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上海疫情后遗症,一名医生说出四大问题

    导读

    上海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核酸检测常态化面临着什么问题?

    6月1日,魔都解封,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气。昨日的上海,比过年还热闹。昨日的上海人弹冠相庆,要报复性工作,要报复性消费。

    可是很快,上海人如同被念了咒语,陷入另一个泥潭之中:

    根据上海市最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全体市民自6月1日零时起,进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须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为确保正常出行、复工复产,这几天市民积极参加核酸检测。很快人们发现,要拿到“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需要不分昼夜排队。

    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所在的城市,都希望它变得越来越好,除非敌对势力。

    作为一个热爱上海的老百姓,很多人又看到了新的问题!

    1.核酸难、难核酸

    既然要求“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那么相应的配套措施应该跟上。

    但是有的小区附近的核酸点并没有真正启动,有的排队到跟前说管子棉签没有了,有的到时间了工作人员要下班了,有的检测点擅自加码,测核酸超过72小时让去医院做,有的核酸点人满为患。

    为了“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让人疲于奔命。


    图源:网页截图

    有网友留言“工作八小时,核酸排队两小时,吃得消吗?这还是隔天就要发生的,砖家,支个招呗!”

    2.容易疫情反弹

    测核酸的地方人山人海,人挨着人。

    解封后拥挤的核酸检测点会不会成为最大的风险敞口?会不会导致疫情反弹?万一有个阳性病例怎么办?

    这不是没有可能,让人揪心,想想就后怕。两个多月的坚守,可不能泡汤了。

    上海的抗疫成果来之不易,从上到下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是很多人的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如今上海的现实,就像一个ICU中就要撤离呼吸机的病人,非常的虚弱,需要好好的调理一下身子,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3.降低信心

    所谓的优等生上海,这次防疫暴露了许多问题,老百姓心中有很大怨言。

    解封了,大家放下心结,重拾信心去复工复产,搞建设,把上海丢失的时光追回来。

    现在可好,因为核酸报告问题束缚了手脚。

    有人这样说,“昨天,当我置身于拥堵的车流中,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植入了两个月的记忆,其实什么都不曾发生。但当我看到一个个排队等着做核酸的人,我开始恢复了一些些自信,原来我没有疯……“

    邻居一大早很开心地说,他半夜三更去测核酸了,人终于少了,很快搞定。但那时候,我早已进入了梦乡。

    4.出门税

    本市自2022年6月1日起,将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核酸单样本检测价格由25元下调至16元,多样本混合检测价格由每人份5元下调至3.5元,抗原检测价格由15元下调至6元。上海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检测服务免费至6月30日。

    3天测一次,一月要10次,如果一家人要出门工作、生活、学习等,一个月又要支付一笔出门税。

    上海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核酸检测常态化。但是核酸检测常态化,也会耗费个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它的科学性如何?性价比如何?是否会影响社会效率?如何进行完善?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科学防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的更多的是智慧与勇气。

    上海加油!

    0 - 1

    Thank You For Your Vote!

    Sorry You have Already Voted!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