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总统蔡英文和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组合图片/美联社/路透社
台湾总统蔡英文传将与美国众议院议长会面,中国严正批评并说"必将采措施坚决回击",这是否会成为间谍气球事件后美中关系的最新引爆点?台湾总统蔡英文出访中美洲友邦并过境美国,飞机还没降落纽约肯尼迪机场,美中台三方却已经隔空放话。白宫:中国不应以此当借口挑衅美国白宫国安会发言人科比(JohnKirby)29日在白宫例行记者会主动表示,台湾总统过境符合美国长期且不变的“一个中国”政策,过境并非新鲜事。科比:“北京不应以这次(蔡英文)过境为借口,加强在台湾海峡周边的任何行动。美国和中国对于台湾的看法有差异,但我们管控这些分歧已超过40年。”台湾议题已然成为美中角力的主要项目之一,过去一段时间,美中关系因为间谍气球事件急转直下,直到近日才有一丝好转迹象。美国国务院和中国外交部近日证实,美国新成立的用来监管对华政策的中国协调办公室(Office of ChinaCoordination,又称“中国之家”(China House)负责人华自强(RickWaters)前往北京、上海及香港,并与中国外交部美大司负责人沟通美中关系。蔡英文这次过境美国,并传将与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McCarthy)会面,这是否会如同前任议长佩洛西访台时挑动中国敏感神经,进而影响美中关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丹特·帕特尔(VedantPatel)在周三下午的记者会上回答本台提问时,重申台湾总统“过境”的作法行之有年,外界不应反应过度,并强调美国基于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是与行政部门平等的独立机构。帕特尔:“就(蔡英文)与议长麦卡锡或任何国会议员有关的会面来说,国会是一个独立但平等的政府部门,我们会让他们对外说明自己的行程。”同时他强调,美国依然致力于受台湾关系法、美中三联合公报和六项保证指引的一中政策,并表示不支持任一方片面改变台海现状。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台湾的总统蔡英文在美国东部时间3月29日下午抵达乐天纽约皇宫酒店(Lotte New York Palace)(美联社图片)
中国不满称将回击这是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以来第7次过境美国,外界预计她在4月初从中美洲返回时,将在洛杉矶与麦卡锡会面。若双方会面成真,这将是美众议院议长与台湾领导人在美国本土举行的首次会晤。中国国台办则对此表示不满,批评蔡英文过境美国“本质上是‘倚美谋独’的挑衅行径”,并指若双方会面“必将采取措施坚决回击”。此外,中国驻美使馆近日公布其临时代办徐学渊在美国杜克大学的讲话,徐学渊强调“中美如同两头大象,打起架来会殃及大片小草”,并说美中能否处理好双边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认为,美方强调过境并非新鲜事,也没有特别高规格礼遇,就是希望维持台海和平稳定,避免挑衅中国。他向本台分析:“美国没有想要让这件事高调,同时也不希望特地让中国找到借口,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去批评美国,或是在双边关系、两岸关系上做手脚。”美国媒体彭博社(Bloomberg...
2022年11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20国集团首脑会议期间,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一起。在美中关系严重恶化之际,华盛顿颇具影响力的政策研究机构传统基金会(HeritageFoundation)星期二(3月28日)发布报告称,美中之间已打响新一轮冷战,美国必须清醒地面对现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迎战中国威胁。“承认现实的时候到了:美国正在与中国进行新的冷战。”该智库总裁凯文·罗伯茨(Kevin Roberts)在报告的前言中说。多年来有关世界是否已陷入一场新冷战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随着美中关系螺旋式的下降,越来越多的观察人士也逐渐倾向于认为这已是两国关系的现状,但星期二的报告是美国一家主要智库第一次明确指出,冷战已经打响。新旧冷战形式不同到目前为止,美国朝野虽在中国问题上有着高度共识,但在两国是否已经陷入一场冷战的问题上则有很多不同意见。一些观察人士指出,除了两国近乎水乳交融的经贸关系之外,中国并没有前苏联所拥有的全球范围内的、与西方国家针锋相对的同盟体系。而且,鉴于当今高度全球化的各个国家间的复杂关系很难轻易地划分为泾渭分明的地缘政治集团。“世界正在进入新冷战吗?我们的回答是是也不是。”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尔·布兰兹(HalBrands)和耶鲁大学教授约翰·加迪斯(JohnGaddis)说。他们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一篇文章指出,或冷或热,美中竞争的未来并不是很明朗。德国《时代周报》(DieZeit)最近在一篇题为《美中走进新冷战》的分析文章中说,政治家和战略思想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否认冷战会重新出现,因为如今的中美两个大国在经济上紧密交织。在白宫方面,美国总统拜登近年来也一直强调美国并不寻求新冷战。“但我们不是在寻求——我再说一遍——我们不是在寻求一场新的冷战或一个分裂成壁垒分明集团的世界。”拜登2021年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时说。去年,拜登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后再次表示,“我绝对相信不需要新的冷战。”卡特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刘亚伟说,美国的行政部门并不希望让中国觉得美国是要寻求新的冷战,“但是你看拜登总统的访问、或是美国行政部门做的事就是拉更多的国家跟美国一起跟中国,说的好听就是跟中国搞竞争、说的不好听就是要contain(遏制)你。”传统基金会星期二的报告指出,今天美国所面临的局面确实与上世纪美苏对峙期间大不相同,例如中国也不太可能支持境外的革命武装叛乱,而是更愿意通过购买影响力和使用经济压力来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但是在另一方面,虽然形式不同,两国关系的实质已经“越来越具有冷战的所有特征”。“冷战也可以呈现不同的形式。”报告作者之一,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杰夫·史密斯(JeffSmith)说。“这场冷战可能与上一场冷战截然不同,就像中国是一个不同于苏联的对手一样。”史密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一些人不愿用冷战一词来界定两国关系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这不像美苏之间的对抗,那就不是一场冷战,但是就像热战一样,冷战也可以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和类型,并不是每场热战都是相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越南和阿富汗战争非常不同。“因此,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一记者会上。(2023年2月13日)中国多年来一直批评说,美国的对华认知坚持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的模式。对此,史密斯表示,他们报告的观点是,中国自己多年来一直采用冷战策略和战术对抗美国,却动辄指责美国有冷战思维,“指责别人所做的事,其实正是他们自己在对别人做的”。史密斯说,“这篇论文的意思是,我们不再玩这个游戏了。”新冷战更加危险?报告在指出“无论华盛顿的政治家和专家们是否承认,美国正在与中国展开一场新的冷战”的同时也强调,中国“是一个比苏联在其权力巅峰时更具能力、更危险的对手。”冷战时期前苏联的军事实力虽被认为跟美国不相上下,但其经济竞争力从来都不是美国的对手。传统基金会的报告指出,今天美中经济实力对比跟当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今天“从重要的稀土元素到关键的制药产品,关键的供应链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或完全依赖于中国”。此外,当年美苏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往来,而中国现在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美国本土活动。报告提出了多达一百项建议,其中包括呼吁行政部门拒绝向中国政府提供国防部资助的研究项目,取消在美国境内的所有中国警察站,禁止像TikTok这样的中国所有应用程序,并对中国在美土地购买实施更严格的控制等等。除了史密斯外,报告的作者还包括传统基金会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副总裁詹姆斯·卡拉法诺(James J.Carafano)、中国问题专家白邦瑞博士(Michael Pillsbury)和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安德鲁·哈丁(AndrewHarding)。此外,这一题为“赢得新冷战:应战中国计划”(Winning the New Cold War: A...
17世纪法兰德斯画派大师小彼得布勒哲尔(Pieter Brueghel theYounger)一幅作品,多年来被拥有的家族以为是赝品,扔在法国一家民宅的门后长灰尘,直到最近才意外发现它是真迹。这幅杰作于巴黎当地时间周二(3/28)进行拍卖,金额上看60万欧元至80万欧元。17世纪法兰德斯画派一幅大师作品《乡村律师》,多年来被拥有者以为是赝品而閒置,近日获证明真身。美联社路透社报导,这幅《农民律师》(L'Avocat du village / the VillageLawyer)是小彼得布勒哲尔已知最大幅作品之一,画作高112公分、宽184公分。估计是1615年至1617年间创作。报导指,艺术界对这幅画一无所知,据信该家族自1990年代以来就拥有它,但最近数代家庭成员都以为它是赝品。
A du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