一项关键技术。但是,外媒在周日发表文章,介绍了这位世界首富是如何通过鲁莽的决策、固执地坚持特立独行,以及对一个尚未得到证明的愿景的坚定信心,把他最大的押注之一变得复杂化的。早在马斯克成为推特老板之前,他曾有一个不同的迷恋:让特斯拉汽车自动驾驶。这项技术成本昂贵,但是两年前当汽车供应链崩溃时,马斯克决心降低成本。不顾反对去雷达他把目标瞄准了汽车的雷达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旨在探测远距离的危险,防止车辆在车流中撞向其他车辆。那时,特斯拉的流线型车身上已经安装了8个摄像头用于观察道路状况,发现各个方向的危险。马斯克认为,这些已足够。对于马斯克的这一反应,一些特斯拉工程师简直吓呆了。他们联系了一位值得信赖的前特斯拉高管,想知道如何才能说服马斯克放弃这一计划。在没有雷达的情况下,如果摄像头被雨滴甚至明亮的阳光遮挡,特斯拉就会容易出现基本的感知错误,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撞车。即使配备了雷达,特斯拉汽车也不如配备了激光雷达和雷达的对手的汽车那么精密。“激光雷达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它绝不会看不到火车或卡车,即使它不知道那是什么,”长期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和顾问、曾为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工作的布拉德·邓普顿(BradTempleton)表示,“它知道前方有物体,车辆可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停下来。”Model Y中的摄像头相比之下,摄像头需要理解它们看到的东西才能发挥作用。特斯拉员工会给车辆记录的图像(包括停车标志和火车等)贴上标签,以帮助软件了解如何做出反应。马斯克不为所动,驳回了工程师的意见。2021年5月,特斯拉宣布将在新车上取消雷达。不久之后,该公司开始在已经上路的汽车上禁用雷达。根据对近12名前员工、测试司机、安全官员和其他专家的采访,此举使得特斯拉汽车突然失去了一个关键传感器,导致撞车、未遂事故和其他令人尴尬的错误增加了。马斯克倡导“纯视觉”技术,认为这种方法更简单、更便宜、更直观。2022年2月,他在推特上写道:“道路系统是为摄像头(眼睛)和神经网络(大脑)设计的。”但是,一些接受采访的前员工表示,这种做法带来了风险。“我只知道,把那个系统放在大街上是不安全的,”一名前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工程师说,“你无法预测汽车将会做什么。”幽灵刹车的产生特斯拉前员工表示,自从宣布去除雷达后,特斯拉的问题几乎立即显现。与此同时,特斯拉全自动驾驶测试项目也从数千名司机扩大到数万名司机。根据车主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投诉,汽车据称会突然之间因为想象中的危险而停车,并且误解路牌,没有发现紧急车辆等障碍物。一些接受外媒采访的人表示,特斯拉“幽灵刹车”报告的突然增加源于缺乏雷达。外媒分析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数据显示,去年此类交通事故发生率激增,促使联邦监管机构展开调查。Waymo使用的激光雷达数据显示,在过去三个月里,有关“幽灵刹车”的投诉上升到了107起,而在此前的22个月里,这一数字仅为34起。在这一问题被报道后,NHTSA在两周内收到了大约250起有关这一问题的投诉。NHTSA表示,他们在九个月的时间里收到了354起有关该问题的投诉,随后展开了调查。“这不是他们遇到麻烦的唯一原因,但是重要原因,”前NHTSA高级安全顾问米西·卡明斯(MissyCummings)表示,他批评了该公司的做法,并在与特斯拉有关的事务中选择回避,“雷达帮助探测前方区域的物体。对于充满错误的计算机视觉来说,它作为一种传感器融合方式来检查是否有问题。”极速开发作为首席测试员,马斯克还要求经常对系统进行错误修复,要求工程师介入并调整代码。“没人能在被老虎追赶的时候想出好主意,”一名前高管回忆说,该项目的一名工程师曾这样告诉他。前特斯拉员工在接受采访时称,特斯拉的这些麻烦源于开发速度过快、马斯克决定取消雷达偏离了行业惯例等成本削减措施,以及特斯拉特有的其他问题。这些员工曾在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部门工作过。他们说,马斯克飘忽不定的领导风格也难辞其咎,他迫使员工以极快的速度开发全自动驾驶技术,并在该技术准备就绪之前将其推向公众。一些人表示,他们担心,即使在今天,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系统在公路上使用也不安全。特斯拉Autopilot前测试操作员约翰·伯纳尔(JohnBernal)表示,“该系统只在内部非常缓慢地推进”,但“公众想用一款这样的产品”。他在2022年2月被解雇,当时他发布了实际应用中的全自动驾驶系统视频,被特斯拉指控不当使用该技术。“马斯克一直在推特上说,‘哦,我们快要实现了,快要实现了,’”伯纳尔表示,“但从内部进展来看,我们还差得远呢,所以现在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加努力地工作。”最近几个月,该团队还流失了一些成员,其中包括高管。Model 3使用的Autopilot系统与此同时,据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和文件称,马斯克抽调了数十名特斯拉工程师为推特写代码。推特在去年秋天被马斯克高调收购,是一个陷入困境的社交媒体平台。本月早些时候,在特斯拉未能在投资者日宣布一款重大新产品后,该公司的股价下跌了6%。马斯克辩称,特斯拉努力开发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行动是在长期押注,有望释放巨大价值。特斯拉表示,全自动驾驶的车辆撞车率至少比正常驾驶的车辆低五倍。马斯克和特斯拉尚未就此置评。“为马斯克工作原来是这样的,此前没有人相信我,直到他们看到他如何运营推特,”伯纳尔表示,“他在推特的所作所为,只是他如何运营特斯拉的冰山一角”。推特阻碍开发进展去年,马斯克决定收购推特。据两家公司的前员工透露,这件事让马斯克分了心。根据前员工提供的信息和文件显示,去年10月掌舵推特后,马斯克将包括Autopilot和全自动驾驶工程师在内的数十名特斯拉工程师调到那里与他一起工作,进一步阻碍了特斯拉在全自动驾驶系统上的进展。就在特斯拉正解决漏洞,并追求更远大目标之际,原本每两周发布一次的系统更新突然间隔了几个月。一些人对于马斯克在推特上花费精力感到不满,认为他需要重新专注于特斯拉,完成他发起的事情。特斯拉投资者罗斯·戈伯(RossGerber)正在竞选特斯拉董事会席位,因为他担心特斯拉对马斯克作为推特负责人的兼职角色不作为。他说,全自动驾驶预示着特斯拉的光明未来。“我们爱马斯克。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创新者,”他说,“我们只想看到他再次回到特斯拉全职工作上。”不确定的未来马斯克曾说,衡量特斯拉值钱与不值钱的关键就是“全自动驾驶”技术,但他的自动驾驶汽车梦想正遭遇障碍。美国联邦官员称,最近几周,由于担心汽车可能会违反限速规定,冲过停车标志,特斯拉已经召回并暂停了在符合条件的车辆上推送全自动驾驶系统。客户的投诉也越来越多,包括一桩在上个月向联邦法院提起的诉讼,声称马斯克夸大了这项技术的能力。根据特斯拉提交的监管文件,监管机构和政府官员正在审查特斯拉系统及其过去声明,因为有关安全问题的证据越来越多。特斯拉的工程师们已经精疲力竭,纷纷辞职,并在其他地方寻找机会。去年,特斯拉的人工智能总监安德烈·卡帕西(AndrejKarpathy)休了一次长达几个月的假期,然后离职,在今年加入了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后者开发了风靡全球的ChatGPT。员工提供的信息和文件显示,特斯拉Autopilot总监阿肖克·埃鲁斯瓦米(AshokElluswamy)已经承担起了推特的工作。一名前员工说,他跳槽去了Waymo。“Waymo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他们的车是否会闯红灯,”这名工程师说,“他们只是专注于让整个事情从长期来看是可行的,而不是急于求成。”作为一项正在进行的调查的一部分,美国司法部已经要求特斯拉提供与全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的文件。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调查马斯克在推动特斯拉自动驾驶声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是一项更大调查的一部分。

    戴口罩、墨镜还要马赛克…金正恩旁边的男子引热议

    图:翻摄朝中社北韩官媒《朝中社》(조선중앙통신사,KCNA)今天(20日)释出19日进行所谓“核反击假想综合战术训练”照片,其中2张人物照片中,金正恩身边出现一名戴口罩、墨镜的男子,而且在一张比较清晰的照片里,官媒还刻意将其“马赛克”处理,令人好奇这名男子的身份。根据《朝中社》报导,北韩军方使用有“北韩版伊斯坎德尔”之称的KN-23短程弹道导弹(SRBM)进行演练,宣称自平安北道铁山郡发射的战术弹道导弹,在800公里射程设定的朝鲜半岛东部海域目标上空800公尺处精确空中爆炸,再次验证在核战斗部所装配的核爆炸操纵装置和引爆装置的动作可靠性。释出的照片中有2张人物照片,都看得到北韩领导人金正恩携爱女金朱爱参与导弹射击演习活动,而其中一张金正恩观看导弹发射照片,背后有名军人被刻意打上“马赛克”,反而引发各界好奇其身份,传出美韩情报单位已着手调查,试图破解、掌握该人身份。根据了解,过去《朝中社》会特别针对金正恩的笔记或观看萤幕进行特殊“处理”,但刻意“马赛克”处理随行人员面孔还是首次。南韩军事研判,这名身份不详的特殊人物,可能是负责北韩战术核武部队运用的总指挥或相关核武器研究所的专家所长,因为直接参与战术核武研发、运用,所以被要求出席演习活动向金正恩简报说明,但因身份不宜曝光,才被要求戴口罩、墨镜,甚至事后还要打上“马赛克”。不过,有另一派人士认为,“马赛克”只是让美韩情报部门的分析工作陷入混乱的技俩之一。南韩媒体《朝鲜日报》(조선일보)报导,专家认为一旦确认“马赛克男”身份,可能会被列入南韩、美国、日本、联合国等国际社会的对北韩制裁名单。南韩政府正持续对参与朝鲜核导开发的北韩主要人士采取制裁措施,虽然实际的制裁效果有限,但具有唤起国际社会对北韩核导威胁状况等的重视的象征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