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放弃上班回乡学种棉花:普通人翻身还得靠自学?

三年来,我们习惯了静止不动。有人无所适从,放任自己的人生。有人悠游岁月,滋生怠惰的情绪。但是,还有人不忍心看到时间的荒废,任凭兴趣和天赋,开启了搁置已久的学习计划。我们征集了一组和学习有关的故事。大家的经历出乎意料的精彩。有人去学扭气球,有人去学种棉花,还有人去学装修。大家发掘各种各样罕见的知识。求知的热情,突然热烈起来,但愿命运眷顾努力的人!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整理丨李衷 编辑丨金赫 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布鲁克,23岁,扭气球

去年我从爱尔兰国立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回国后在画廊实习,没事就开始扭气球。做气球就像画画一样,我一般用长条魔术气球,备好常用颜色和型号就开扭。气球小丑,气球挎包,气球冰淇淋,气球树,气球蛋糕,各式各样我都扭过。一开始我会模仿国外气球大师的作品,后来开始自己创作,像游乐园里的摩天轮让我很着迷,我就用气球做了“摩天轮上的小丑和天使”,摇动气球杆子,摩天轮就能转动起来了。

摩天轮上的小丑和天使 ©布鲁克

扭完气球我都是送给朋友的。一开始是送给前任开的咖啡店,他摆在店内装饰。有送给姐姐一个“生日蛋糕”当礼物,有送给经常去喝咖啡的咖啡店店主,有去穿孔的时候送给穿孔师,剪头发的时候送给发型师。还有拜访朋友的时候,当作礼物送给他们。也有随机送给过路的小朋友,他们蛮喜欢的。气球对我来说不只是气球,我就像一个魔术师,扭气球的时候更能感受到真正的自己。

@刘君,52岁,斫琴

我是从2020年疫情开始后学习制作古琴。以前我就自学过古琴弹奏,当地也有四五家琴社,但没有一家会制作古琴。我在网上搜了各种资料,加入了各种斫琴师群,夜以继日的实践制作,三年来一直埋头古琴之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现在我已经成立自己的古琴工作室。斫琴综合了音乐、木工、漆艺、美术、书法篆刻,甚至文史哲思想和理念,比较考验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动手能力,感觉多少年所学尽皆融于一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家里斫琴,周末就去市区上古琴课。来上课的人有十几个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块玩儿。

古琴工作室 ©刘君

我本身是一个农民,打过几份工,在陶瓷厂画过壁画,做过纸厂工人,画廊装裱工,木工,做过村文书。后来我开始自学画画,从无人问津到和画廊合作卖画,不再打工,估计就过了二十年。2016年我还去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了。我做事之前从来没有确定性。我是本地唯一一个斫琴的,最初很多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好不好卖,我说不知道,我现在只考虑能不能做好。

@Gracie,29岁,手冲咖啡

被封控在家一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学习手冲咖啡。之前在公司上班,我每天都要点一杯咖啡店的精品咖啡。居家办公后,只能自己做手冲解解馋。幸好小区还能收快递,我就买了一个电动的磨豆机,每天在家凭直觉喝。

解封后,我在公司偶然发现了一个民间手冲咖啡角,各种器具、咖啡豆都是大家自愿“进贡”的,每天中午大家都在那里喝咖啡。我们有四位“技师”,他们属于发烧友级别的,周末还会去咖啡店探店。其中一位“技师”还是因为走错楼了,才误入这个咖啡角。

咖啡角 ©Gracie

今年10月,我就专门请了年假,报了一个咖啡课程。学成归来后,我在公司内做了一次小的分享,现场演示冲煮。咖啡现在于我而言更像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我们曾经各自计算时间,从自己工位出发,下电梯或走楼梯到咖啡角,开始冲一杯咖啡,再回到工位要花多长时间。我最快是12分钟30秒。

我觉得,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仿佛是成长的一种明证,让自己依然感受到充沛的生命力。有无学习的动力和愿望,和外在环境有关,也无关。有关是在于,我们作为个体,无力抵御时代的浪潮;无关是在于,即便你我只是如此渺小的个体,我们也能尝试做点什么,让自己和昨日有些许不同。我的公众号签名三年来一直未变,是莫提默·艾德勒的《sixgreat ideas》里的一句话:We are free to make ourselves whatever we chooseto be。也以此自勉、共勉。

@小峰,29岁,读MBA

我十几岁就去了新加坡,高中、大学、读研,然后工作,现在是新加坡永久居民。但我仍然感到非常焦虑。疫情四起,全球市场消费需求萎缩,到处在裁员,虽然我们公司还没有裁员计划,这种外部环境的衰退和动荡就已经让我非常不安。我决定读一个在职MBA——全球大通胀时代,最好的投资就是持续地投资自己。我重新拿起了GMAT红宝书,每天上班坐地铁就背一个单元。在拥挤的地铁里,我戴一个降噪耳机,仿佛跟周围都没有什么关系。

单词书 ©小峰

在新加坡工作会比国内好很多。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很少,大多在传统巨头行业,工作基本能做到周末双休,平时上班到晚上7点算久了。我就不是了,因为我在一个中国背景的公司,开个玩笑,其实是因为我们是全球化办公,晚上10点还要跟美国那边的同事开会。所以我挑MBA的学校也挑了很久,大部分在职MBA都是工作日晚上上课。我刚刚收到了MBA的录取通知,以后一个月有两个周末都要上课。不说了,我去开会了。

@老王(微信昵称“急了还得不急”),52岁,业余装修

因为装修旧屋,我开始学装修。二十多年的老房子,“888”墙面,厨卫“300*300”小白瓷砖,要重装就是大动作。我请一位贴砖师傅,2000块钱先把旧瓷砖表面磨毛。然后改水电,请一位老同学帮忙,但改水电开的线槽需要用泥抹平,同学教我和泥,并填槽做示范。这个工作听起来简单,干起来费工费时,我一天只能填几条。接着我拆掉了六七扇旧房门,修补好墙,同学给我做了工具,刮掉满屋的“888”,露出水泥底。我买了地板砖、墙砖,一个人从早上九点搬到晚上九点,上下四楼80趟。儿子病了,工程搁浅,一拖拖到今年夏天。买了防水涂料做防水。100多袋建筑垃圾自己搬下楼。现在就剩贴砖、刷乳胶漆,明年春季就能入住。

装修旧屋 ©老王

这个房子是我1997年结婚成家时,倾全家之力并举债买的。那时候,我在工厂当工人,制造纯水、软水等各种工业用水,开水泵关阀门,“四班三运转”,一干就是二十年,没挪窝。待遇挺好的,就是管得太严,夜班打个盹遇上“严打”,说不准就会被解聘。老实人只能硬熬。像我,每次下夜班都似小死一回。到39岁,我才主动买断工龄离职。后来我炒股,梦想能骑上大马,实现财务自由,无奈现实很骨感!怎么说呢,一个普通股民,如果战胜不了恐惧与贪婪,最后终将血本无归。但这两点是人性啊,普通人太不容易把握。我这么辛苦装修房子,无非是因为囊中羞涩。妻子总说悠着点儿干,这我能做到。倒是儿子,埋怨我心疼几百块钱工钱损伤自己身体。他不懂一个父亲腰包瘪瘪时的无奈与抗争。

@小翠,36岁,学习种棉花

今年我回新疆老家探亲,顺便和父母一起照管棉田。我祖辈上都种棉花,从最粗犷的人力挖沟引水,到现在的自动化滴灌,从开始几百户用一辆农用车,到现在全机械化,几家一辆大马力。那一次回家,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对棉花有一种深深的依赖感,我从小就在棉田里玩耍,摘棉花,最后也是这些棉花才得以让我出去上学。我本来定居成都,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客服行政,创就业指导师,考过瑜伽导师资格证,还想和朋友一起创业。但现在,我决定回乡当农民,我要种棉花。

我们小镇只有一两万人,但采棉机就有一百多台。最贵的采棉机要700多万元。今年我家种了500亩棉田,租了最好的采棉机,两天一夜就采完了,而且采收打包一气呵成,我们完全不费任何功夫。今年国家补贴棉花的最终价格没有出来,假如补贴到7.5元,我家棉田每亩的利润就可以到1700元,500亩就是85万。

我现在就在新疆,还没开始学习种棉花的具体植保技术,在读一本书《棉花帝国》。棉花在这个社会上有怎样的历史,来自哪里,经历了些什么,为什么现在我的家乡是棉花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这些都是我应该知道的。

@小刘,22岁,读书

我今年的计划是读1000本书。算了一下,每个月我得看84本。电子书、纸质书我都看,也会去图书馆。有时连着几天每天看十几个小时,有时又颓废几天,平均一天能读七八个小时。以下是我的记录:

一月,47本,很吃力,都是薄本;二月,46本,为了保住目标;三月,状态不好,38本;四月,突飞猛进,63本;五月,77本,看多了越来越快;六月,104本,精神亢奋吧大概;七月,65本;八月,72本;九月,85本;十月,66本。到今天——11月6日,我看了679本。剩321本,今年绝对完成不了这个可笑的目标。

我是学财务管理的,大三结束后就休学了,已经歇了一年半。我确诊了抑郁症,住过几次院。我以为看一千本书我的思想就会发生改变,或许能够救赎自己,而不只是靠药物和物理治疗。

读1000本书的计划大概率要失败了。可我已经不在乎了。我看得越来越多,想从小说、科普、哲学、历史中寻找答案,发现其实没有答案,只有一个个微小的个体而已。我从他们那里掏取经验,获得情感共鸣,然后,就这样存在着,仅仅存在着,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渐渐地,我忘了我为何而来,光是沉浸在一个个平行世界中,就足以让我逃离这个牢笼。我想,即使就这样死了,我也不怕。唯一有点可惜的是还有很多文字没有看到,很多有趣的灵魂没有重逢。不过,也许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相遇吧!应该会有吧?

@Tiffany Kwok,32岁,芳香治疗

去年我结了婚,感觉婚后一旦要小孩,学习就变得更加艰难,当下花了2万多元报了一个班,学习芳香治疗,今年就拿到了IFA芳疗师资格,现在还在学更高阶的专业精油治疗师课程。

没有爱好我真的会死掉。大学毕业后,我开始玩业余无线电——电波真的很神奇,后续我还考了业余无线电A类、B类操作证。2016年,我学会了化妆。2017年,学了烘焙,有点后悔,黄油闻多了吃不下饭,还参加了咖啡师综合课程。2018年,学了潜水,考了Naui初级潜水员证书。2019年,学了心理课程。2020年,学茶艺。2021年,考了IWEC初级品酒师,很少喝酒,不过还是学习。

我的本职工作是警察。疫情以前还可以到处旅游,学各种东西,现在工作量变大,休息也更少了,日常生活基本是家和单位两点一线,工作压力很大,突发情况也多。芳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爱好,当我觉得郁闷的时候,我会闻一闻精油,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在学芳疗课程时,我们要用芳疗按摩的方式做60个个案。我的第一个个案是我的一位女同事L,她工作经常要加班加点,下班回家还得带孩子。第一次来的时候,她因为觉得自己没安顿好孩子,很自责、焦虑。做完芳疗按摩后,她整个人才放松下来。有个个案还跟我说,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片丛林,阳光从树叶堆倾洒下来。

@Lena,33岁,攀岩

我算半个自由职业,日常就是在家工作,带带孩子,读读书,看看剧,偶尔出去和朋友们玩一下,总体社交比较少。有时候在家久了还是会比较抑郁的。尤其是冬天,天气不好,我又很少出门社交,而且也没有非要出门的理由。

直到有一次我和朋友去阳朔玩,在那里体验了第一次攀岩,那是野外攀岩山体,非常有意思,回家之后我就在攀岩馆办了卡,每周去2-4次,甚至还会带我不到三岁的女儿去。我以前很少运动,完全是运动小白,但攀岩的时候,我感觉自己非常专注,大脑一片空白,什么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抛诸脑后了,在岩壁上我只想着不要让自己掉下来。

攀岩 ©Lena

不攀岩的时候,我还会上了普拉提课,学习拳击。让我意外的是,周边亲朋好友的反应都是:这就是你啊!我从小就是比较顽皮好动、胆子很大的那种女孩。但高中以后,我就很少运动了。现在攀岩和拳击重新激活了我小时候那种很活跃的身体状态。

爱上攀岩后,我都尽量早睡早起,安排好上午的一切工作,每周有三个下午去市区攀岩馆。基本待3到5个小时,整个人会力竭,还会不停思考哪里可以再突破,情绪非常振奋。这算是不确定的世界里,一些确定的、可以增强自己掌控感的事情了。

@阿玲,27岁,画漫画

上海疫情封城时,我居家办公了88天,就学起了漫画。我一直有学画画的想法,但在我们家乡那个小地方,很多家庭连能供小孩上学都不能。感谢我爸让我上完了大学。这次学画是用ipad画的,跟纸质画的还不一样,需要学习软件操作,我就跟着一些画画博主学。

第一幅画是画的我妈妈,当时我软件操作不熟练,不会调节笔刷,全程用的是一种笔刷。我都是忙完工作以后,晚上10点开始画,有时候会画到凌晨一点,虽然不想熬夜,但我停不下来,注意力非常非常集中,根本不会想任何其他的事情。那幅画其实画得很不好,但我妈很夸张地说我画得好。感谢老妈!

第一幅画的是妈妈 ©阿玲

我是在封城前不久才到的上海。那之前我在北京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上班。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这里交了很多要好的朋友,下了班也会一起玩,郊游唱歌,踏春爬山。2021年底“双减”来临,整个业务线和部门裁撤,我也成了裁员大潮中的一员。到了上海,我身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同事基本都是已婚,我的生活就变得非常孤单,不工作的时候都没有人可以说说话。

直到学画画后,我在朋友圈说,免费给大家画漫画版照片,结果那些原本久不联系了的朋友开始找我聊天,到现在我已经给朋友画了十几幅。最近刚给一个要结婚的朋友画了漫画版的婚纱照,他们想用来做婚礼请帖和迎宾牌。我很开心。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