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场国风走秀上面,有位模特头戴一顶翠蓝的头冠,在灯光的照射下光彩夺目,这顶翠冠堪称”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极尽古代端庄古朴之美,当然如此精美的翠冠价格自然也不便宜,高达上百万。
不过之后的发展倒是让一些”围观群众”有些意想不到,如此华美的头冠却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这是为何?主要还是因为这顶翠冠的工艺实在是太残忍了,点翠工艺,自汉代起开始传承,美了千年,却也是极致残忍,每一件点翠工艺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翠鸟的牺牲。
点翠当中的那个”翠”,用的是翠鸟的羽毛,为了保证颜色艳丽,必须是取用活翠鸟的羽毛,先用金、银、铜或鎏金等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胎体,也就是底座,然后再细心将翠鸟羽毛一根根黏贴上去。
点翠所取用的翠鸟羽毛都只取用颜色最为艳丽的那部分,尤其是”硬翠”,都是取用翠鸟身上比较大的羽毛,也就是左右翅膀各取十根,以及尾羽上的八根,一共才二十八根,因此一件点翠首饰的诞生往往会需要无数翠鸟的牺牲。
明定陵凤冠大家都知道吧?当初郭沫若带领掘开明定陵后,其中最珍贵的宝物中就有两位皇后的凤冠,这些凤冠全都是采用点翠工艺制成。在1958年的时候,文物部门准备着手修复其中的两顶软翠凤冠,也就是用翠茸所成的凤冠。
那么光是修复需要耗费多少翠鸟呢?首先是选材,一百只翠鸟当中只有五六只的色泽才能符合点翠所需要的艳丽光彩,而每顶凤冠的修复会需要200只这样的翠鸟,等于说光是筛选所需要的总翠鸟数高达万只。
而翠鸟取毛虽然并不会直接杀害翠鸟,但是失去了珍贵的羽毛翠鸟很快就会死亡,等于是变相杀害。在《珠翠光华》中有这么一段具体的描写:”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翠鸟羽毛以翠蓝色雪青色为上品,颜色鲜亮,永不褪色。”
汉朝时期由于工艺水平,点翠虽然诞生但并非主流选择,直到明清时期传统手工艺发展到了巅峰,精湛的技艺催生了点翠工艺的再度繁荣,从最开始的贵族女性首饰运用点翠,到后来的服饰上也要装饰点翠,在康雍乾时期点翠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民国时期甚至有一定存款的家庭都用上了点翠饰品。
大量的点翠饰品会导致什么?作为原材料的翠鸟大量灭绝。1933年,中国最后一家点翠市场倒闭,因为已经没有翠鸟给他们当做原材料了,这些艳丽小巧的鸟儿已经濒临灭绝,活生生被人们做首饰做成了保护动物。
但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改善,奢华的饰品再度流行,大热剧《甄嬛传》中华妃娘娘头上的那一套首饰就是真正的点翠饰品,价值同样高达百万。人们看不见其背后的残忍,只会赞叹一句:”真美啊。”
美吗?是很美,但如果你是那么一只只小巧的鸟儿,你会是什么感受呢?听到它们发出的尖锐哀嚎吗?”真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