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女神节和妇女节之争:防止它成为又一个购物节

    自从女权主义的思潮在中国流行起来后,每逢3月8日临近,网络上就会掀起一场关于女性到底应该过“妇女节”还是过“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的大讨论。

    “3·8妇女节”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一个普遍存在于社会主义或者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节日。

    之所以将妇女节的日期定在3月8日,是为了纪念俄国“二月革命”时期,俄国劳动妇女为了向沙俄政权索要选举权,而开展的口号为“面包与和平”的罢工行动。

    在中国,由于改革开放造成的社会转型,“3·8妇女节”的政治色彩也被当局有意识地削弱,年轻人渐渐不再将妇女节与劳动女性罢工纪念日联系起来。

    随后,在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这个节日又被赋予了类似于西方“母亲节”、“情人节”的新涵义。

    同时,民间对“妇女”一词的污名化,又导致这个节日越来越无法受到年轻女性的认同。

    在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的影响下,“妇女”一词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早就成为了“青春不再、人老珠黄的大龄已婚女性”的代名词。因此年轻女性往往不愿以“妇女”自称,或讨厌自己被他人称作“妇女”。

    这也是高校女学生开始主动创立“3·7女生节”的原因。

    而且“三八”在中国闽南地区的方言里也是一句专门用来侮辱女性的脏话。因为这句脏话在全国范围都非常流行,人们很容易将其与妇女节的日期联想到一起,进一步导致更多女性对3月8日过节这件事产生抗拒心理。

    之后随着电商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强势崛起,“3·8妇女节”也被狡猾的资本家们打造成了又一个电商购物节,他们用“女神”、“女王”等字眼抓住了年轻女白领的消费心理。

    在新形式的营销手段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推送的助力下,“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一度取代了“妇女节”,成为了年轻女孩和女白领们普遍接受的新节日。

    但网络世界日新月异,原本只存在于小圈子内的“女权主义”和反资本主义的“左翼”思想,在近年来因为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而成功“破圈”,渐渐成为了年轻网民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潮。

    在“女权”和“左翼”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这些节日的消费主义本质,并开始用相关理论对这些节日中暗含的保守思想加以批判。

    比如“女神”一词来源于网络上的男性对自己正在追求的或者求而不得的年轻漂亮女性的代称。强调“女神”这样的称呼的目的,显然是一种对女性的“性化”。

    然而女权主义者想要通过网络上一年一度的呼喊来撼动“女生节”、“女王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节日早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受众——那些从不关心女权主义的女性。

    在2023年的今天,简中网络上的激进女权主义者们经常会将这类女性批判为“驴”,形容她们的消费行为是在“服美役”、“媚男”。

    但现实生活中,喜欢“女神”这种称呼的人可能才是主流。

    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年年批判“女神节”、“女王节”,资本却依旧坚持在广告文案中使用这些词汇的原因。

    为此,部分左翼人士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恢复“3·8妇女节”最初的政治涵义。他们认为每个女性都应该自豪地称呼自己为劳动妇女,并开始关注自己的劳动权。

    这样的斗争策略在官方推崇马克思主义且民间“左翼思想”开始回潮的中国显然是非常有效的,许多年轻女性开始重拾“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解放”等政治口号,不再将妇女视作一个负面称呼。

    但中国的女权主义者也应该警惕某些别有用心之人以此为借口对女性群体进行“统战”。

    因为从表面上看,苏联等国似乎比西方国家更重视妇女节,但这些国家将妇女节列为法定假日的目的,并不是想鼓励女性通过游行、罢工的方式去争取自己的权利。

    在每年的3月8日,苏联当局真正想宣传的是那些“英雄的妇女工作者”,他们希望所有的苏联妇女能够像这些“模范女性”一样,为了伟大的事业牺牲自我,像男性一样成为社会生产的零部件。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所以,女权运动的参与者应该对一些“统战”话术进行仔细甄别,千万不要相信当局认定的“模范女性”才是女权主义者该有的样子,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国家主义叙事的陷阱之中。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