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125558 帖子

    地下室挖出染料封尸 死者孕肚藏惊人内幕

    美国纽约居民科恩(Ronald Cohen)1999年买了一栋新屋,这栋房所在的街区安静、绿树成荫,让他很是喜欢,唯独地下室角落有一个尘封多年的铁桶,科恩在当年9月2日上午,毅然决然在搬家工人的帮助下,将铁桶撬开打算处理掉,没想到却在里面发现一具浸泡在绿色染料中、不断发出恶臭的女性浮尸,吓得他赶紧报警,也因此揭发了一宗埋藏30的悬案。 根据《纽约每日新闻》报导,这起事件发生于纽约的纳苏郡,被发现装有尸体的铁桶容量约208公升、重量约150公斤,死者是一名20多岁女性,门牙镶有金边、穿着一件彷豹皮夹克,警方依此推断女子死于1960年代,生前头部遭钝器重击,死亡时还怀有9个月身孕;警方发现,铁桶中还有几支塑胶花,以及死者的手提包。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出事的房屋在科恩之前,只有3任屋主,而铁桶在第一任屋主埃尔金斯(Howard Elkins)交屋时就已经存在;此人先前于纽约经营一间塑胶花工厂,不过1972年时,他将自己的公司、房屋全卖掉后,搬到佛罗里达州。 同时,警方也发现死者是1969年失踪的女子雷娜(Reyna Angelica...

    黑天鹅环伺:中美贸易新章 拜登鹰派重拳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届满一年,有别于各界预期,认为牵动全球局势的中美关系将自此逐渐和缓。但拜登政府延续川普时期的鹰派路线,经过长达9个月的政策总体检后,再对中国施以重拳。 拜登于2022年1月19日谈及“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时表示,他很清楚部分美国商业团体亟欲政府解除对数千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25%高额关税,但因中方未能提高对美采购规模,故现在放宽对中关税为时过早。 拜登所说的美国迟未调降关税的主因,即为中国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的扩大采购承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高级研究员鲍恩(Chad Bown)近期公布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对美国实际总采购额仅达总目标的62%,进度明显落后。 自川普政府发起贸易战以来,经营中国业务的美国进口商即开始负担高额关税,多数美企对此反复呼吁降税。而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经济复苏阶段,大批美商更不堪重负,要求美国政府拟定更全面性的对中政策。 ...

    东欧对中国关系降温 日本借机深化合作

    对中态度转弯 《日经亚洲》1月24日报道,日本驻波兰大使宫岛昭夫(Akio Miyajima)表示,欧洲对中国的态度正发生变化,尤其是几年前还期待中国提供经济援助的中、东欧国家,其中部分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愈发产生戒心,特别是立陶宛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CC,简称“17+1”),还与台湾互设代表处。 日本武藏野学院大学国际传播学部教授林大辅(Daisuke Hayashi)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美中在中东欧的影响力要分别从安全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在安全方面,为了应对俄罗斯的威胁,与美国结盟很重要;在经济方面,从 2013年开始,通过中国-中东欧合作框架“16+1”和“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也很重要,只是不出几年就发生了变化。 林大辅说:“从2016年左右开始,由于欧、美、日都不认可中国在世贸组织取得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委员会就南中国海主权争端告诫中国遵守国际法,加上一带一路倡议中如黑山-塞尔维亚公路建设等债务陷阱,以及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之间的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透明度与公平性等标准,中东欧与中国的关系日益恶化。” ...

    林志玲公布生子喜讯 蔡英文恭喜志玲姐姐

    专题:蔡英文执政追踪! 据台媒报道,台湾艺人林志玲除夕报喜讯,在脸书贴出大手勾小手的照片宣布成为妈妈。值得一提的是,在林志玲的脸书评论区,65岁的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留言“恭喜志玲姐姐”,被岛内网友讽刺“蹭热度”。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林志玲在脸书上发布的图片。 ...

    骗人大赦 神学士处决百名阿富汗前官员

    阿富汗神学士(Taliban)政权说好的“大赦“,根本拢系假!联合国报告指出,自去年8月15日夺取阿富汗政权后,神学士已经杀害超过100多位前阿富汗官员、军警人员,以及曾与国际部队合作的民众。 法新社报导,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签发的报告显示,尽管神学士曾经承诺会“大赦“,但是神学士已经杀害超过100多位阿富汗前官员,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死者根本未经合法的审判程序,就被神学士杀害。 受害者除了阿富汗前官员之外,甚至连非政府组织的人权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也持续受到神学士的攻击、任意逮捕,以及杀害。 古特雷斯表示,至少8名非政府组织的社运人士遭到杀害,此外还有10人遭到神学士临时逮捕、殴打和威胁。另有2名媒体记者遭到杀害。 联合国报告也列举神学士政府对和平示威的镇压,以及女性与女孩缺少工作与受教育的管道。 ...

    Breaking

    欧洲转向右翼,英国希望每年减少30万合法移民

    法新社从伦敦报道,在离英国立法选举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英国保守党政府周一宣布收紧对合法移民的管理,提高获得英国工作签证所需的最低工资,并结束医护人员的家庭团聚。 周一,英国内政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Cleverly)在议会前承诺,净移民量将实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减少”。他说,“与去年相比,未来几年来到英国的人数将减少30万人”。 在国会议员们面前,英国内政大臣还宣布,将获得工作签证所需的最低工资提高至3万8千700英镑,与全时工资的中位数相当,和目前的2万6千200英镑相比,增长47%。 虽然卫生领域的员工不受这一门槛的影响,但卫生领域的员工将无法再将家人带到英国,这引起了英国卫生领域相关机构的担忧。 英国公营医疗服务机构-国民保健署认为,这些变化“令人深感担忧”,可能会阻碍卫生领域的员工试图来到英国。 关爱英格兰协会(Care England)则强调,移民拯救了英国卫生行业。 根据11月底公布的英国官方统计数据,去年,净入境人数(外国人入境与出境之差)为74.5万人,远高于最初估计的60.6万人。

    以军开进加沙南部 红十字会主席呼吁保护平民

    以色列军队加强在加沙南部的攻势。法新社报道,周一(12月4日)数十辆坦克战车开进南部汗尤尼斯市,参与对巴勒斯坦哈马斯的军事进攻,使流离失所的居民陷入更危险的境地。据巴勒斯坦官媒称,以色列空袭加沙北部学校至少50人死亡;红十字会主席抵达加沙,呼吁各方保护平民并释放被扣押人质。 以军日前宣布,地面攻势正扩大到“加沙地带所有地区”。法新社周一引述目击者表示,以色列地面部队已开进加沙地带南部地区。 目击者告诉法新社,数十辆以色列战车、装甲运兵车和推土机进入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市(KhanYunis)附近,那里挤满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 自12月1日停火结束后,以军一直在空袭轰炸加沙地带南部目标,造成大量当地居民以及从北部涌入南部地区的平民死伤。10月7日以哈开战以后,以军大举进攻加沙地带,迫使大量住在加沙地带北部的民众南下避难。而目前他们躲避战火的地点不断缩小。 法新社援引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加沙事务主任怀特(ThomasWhite)周一表示:“加沙的人们正在恳求寻找安全的栖身之所,但我们也无能为力,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 另据巴勒斯坦通讯社报道,以色列周一空袭加沙北部两间收容流离失所者的学校,至少有50人丧生。 路透社指,巴勒斯坦通讯社报导,以色列空袭加沙北部的达拉杰区(Daraj)。目前无法立即独立查证消息,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则表示,他们正在调查这项报导。 同时,加沙卫生部门指出,从10月7日以哈开战以来,至少有1万5899名巴勒斯坦人死于以色列对加沙的空袭及砲击。 法新社报导,以色列军方周一表示,又有3名军人在加沙的战斗中丧生,这使以哈战争开打以来在当地阵亡的以色列官兵数增至75人。 另据报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周一到访加沙。她表示,加沙民众遭受苦难是无法忍受,他们已经没有安全的去处,而且由于以军的围困,目前也无法采取适当的人道主义应对措施,这是不可接受。 斯波利亚里茨呼吁各方根据国际人道法,保护和尊重平民生命。她强调,必须释放被扣押在加沙的人质,以及让红十字会人员探望人质。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周一表示,目前救援团队的行动“极为有限”,进入北部的援助通道现已完全被封锁。

    周庭获准赴加是人质外交?香港首长间接否认

    有「香港民主女神」之称的周庭弃保潜逃一事继续发酵,有不少评论指,中共是期望藉「放生」周庭来纾缓与日本或西方国家的关系,是中共人质外交的惯用技俩;但作为香港首长的李家超表示,警方在案中尝试宽大处理,但良好意愿换来瞒骗,重申港府会终身追捕弃保潜逃人士,不评论会否影响後来者。有关说法,间接否认「放生」周庭是换取利益的人质外交之举。 周庭弃保一事,在港台和日本等地都引起热议,当中一个焦点,是警方让他离港,必然有考虑她不回来的可能性,而在这情况下作出有关决定,不可能由本地警方作出,而是来自北京,这与中共的人质外交一脉相承,港警只是在台前执法。 刘细良:人质外交 刘锐绍:无谓猜度 持相关言论的,包括出身香港民主派的评论员刘细良,他在网上节目中指出,触犯国安法是严重罪行,保释门榓甚高,北京改变政策必然有其政治背景,那就是「死到临头」,就像中国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被西方国家制裁,其後以释放被捕民运人士的人质外交来换取西方国家撤销制裁。 刘细良没有具体指出,中国意欲换取什麽利益,而其他评论员则有提及释放同庭可向日方释出善意,纾缓现时略见绷紧的中日关系,因为周庭甚受日本媒体和青年追棒。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本台表示,人质外交是中国的大政策,例如中国争取举办2008年奥运时便释放民主墙人士魏京生,争取加入关贸总协定时释放王军涛,但现在很难说「放生」周庭也是人质外交,亦没必要作此猜测,因为猜测必然不能证实,但却会形成一种气氛,而这气氛可能对周庭丶决定作出宽大处理者,以至日後争取保释或宽大处理人士不利。 李家超:警方欲宽大处理被瞒骗 出身警队的香港特首李家超没有正面评论周庭获得放生,以及日後会否收紧对其他被捕人士的保释条件等问题,只是说,警方在案中尝试宽大处理,但良好意愿换来瞒骗,相信最失望的是尝试宽大处理的人员。他续称,警队将总结经验,确保有效维护法纪及维护国家安全,打击勾结外部势力。 他又重申港府昨晚发出的声明,强调港府会全力追捕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逃犯,对於弃保潜逃者,警方必然全力追捕,「任何逃犯只有自首,否则就是终身逃犯,会终身被追捕。」他又拒绝回应个案细节,包括警方是否有要求周庭回深圳一游及签写悔过书,只是强调,逃犯被追捕後,相关资料或会用作证据,故此现时不会评论,事件会交由执法部门处理。 他又批评周庭的自我辩解,指有逃犯出卖诚信,砌词找藉口欺骗同情,尝试自我制造光环,形容有关行为是「可耻」。 他又藉机提出警告,指部份港人仍然低估外国势力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强调勾结外部势力的犯罪人士,已变成外国代理人,本质已变成背信弃义,港人不能忽略外国势力不停为自身政治利益而插手香港事务。李家超又说,虽然2019年「黑暴」的伤口已经痊愈,但曾经令人「痛得好厉害丶痛得难以入睡」,不可忘记。 涉嫌触犯《港区国安法》而被捕并获保释出外候查的周庭,前(3日)晚公布,已身处加拿大,决定不会如期在本月底回港向警方报到,「也大概一辈子不会回去了」。她在多伦多向传媒表示,会考虑申请政治庇护。警方第一份声明没有点名周庭,亦没有加以批评,但港府晚上就事件发出的第二份声明则点名周庭,且言词较严厉。

    AI的星星之火:始于马斯克与佩奇的一场激辩

    《硅谷封面》系列聚焦硅谷科技大公司动态、科技大咖访谈、重磅研究报告等,旨在为科技资讯爱好者提供全球最前沿的深度好文。 目前,最新的人工智能(AI)热潮几乎改变了整个科技行业,并导致关于其最终将能帮助人类还是毁灭人类的争论愈演愈烈。那么,最新的AI星星之火是如何燎原的?这个领域的先驱者们最初是如何看待它?他们之间存在着哪些分歧?未来AI将走向何方?将时间倒回8年前,我们从一场“激辩”说起。 01 “人们的目标方向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分歧” 2015年7月,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当时的妻子妲露拉·莱莉(TalulahRiley)在加州纳帕谷举办了长达三天的派对,以庆祝他44岁生日。参与派对的都是马斯克的亲朋好友,孩子们在高档豪宅里尽情玩耍,而大人们则享受着这个难得的聚会。 那时,人工智能刚刚进入公众视野,被用来识别YouTube上的猫,但准确率仅为16%。当时,马斯克的好友、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Page)也出席了这次派对。两位亿万富翁已经是十多年的朋友了,他们坐在游泳池附近的火堆旁,谈论的主要话题就是人工智能。 两人就人工智能最终会增强人类还是毁灭人类展开了辩论,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佩奇带着他一贯的乐观态度,描述了他对数字乌托邦的愿景。他认为,人类最终将与人工智能机器融合,将会有许多种智能争夺资源,而最好的将会获胜。然而,马斯克则持有更为悲观的看法。他认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机器可能会毁灭人类。 佩奇对马斯克的看法感到沮丧,他坚持追求自己理想中的乌托邦。最后,他甚至称马斯克为“物种专家”,暗示马斯克更喜欢人类,而不是未来的数字生命形式。马斯克后来称,那次侮辱是“压倒两人友谊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场争论似乎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的太多关注,他们认为这只是硅谷聚会上经常爆发的另一场深奥的辩论。然而,八年后,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这场争论逐渐扩大。人工智能将帮助世界还是摧毁世界,这个问题在硅谷创始人、聊天机器人用户、学者、立法者和监管机构之间引发了一场持续的辩论。 在这场辩论中,世界上多位最富有的人相互对立,除了马斯克、佩奇,还有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科技投资者彼得·蒂尔(Peter Thiel)、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Nadella)以及OpenAI联合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Altman)等。所有人都希望从这项业务(有朝一日可能价值数万亿美元)中分一杯羹,并为攫取该领域的权力而战。 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的辩论,其核心似乎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悖论:那些声称最担心人工智能危险的人,恰恰也是坚决要创造并享受其所带来财富的人。这似乎揭示了科技行业的某种矛盾心理,即既对创新的潜力感到兴奋,又对其可能的后果深感忧虑。 2015年夏天的派对结束后不久,马斯克和佩奇就开始各奔东西。几周后,马斯克在加州门洛帕克的罗斯伍德酒店,与当时正在经营加速孵化器的奥特曼以及几名研究人员共进晚餐。这里是非常热门的交易场所,靠近沙丘路(SandHill Road)的风险投资机构。 那次晚宴促使OpenAI于当年晚些时候成立。在马斯克和其他资助者提供的数亿美元资金支持下,该实验室承诺保护世界不受佩奇愿景的影响。凭借ChatGPT聊天机器人,OpenAI从根本上改变了科技行业,并向世界展现了人工智能的风险和潜力。据熟悉OpenAI融资情况的两名人士透露,该公司估值超过800亿美元。 然而,OpenAI的成立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马斯克和奥特曼之间也充满了分歧。奥特曼后来表示:“这其中存在分歧、不信任和自负。人们的目标方向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分歧……就连最亲密的人之间也会有激烈的斗争。” 最终,这种矛盾在上个月OpenAI董事会的内讧中达到了顶点,四位董事试图迫使奥特曼下台,因为他们不能再相信他能制造出造福人类的人工智能。在充满动荡的五天里,OpenAI看起来好像要崩溃了,直到董事会迫于投资者和员工的巨大压力做出让步。这场内讧让外界看到了人工智能领域内部的激烈争斗,以及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不同看法和期望。 但在OpenAI几近崩溃几年前,硅谷就曾发生过一场鲜为人知但却十分激烈的竞争,以争夺对这项技术的控制权。从儿童教育方式到战争方式,这项技术正在迅速重塑世界。《纽约时报》采访了80多位高管、科学家和企业家,讲述了这个关于雄心、恐惧和金钱的故事,其中包括2015年参加马斯克生日派对的两个人。 02 DeepMind诞生,马斯克与佩奇第二次对决 在纳帕谷那场著名的派对五年前,34岁的神经科学家德米斯·哈萨比斯(DemisHassabis)在一次鸡尾酒会上,意识到自己终于找到了机会。这场酒会在科技投资者彼得·蒂尔的旧金山别墅举行,哈萨比斯曾是世界排名第二的14岁以下棋手,他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以棋会友,成功引起了蒂尔的兴趣。 2010年,哈萨比斯和两名英国同事开始寻找资金,试图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当时,人工智能领域依然未能提供任何接近人类大脑的东西,因此很少有人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尽管如此,有些科学家和思想家已经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许多人都与互联网哲学家、自学成才的人工智能研究员埃利泽·尤德科夫斯基(EliezerYudkowsky)有联系。尤德科夫斯基是一个自称为理性主义者团体的领袖,在后来的几年里,他们称自己为有效利他主义者。他们相信人工智能可以找到治疗癌症或解决气候变化的方法,但他们担心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会做些它们的创造者意想不到的事情。理性主义者认为,如果机器变得比人类更聪明,可能会背叛它们的创造者。 通过早期对Facebook的投资,以及在PayPal早期与马斯克的合作,蒂尔变得非常富有。他对奇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奇点是科幻小说中的一个比喻,用来描述智能技术不再受人类控制的时刻。在蒂尔的资助下,哈萨比斯成功创立了DeepMind。这是对“深度学习”、神经科学的致敬,即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学习技能的一种方式。他们的目标是建造一台可以完成人类大脑所有事情的机器。 到2010年秋天,哈萨比斯开始建造自己的梦想机器。他们坚信,因为他们了解风险,可以在保护世界方面处于独特的地位。DeepMind三位创始人之一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Suleyman)说:“我不认为这自相矛盾,这些技术会带来巨大的好处。我们的目标不是消除它们或暂停它们的发展,而是减轻负面影响。” 在赢得蒂尔的支持后,哈萨比斯的公司开始引起其他科技大佬的关注。马斯克很快就和蒂尔共同投资了DeepMind,这样他就能更接近这项技术。马斯克解释说,他的计划是殖民火星,以逃离地球上人口过剩及其他危险。哈萨比斯回答说,这个计划是可行的,只要超级智能机器不跟随并摧毁火星上的人类。 资金充裕的DeepMind聘请了专门研究神经网络的研究人员,这些人可以根据人脑的图像创建复杂算法。神经网络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数学系统,它需要花费数天、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来识别大量数字数据中的模式。这些系统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它们可以学会自己处理任务。例如,在分析了潦草地写在数百个信封上的姓名和地址后,它们可以阅读手写文本。 DeepMind进一步发展了神经网络的概念。它建立了一个系统,可以学习玩经典的雅达利游戏,如《太空入侵者》、《乒乓》和《Breakout》等。这引起了硅谷巨头谷歌的注意,尤其是佩奇。在看到了DeepMind的机器玩雅达利游戏的演示后,佩奇决定加入其中。 03 辛顿“自我拍卖”,不知道自己到底值多少钱 2012年秋天,多伦多大学教授杰弗里·辛顿(GeoffreyHinton)和他的团队向世界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潜力,他们通过训练一个神经网络识别常见物体,比如花、狗和汽车,震惊了科学界。这一创新性研究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的关注,其中就包括百度。 百度向辛顿教授及其团队提供了1200万美元的诱人报价,邀请他们加盟。然而,辛顿教授虽然婉拒了邀请,但他对这笔巨额资金产生了兴趣。这笔资金不仅意味着他患病的孩子可以获得经济保障,更让他意识到自己团队的价值。辛顿博士当时称:“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值多少钱。”因此,他决定组织一场拍卖,将自己和团队“卖”给最高出价者。 这场拍卖在当年的年度人工智能会议期间举行,吸引了谷歌、微软、百度等科技巨头的参与。这些公司开始相信,神经网络是一条通往不仅能看,而且能听、能写、能说话,并最终能思考的机器的道路。 佩奇曾在旗下人工智能实验室GoogleBrain看到过类似的技术,他认为辛顿的研究可以提升他手下科学家的工作水平。他给了谷歌高级工程副总裁艾伦·尤斯塔斯(AlanEustace)一张空白支票,让他聘请自己需要的任何人工智能专家。 除了谷歌,微软也参加了拍卖。随着价格的上涨,DeepMind很快退出了。详细介绍拍卖的文件显示,这两家行业巨头将出价提高到2000万美元,然后是2500万美元。当价格超过3000万美元时,微软退出了,但它以3700万美元的价格重新加入了竞标。辛顿回忆道:“我们感觉像是在拍电影!” 随着价格的飙升,竞争越来越激烈,微软第二次退出,只剩下百度和谷歌,他们把出价推到了4200万美元,4300万美元。最终,辛顿教授和他的团队以4400万美元的价格选择了为谷歌工作。 这一事件清晰地表明,财力雄厚的大公司决心收购最优秀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与此同时,DeepMind的哈萨比斯等人也面临着类似的压力。他一直坚称DeepMind将保持独立公司的身份,以确保其技术不会被用于危险的目的。然而,随着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加入人才争夺战,哈萨比斯认为出售公司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据知情人士透露,到2012年底,谷歌和Facebook都在寻求收购DeepMind。哈萨比斯和他的联合创始人坚持两个条件:DeepMind的技术不能用于军事目的,它的人工智能技术必须受到一个由技术专家和伦理学家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监督。谷歌出价6.5亿美元,Facebook向DeepMind创始人提供了更高的薪酬,但不同意上述条件。 最终,DeepMind选择了谷歌。随后,扎克伯格决心建立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他聘请了同样从事过开创性人工智能研究的法国计算机科学家杨立昆(YannLeCun)来管理。此外,扎克伯格还亲自面试了许多顶尖的研究人员,并为他们开出数百万美元年薪和股票奖励。 人工智能曾一度被人一笑置之,但现在,硅谷最富有的人为了不被落在后面,不惜砸出数十亿美元。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科技制高点的激烈竞争,而这些科技巨头们正在用真金白银来确保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04 迷失的道德委员会 马斯克投资DeepMind,打破了自己不投资非亲自经营公司的规则。这一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不久后显现出来,导致他与曾经的朋友、亿万富翁佩奇再次对立。DeepMind伦理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于2015年8月14日召开,旨在确保该公司出售后其技术不会造成危害。然而,当谷歌收购DeepMind时,马斯克被淘汰出局。 现在,谷歌三名高管牢牢控制着DeepMind,他们包括佩奇、谷歌联合创始人、特斯拉投资者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以及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其他与会者包括PayPal的另一位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Hoffman)、研究“存在风险”的澳大利亚哲学家托比·奥德(To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