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围圈坐在一起,由员工或义工先后上前替市民办理登记、健康筛查、疫苗接种及观察的接种方式最有效。(加新社)
该研究比较了2021年下半年省内9种疫苗接种的方式,发现传统方法、免下车道方法(drive-through)以及曲棍球枢纽模式等,各有长短,但若以每名员工能为多少名市民注射疫苗计算,则以曲棍球枢纽模式最多,而市民所花的时间亦最短。
在曲棍球枢纽模式中,每名护士每小时可注射50剂疫苗,但传统方式每小时则只能注射13剂,免下车道形式则更少,只有7剂。
此外,在曲棍球枢纽模式中,市民由步入接种中心到完成注射,整个过程约5分钟,但传统方式及免下车道方式则分别要11.5分钟及14分钟。
曲棍球枢纽模式由士嘉堡医疗网络(Scarborough Health Network)负责营运,并由及心脏病专家Amir JanMohamed设计。
后者表示,如他日再需要运作一个大型接种中心,他一定会再次使用这个模式。
JanMohamed指出,部分大型接种中心将15张椅子排成一行行,效率反而不高。因为每张椅子须相距6尺,而负责注射疫苗的人由第一张椅走到最后一张椅子后,又要折返为坐在第一张椅子的市民接种疫苗,相当费时。但市民围圈坐,工作人员会工作得更快,且不易累。
不过,曲棍球枢纽模式亦有限制,就是不能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免下车道方式则可利用户外空间,减低传播风险,而且亦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只是工作人员就相当辛苦,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必须站著工作。
传统方法则可让工作人员坐著工作,即使空间较小亦不成问题。不过,接种者则要四处流动,且逗留在室内的时间较长,受感染的风险亦较高。
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