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头条

    10796 帖子

    2022世界新闻自由指数 香港排名暴跌

    无国界记者组织5月3日发布“2022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报告。 台北 — 无国界记者组织(RSF)周二(5月3日)发布“2022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报告。在这份针对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之新闻环境所做的年度评估报告中,香港的排名大幅滑落至第148名,比去年退步了68名,恶化程度属全球之最。观察人士指出,港版国安法从去年起盯上了新闻工作者,媒体环境陷入寒冬。他们呼吁民主国家积极支持香港并持续向中共施压,否则香港的新闻自由恐继续恶化至中国排行全球第175名的水平。 致力于捍卫新闻自由的无国界记者组织周二(5月3日)发布今年的“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此指数20年来见证了各国新闻自由的兴衰,包括香港新闻自由的快速陨落,从2002年的全球排行第18名,暴跌至今年于全球180个国家与地区中排行第148名,比去年退步了68名,恶化速度全球之最。 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的界定,年度新闻自由指数根据各国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等架构脉络和安全性五大面向进行评比,并将记者和媒体所受侵害事件量化统计,加计记者、研究人员、 学者与人权捍卫者回复问卷的质化分析,得出总评分。 该组织表示,香港今年的新闻自由指数总分为41.64,遭评比为“状况艰难”。进一步分析五大面向,香港在安全性获得的分数最低,只有31.78分,已经达到“状况恶劣”的程度。这代表香港的新闻工作者有极高的风险会面临谋杀、拘押和暴力殴打等生理伤害,以及恐吓、监视、骚扰、仇恨言论、人肉搜索等心理威胁,或是因失业、没收专业器材等情况所导致的职业损失。 香港《国安法》盯上媒体 记者人身安全风险高 对此,无国界记者组织位于台北的东亚办事处执行长艾玮昂(Cédric Alviani)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香港幅跌全球之最的主因是2020年通过的港版国安法,去年被港府用来对付新闻工作者。目前仍有12名记者与新闻自由捍卫者在香港遭拘押,相当于中国拘押记者人数的十分之一。 艾玮昂说:“我们曾数度警告,港版国安法很可能会被用来对付媒体。该法通过第一年,主要锁定政治异议人士,但到了2021年,果然被用来打压记者和媒体。” 一年多来,香港的媒体环境处在国安法的阴影下,亲民主派的独立媒体,包括《苹果日报》、《立场新闻》和《众新闻》等被迫关门,新闻工作者的人身安全也备受威胁。 港警国安处去年六月以涉嫌 “串谋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为由,拘捕《苹果日报》五名董事及高层;该报基于员工安全,于6月24日发行最后一份报纸后正式全面停刊。 去年12月底,港警国安处再以涉嫌“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为由,拘捕网媒《立场新闻》七名前现任高层并冻结资产,迫使该媒体宣布立即停止运作。今年一月初,《众新闻》鉴于港媒环境恶化,跟进停运。 位于台北的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吴叡人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港版国安法的煽动罪适用范围无所不在,近期民主派资深记者区家麟被捕,以敢言著称的民调学者钟剑华被迫离港,都一再打击香港的新闻自由。 吴叡人长期关注香港局势,曾发表《致一场未完的革命》专文,去年获得香港人权新闻奖优异奖。被视为为北京喉舌的港媒《大公报》今年初痛批吴叡人鼓吹“港独”,涉嫌颠覆政权,使他成为首位被点名违反港版国安法的台湾人。 在港的外国记者协会今年宣布停办人权新闻奖,理由是“红线”不明,不希望误触法律。对此,吴叡人分析,香港的言论红线只会越来越紧。他说:“不只是我们外部观察,(香港)内部的人已经不知道红线在哪里了。我们直接从言论场域观察,看不到任何改善的迹象,只会更恶化,而且它(港府)的控制从比较强烈批判激进的言论,逐步扩展到连温和的言论都要逮捕。” 准特首轻蔑新闻自由 香港状况恐恶化 在香港全面寒蝉之际,下届香港特首唯一候选人、港府前政务司司长李家超上周六(4月30日)却在传媒答问会上反驳称:“香港新闻自由一直存在,无需用到‘捍卫’字眼;不过,我们小心有些人假借新闻自由,作违法或有政治目的的勾当。” 艾玮昂表示,对新闻自由的看法,李家超和现任特首林郑月娥都在自欺欺人。他说,港府选择顺从北京,未真正实践新闻自由,《香港基本法》所列的新闻自由已名存实亡。 艾玮昂说:“香港的情况未来恐怕只会更糟。如果李家超采和林郑月娥这些年来施政如出一辙,他任期末了,香港的新闻自由度将无异于中国。” 在台港人团体“香港边城青年”执行委员冯绍天认为,在中共紧缩言论下,不仅反对派港媒凋零,残存的媒体也开始自我审查,香港已无法奢望新闻自由。 冯绍天告诉美国之音:“(李家超)在发表言论,新闻媒体都会把一些关键字,比如爱国者治港、爱国爱港相关字眼推播出来,而不是他的政策。接下来的香港只有死脑式的言论,也不能再接受任何批评政府的政策,这不只新闻自由,言论自由都没有了。” 吴叡人分析,北京一向挑选文官出身的官僚或是香港资本家出任特首,此次钦点警察出身的李家超,很明显是要维持香港秩序,继续镇压言论与新闻自由。 吴叡人说:“我是非常悲观,我看不出(香港新闻自由)有改善的迹象。从外部政治条件来看,北京显然对香港态度很简单,绝对不能让它乱。在反送中(运动)之后,接下来又是疫情失控种下乱因,让北京担心,要持续镇压控制。” 艾玮昂也同表忧心,他说,如果民主国家不再积极支持香港,并持续向中共施压,香港的新闻自由恐持续恶化,直到与中国同样的水平。 吴叡人也说,中国动辄以《刑法》的“寻衅滋事”罪打压异议人士,和港版国安法“煽动” 的概念一样。在此前提下,香港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也越来越内地化。 中国排名敬陪末座 输出信息监控影响邻国 相较于香港,中国大陆的新闻自由今年排名第175名,亦即倒数第六名,比去年微幅进步2名,但仍敬陪末座。但艾玮昂说,这是因为评分标准的调整,使得某些国家排名因此些微更动,不代表中国的新闻自由度有所改善。 他强调,去年秋季以来,西安、深圳等数十个城市再传新冠疫情,中国也顺势收紧了对新闻和信息的审查。其中,上海“清零”封城期间,民怨沸腾,网络遍传一则反映市民和基层人员强烈不满的录音视频《四月之声》,迅速被各大社交平台下架,就是一例。 艾玮昂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了中国政府新的借口,来镇压民众表达意见的自由以及媒体报道真信息的自由。” 他表示,中共推动威权政策并鼓励其他国家安装其信息监控的科技产品,都给全球做了最坏的的示范。 无国界记者组织指出,中国持续于海内外扩展其资讯控制模式波及香港与亚洲邻国。全球排行第174名的越南及第139名的新加坡政府皆紧缩对媒体的控制。老牌民主国家、日渐专制或鼓吹国族主义的政府也强化对媒体施压,如排行第150名的印度、第146名的斯里兰卡和第147名的菲律宾。 28国新闻自由情况极差 整体而言,今年全球新闻自由度表现最佳的前五名国家是挪威、丹麦、瑞典、爱沙尼亚与芬兰;而表现最差的倒数五名国家则是朝鲜、厄立特里亚、伊朗、土库曼斯坦与缅甸,其中,缅甸军政府于2021年发动军事政变后,大规模打压和关押新闻工作者,让缅甸沦为全球最大的记者监狱之一,也使其新闻自由水准倒退十年。 今年的指数进一步将28国的新闻环境归类为“极差”,创历史新高。其中,包含排行第153名的白俄罗斯和第155名的俄罗斯等12国更名列红色警戒名单。 无国界记者组织以“分化的新时代”形容一年来全球新闻自由的发展趋势。组织透过声明称,主流媒体由于仿效美国右翼电视台“福克斯新闻模式”的偏颇舆论扩散效果,再加上社群媒体的运作模式助长不实资讯的传播,都因而加剧民主社会的内部分歧。在国际层面,开放社会与专制政权间的不对称关系弱化了民主国家的基础,然专制政权却因可控制其媒体与网络平台,反而得以向民主国家发动宣传战。

    中国新增病例降至6千 北京疫情不断升温

    中国官方3日通报COVID-19新增病例6074(含确诊与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本土新增6015,重灾区上海本土新增降至5669,而首都北京新增本土染疫数首破6字头达62例,当地疫情有升温趋势。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日公布,2日零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84例,其中境外移入16例,本土病例368例。 本土病例以上海市的274例最多,其次为首都北京市的51例。另新增死亡20例,均为本土病例,都在上海。 卫健委另通报新增5690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境外移入43例,本土564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上海市的5395例最多,其次为辽宁省的79例,北京市也有11例。 中国整体疫情虽有趋缓迹象,其中重灾区上海新增病例数较前一天减少1664例,不过首都北京的新增染疫数首破6字头达62例,更是连续10天通报新增病例达两位数,显示当地疫情仍值得关注。 虽然时值中国五一小长假,但北京市防疫措施随著疫情升温日益趋严,继全市餐厅禁止内用后,各博物馆及景区的室内展厅今起暂停开放,并再次大范围核酸筛查,重演上海封城前的防疫节奏。

    安检缺人手旅客排长龙 皮尔逊机场怨声载道(图)

    旅客需要提早出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加新社) 随著加国各地纷纷放宽防疫限制措施,加国各地的机场最近再出现过往人流如‘o的繁忙景象,但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Canadian Air Transport Security Authority)人手严重短缺,导致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昨天(2日)被旅客挤爆,排队等待接受安检的人数远超预期,不少旅客因而误了飞机起飞时间。 咸美顿的安省新民主党省议员格林(Matthew Green)就是受影响旅客之一,他原定昨天上午8时10分搭乘加拿大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班飞往渥太华。当他提前90分钟抵达皮尔逊机场时,看到有多达500人在排队等安检。 格林说,机场完全人手不够,也没有做好应对大量旅客的准备。他最终没能赶上原定的航班,只能等待两个小时后搭乘另一个航班。 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在昨天上午透过社交媒体推特向旅客发出消息,建议他们预留更多额外的时间,并在动身前往机场候机楼前查看航班的信息。 全加多个机场现安检人龙 除了皮尔逊国际机场之外,加国各地还有多个机场也因安检人员短缺而导致旅客大排长龙并怨声载道。其中,旅客在温哥华机场的等待时间特别漫长,归咎于安检被延误,很多旅客错过了他们原定搭乘的国内航班。 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在向传媒发出的电邮中指出,该机构正竭尽全力来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但仍无法招募到足够的员工。 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是负责对所有的旅客进行安检的联邦机构,该机构还说,即使招募到足够的人手,还将花费时间开展员工培训,难以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联邦运输部长艾诚致(Omar Alghabra)昨天在渥太华接受传媒采访时说,鉴于加拿大人对于旅行的渴望继续大幅加强,他本人作为一名旅客,也分享旅客们在面对延误时所感到的忧虑。 他说:「我自己也是一名旅客,在过往几周来,我看到排队的人龙愈来愈长。」 他说,联邦运输部一直与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合作,确保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旅行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 在被问及这些议题将在何时被解决时,艾诚致没有确认时间表,他说:「我不认为,我们将能够立即解决这一问题。」 他还补充说,这将花费最少几周的时间。 机管局建议旅客若乘搭国内航班,应在航班时间两小时前办理登机手续,而美国和国际航班需要提前3小时。

    有多少美国民众坚决支持乌克兰?数据来了

    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前左3)4月30日造访乌克兰首都基辅,并与乌国总统泽伦斯基会面。 (图取自twitter.com/SpeakerPelosi)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2个月,西方国家持续给予乌克兰援助,根据《华盛顿邮报》引述“华邮-ABC”最新民调指出,73%绝大多数且跨党派的美国人仍坚决支持乌克兰,并支持增加对俄罗斯的制裁,有55%民众认为应对乌国提供更多军事援助,有76%民众认为应提供乌国更多人道援助,认为应增加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则有67%。报导也指出,这份新民调发现恰好显示,拜登政府政策反映美国人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立场偏好。 这份新民调在4月24至28日执行,透过手机和家用电话在全美随机抽样1004位成人,抽样误差为正负3.5个百分点。 根据民调显示,有高达73%美国受访民众坚决站在支持乌克兰立场,36%民众认为目前美国对乌克兰支持的作为刚刚好,甚至有37%认为做太少;不过,同时也有高达72%反对美国对俄军采取直接军事行动,仅21%支持美军直接对抗俄军;其中认为美国目前对乌克兰支持的作为仍太少者,仍有57%反对美国采取直接军事行动。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四已请求美国国会额外援乌的新拨款330亿美元,折合台币约9735亿,持续扩大对基辅的军事和人道协助,同时并不断扩大对莫斯科的制裁。拜登也强调,不会送美国军人到乌克兰或采取如实施“禁航区”之类行动,因为这可能导致与俄罗斯直接军事冲突,拜登政府政策恰好反映美国人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立场偏好。

    加拿大火车与汽车相撞24岁女子当场丧命

    火车与汽车相撞 上周五在温尼伯附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大型交通事故 温尼伯警方在周五下午6:30后的一条推文中说,在Letellier Crossing的Bairdmore Boulevard附近,发生了一场大型的交通事故。 截至晚上9:30,温尼伯警方表示,该路段已经重新开放交通。 警方在周六上午发布的新闻稿中说,周五下午5点45分左右,紧急救援人员对Bairdmore Boulevard靠近De Vos Road的车祸做出紧急回应。 警方表示,肇事车辆的司机和乘客都是男性,目前他们被救出并被紧急送往医院,情况稳定。 目前警方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周日重大车祸 除了周五的一场大型车祸,周日上午在Transcona地区又发生了一起致命的严重车祸。 警方在凌晨2点20分左右接到报告,称在Bond Street和Kildare Avenue West发生两车相撞事故。 警方说,一名驾驶其中一辆车的24岁女性被从车中救出,并被送往医院,情况危急。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急抢救,该女子还是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警方说,另一辆车的乘客离开了现场。 可以看到两辆车都有大面积损坏。其中一辆车似乎撞上了一栋房子,而另一辆车的车头严重受损,其中的一个后轮轮胎撞损。 警方用胶带封锁了该地区,并在该地区周围设置了几个标记。 目前还可以看到大量的碎片散落在路上。

    Breaking

    教宗G7演说谈AI危害 促禁用致命自主武器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14日成为首位在七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发表演说的教宗。他针对人工智能(AI)的危害发表演讲时,呼吁禁用「致命自主武器」。 法新社报导,87岁的方济各(Pope Francis)说:「鉴于武装冲突这一悲剧,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考虑所谓『致命自主武器』这类设备的研发与运用,最终禁止使用。」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出席乌克兰和平峰会 马克宏坚称:不能是乌投降

    全球多国领导人今天出席「乌克兰和平峰会」,法国总统马克宏坚持,和平不可藉乌克兰投降达成;美国副总统贺锦丽则强调全力支持乌克兰创建「公正且持久的和平」。 法新社报导,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在乌克兰和平峰会坚持,促使俄乌终战不可包含基辅「投降」。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宝林案46岁换肝女病逝 他曝个案生死交关之际做最后决定、医协助放手

    台湾宝林茶室中毒案11日增添一死,为曾接受肝脏移植的46岁女性。器官捐赠移植登录及病人自主推广中心董事长,也是万芳医院外科部兼任主治医师李明哲表示,病人生前已经了解自身状况,若是有机会活下去愿意尝试,但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希望医疗团队可以帮忙放手。 宝林茶室案因邦克列酸中毒所致,本月11日添加第6例死亡个案,为46岁女性,3月中下旬曾食用滑蛋河粉,并在4月中旬接受肝脏移植.一度在6月5日从加护病房转到一般病房,10日再度进入加护病房,并在11日下午近4点过世。 !function(v,t,o){var a=t.createElement("script");a.src="https://ad.vidverto.io/vidverto/js/aries/v1/invocation.js",a.setAttribute("fetchpriority","high");var r=v.top;r.document.head.appendChild(a),v.self!==v.top&&(v.frameElement.style.cssText="width:0px!important;height:0px!important;"),r.aries=r.aries||{},r.aries.v1=r.aries.v1||{commands:};var c=r.aries.v1;c.commands.push((function(){var d=document.getElementById("_vidverto-bc0de73c10937be205a8d57fd75a9690");d.setAttribute("id",(d.getAttribute("id")+(new Date()).getTime()));var t=v.frameElement||d;c.mount("10171",t,{width:720,height:405})}))}(window,document); 李明哲表示,该个案虽然有换肝,但没有办法换肝并没有办法预期会马上好转,虽然一度有起色入住普通病房,并且靠着洗肾维持,但肺脏还是有受到毒素攻击。过世当天上午就经历急救、开刀以及心跳停止,下午甚至出现瞳孔放大,代表脑干功能已经受损,无法回复,就算插管还能维持几天生命,但意义已经不大。 李明哲说,在病人生死交关之际,医疗团队有跟个案沟通,个案了解自身状况,但对生命热爱仍追求,希望再有机会活下去时努力尝试,但如果最后没有办法挽回时也可以协助放手。当时做肝脏移植团队就是放手一搏,的确有好转,但是到人生最后关头家属也了解她的状况,不做最后挣扎。

    「乌克兰和平峰会」瑞士登场 中俄缺席削弱影响力

    全球多国领导人15日齐聚瑞士参加意在施压俄罗斯终结俄乌战争的和平峰会,但莫斯科当局的强国盟友如中国等缺席,将削弱和平峰会可能的影响力。 路透报导,数十个乌克兰的盟友将出席,但中国选择不参加。此前,俄罗斯被摒弃于和平进程之外,因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轻蔑乌克兰和平峰会浪费时间并说没兴趣奉陪。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