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靠安老金 独自生活艰难
至于老人的新去处以及所需租金,A女士提出一个方案。老人需要将她每个月的1800元安老金拿出75%(1350元)用于支付租金。如果那1350元不足,馀下的部分由老人的3个子女(包括A女士)来分担。
婆婆的另两位子女都是居住在香港,而婆婆本人没有接受A女士的那个财政安排,也不愿意回香港,仍是希望在加拿大继续居留。
婆婆的一位弟弟也是居住在多伦多,时不时接济自己的这个姊姊,他的女儿也去帮姑妈去打听安老院的入住手续,结果得知排期最少也要6年,多的要14年。后来这位外甥女又去求助社区服务机构,对方则把老人列入「危机名单」(Crisis List)。能提供给老人的最便宜的一个4人间床位,每月也要1800元,而且还要等3年。
外甥女表示,这个床位费等于花光了老人的所有安老金,而且还要跟人合住。亲友们终于为老人找到一个双人间床位,且其在香港的子女也愿意提供财政支持。
这些亲友还想找其它机构帮忙,但这些机构都表示爱莫能助。首先,之前的租房都是由A女士支付租金,老人从没有付过,所以她不是租客,政府机构不能以租务理由介入。其次,婆婆与女儿只是有口角,并没有肢体冲突,也没有虐待的情形,A女士也没有拿走阿婆婆的安老金,所以不存在虐待的情况,社区机构也无法插手。但老人家目前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她因为痛风而不良于行,难以出门自行购买生活必需品,只能靠著亲友的接济,老人的冰箱里面只有一些调料瓶,很少有食物存储其中。
A女士还停用了旧家中的互联网服务,令习惯于通过互联网电话与香港家人保持联系的老人不知如何是好。
有从事社区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表示,安老院似乎就是她的最佳去处,可以透过家庭和社区照护支援服务机构(HCCSS)进行申请。
而申请之后的长时间轮候也属正常,应该是提早安排进行评估和进入轮候名单。在轮候期间,耆老(和/或其家人)可以申请家庭看护和护士服务计划,安排人手上门为老人提供日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