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市署理市长麦凯尔维(右2)的任期只到6月底,待市长补选后她便卸任。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现有多达200万名合乎投票资格的选民,他们将推选出一名新的市长,来填补前市长庄德利辞职后造成的空缺。新当选的市长将接手总金额高达160亿元的市府年度财政预算,并拥有推翻市议会决定的权力。
约克大学政治系的助理教授皮隆(Dennis M. Pilon)在谈及多伦多是次市长补选时预测说,是次选举的选民投票率将较低。他解释说:「我们没有在市内的不同地区发动投票宣传攻势,这是一次补选,人们真的没有非常关注。」
他指出,与省选和联邦大选相比,市选的投票率通常较低,原因在于市选缺乏党派之争,从而使选民与候选人建立联系的难度加大。此外,开展竞选活动的周期被缩短,也将导致选民缺乏全面的参与。
皮隆说:「开展竞选活动的时间较短,加上选民对补选不太关注,这将归结到哪些团队拥有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些与政党有关联的候选人最终会获得优势。」
在是次参选多伦多市长的候选人中,与政党有关联的候选人包括:前安省自由党省议员康德莹(Mitzie Hunter)、前联邦新民主党的国会议员邹至蕙、前安省新民主党省议员佩罗萨(Anthony Perruzza)、前联邦自由党国会议员Celina Caesar-Chavannes以及前多伦多警察总长桑德斯,桑德斯曾在去年代表安省进步保守党角逐当谷西选区的省议员,但最终落败。
即使一些候选人没有政党背景,但因为他们是现任市议员或前任市议员,也能够在选民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例如候选人马特洛(Josh Matlow)、布拉德福德(Brad Bradford)和佩罗萨(Anthony Perruzza)等。
统计数据显示,多伦多在去年举行的市选中的选民投票率只有约30%,前市长庄德利赢得了约35万张选票,占总票数的61%。
而在2018年举行的市选中,选民投票率为41%。
那么,在今年6月举行的市长补选,当选者将需要赢得多少选票才能当选?这将取决于有多少人决定投票。
如果选民投票率与去年相同,候选人需要赢得约14万张选票,占总票数的25%,或占合格选民的7%。如果选民投票率与2018年相似,候选人需要赢得约19.5万张选票,占总票数的25%。
对此,皮隆说,一名候选人可能因赢得总票数的低至20%而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