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现身云南大学,释放了什么信号?

墙内自媒体潇湘经略文章:5月18日,总理李克强到了昆明,出现在云南大学的招聘会现场。

总理不戴口罩,他别有深意地说了这么两句话:“云南人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你们一定要站在我们坚实的土地上,建设高上云端的成就!”

要说云南的好大学,并不多,全省排名第一的云南大学,在全国综合性大学里面要排到80名开外,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那更是典型非985、非211,非双一流,非名校。

所以,云南大学的学生,代表的是中国大学生群体的中间部分,距离北大清华的金字塔顶端有很大的距离,但底下还有更多二本、三本学生。

今年,全国的应届毕业生,达到史无前例的1076万,不巧的是,经济又遭遇了始料不及、排山倒海般的冲击。各行各业,龙头企业也好,中小企业也好,降薪裁员的消息如雪花般纷纷飘落,就业气候堪称严寒。

如何安置好这上千万的毕业生,他们可是未来中国中产阶层的后备军,对于当下中国的社会稳定来说,至关重要。

决策层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峻。在4月25日的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总理李克强也特别提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他说得很直白:“当前就业压力大,稳就业形势严峻。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仅高校毕业生就达1076万人。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保障好,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政策,着力稳住现有岗位,努力拓展新岗位,特别要在帮助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上多下实功。”

大学生和农民工,是当下最容易掉入“失业”漩涡的两大群体。现在在求职市场上,普通大学生面对的不仅是“僧多肉少”的问题,而是“僧多汤少”的残酷现实。

看看一份报告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窥探就业市场有多卷。这份由人大和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8%,而求职申请人数同比上升75%。找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多,机会却越来越少。

而这才仅仅是一季度的情况,如果看看四五月份的经济数据,就知道情况有多严峻。

有人开玩笑说,“今年有1076万大学毕业生要找工作,然而老板却没了。”

要问老板去哪儿?他们消失在这场“倒春寒”里面了。

总理把这场经济寒流称为“倒春寒”:“3月份以来,国际地缘政治复杂演变、国内出现新一轮疫情等一些超预期变化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可以说恢复发展遭遇了“倒春寒”。3月份一些经济指标明显转弱,特别是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到5.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比1、2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实物量等指标反映经济遇到的挑战更趋严峻。”

很不幸,在天寒地冻的时刻,千万毕业生不得不走出暖和的象牙塔。为了尽量消纳这部分就业压力,一些政策正在放宽,对互联网科技巨头的整顿宣布告一段落了,鼓励买房的信号也明显发出了,游戏行业也不受打压了,据说第二批游戏版号有望近期下发。

政策放松对就业市场效果如何,现在还有待观察。事实上,留给毕业生的时间空间,正越来越逼仄。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重庆日报网报道的,说“记者了解到,截至5月10日,我市2022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已达50%左右。”

如果把重庆当成一个样本,50%的落实率,这意味着还有一半毕业生没有走出校园后没有着落,面临失业风险。往常来说,截止五月中旬,该签的都签了,剩下的都是考研党。

难,很难,非常难。

让尽可能多的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后,通过努力工作,能跻身中产阶层,对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转型,由金字塔形转化为橄榄形,可谓至关重要。如今,这样一个原本顺风顺水的过程,突然遭到了这股经济“倒春寒”的阻拦。

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上,来深刻理解眼下这场“千万毕业生就业大战”的深层含义。

祝这批00后毕业生好运。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