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高校花19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藏着一个生意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阳澄湖大闸蟹当然好,但价格昂贵,数量有限,那就把螃蟹送到阳澄湖的池塘里洗个澡,再运回来,价格也能卖得与阳澄湖大闸蟹差不多。这种” 洗澡蟹 ” 的关键,是要选一处好 ” 池塘”,至少要符合两个标准:一是要合规,外国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至少得国家教育部认可。二是要简单。

    教职工、中国高校、东南亚高校赢了,国家却输了。

    正解局出品

    最近,湖南邵阳学院花 1900 多万引进 23 名菲律宾博士,引发社会关注。

    邵阳学院为什么要引进菲律宾博士?

    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生意?

    7 月 7 日,邵阳学院人事处在学校网站发布了《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拟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

    公示显示,邵阳学院拟引进 23 名博士。

    每位博士引进费 35 万元,科研启动费 15 万元,过渡性租房补贴 14.4 万元,不需解决配偶工作增加引进费 20万元,每位博士的引进花费共计 84.4 万元,总计费用 1900 多万元。

    网友关注的不是给予这批博士的待遇,而是他们的出身。

    这批博士,清一色地毕业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

    亚当森大学是个什么水平的大学?

    查询国际通行的 4 大世界大学排行榜,除了 QS 排行榜,其他 3 大榜单查不到亚当森大学。

    其中,QS 大学排行榜中,亚当森大学 2021 年在亚洲排名第 601,2022 年在亚洲排名第 651。

    QS 大学排行榜里亚当森大学的排名

    在亚洲都能排到 600 多名,亚当森大学的水平,可见不咋地。

    更让人好奇的是,除一位音乐舞蹈学院的副教授备注为 ” 校外引进 ” 外,其余 22 名博士备注均为 ” 毕业返校 “。

    这批所谓的 ” 毕业返校 ” 博士,原来本就是邵阳学院的教职工,在亚当森大学读书拿到博士学位后,再返校工作。

    类似的操作,邵阳学院并非第一次。

    早在 2019 年 6 月 6 日,邵阳学院曾发布《关于招聘硕士赴邵阳学院外方合作高校攻读博士的通告》,规定招聘 20名硕士到校外方合作高校(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攻读博士。

    公告内容

    从招聘条件上看,邵阳学院的教职工自然可以报考,亦或可以说,是为教职工量身定制的。

    所以说,邵阳学院这次花 1900 多万引进菲律宾博士,与其说是人才引进,不如说是定向委培。

    那么问题来了,邵阳学院为何要与菲律宾高校合作?

    与菲律宾高校合作,也是迫不得已。

    在中国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教职工中的博士配比,是一个重要指标。

    无论是专科升本科、学院升格为大学,还是申请硕博点,都要看这个数据。

    为了往上 ” 更进一步 “,高校都在想方设法刷高数据。

    途径,不外乎两种:

    一是对外招聘。

    虽然现在读博的人越来越多,但博士毕业生在中国依然是稀缺资源。

    邵阳学院的地理位置、学校层次都不占优,招聘博士生特别是优秀博士生还是有难度的。

    2011-2021 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情况

    对外招聘招不来,还有另一条路:自主培养,即鼓励自家的教职工读博。

    这条路,难度也不小。

    因为现在的博士招生,基本上都是全日制,需要脱产学习,且名额有限,入学竞争很激烈。

    即便是入学了,读博周期也很长,3 年毕业的极少,4 年毕业的算厉害了,5年才是平均水平。搞不好,还有无法顺利毕业的风险。

    这么一看,无论是对外招聘,还是自主培养,难度都不小。

    国内难度大,很多高校就将目光投向了国外:

    能不能去国外拿博士学位?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阳澄湖大闸蟹当然好,但价格昂贵,数量有限,那就把螃蟹送到阳澄湖的池塘里洗个澡,再运回来,价格也能卖得与阳澄湖大闸蟹差不多。

    这种 ” 洗澡蟹 ” 的关键,是要选一处好 ” 池塘 “,至少要符合两个标准:

    一是要合规,外国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至少得国家教育部认可。

    二是要简单,入学门槛要低,拿文凭的要求也不能太高,如果两三年就能毕业拿文凭,就更好了。

    按照这两个标准筛选,欧美名校首先排除在外。

    这些大学有着严格的招生程序和培养标准,不可能轻易放水。

    最后,东南亚国家的高校,走入中国高校的视线。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与东南亚高校开办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

    相关项目

    在宣传材料中,某些项目赤裸裸地写道,” 提供一条教师晋升讲师和高级讲师获取博士学位的快速途径。”

    宣传材料

    为了提高吸引力,某些项目还提供中文辅助教学、寒暑假上课或者网络授课。

    宣传材料

    说得直接点,外语很差也没关系,坐在家里,也能拿到博士学位。

    东南亚高校这么卖力,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

    有些学校每名学生的培养费,3 年共需 10 万元左右。

    受疫情影响,近年来基本上都是线上授课,高校培养的成本很低了,收益颇丰。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的博士学费标准

    因此,包括菲律宾等不少东南亚国家,瞄准国内高校教师学历提升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招徕生源。

    一套培训下来,教职工拿到了学位,中国高校提高了博士率,东南亚高校赚到了学费。

    可谓,一举三赢。

    教职工、中国高校、东南亚高校赢了,国家却输了。

    一是浪费了教育经费,无益于教学提升。

    像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水平本来就不高。

    再加上极宽的入学门槛和毕业要求,培养出来的博士生水平可想而知。

    恐怕只是空有一纸文凭罢了。

    学校引进这样的人才,不仅浪费了教育经费,也无益于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是方便不法分子钻空子。

    这种定向委培的方式,是很容易钻空子的。

    某些关系户,完全可以凭借硕士学历入职高校,然后再通过定向委培的方式,获得博士学位,成为被引进的 ” 人才 “。

    这条 ” 后门 ” 一旦打开,某些高校甚至会有意拒绝优秀的博士生,空下 ” 萝卜坑 “,留给关系户。

    三是破坏了高等教育体系。

    现在读博不容易,国内重点高校读博一般 4 年才能毕业,欧美地区可能还要 5 年,科研压力极大。

    反观这些海外博士,论文不需要发表在核心期刊或者 SCI 期刊,2 年即可毕业。

    这对通过正常途径考取、修得学位的博士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伤害。

    所以说,当下越来越多的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应该予以规范。

    这需要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做好引导:

    一方面,要收紧国外院校的学历学位认证,避免一些低水平的大学混迹其中。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菲律宾亚当森大学位列加强审查之列

    另一方面,要优化高等院校的评价体系。

    不同类型的院校,应该分类管理,特色发展。

    特别是要摒弃包括数人头、重学历在内的量化、简化考核思维,更加关注教学质量。

    像邵阳学院这样的应用型大学,一味地要求提高师资的博士比例,没有必要,也不切实际。

    当高校无法正常完成指标,那只好 ” 投机取巧 ” 了。

    引进菲律宾博士,便是如此。

    高校还是要回归教育,不能沦为刷数据的机器。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