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季羡林最寄予厚望的弟子逝世 享年68系北大教授

    3月26日凌晨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段晴教授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逝世

    享年68岁

    2018年,段晴访问巴基斯坦真纳大学 图/受访者提供

    该怎么介绍她呢?

    一位国际权威的历史语言学家

    一位西域天书的破译者

    一位季羡林最寄予厚望的弟子

    一位在大冬天也要穿裙子的爱美的女士

    一位爱泡健身房的北京老太太

    同时,也是一位病人

    段晴教授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她毕生致力于中古伊朗语、梵语、巴利语、犍陀罗语等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在印度学、佛教学、丝绸之路文献和梵文贝叶经等研究领域成就卓著,享誉国际学界。

    很多人好奇,段晴到底懂多少种语言。她的回答是:不要问我懂多少种语言,要问我懂多少种语系。她的学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叶少勇替她数了数: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这么说吧,从欧洲到亚洲这条路上,除了特别犄角旮旯的,有几个语系她就涉猎过几个。”

    师从季羡林先生

    投身教育事业

    段晴教授祖籍山西,1978-1982年师从季羡林先生、蒋忠新先生专攻印度学,获得硕士学位。拜入季门是一场缘分,1978年,段晴考北大德语系研究生,面试时季羡林在场。当时季羡林正想找一个学德语的学生,就挑中了她。

    1980年,中断数十年的中外文化交流重新连接,季羡林时隔30多年重返德国访问,带上了段晴。他亲自为她争取到奖学金,送她到汉堡大学学古代于阗语。季羡林是有意布局的,陆续送了好几位学生出国,接受“德国式”训练。

    1980年,段晴(右一)陪季羡林(右二)访问德国

    季羡林时隔30多年重回留学故地

    图/受访者提供

    1987年段晴教授学成归国,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梵语、巴利语、犍陀罗语、中古伊朗语等语言及相关文献课程,段晴的教学方式也是德国式的,她告诉学生们:“一路向前,不要回头,不必纠结,学到最后都会明白的。”——她学语言的奥秘尽在于此。

    但段晴有一点跟德国老师不同,只要学生表现得好,她会以最夸张的语言赞美。她就这样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为培养冷门绝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鲜活而热情

    在学术上“开疆拓土”

    “她对各种领域都满怀热情与好奇,是一个特别鲜活的个体,在不同的共同体之间跳跃,不断地丰富自我。”提起段老师,大家觉得很难用一个词去概括,唯有“热爱(电视剧)”与“好奇”。

    爱跳舞,这是周围的同事、学生都熟知的。学生论文开题现场,她穿着碎花裙、戴着珍珠项链,转着圈轻盈地走进会议室。年轻时,她曾经梦想成为舞蹈演员,现在依然关注着舞剧,还常常给学生们转发芭蕾舞团的演出消息,像个分享自己最爱的糖的孩子。

    段晴在新疆考察时,与维吾尔族老乡一起跳舞

    只是恰好,段晴最为热爱的,是学术。她以惊人的饱满的生命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学习语言、翻译文献、释读典籍、组织调研,她像一个开疆拓土、无所畏惧的将军,在孤绝处更向上一步,挥一挥手,豪情满怀,一个人仿佛就抵得过万马千军。难考的文字、难懂的文献,在她笔下被还原成鲜活的叙事,段晴力图复原的是散失在岁月中的灿烂文明。

    段晴 资料图

    拥抱新鲜的未知,拥抱美丽的生命,段晴用光阴磨不灭的年轻与热忱,在所到之处,播种一个又一个春天。

    学术爆发

    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段晴刚回国时,没有新材料可供研究,西域历史语言学科处于低潮期。学者待遇也很差,为了补贴家用,她曾为一家德国旅行社做地陪,给德国游客当导游,还开过自己的公司。这段苦闷的时光长达十余年。

    直到2000年之后,新疆考古出土的文书陆续投入研究,段晴才迎来学术爆发期。“如积累多年的熔岩,一下子喷发出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形容。

    段晴老师在课堂上

    2004年,段晴主持建立了北京大学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对西藏梵文贝叶经和新疆出土梵语、胡语文献展开研究,整理校勘出多部久已失传的佛典文本,研究成果汇集为丛书出版。

    2004年,段晴教授主持成立了梵文贝叶经与佛教文献研究所,目前已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国际学界所瞩目

    段晴教授带领团队与泰国法身寺法胜大学合作开展“北大-法胜巴利佛典汉译项目”,多次带领师生赴泰国合作译经,启动了我国的巴利三藏汉译事业,目前已翻译并出版《长部》(2012)和《中部》(2021)。

    段晴教授还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敦煌藏经洞及和田地区出土于阗语文书释读与研究”等,带领团队整理我国多家博物馆收藏的西域文书,取得丰硕成果,在国际刊物上大量刊文,在该领域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声音。

    2019年12月,段晴在做一场讲座前的准备

    “如果要给段老师作学术定位,首先,她印度学、伊朗学通吃;其次,她两条线做的都是最核心也是最难的地方,那就是解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对记者说,“这种学问没有功利的意义,但国力强大以后,各国都会养这么一个人。能读懂这些,说明这个国家的人最聪明,咱们国家就养了一个段晴。”段晴走后,荣新江感叹,丝绸之路古语言的解读,中国恐怕多少年内也不会再有第二人。

    沉痛悼念段晴老师

    段晴老师千古!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