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体性侵教材插画上热搜 谁说了算

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封面和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无论是对比其他版本,还是上一代人教版的插图,都存在明显的审美差距。

还有网友将20年前的教材插图拿出来对比,风格差距巨大。

对此,5月26日,教育部教材局工作人员回应,已关注到此事,已介入调查。

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回应:已着手重新绘制,真诚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欢迎大家通过出版社官网的“中小学教材意见反馈平台”或者意见反馈邮箱([emailprotected]),提出好的意见建议。

在网络上发酵后,还有网友指出,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出版的童书《流汗啦》中,也有不恰当配图。

在介绍汗水是咸的这一知识的时候,插图描绘了两个小人在舔女孩的胳膊:“姐姐,你好漂亮,你的汗是什么味道呢?”网友回复,该插图“恶心”“yue了”“猥琐”。

教材、教辅图书、童书的插图为什么不如以前了?

行业进步了,优秀插画师价格高了

知名插画师团队乌合麒麟表示,对比20年前和今天的教科书插图,谈不上审美衰退、文化衰退,反而是因为行业进步。

乌合麒麟认为,现在行业上升、市场扩大,画手价格大幅度提升,但是出版社给的稿费却没太大提升。同样一张图,20年前后,给画师的钱没有涨多少,但20年前这个价格可以请到熟练高手来画,今天只能“在一些画室艺考班找一些学生来画”。

“2015年前后,有个出版社找我过去,画一个他们引进的科幻巨制系列小说的封面插图,整个过程谈得都不错,当我给他们报价时候,他们面露难色地和我说:‘我们尽量去给你争取最高预算,不过也就是你报价的十分之一左右。’

“其实当时我报的价格,也就是当时一个正常的游戏海报插画的价格,所以之后就没再和出版社谈过合作了。这还是2015年,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太可能差钱吧?”乌合麒麟表示出版社大多不差钱,但不愿意在插画上出太多钱,这是插画质量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

有网友回复他:“我也画过,帮朋友的忙。省内一个蛮大的出版社公司,一整套小学语文作文教程,单色50元一张,彩色200元一张。”

有的出版社不重视:“有张图就行”

JANNY现在也是一名自由插画师,她曾经在出版社担任过编辑,编辑过不少童书和绘本。现在给杂志、出版社、出版公司供稿。

她告诉小时新闻记者,现在一部分童书用的插画其实非常廉价,是设计公司用素材拼接做出来的。“童书插画很多都很粗糙。”

“但其实国内优秀的插画师其实很多”,但插画师的处境一般。她告诉小时新闻记者,出版社能给插画师的报酬很低,平均来看,现在一张插图可能只有100到200元,甚至更低,“这个行业永远都会有更低的价格”。如果整页是图画,价格会高一点,32开的一张图500元。

除了价格不高,还有一个问题是出版周期很长。

JANNY举例说,比如一本绘本,插画师画要几个月,画完编辑审核走流程又要几个月。插画师签了合同,没有定金(出版社不给定金的),等于这大半年里插画师没有收入。刚入行的插画师尤其难,有的插画师就要赶时间,画得很快,缩短周期。

另一方面,出版机构对插画不够重视,负责的人有的可能对美术不了解,“觉得有张图就行,反正是给孩子看的”。完全没有意识到童书的美育作用,就降低了对图画的审美要求。

“这次上热搜是因为大家重视儿童美育了吗?恐怕也没有,而是类似《雄狮少年》那时引起的争议一样,是审美趋同下的一种朴素的判断。”JANNY说,“教材的审美话题这几年一直有人提的,从这次的热搜可以看出,美育真的很需要被重视了。”

“不论图书出版人、画手,还是大众,都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我们也需要真正为孩子考虑而制作的教材。”

定位与态度问题

KUN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在业余做一名插画师,已经出版了几本插画作品。

在他看来,热搜中提到的人教版插图,“确实画得不够好。”他认为这与插图的定位有关。

《倔强的小红军》,王惟震绘。

早年的课本,尽管是少儿教材,但是插图定位并不是只给孩子看的。比如他印象深刻的课文《倔强的小红军》,插图描绘了陈赓大将与小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形象,作者王惟震是专业的画师。“那幅画特别好”,KUN说,当时的画师都是很严肃地创作水彩画或者油画。

《苦柚》《丰碑》《月光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课文插图,都是王惟震画的。KUN说,这些虽然是配合课文而画,但是给人“肃然起敬”的感觉。

现在的一些插画,一打眼就让人觉得是给小孩子看的,似乎可以要求不那么高,差不多过去就算了,孩子也不差看这个画。

KUN认为还有一个原因,与乌合麒麟看法类似——行业壮大了,从业的人多了,不那么稀缺了。有些读物包括教材,对图片要求不高,就不愿意花高价请高水平人士,降低了门槛标准。

儿童绘本现男孩捧女生胳膊舔汗插画,绘者系南京高校教师,绘本已停止售卖

5月26日,人教版数学教材的部分插图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并迅速冲上热搜。此前,有网友爆料一本名叫《流汗啦!》的绘本中出现了两个男孩捧着一女孩胳膊尝汗的图案。据了解,该绘本属于东方娃娃原创绘本系列,旨在让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绘图者系南京一高校的教师。对此,《东方娃娃》期刊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正在了解具体情况中。大象新闻记者联系到东方娃娃图书官方网店客服人员,客服回应称:网传情况已反映到上级部门,正在组织专家再次审读,目前,这本绘本已经停止售卖。

媒体:教材插画丑不丑 谁说了算?

对教材插画来说,特别需要专业态度和反复打磨的工匠精神。

今天,“人教版数学教材”话题一连登上7个热搜。有网友指出,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内插画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图存在明显审美差距。由封面新闻发起的一则10万多名网友参与的投票显示,大部分网友认为该教材插图“真的有点丑”,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感觉还好吧”。

据最新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已经声明:已关注到网上有关小学数学教材封面和插图的意见,及时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对社会各界好的意见建议虚心采纳,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充分发挥教材封面和插图的育人作用。同时,出版社将举一反三,全面评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图,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目前,教育部教材局也已关注到此事,介入调查。

此次出版社迅速反应,着手重绘,体现出其对公众意见的尊重。不过也要意识到,这次争议的出现,多少有些“意外”的因素,相关处理措施也更多是“补救式”手段。

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没有这次大范围的关注和吐槽,是不是会长期使用这些插画?在教材出版之前,由谁负责执笔、选择何种画风、内容妥当与否,有没有经历过严谨的选定、评判和调整、完善的流程?出版前是否充分听取了专家、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方的意见和想法?希望在后续调查中,这些关键事实能得到及时披露。

由于社会审美日趋多元化,有关教材插画到底丑不丑的问题,或许见仁见智。但作为重要的公共知识产品,教材的编辑出版工作是不是存在程序性缺失,公众意见在教材审查环节有没有长期“缺席”,则应当被严肃审视。

青少年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小学教材构建着千千万万孩子的共同记忆。教材本身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审美和价值观的体现。其中,插画内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很多网友就表示,过了十几二十年,自己还是会对瓜田里刺猹的少年闰土、杜甫像、三味书屋等老版插画印象深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内容当然不会一成不变,但是相关更新也要力求科学、合理、准确。对教材插画来说,就特别需要专业态度和反复打磨的工匠精神。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封面插图的执笔者、著名绘本画家景绍宗曾经分享:在每一册封面创作中,都历经了绘制线稿草图、色稿草图,与教材编写团队讨论,听取审查委员、各专业领域专家和百名特级教师建议,征询孩子们的想法,最终由政府相关部门审查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均有数遍乃至十几遍的修改调整,甚至会推翻重画。最终,封面作品也获得了广泛好评。

这一反复讨论、修改的过程,虽然看似不“高效”,却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对于插画画风不合适等问题,也能在出版之前及时发现、调整,从而呈现出更经得起推敲、更符合青少年心智发展水平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5月23日,教育部等五部门专门印发了《关于教材工作责任追究的指导意见》:针对大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核、出版、印制发行、选用使用等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追责情形和处理方式。具体到教材插画来说,对于执笔者的选用,就有必要经过充分、公平、透明的竞争流程,尽量避免“一言堂”。

艺术也许存在争议,但一旦被应用到教材中,就存在妥不妥当、合不合适的问题。也许比起这些插画到底“丑不丑”,教材编审流程是否科学、合理,公众意见能不能被及时征询、重视更重要。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