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那些在中国梦想存款吃利息的人

    存款利息每年还不到5%,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如此痴迷于存款呢?

    有存款的人,看过来:这,事关你的利息!

    01

    最近,《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其中事关储户利益的存款利息引发关注,原文如下: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以后存款的利率,将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年期LPR数值…后者升、存款利率升,后者降、存款利率降。可无论从长期趋势、还是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后者都是下降的。

    10年期国债利率由2020年11月的相对高点近3.4%、下降至最新的2.8%,1年期LPR自2019年8月推出以来就一路下行、由最初的4.25%降至最新的3.7%。

    这段话的解读其实就一句:存款利率要下降。

    我们知道,银行的利润来自于存贷款的息差…存款利息是成本、贷款利息是收入。

    可随着贷款利率(即银行收入)一降再降(表现为LPR数值的下降),存款利率(即银行成本)下降是早晚的事,否则银行不赚钱甚至亏钱、怎么运营下去呢?

    可为什么又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呢?

    银行账户上每天都会大量闲置的钱,如果把钱存在央行作为超额准备金的话、那利率是很低很低的,所以银行每天都会把多余的钱买入金融产品…比如10年期国债。

    如果要用钱怎么办呢?把国债卖出啊,这样就不会让钱闲置、能提高收益率。可简单理解为,吸储过来的钱、如果没放贷出去,银行同样能少亏、不亏甚至还微赚。

    近几年,政府一直强调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要求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结果就是我们大家感受到的“贷款利率越来越低”。

    其实低利率的贷款主要来自于央行的直供资金,央行会以极低的利率(最低达1.75%)向银行提供资金、并要求银行以较低的利率放贷给中小微企业,这就是我们这两年看到的经营贷红利来源。

    但这种资金数量毕竟有限,因为这是央行印钞,若印钞过多则会造成通胀和资产泡沫。

    那怎么能让低利率的贷款能持续下去呢?降低存款利率啊。

    这就是一事两面,存款人获得高利息的同时、是贷款人(主要是贷款企业)在承担高成本,借款企业降低了借贷利息、相应的存款人收益就得减少。

    02

    中国的银行利率一直在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其原则是:随行就市,具体为对于贷款不设最低利率、对于存款不设最高利率。

    2013年贷款利率市场化先行启动,不设最低利率…理论上,银行能以任意低的利率给企业放贷,实际上利率不可能任意低、毕竟银行的资金是有成本的,目的是让银行相互竞争、压低企业贷款成本。

    2015年存款利率市场化跟随启动,不再设置最高利率…理论上,银行能以任意高的利率吸收存款,目的也是让银行间相互竞争,通过提升管理提升效益、而不仅仅是躺着赚息差。

    可市场化的结果,很可能是银行争相抬高贷款利率增加企业成本、同时争相高息揽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2013年成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它是由五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多家农商行组成的行业自律组织,会定期开会、就存/贷款利率(主要是存款利率)上限进行约定,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会默许执行。所以存款利率虽说不设上限,但其实有行业组织的软约束。

    考虑到大中小银行揽储能力及经营区域资金多寡的差异,利率自律机制会对不同的银行采取不同的存款利率上限。

    比如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存款利率上浮就少些,而其他股份制银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或处于西北、中部等偏远地区的中小银行其利率上浮就高些…最高能上浮同期存款基准利率的50%。

    存款利率上浮的一个缺点是具有杠杆(电视剧)效应,因为长期存款的基准利率高,同样上浮比例下、长期存款上浮的绝对值更大。

    比如同样上浮50%,三月期存款在基准利率为1.1%的情况下、利率为1.65%,三年期存款在基准利率为2.75%的情况下,利率则为4.125%,二者的差额由1.65%扩大到了 2.475%。

    2021年6月,存款利率进行了又一次改革…利率上限由上浮改为在基准利率上加点,就是要避免上浮的杠杆效应。

    具体为:在基准存款利率基础上,国有大行的活期加点上限是10基点(0.1%)、定期存款是50基点(0.5%)、大额存单是60基点(0.6%),其他银行对应的加点上限则是0.2%、0.75%和0.8%。

    但以上只是解决了揽储的利率上限,但无法确保必要的息差,而随着贷款利率越降越低、银行息差在日益缩小,甚至影响到了银行的生存,所以新一轮的存款利率改革又来了——存款利率跟随10年期国债收益和1年期LPR数值的变动而变动。

    03

    行文至此,或许有些人会问:存款利息每年还不到5%,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如此痴迷于存款呢?

    首先有些人天生保守、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而存款是最能保证本金安全和收益确定的理财了…也许利息少些,但本金绝对安全啊。

    其次是一些群体确实有存款的需求,比如老年人、低收入者、金融知识匮乏者,他们几乎不能承担任何的本金波动。还有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躺赢不干、白赚净拿”的心理,而只有存款能满足这种心理。

    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本金一分不亏、而收益越高越好,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但抵不住有人就是想要啊。

    所以满足这种需求的庞氏投资屡见不鲜、并坑了一大批人…如P2P理财、信托理财、民间借贷、房产理财、甚至金融传销等等。

    等被一个又一个较高收益的金融理财套路后,才发现还是被严监管的银行存款最安全,所以很多保守型投资者、喜爱固收的人又纷纷转身成了存款人。

    既然存款最安全,那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利息更高一些呢?

    其实上文也说了,大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是不一样的、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会高一些,所以可把存款存入小银行以获得较高的利息。

    有人接着会问:银行倒闭了怎么办?

    这里就得说到2015年出台的《存款保险条例》了,其中明文规定在银行倒闭后,单人储户五十万以内的本息由存款保险100%兑付…所以不管在哪家银行存款,只要存款低于50万就是绝对安全的。

    但是要谨记小银行会存在流动性风险。

    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县级农信社等资金实力弱,呆坏账多、管理较差且有一些漏洞,若遇到储户集中提款会存在流动性风险,显示个人账户上有钱、但提取不出来。

    另外,存款保险基金是在银行倒闭后介入理赔,当银行处于破产边缘、或一直在筹划破产时,保险基金就无法介入理赔、而这会影响到储户提取现金使用。

    其实除了存款之外,国债、大额存款、4%收益的年金险、以及一些证券公司推出的“用于补充运营资金”收益凭证等,都是本金安全、而收益较高(收益普遍在3.5%以上)的理财产品。

    我知道很多人的梦想就是“存款躺赢吃利息”,可在市场平均收益率越来越低时、这只会越来越难,无异于一种奢望。

    对不起,本文让那些梦想存款吃利息的人…失望了。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