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春晚相声进化史:这,还是相声吗?

    2023 的春晚,已经播完好几天了。

    我感觉好像看了,又好像没看。脑子里似乎没有什么留存的东西。

    春晚后的几天,很多人都被过去的回忆刷了屏——

    1983 年跨界主持的刘晓庆,1987 年的 ” 齐天乐 “春晚的西游记剧组,还有横跨了至少两代人记忆的赵本山、赵丽蓉演绎过的无数经典小品 ……

    回味过后,往往少不了一声叹息。

    1987 年 ” 齐天乐 ” 春晚 图源网络

    遗憾,过去的时光留不住,经典的作品只能时不时拿出来回味。

    放眼当下,总觉得空虚。

    尽管这两年还是有《只此青绿》与《五星出东方》这样美轮美奂的精彩表演令人赞叹,但更容易共情观众的语言类节目,却越来越少有能被人记住的。

    尤其,是相声。

    1987 年 群口相声《五官争功》 图源网络

    01

    这几年

    几乎没有好相声

    春晚,似乎已经好几年没有像模像样的相声了。

    今年岳云鹏与孙越的《我的变、变、变》简直不知所云,一些已经用烂了的网络梗反复拉扯,丝毫不能引人发笑;小岳岳的卖萌耍贱标签,观众们也逐渐的腻了,偶尔被迫一笑,也是不情不愿。

    今年春晚,就这么一个相声节目,结果说得稀烂,千疮百孔,实在令人失望。

    然而更甚的是去年,姜昆与戴志诚的相声《欢乐方言》,不仅不好笑,段子里面 ” 科普 “的粤语知识还错漏百出。

    2022 年 相声《欢乐方言》姜昆 戴志诚 图源网络

    身为一个工作在广东的天津人,我可以说是目瞪口呆地听完了这个相声,实在倍感尴尬,不知作何评价。

    这,是我从小到大听的 ” 相声 ” 吗?显然不是。

    或许你会觉得我过分苛刻了,但并非如此。也许外部成长环境让我对相声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可要真说懂,我也未必多懂。

    不过,什么样的相声是真正的 ” 好 ” 相声,我想大家的感觉应该是相似的。

    1994 年 相声《点子公司》牛群 冯巩 图源网络

    02

    人们的共情

    往往与时代有关

    说到上文中的姜昆老师,一个不值一提的《欢乐方言》并不能完全否认他的相声作品。

    事实上,春晚中有许多关于相声的经典记忆,都与姜昆有关。

    最为人熟知的,当属1987 年的《虎口遐想》。

    这个相声改编自梁左的小说《虎口余生》,描写了一个 “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过,但并非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 ” ——

    一名青年工人在逛动物园时不慎掉进了老虎洞后,心里各种自言自语、浮想联翩,直至在群众的帮助下,最终虎口脱险的故事。

    1987 年 相声《虎口遐想》姜昆 唐杰忠 图源网络

    这个作品,依托现实,却也荒诞、离谱,令人啼笑皆非、却久久回味。

    在短短十几分钟的节目中,两位相声演员充分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心理变化,以及当时的环境中普通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举止。

    不同于以往的相声结构,《虎口遐想》中的姜昆与唐杰忠,是在讲述故事情节与模拟故事主人公的自言自语中,顺理成章地形成捧与逗的结构,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发笑。

    在《虎口遐想》引发高度关注之后,姜昆与唐杰忠在 1991 年的春晚带来了相声《着急》,1993年又上演了相声《楼道曲》

    1991 年 相声《着急》姜昆 唐杰忠 图源网络

    这些作品都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作品的艺术性与内容都极具时代性,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场景、百姓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呈现得淋漓尽致。

    贴近日常生活,充满了真实可感的故事性,又饱含着对人性弱点及当时社会的讽刺。

    这样的作品人们会笑,是因为它真实,又超于真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却又有意想不到的神转折。

    看完之后,反观自己的当下生活,更有无尽的回味。

    1993 年 相声《虎楼道曲》姜昆 唐杰忠 图源网络

    我们常说” 同理心 ” 与 ” 共情力”,事实上这样的心理并不仅仅是单向的情感天赋,而是双向的默契。

    一段好的相声,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进而达成情感共鸣。

    笑,从来不是一件难事。

    心里笑了,脸上自然就笑了;心里若不认可,谁又能逼你笑呢?

    03

    相声的好坏

    与雅俗没关系

    既然聊到了姜昆,那么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郭德纲。

    当姜昆作为曲协主席,提出了相声要” 反三俗 “的口号时,郭德纲无疑被推向了众矢之的。

    对比姜昆那一部分如同 ” 时代赞歌 ” 一般的正能量相声,郭德纲的相声确实是 ” 俗”。俗到了大街小巷隐藏的点点滴滴,俗到了人们避讳不谈的五谷轮回。

    郭德纲 于谦 图源网络

    但你说他俗,人们却又经常能在这些俗透了的段子里,咂摸出许多耐人寻味的滋味儿,我姑且把这种滋味儿称为 ” 人间烟火” 吧。

    如果你觉得我污了人间烟火,那也实在不好意思。

    或许在很多偏爱德云社相声的观众心里,正是这团 ” 烟火气 “让相声继续活着,活在每一个人极度日常的柴米油盐里。

    不过这几年,德云社的相声也越来越不好笑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 俗 “,终究不是一个好作品的核心支撑力。要 ” 俗 ” 得到位,” 俗 ” 得直戳人心,决不能为 ” 俗 ” 而 ” 俗”。没有沉淀的硬 ” 俗 “,只会让人厌弃。

    郭德纲 于谦 图源网络

    要说相声的 ” 雅 “,我想莫过于文哏大师苏文茂老师的作品。

    无论是《文章会》《批三国》还是《汾河湾》《论捧逗》,苏老的相声,一字一句都经得起揣摩。用词讲究,文学性极强。

    尽管,他并非是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但其相声作品中的文学性与言语巧妙性,多少晚生后辈望尘莫及。

    相声里的 ” 雅 ” 与 ” 俗 “其实一样,同样也在于沉淀。这是生活的沉淀,也是作品内容的沉淀。

    在历经岁月的口耳相传里,在环境影响与自身经历的洗礼打磨里,沉淀,慢慢形成。

    ” 雅 ” 的相声,一样有人欣赏。究其内容,更有一听再听的价值。

    但一段好相声,它的 ” 雅 ” 与 ” 俗 ”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纷纷扰扰的 ” 雅俗 “外衣之下包裹的故事,是否能真的打动你。

    文哏大师苏文茂 图源网络

    04

    相声

    没那么简单

    尽管,我觉得近几年真没什么好相声,可还是有很多相声演员 ” 火 ” 了起来。

    有些火得莫名其妙,有些火得有迹可循。

    过程并不重要,而结果就是,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一部拿得出手的好作品,却被很多雾里看花的观众捧为了” 角儿 “。

    这年头,要火也简单。

    一个综艺,一个话题,分分钟推上热搜,一夜成名。甚至有些相声演员,仅仅依靠外形的优势,都能圈粉一大票。

    可要打磨一部真正好的相声作品,太难了。

    一些年轻的相声演员,甚至连说学逗唱的基本功这一关都没有过,又谈什么表演好作品呢?

    无非是依靠自己的人气,拉扯观众的耐心,消耗已经积累的好感度。

    总有一天,观众不会再为此买单。

    郭德纲与 ” 公式相声 ” 李宏烨

    ”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讲究说学逗唱。”

    这句话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这也是相声区别于小品的地方。

    小品,语言上展现不了的,还可以靠实物及演员表演而弥补剧情的不足,但相声的语言魅力表达更为专一。

    因此,相声也更难说,其内容、内涵、结构、意义等,也被观众赋予了更高的要求。

    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越来越丰富饱满的当下,精神上的满足却也越来越不容易。

    可尽管如此,相声,不能乱说。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8 年综艺《相声有新人》 图源网络

    作品,之所以被称之为作品,是因为它值得被欣赏,值得被留存。就算对观众毫无意义,对演员本人也该是不可取代的。

    那些胡乱拼凑的东西,对不起观众,也对不起表演者自己。

    同样的,那些一走一过,身后唯留下吐槽和摇头的,并非 ” 作品 “,只是些闹剧罢了。

    本期 ” 友话聊 ” 互动话题

    你最喜欢的相声 / 小品是哪段?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