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全球十大AI企业公布,26岁华裔创办企业仅次于OpenAI

    过去两年以来,AI领域经历了一波显著演变,而其核心则是生成式AI的快速崛起。所谓生成式AI,是一种能够通过简单操作生成文本、图像、音频等结果的AI 技术,所遵循的操作命令则被称为提示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进步催生出了全新的行业,初创企业和老牌巨头都开始挖掘生成式 AI中的潜力。凭借其快速生成多样化内容的能力,生成式 AI在从创意产业到数据分析的各个领域,都激发起广泛的创新可能性。随着企业利用这项技术来简化流程、吸引客户并开发前沿产品,市场动态自然也会随之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态。

    生成式 AI 对于行业格局的影响堪称深远,老牌公司也就此有了冲击新高峰的机会。随着成熟企业拥抱生成式AI,并将其整合至原本的运营体系当中,其市值开始大幅飙升。随着领域内竞争态势的加剧,人们逐渐发现有效运用生成式 AI的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公司未来命运和增长轨迹的决定性因素。

    生成式 AI 带来的变革性力量不仅作用于单一公司,而是构建起一个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整体环境。随着创造性探索与实践应用的融合,生成式AI 正凭借一条条提示词塑造着未来。

    在跟风险投资家或者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们交流时,他们往往会抛出这样一个共同观点:过去两年间,实现融资和良好估值已经越来越困难。现实数据也确实支持这一观察。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AI 领域,则会出现极为鲜明的对比。在这个舞台上,初创公司、特别是那些基于生成式 AI的初创公司,他们的实际表现几乎与消极的整体环境截然相反。

    AI企业确实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可以吸引到大量资金(通常可达数十亿美元之巨),同时获得可观的市场估值。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似乎没有给他们的发展轨迹蒙上哪怕一丝阴影。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全球十家估值最高的 AI 初创公司。他们不仅筹集到数十亿美元,而且总估值已然突破 500亿美元大关。

    快速分析:如下图所示,这些公司中有九家总部位于美国,唯一的一家非美国公司来自加拿大。另外,其中九家为独角兽企业,一家已经成长为“十角兽”。除了Tiger Global 和红杉等 VC 和 PE 领域的大牌之外,其他知名投资方还包括微软、谷歌、英伟达和 Salesforce等大型科技公司。排名前六的公司中,有四家正在开发大语言模型,而且相互之间处于直接竞争关系。排名第七、八、九的三家公司,则主要利用 AI产品为客服中心提供服务。榜单中只有一家厂商专攻 GPT 打包器产品。

    下图,就是在估值上傲视同侪的十大 AI 初创企业。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全球估值最高的十大 AI 初创公司。

    1) OpenAI – 290 亿美元 billion

    总融资规模:113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微软

    OpenAI目前的市场估值高达 290亿美元(编者注:近日有消息称OpenAI正在寻求以800亿~900亿美元的估值出售部分股份),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 AI初创公司。其最著名的投资方就是微软,软件帝国通过一项复杂交易共向该公司注资达 110 亿美元。截至目前,OpenAI 总计筹集到113 亿美元资金。

    这家公司于 2015 年 12 月正式创立,除了 Sam Altman、Greg Brockman、IlyaSutskever、John Schulman 和 Wojciech Zaremba之外,还有“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参与。OpenAI希望以造福全人类的方式创造先进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截至目前,该公司专注于构建大语言模型,这是一种意在理解自然语言的 AI方案。模型经过大量数据的训练,能够生成与人类相似的文本等多种输出形式。

    该公司于 2020 年 6 月发布了 GPT-3(即生成式预训练 Transformer3),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性大语言模型,拥有 1750 亿个参数(用于控制模型如何处理数据的内部设置)。GPT-3 与 OpenAI此前模型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庞大的整体规模(作为前代产品,GPT-2 仅有 15 亿个参数)和生成与人类相似文本的能力。

    但真正让 OpenAI 进入公众视野的还得说 ChatGPT,这是一款以 GPT-3为基础构建而成的对话聊天机器人。ChatGPT 于 2022 年 11 月启动,成功弥合了 AI 与人类之间的交互鸿沟,成为 AI进步中的标志性里程碑。发布后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聊天机器人就赢得 1亿用户,以创纪录的速度成为发展最快的消费级互联网产品。在此之后,该公司又陆续推出了多种新功能、产品和大语言模型。

    关于 OpenAI 发展历程的有趣之处在于,该公司的最初定位其实是非营利组织,但在 2019年起转向有限利润结构,用以吸引外部投资和技术人才(提供股票期权)。这种模式允许公司在业务成功的前提下向股东提供有限的分红。而超出设定上限的回报,则归OpenAI 的原始非营利实体所有。作为其中的营利性实体,Openai LP 将 OpenAI 非营利组织视为其控股股东。

    该公司在结构和所有权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点,其联合创始人兼 CEO Sam Altman并不持有公司的任何所有权股份。

    OpenAI 的目标是在 2024 年实现 10 亿美元收入。他们目前主要靠提供高级版 ChatGPT(价格为 19美元)来赚钱,并向开发商和企业收取在产品中使用其 LLM API 的费用。

    2) Scale – 73 亿美元

    总融资规模:6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Dragoneer、Tiger Global、Greenoaks

    Scale(前 ScaleAI)是全球估值第二高的私人 AI 公司,其估值为 73 亿美元。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经于 2021 年4 月筹集到 6 亿美元的资金,其中 E 轮融资筹得 3.25 亿美元。Scale 的投资方包括Dragoneer、Greenoaks、Tiger Global、Coatue、Coatue、Index、FoundersFund、Founders Fund 和 Y Combinator 等。

    作为一家由 Alexandr Wang,Lucy Guo 和 Brandon Zhang 于 2016 年成立的公司,Scale希望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训练数据来加快 AI 应用程序的开发进展。值得一提的是,作为 ScaleAI 的创始人,Alexandr Wang是一位年仅 26岁的华裔青年,目前他所创办的公司已经成为硅谷最杰出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该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数据注释、数据管理和机器学习运营,这些服务将帮助用户团队在生产环境中部署并管理其机器学习模型。据该公司介绍,他们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了超75 亿条数据注释。

    Scale 的客户包括生成式 AI 平台、领先的技术厂商和政府机构。该公司还成为有意研发大语言模型的企业(包括OpenAI)的首选合作伙伴,帮助他们为客户训练此类模型。

    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企业在非洲、菲律宾等全球多地组织起一支人力大军,参与对不同 AI模型进行分类和数据标注。这部分工作主要通过旗下子公司 Remotasks完成,但这家公司因为工人薪酬过低而面临批评,据称还经常推迟或停发应付工资。

    根据公司 CEO 的介绍,Scale 在 2021 年完成了最后一轮融资,当时其年内收入期望为 1 亿美元。

    3) Anthropic – 50 亿美元

    总融资规模:11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SK 电信、谷歌、Spark Capital

    Anthropic 由 OpenAI 公司前研究副总裁 Dario Amodei 和他的姐姐 Daniela(OpenAI前安全与政策副总裁)共同建立。除他们二人,这家企业还至少吸引了其他九位前 OpenAI 员工。

    截至目前,这家公司已经筹集到 11 亿美元,其中包括本月初韩国 SK 电信投入的 1 亿美元。该公司很快成长为全球估值第三高的AI 初创企业,据报道估值为 50亿美元。尽管该公司本身尚未正式确认这个数字,但多家信誉良好的媒体报道了其今年年初的融资活动,称目前估值为 5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最终虽然披露了融资轮细节,但仍决定不公布具体估值。另有媒体表示,该公司的交易前估值应该是 41亿美元。

    该公司希望构建起可靠、可解释且有说服力的大语言模型(他们称其 为 AI 系统)。官方网站提到,“我们开发出大规模的 AI系统,以便在最容易暴露问题的各个技术前沿中研究其安全性。我们使用这些见解来建立起更安全、可协调且更加可靠的模型,再转化成 Claude之类能够在外部部署的系统成果。”

    作为 Anthropic 打造的 AI 助手,Claude 于今年早些时候首次亮相,可以通过基于聊天的界面和 API进行访问。该公司目前掌握两款大语言模型:Claude2,他们的主力模型,主要用于复杂的推理、创作、对话、编码和较为具体的任务创建场景;另外还有 ClaudeInstant,一款更具成本效益的模型,可稳定完成随意闲聊、文本分析、总结和文档解析等工作。

    目前,其聊天机器人和 API 的访问均未全面开放。聊天机器人处于对外公测阶段,而 API业务访问则仅向特定合作伙伴提供。

    4) Hugging Face – 45 亿美元

    总融资规模:4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谷歌、亚马逊、英伟达

    Hugging Face 本月早些时候刚刚从全球最大的几家科技巨头处筹得 2.35 亿美元,目前是以 45亿美元估值排名第四的明显 AI 初创公司。迄今为止,该公司的融资总额已接近 4亿美元,其投资方包括谷歌、亚马逊、英伟达、Salesforce、AMD、英特尔、高通、Lux Capital、红杉资本和Coatue。

    Hugging Face 由 Clément Delangue、Julien Chaumond 和 Thomas Wolf 于2016 年创立,最初只是想为青少年开发一款聊天机器人。但随着后续发展,它开始转向 AI的另一领域——构建机器学习技术平台,推动机器学习大众化。

    该公司常被称为机器学习领域的GitHub,在平台之上向开发人员开放对数千个预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及自研模型的浏览、使用和共享,同时提供跨社区互动、数据集下载和模型自动训练等服务。这家初创公司的专业账户每月收费9 美元,企业账户中的每位用户月费则为 20 美元。他们还提供模型托管服务,最低价格为每小时 0.06 美元。

    根据福布斯的报道,该公司的年收入估计在 3000 万至 5000 万美元之间。

    5) Inflection AI – 40 亿美元

    总融资规模:15.25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英伟达、微软、谷歌

    这家公司由多位科技界的重量级人物于 2022 年创立,包括 LinkedIn 联合创始人 Reid Hoffman、GoogleDeepMind 联合创始人 Mustafa Suleyman 以及 DeepMind 前首席科学家 KarénSimonyan。Inflection AI 是一家 AI 工作室,希望为每个人打造个性化AI。他们的首款产品于今年年初推出,是一款名为 Pi(代表个人智能)的 AI 助手。

    根据报道,就在两个月前,该公司通过一轮 13 亿美元的巨额融资获得了 40亿美元估值。此轮融资由微软、里德·霍夫曼、比尔·盖茨、埃里克·施密特和英伟达领投,一举将融资总额推上 15.25 亿美元。最新估值让Inflection 成为全球估值第五高的私人 AI 公司,也是资金最为充足的初创企业之一。

    Pi 助手由该公司自研的大语言模型 Inflection -1 提供支持,项目于今年 6 月正式披露。Inflection计划尽快通过对话式 API 将该服务向开发者用户开放。由于这是一家垂域整合型 AI 工作室,因此其 AI训练和推理等工作均在内部自主完成。

    该公司宣称,其 Inflection-1 大语言模型在计算性能方面傲视同侪,“在常用于比较大语言模型性能的各类基准测试中”优于GPT-3.5、LLaMA、Chinchilla 和 PaLM-540B。

    6) Cohere – 22 亿美元

    总融资规模:4.45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Inovia Capital、英伟达、Tiger Global

    Cohere 是这份榜单上唯一一家非美国初创企业。Cohere 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由前 Google Brain 团队成员Aidan Gomez、Nick Frosst 以及 Ivan Zhu 于 2019年创立。该公司开发的大语言模型能够理解并生成与人类相似的文本,与 OpenAI、Anthropic 和 Inflection属于直接竞争关系,且主要关注企业服务。

    在今年 6 月的最后一轮融资(2.7 亿美元)当中,Cohere 获得了 22亿美元的估值。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从英伟达、甲骨文、Salesforce、Inovia Capital 和 Tiger Global等投资方处筹集到总计 4.45 亿美元。据报道,Tiger Global 一直在就收购该公司部分股份的方案寻求谈判,一旦成功有望将Cohere 的估值推上 30 亿美元。

    就在一个月前,这家加拿大 AI 初创公司推出了 Coral,一款专为企业设计的 AI 助手。Coral能够帮助员工完成各种任务,例如回答客户问题和分析业务数据。当员工提出问题时,它能使用公司内部的信息及其他信源给出答案。它可以对接企业内的100 多种数据源,包括文档、数据库等。

    目前 Coral 尚处于内测阶段,以该公司最新的 Command 模型为基础,这套模型仍保持着每周更新。同时,Cohere 的Command 模型也可通过 API 供外部开发者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

    7) Dialpad – 22 亿美元

    总融资规模:4.18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Iconiq Capital、软银、Omers

    Dialpad 由 Craig Walker、John Rector 和 Brian Peterson 于 2011年创立,是一款面向企业的 AI 统一通信与客服中心平台,可帮助企业通过语音、消息和视频会议等渠道与客户开展交互。

    与榜单上的大多数其他公司不同,Dialpad 并不是一家 AI 公司。其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多种 AI 驱动型服务,并凭借22 亿美元的估值成为全球第七大私人 AI 公司。迄今为止,该公司已筹集到 4.18 亿美元资金,其中包括 2021年最新一轮融资获得的 1.7 亿美元。Dialpad 的投资方包括Iconiq、软银、Omers、Amasia、GV、Andreessen Horowitz 和 SalesforceVenture。

    该公司在官方网站上宣称,其产品已经得到 7000 家品牌客户的采用,包括 MotorolaSolutions、Netflix、T-Mobile 和 Uber 等。

    8) Asapp – 16 亿美元

    总融资规模:4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Fidelity、Dragoneer

    总部位于纽约的 Asapp 拥有 16 亿美元估值,成为全球第八大最有价值的 AI 初创公司。2021 年,该公司通过 C轮融资从 Fidelity 和 Dragoneer 处筹得 1.2 亿美元,使其迄今为止的融资总额达到 4 亿美元。

    Asapp 由 Gustavo Sapoznik 于 2014 年创立,主要为客服中心提供各类 AI产品及服务,帮助其优化运营、提高座席生产力及销售执行效率。

    该公司宣称,其服务能够帮助客服中心将平均处理时间缩短 10% 以上、流程上手周期减半、增强客户服务体验,并自动处理 70%的响应内容。它能自动总结所有客户交互,并利用据称是全球最准确的语音到文本技术实现呼叫内容转录。

    这家初创公司喜欢自称为 AI 研究公司,旨在推进 AI 发展以增强人类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种种现实难题。Asapp的官方网站写道,“我们当前的议程包括客户服务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工作。这个领域向来充斥着各种问题与大量数据,也是创新和应用 AI/机器学习技术的理想场景。通过我们在面向任务对话、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方面的研究,我们为消费级公司带来了极具影响力的绩效提升。这不仅对企业客户具有现实意义,更是全体消费者的福音。”

    9) Cresta AI – 16 亿美元

    总融资规模:1.51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Tiger Global、红杉资本

    Cresta AI 也是一家专注利用生成式 AI 改善客服中心运营效能的初创公司。Cresta 由 S. ZaydEnam、Sebastian Thrun 和 Tim Shi 于 2017 年创立,主要为客服中心提供 AI驱动工具,帮助他们提高客户支持效果、增强销售运营效率。

    其技术能够提供实时指导、日常任务自动化,并基于数据分析生成见解,据此为客服人员增添助力。他们的目标是提高座席工作效率、缩短处理时间并提高整体客户服务质量。

    该公司在官网上写道,“Cresta 的实时智能平台依托于生成式 AI技术,可帮助客服、经理和部门领导者协同工作,最大限度提高收入、服务效率并创造卓越的客户体验。与客服中心内使用的传统工具相比,Cresta能够分析复杂的陈述、情绪、情感和行为,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客户对话内容。”

    Cresta 的估值同样为 16 亿美元,碰巧跟竞争对手 Asapp 在本次全球估值最高 AI 初创公司榜单上并列第八。2022年 3 月,该公司在由 Tiger Global 领投的 C 轮融资中筹得 8000 万美元。

    Cresta 的产品得到全球多家领先企业的使用,包括希尔顿、洲际酒店集团酒店及度假村、CarMax、BlueNile、Earthlink、Intuit 以及保时捷。

    10) Jasper – 15 亿美元

    总融资规模:1.31 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Insight Partners、Foundation Capital

    考虑到 Asapp 和 Cresta 在全球估值最高的 AI 初创公司榜单上并列第八,所以 Jasper只能屈居第十位。该公司去年刚刚筹集到 1.25 亿美元,目前估值为 15 亿美元。他们也是 GPT 打包器业务领域估值最高的 AI初创公司,主要负责在 OpenAI 的 GPT 技术之上构建自己的服务。

    Jasper 由 Dave Rogenmoser、Chris Hull 和 John Philip Morgan 于 2017年创立,前身为 Proof 公司。最初,其主要业务是通过产品帮助企业提高网站转化率。但在 2021年,这家初创企业经历了一波转型,推出一款名为 Jarvis AI 的 AI 写作工具。之后经过品牌重塑,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知的Jasper 公司。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Jasper 是一款创意型 AI 助手,能够帮助企业根据自身品牌形象创建宣传内容。

    这家初创公司提供三种主要工具。其一能帮助用户编写内容,包括博文和社交媒体帖子。其二是 Chrome 扩展程序,可以在Google Docs 和 Gmail 等应用程序中为用户提供编写建议。其三则是 AI 图像生成器,名为 JasperArt。Jasper 也通过 API 对外开放自家技术方案。

    这家总部位于奥斯汀的 AI 公司宣称,其 2021 年的收入总额为 4500 万美元,据报道有望在 2022 年进一步增长至7500 万美元。尽管刚刚完成一波巨额融资,但 Jasper 还是被迫在几个月后进行了一波裁员,据称此举是为了重塑公司团队。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