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司长陈茂波昨公布消费券计划详情,其中首期消费券将于下月16日发放予合资格者。 (李绍昌摄)
旺角区昨有市民在店铺购物。财政司长陈茂波昨表示,预计新一期消费券计划能提振香港本地生产总值0.6%。(冯凯键摄)
第二期2000元 7·16派
陈茂波昨称,市民将可透过八达通及5款电子钱包(见表)获发消费券,预计约640万名已登记去年消费券的市民会获发第一期消费券。他续称,市民可透过去年登记的储值支付工具帐户收取今年消费券,第一期消费券会直接发放至他们登记的户口。
今次规定市民收取第一期3000元时不能「转会」,陈茂波解释,因想尽快将第一期送到市民手上,故采用最方便做法;但市民可在领取第二期2000元时「转会」,详情有待公布。
至于乐悠卡持有人,如原本领取消费券的八达通仍有效,仍可透过该八达通领取;若市民去年使用的储值支付工具帐户已失效,或已退回八达通,昨午起至本月29日可更新帐户,透过网上连结、下载申请表格后邮寄、或亲身至8间临时服务中心办理手续,陈估计涉约5万人。
陈茂波称不会恒常
18岁「划线」待公布
陈茂波补充,预计消费券对香港经济有提振作用,能提振本地生产总值0.6%。他称,今次根据过往经验分两轮发放消费券,预料发放当月消费额会上升,有时更会拉高整个季度数额。他又说,以消费券作为恒常计划不可行,而明年会否继续派发则需审时度势。至于何时年满18岁才符合领取消费券的详情,当局称稍后公布。
批发及零售界立法会议员邵家辉赞同于复活节后发放消费券,因担心若于假期前发放,市民会主要用于外游产品或购买机票等,减弱提振本地经济的作用。他又说,尽管目前两地已通关,但料自由行需一定时间才可恢复至2018年水平,估计最快需待今年下半年游客才逐步增加。邵认为,第一期消费券4月发放,可帮助商界「顶住先」。邵续说,参考去年经验,预计中价货品如黄金及家俬等货品受惠较大,认为3000元有一定帮助。他同时建议,商界亦应主动推出更多优惠,让市民可「3000元当5000元使」,以令市道更兴旺。
陈料提振GDP 0.6%
学者称困难
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认为,今次派发约5000元,金额不算大,对香港市民仅属「锦上添花」。他续说,政府派发消费券预算涉及公帑逾300亿元,相当于香港一个月零售消费额;而去年即使亦派发消费券,零售消费额数字亦比前年低,故估计对香港经济帮助不大,相信难以提振本地生产总值0.6%。他预计,不少以八达通登记的市民将用消费券作搭车或日常支出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