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非用餐高峰期,餐馆依然有食客光顾。(明报记者摄)
商场内食肆区。(明报记者摄)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明报记者摄)
多市士刁路夹密都菲路的一间广场聚集著众多中外餐馆,其中一间规模较大的华人餐馆说,「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的生意非常好,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每逢节假日和周末客人最多,尤其是晚餐基本上满员,你看我们春节期间推出的套餐,至今还有人订。」
另一间规模不大的华人餐馆说,「春节过后随著天气变暖,来店用餐的客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周末客人较多,虽然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是我们疫情期间开设的网上订餐送外卖生意一直不错,弥补了堂食不足。总体感觉人们终于摆脱疫情影响,敢出来消费了。」
一名前来取餐的男士说,「我是Uber司机,过来给客人取餐,这是我今天的第五单生意。现在的接单量比过去明显多了,尤其是周末有时要工作到深夜。」
另一间泰餐店表示,疫情期间生意基本为零,主要靠外卖维持,现在生意正逐渐恢复,不过还没有达到疫情前水平。
另一间位于士嘉堡东区的华人大酒楼表示,「今年春节以来生意越来越好,客流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不仅如此我们的团餐包桌生意也恢复了,你看我们大堂刚举办完一场婚宴.。现在预订婚宴生日宴包桌的很多,喝早茶的客人也多了起来。」
商场内的一间华人超市,许多消费者在购物后在食肆区用餐,其中一个携带小孩的家庭说,「今天天气好特意带孩子出来购物消费。现在虽然疫情结束,但是物价上涨厉害,不得不算计消费。每次购物前都浏览商家的打折促销广告,货比三家。
Alex Wu,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