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负担住房令不少青年头痛。(明报图片)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的最新数据,2021年34岁以下的加拿大人与父母中的至少一位同住的比例达到35.1%。从2001年到2021年,全国与父母同住的成年子女的比例上升了约5%。
36岁的瑞恩(Peggy Ryan)第一次搬回去和妈妈住是在10年前,当时她是万不得已。她失业了,支付所有的帐单愈来愈困难了,搬回她童年的家在当时是最合理的。瑞恩打算省下房租和伙食费,等找到工作后就搬出去。但随著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和妈妈一起生活从长远来看也是最有意义的。
她说:「这是我长大的地方,是我们和祖父母住过的地方。我真的无法想像在其他地方生活。」和母亲住在一起每个月要花5000元,包括水电、住房和人寿保险、杂货和按揭贷款。她说,如果她一个人住,可能要把一半以上的钱花在房租上。
42岁的迪特里希(Paul Dietrich)搬回来和他妈妈住在一起主要是为了照顾她和省钱。他的母亲格洛丽亚(Gloria)生病后,不能经常上下楼梯,所以她不得不卖掉了老房子。上个月,他们一起搬进了一套新公寓,每月租金为2350元。迪特里希说:「为什么每样东西都要付双倍的钱?暖气、水电、食物,所以我们搬到一起住,一起工作。随著时间的推移,她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我会做更多的事情,我想陪在她身边。没过几年,我们的经济状况就好转了。」他说,他们的预算非常紧张,因为高昂的房租让他们没有多少钱买其他必需品,比如食物、手机和互联网。他还得为他妈妈不断增加的医药费做计划。
26岁的Mark Wittich梦想攒钱买自己的房子。即使在大学毕业后,他也从未搬出过父母的房子,希望这能给他一个更好的机会,让他有一天能自力更生。他说:「这仍然是试探性的,但我考虑在明年左右搬到西部去。我想搬到阿尔伯达省。我现在的雇主可能也有远程工作的机会。我想最多可能在明年搬出去,独自生活。」
多伦多东区华埠的业主黄华棠说:「我的房屋租金是900平方尺800元,是多伦多单位价格最低的,很多租客在这里长期租住,他们都是华人,有越南华人,有大陆华人。今年没有拖租欠租的情况了,比去年好很多。」
Aaron Zhang,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