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一场招致非议的盛会背后:高盛CEO为何罕见认错

    划重点:

    1、2月初,高盛全球数百名合伙人们在迈阿密的海滩边进行了一场闭门会议。这场奢侈的海滩会议本身,也招致了公司内部一些不满的声音。

    2、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外部,尽管高盛自Solomon执掌后,股价表现总体优于标普500指数,但却远低于华尔街上多年的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

    3、这正是高盛CEOSolomon接手高盛后的第一要务:即让高盛的业务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减少对传统强项投行、交易业务的依赖,获得在长期相对更加稳定的利润来源。

    腾讯新闻《潜望》 纪振宇 发自硅谷

    高盛CEO David Solomon(大卫·所罗门)正面临两难抉择。

    最近,他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高盛位于纽约总部的交易大厅内,对于在这里忙碌的许多年轻交易员来说,公司的大Boss亲自到访交易大厅,还是他们记忆中的第一次。

    这一不寻常的姿态,似乎是这位高盛掌门人向公司内部发出的明确信号:他希望重新获得来自高盛传统强势部门的支持。

    过去几年,Solomon将业务重心投入在拓展高盛的消费业务上,这些业务过去在高盛根本不存在,但Solomon却将其视为高盛未来转型能否成功的重要支点。

    但刚刚过去的第四季度,却给这位刚上任4年,踌躇满志的华尔街最有权势的人当头一棒。高盛的“消费金融科技”部门,出现7.78亿美元的税前亏损,与之对比,高盛的投行和交易部门前三季度税前利润为119亿美元,几乎贡献了该时期内的全部120亿美元利润。

    从财报数字上就能很直观地看出,Solomon所力推的消费者业务,无疑是高盛业务现在面临的最大窟窿,从2020年以来,该部门累计出现了超过30亿美元的损失。

    股价不尽人意,市值被多年来的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越拖越远,投资者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26日,就在高盛历史上第二次投资者日(Investors’day)举办的两天前,高盛董事会通过了3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算是给投资者送上的一份大礼,也是给Solomon在重重压力下稍事喘息的机会,但他需要向投资者面对面回答的问题还有很多,包括为何高盛依然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这样的核心问题。

    一场招致不满的奢华高层闭门会议

    2022年第四季度,已经是这家华尔街顶级投行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利润同比下滑。为了让财报数字不至于太难看,高盛已经在2023年初采取了裁员3000名、减少奖金以及启动开支评估等应对措施,根据高盛首席财务官DenisColeman所说,这些措施在2023年能为高盛节约20亿美元以上。

    2月初,高盛全球数百名合伙人们在迈阿密的海滩边进行了一场闭门会议,但即便邀请了每日秀的主持人TrevorNoah来活跃气氛,这场为期4天的会议气氛依然是令人不悦的,高盛刚刚宣布了裁员和削减开支计划,Solomon也罕见地向数百位高盛合伙人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误。

    这场奢侈的海滩会议本身,也招致了公司内部一些不满的声音,普通员工刚刚被告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差旅,除非得到部门合伙人的批准。

    高盛的几位关键部门高管,包括首席财务官Stephen Scherr,投行业务联席主管GreggLemkau,以及资产管理部门联合主管Eric Lane相继离职,同样反映了高盛内部近年来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但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外部,尽管高盛自Solomon执掌后,股价表现总体优于标普500指数,但却远低于华尔街上多年的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从市净率来看,投资者也给予了摩根士丹利更高的超过1.8倍的估值,而高盛目前不到1.2倍的估值,几乎与5年前没有任何变化。

    这两大华尔街投行在投行和交易业务方面不相伯仲,但这两项业务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这将导致公司整体的业绩出现波动,但摩根士丹利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凭借着早年对SmithBarney的收购,迅速实现了规模化扩张并成功整合至摩根士丹利的整个业务线下,成为让摩根士丹利即便在年份不佳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取得不错业绩的保障。刚刚过去的2022年,摩根士丹利的财富管理业务创下了244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年度收入以及高达28%的运营利润率。

    相比摩根士丹利不到45%的收入来源于投行与交易业务,高盛的投行和交易业务收入占比依然高达近70%。

    Solomon的任期命题变数陡增

    这正是Solomon接手高盛后的第一要务:即让高盛的业务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减少对传统强项投行、交易业务的依赖,获得在长期相对更加稳定的利润来源,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司在市场中的估值水平,给予股东最大化投资回报,这自然也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领导人的职责。

    消费者业务便是Solomon力推的高盛转型新方向。2019年初,高盛与苹果高调合作发布了苹果信用卡,当高盛与苹果的Logo被印制在同一张卡片的正反面上时,没有人敢怀疑这样的一桩强强联合不会成功,凭借着苹果雄厚的科技实力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不出意料,由于纳入到整个苹果的生态中并与ApplePay整合,这款信用卡产品在美国很快流行起来。

    然后作为背后的发卡机构,高盛却不得不拨备巨额的信贷损失,整个2022年,高盛计提的信贷损失准备金高达27.2亿美元,高盛方面称,主要反映了信用开发卡规模的增长、宏观环境的冲击和地缘政治的担忧因素。

    在消费者业务亏损不断扩大之际,来自投资者方面的压力也与日俱增,Solomon选择了部分妥协,在去年10月份,Solomon宣布了将高盛旗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品牌Marcus合并入资产、财富管理部门,但Marcus实际上是上一任高盛首席执行官LloydBlankfein治下的产物,而Solomon上任后力推的消费金融科技业务,例如与苹果、通用汽车等合作的信用卡项目,以及被称为Greensky的在线贷款业务,则被原封不动地装进新成立的“平台解决方案”部门下。

    显而易见,面对投资者所施加的压力,Solomon一方面将历史遗留业务,如Marcus信贷平台纳入到相对业务状况还不错的业务部门下,以展示“妥协”的姿态,但另一方面,他依然在坚决施行高盛更为长远的转型计划。

    但这似乎并不是高盛的投资者所希望看到的发展方向。高盛前20大股东之一、资产管理公司AllianceBernstein的基金经理Rasmus Lee Hansen表示,“现在正确的选择是从消费者业务中撤退,重新再做回擅长于交易、投行和撮合做市的‘老高盛’。”

    “现在对于高盛的问题是:‘你想要扩张什么业务’”,Hansen说,“他们在过去几年探索了许多新业务,但我看来大多数是耗费巨资的研发项目,如果他们顺利发展那很好,但如果不行,就该收缩。”

    这些问题,Solomon在一天后就需要向投资者面对面给出回答。美国当地时间2月28日,高盛将举办公司历史上第二次投资者日(Investors’Day),Solomon将与高盛其他高管一道,面对投资者回答下面的问题:为何高盛还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