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在黑龙江,高考287分就能上本科了

    高考分数线出来了,今年黑龙江分数线又创新低了。

    有多低呢?

    本科一批线还在 400 多分,二批线直接来到了 287 分。

    去年也不遑多让,理科 308 分就能上本科。

    仔细一看,似乎考了 160 分就能读大学啊。大专也是大学。

    ” 低分就能读大学 ” 的网络印象不一定准确,但还是会让网友惊呼,黑龙江的高考也太亲民了吧。

    那是不是和卷子有关呢?

    黑龙江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这套卷子的使用地区还有: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吉林、宁夏、新疆。

    河南是高考地狱,自不必多说。

    江西、山西、安徽等地呢?

    以理科来算:

    江西本科二批分数线比黑龙江一批分数线高 37 分。

    安徽本科二批分数线比黑龙江一批分数线高 19 分。

    山西本科二批分数线比黑龙江一批分数线高 11 分。

    以文科上来看:

    同考一套卷子的江西,二批分数线比黑龙江一批分数线高 42 分!

    江西考生表示很无奈,过去几年这个数字差从没有那么大,往后更是想都不敢想。

    既然是用同一张试卷,为什么最后黑龙江的高考分数线会低这么多?

    决定一个地区高考分数线的,往往是高考人数和本科院校数量等等因素。

    黑龙江高考人数 18.29 万人。

    高校有 78 所,其中 39 所本科。

    黑龙江高校数量排在全国第 19 位,高考人数排在全国第 23 位。

    从这两个排名里似乎看不出问题所在,但把它们简单相除,你就会发现黑龙江拥有的本科教育资源优势:

    黑龙江每 1 万考生,拥有 2.13 所本科;

    江西每 1 万考生,拥有 0.78 所本科;

    安徽每 1 万考生,拥有 0.77 所本科;

    河南每 1 万考生,拥有 0.46 所本科。

    我们再看看北京、上海、天津的情况。

    三者的数字分别是:12.41 所、5.71 所、5.17 所。

    学校相对较多,考生相对较少,人均高校资源就显得富裕了。

    但北京上海与黑龙江还是有一些不太一样。

    北京上海的部属高校多,这些高校乐于招收全国的学生。

    而黑龙江省属高校多。

    黑龙江的高校基本是省属高校,只有 3 所是部属的,近 7成的本科录取名额也是由省属高校提供的,省属高校更乐于招收本地学生,所以分数线就低了。

    分数线低归低,为什么前几年网友没有对此惊讶呢?

    高校资源是固定的,就那么几所,十几年内都不变动。

    所以关键就在于人均高校资源的分母——考生数量发生了变化。

    看看黑龙江的考生数量。

    2023 年:18.29 万;

    2018 年:19 万;

    2013 年:20.8 万;

    十年间,黑龙江考生减少 2 万多人。

    看着数字也没什么异样。

    但考虑到河南考生数量十年间增长 54 万人,安徽的增加了 9 万人,江西的增加了 30万人这些情况,你就知道黑龙江考生变少的现状有多异类了。

    拉长时间轴我们可以看到考生变少的原因。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黑龙江常住人口出生数就在锐减。

    非常夸张的一个对比是:2005 年黑龙江出生人数还有 30 万,去年变成了 10 万。

    2005 年出生的这批人正好今年 18 岁参加高考。

    当地人越来越不爱生,考生就越来越少了,那人均高校资源就相对变得多了起来。

    选择大于努力,诚不我欺。

    严格来说,我们不能一味夸赞黑龙江教育资源丰富,毕竟它的高校数量在全国排中间位置。

    而且分数线低不意味着没竞争压力。

    分数线是每个省自己划出来的。分数线低,但是大学录取还是看全省排名。

    分数低的人可以凭借省份优势而上大学;想要上好的大学,不比分数线高个四五十分本科根本上不去。

    要是想攀升到金字塔塔尖位置,不拼尽全力那更不可能。

    内卷很难说彻底消失在黑龙江了,只能说被淡化一些。

    黑龙江高考分数线低的事上了热搜后,出现了一片幽怨之声。

    有人感慨:

    ” 河南人怎么这么爱生孩子,别生了,看了河南分数线再看黑龙江的就心梗,生生生。”

    有人觉得东北已是高考天堂:

    便纷纷赞美起东北的这种独特优势。

    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是开玩笑,还是真心倡议,说当初要是落户黑龙江就对了。

    觉得嫁到这些地方也不错。

    最后掷地有声地发言:” 知道了,马上鹤岗买房。”

    也许是玩笑话,也许是真心话。

    但事实上,黑龙江又不像北京上海移民门槛高,你要真羡慕,就把小孩生去黑龙江,在黑龙江生活呗。

    你看鹤岗的房价这么便宜,要不服就过去呗。

    之前全国都爱嘲笑东北,后来发现,其实东北一直都是先行军。

    嘲笑东北爱考编,现在全国都爱考编。

    嘲笑东北爱烧烤,现在全国都借助烧烤来发展地摊经济。

    嘲笑东北房价低,现在全国又有几个地方能保持住房价。

    再看东北这领先全国一二十年的人口结构。

    年轻人越来越少,考生也越来越少了,很多省份注定会出现 ” 黑龙江现象 “:

    287 分上本科。

    更有甚者,到时候不是高校嫌你分数低,而是高校怕你不愿意屈尊前往。

    只不过不需要等到将来,现在黑龙江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内卷就是人太多了,少了就不卷了。

    东北毕竟是共和国的长子啊,一直都是先行者。

    但这种互联网幽默也在带来一个可怕的预感。

    东北的现在正在变成越来越多城市的未来,那么大家都将经历属于自己的漫长的季节。

    你愿意去承受吗?你所在的城市愿意去承受吗?到时候你又该如何去理解读书的意义呢?

    问题或许没有答案。

    但不争的事实是,想在社会上立足靠的还是一技之长和脚踏实地,而不是等天上掉馅饼。

    这也是东北文化宇宙源头《马大帅》带来的启发之一。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电视剧的最后,每个人物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希望考生们在大学,在工作后也能如此。

    0 - 0

    Thank You For Your Vote!

    Sorry You have Already Voted!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