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东北大省的一个数据,看了让人沉默…

    你见过 12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废墟吗?

    这座人类工业化史上的最大墓碑,就坐落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尽管这里有庞大的工厂、高耸的建筑和储量丰富的资源,但不少城市还是在凛冽的寒风中逐渐消亡。

    没办法,当地的人口流失实在是太严重了。

    自 1991 年苏联解体以后,曾经聚集在这里的工人们就不得不为了生计向西迁徙。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西伯利亚的人口减少了近 300万、远东地区的人口更是减少了 1/5。

    没人又没钱,曾经再繁华的城市也会归于死寂。地理决定论者会分析地理气候因素,可能温度太低,确实抑制了人类的不少活动。

    这十几年,像咱们的东北,就有不少人南下直奔海南,连三亚的市长都是一口地道的东北方言,离开的人多了,当地的不少问题就放大了。

    前段时间,某投资大牛的回乡见闻就在网上刷屏了。他的老家,一个曾经的工业百强镇,竟然在2022 年前 8 个月里没有一个新生婴儿出生,确实是有点夸张。

    按照部分网友的猜测,这个地方应该是哈尔滨的玉泉区。

    早些年的时候,这里不光有建材厂、石灰厂、采石场、啤酒厂等一系列工业设施,巅峰时期人口不下 6万,随着公社改镇、镇改街道的不断推进,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倒闭,人口也开始不断流失。

    等到 2010 年的时候,这个地方辖区内的总人口就只剩下了 30818 人。人少了,相应的教学配置也要跟着缩编——曾经的 10所小学、2 所初中、1 所高中,最终缩减为 1 所小学、1 所中学。

    这只不过是黑龙江的一个小小缩影。

    其实早年间的黑龙江很有吸引力,建国初期这里的规划是工业基地,全国各地的人才纷纷涌入——从 1950 年到 1957年,黑龙江净迁入人口曾经高达 113 万人。

    随着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人口流失问题就开始萦绕在黑龙江头上。

    事实上,早在 1980年,黑龙江迎来了第一个人口增长拐点。虽然出生率尚未断崖,但从那一年起,黑龙场长期持续的人口净迁入开始转变为人口净迁出,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流失。

    尤其是在 2000-2010 年这十年间,全省平均每年外流人口数高达 12.6万。这里不仅有吃苦耐劳的农民工,还有不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其中 20-49岁的青壮年人口占比接近八成。

    而从 2010 年到 2021 年,黑龙江省的常住人口又连续保持了 11 年负增长的势头,从 3833 万不断下降到了 3125万,整体减少了 708 万、少了将近 1/5。

    连省会哈尔滨的常住人口都在 2021 年跌破 1000 万大关,剩下的城市里还有哪个能独善其身?

    留下来的人也日益老去,根据人口七次普查数据,黑龙江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高达 23%,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比 15%,这已经是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迹象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出生率。

    由于城市化较早、计划生育执行的又比较彻底,东北的自然出生率本就不高,随着 80 后、90后这代人成长、并不断迁移,出生率就变得更加尴尬了起来。

    黑龙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自 2015 年起就开始呈现负值;等到了 2021 年,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是达到了-5.11%,全国最低,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日韩。

    80、90 年代,黑龙江每年的出生人口数还能维持在六十万人以上,去年有多少呢?11.3万。

    人口问题的影响太过深远,很多我们甚至无法预期。

    不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首先受到冲击的应该是学校。

    黑龙江 1995 年时有小学教职工 25 万人,2005 年不足 20 万,2020 年不足 10万,为啥下降这么多呢?这跟学生人数正相关,这段时间里,黑龙江的小学生数量已经从接近 400 万下降到不足 130 万。

    去年只出生了 11 万人左右,估计等到这代人长大的时候,黑龙江小学生人数还得再砍一半,相应的老师人数也得再砍一小半。

    小学生人数不仅是个很重要的人口数据,也是个重要的经济数据,经济好不好,看小学生人数变化就能看出端倪。

    黑龙江的经济咋样呢?压力不小。

    2021 年,黑龙江省 GDP 的全国排名已经跌到了第 27位,排在后面的是吉林、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和澳门。

    如果看增速,黑龙江排倒数第三,仅强于青海和辽宁,很大部分的支出,靠的都是中央的转移支付。

    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养老金问题,东北老人多,最在意啥?养老金,很简单,因为这玩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老年生活的质量。

    最夸张的时候,大爷大妈们的退休金甚至能碾压年轻人的工资收入——只要年轻时的单位还没倒闭,那一个月的退休金少则五六七千、多的能上万,当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

    这固然是老人们奋斗了一辈子应得的补偿,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压力的转嫁。

    2015 年,大家为这个问题已经吵翻过一回。当时黑龙江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就只剩下了 88个亿,大概相当于一个月的支付额度;仅仅过了一年,这个结余数字就不出意外地转负,累计结余 -320亿元。

    不得已之下,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办法出来了,很多经济大省的小伙伴不干了,拿我们的钱去给其他人发,不乐意啊。

    但东北人也不乐意了,曾经的共和国长子,也是养了其他省份不少年的,为啥自己老了,别人就不能养养呢?

    其实这也没啥可吵的,全国一盘棋嘛,根据公开数据,2022年黑龙江成为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下拨基金最多的地区,其获拨总额为 821.58 亿元。

    没钱了咋办呢?

    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招商引资,东北振兴。哪怕做不到合肥那么好、好歹也得拿出真正的诚意来。因此最近一两年,各种优化营商环境的会议开了不少。

    不过这也架不住时不时就有一些事冒出来。典型的比如几年前的雪乡宰客事件,一根烤肠卖 15元,一碗泡面卖 60 元,一盘炒肉 288 元 ……

    本来大家就有意见,结果当地导游直接来了句名言,” 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 “,要说也是真形象。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与此同时,中诚信的董事长毛振华又在雪场露了个小视频,痛斥亚布力管委会政企不分,非法侵占其 23 万平米的土地,虽然事情最后得到了” 圆满解决 “,但也加深了很多人对投资东北的刻板印象。

    总之这么多年看下来,黑龙江的人是越来越少,产业升级也比较困难,当然好消息也不少,新一轮的东北振兴计划已经在路上,希望这一次一扫颓势,真正复兴吧。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