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全球贸易区域化 航运业者转向青睐中型货柜船

    航运业者从订购超大型船舶的时代,转向订购较小型的船舶,以便灵活因应全球贸易的最新发展。(路透)

    由于全球贸易从中国转向亚洲其他地区港口,促使航运业者从订购超大型船舶的时代,转向订购较小型的船舶。

    根据船舶经纪公司Braemar的数据,在2025年,只有六艘能载运超过1.7万个20呎标准柜(TEU)的超大型货柜船预定交付,远少于2020年的17艘;相较下,有83艘能装载1.2万至16,999个20呎柜的中型船舶预定同年完工,是五年前的近五倍。

    Braemar货柜市场分析师罗奇表示:「1.6万个20呎柜的船舶将成为航运公司的热门主力船型。」他说,全球贸易「温和」加上超大型船舶饱和,降低了对大型船只的需求。

    产业人士指出,有关燃料的环保法规威胁和贸易受到干扰,包括去年红海的船舶袭击事件,也打击了对最大型货柜船的需求。

    随着川普本月下旬将重返白宫,贸易干扰预料会持续。川普已扬言对中国进口品加征高额关税。

    航运市场追踪业者Xeneta首席分析师桑德表示:「我们确实见到业者不再只从中国采购产品。」他说,供应链正扩散至亚洲其他地区规模较小的制造中心,「只有在有足够货物能把船只装满的情况下,使用最大型船舶才有经济意义;如果没有,就会亏钱。」

    亚洲一家大型货柜航运业者的高层主管也表示,随着制造转向印度和越南,「预期最大型船舶在两个或三个港口能被装满,可能不太合理了」。

    在这一转变前的数十年来,趋势是航运业者订购超大型船舶以因应全球贸易荣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21年时,装载22万吨重、2万个TEU的长赐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长达六天引发了关注。

    专家表示,也门青年运动组织攻击船舶,凸显了航运产业必须要有灵活性。尽管超大型船只主要用于行经苏伊士运河的亚欧航线贸易,但在穿越像是巴拿马运河等其他要道时,却面临挑战。

    为客户提供造船相关建议的HFW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麦克莱恩表示:「苏伊士运河关闭事件,对货柜航运业造成严重影响。」他还说,较小型的船舶能更有弹性地因应总体经济事件。

    热点

    发表评论