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长几双耳朵,才能听见民众哭泣

有一件事,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或多或少听闻了,不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而是伊犁疫情。

如果根据官方通报的数据来看,是无法用“严重”二字形容的,所以就说说它的热度吧。

这是我昨晚关注时的数据(22:58):今日阅读2亿,今日讨论17.1万,讨论人数15万。

无论是凌晨1点(00:52),还是早上6点(6:05),在词条下的实时栏,99+的新微博增量大概只需半分钟。

这是现在写文时的数据(7:48):今日阅读1.6亿,今日讨论17.7万,讨论人数38万。

有如此高的热度却无法冲上热搜(短暂地到过,但很快就消失了),这与前不久鹰潭的情况如出一辙,只是对于当地人而言,这一次似乎要惨的多。(只言片语或者几张图片已经无法表达了,大家自行去相关词条下查看吧,特别是伊犁超话)

至于原因,之前已经说过太多,也就不再赘述了,总之在现代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当下,或许这才是常态吧。

而当悲剧下的求助与呐喊都只能被迫汇集到社交平台的时候,可以说,这种常态已经困住了绝大多数人。

对于个体而言,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我们依旧跟老祖宗们一样,是生活在盛世中的蝼蚁,至少与现代意义上的人,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舆情刚起的时候,@新疆检察发布了一条当地疫情的通报,虽然依旧是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的数据,但与其他官媒不同是,它的评论区竟然不是关闭、不是精选,而是完全开放。

它在热评中说:“情绪宣泄千万条,文明表达第一条!察察承诺,不关闭评论区,永远跟大家在一起!”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不得不说,在当地媒体集体失声之际,它愿意给人们留一个出口,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但从这番措辞中也不难看出其潜台词——具体情况我们知道,然发泄情绪可以,解决问题却不敢保证。

说实话,我向来不看好用社交平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到了这一步,只能表明社会生态已经恶化到一定程度了,而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这种方式显然是很难求解的。

但就像鹰潭疫情时,那位高中生说的:“是没用,但我真的找不到其他办法,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尽一份力。”

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以至于关于疫情的文章已经写了几十篇了,还没有找到其意义在哪。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至少对于我本人而言,它能让我保持愤怒。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